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期货]:金融月报:经济不及预期 股弱债高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金融月报:经济不及预期 股弱债高震

2023-05-28夏豪杰国信期货梦***
金融月报:经济不及预期 股弱债高震

国信期货研究Page1分析师:夏豪杰从业资格号:F0275768投资咨询号:Z0003021电话:0755-23510053邮箱:15051@guosen.com.cn国信期货金融月报经济不及预期股弱债高震2023年5月28日主要结论股指:经济较弱股指持续回调国内股市在2022年12月底快速反弹,随着新冠病毒的新认识,疫情防控显著放松。2023年新冠病毒转为乙类乙管,制约经济的核心因素消散。在金融刺激经济方面,第一季度前三月的M2均超过12%,货币刺激力度较大。经济数据方面,第一季度GDP显著增长到4.5%。工业增加值显著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跌0.08%。年轻人失业率相对较高,大规模应届毕业生也是国内经济困难点。工业企业方面,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国内经济恢复较弱,市场情绪转为谨慎,短期资本市场回落,IH、IF、IC、IM持续回调。国债:经济较弱国债高位震荡综合来看,稳定经济的政策2022年第四季度持续加大,2023年第一季度政策支持经济的力度强劲,货币投放速度维持高位,M2连续四个月高达12%,新增人民币贷款11.32万亿。增速上,保持货币供应量速度大大超过GDP增速。4月份消费数据环比为负,CPI、PPI双双下滑,货币需求回落,利率有持续低位运行,国债高位震荡。金融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独立性申明: 国信期货研究Page2股指期货部分1、股指走势分析股市2022年10月份出现构筑底部状态,11月份股市出现快速反弹,月底出现回落,但是重心显著上移。2022年12月份股市再度出现反弹,12月中旬底回落至起点,12月下旬股市底部反弹,2023年1月份股市持续上涨,超过2022年12月高点。2022年11月份之后,市场系统性较强,上证50反弹较为顺畅,上证50从2022年10月底部2288.01点持续反弹,11月份反弹至2590附近,12月份继续上涨,反弹至2692水平。2023年上证50继续反弹,1月30日创出高点2895之出现回落,2月份上证50宽幅震荡,3月份上证50显著回调,4月份冲高后快速下挫,5月份上证50下跌创出今年新低。沪深300与上证50走势相似,反弹的后回落的底部逐步太高,沪深300从10月份底部3495开始反弹,1月30日创出本轮高点4268,2月份陷入宽幅震荡,3月份快速下挫,4月份冲高回落,5月份回落到1月份的水平。相比于上证50、沪深300反弹波动底部逐步抬高,中证500则在10-12月走出过山车形式,12月下旬形成持续反弹,2023年在2月16日创出新高6429后震荡,3月份小幅回撤后4月份再度创出新高6476,21日单日大幅下挫跌幅超2.5%,5月份中证500持续回落。中证1000与中证500走势相似,10-12月走出过山车形式,12月下旬形成持续反弹,在2月16日创出新高7098后振幅减弱,4月份高点并未创出新高,同时在4月21日单日大幅下挫2.73%,5月份中证1000跌幅相对较弱。国内股市在2022年12月底快速反弹,随着新冠病毒的新认识,疫情防控显著放松。2023年新冠病毒转为乙类乙管,制约经济的核心因素消散。在金融刺激经济方面,第一季度前三月的M2均超过12%,货币刺激力度较大。经济数据方面,第一季度GDP显著增长到4.5%。工业增加值显著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跌0.08%。年轻人失业率相对较高,大规模应届毕业生也是国内经济困难点。工业企业方面,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国内经济恢复较弱,市场情绪转为谨慎,短期资本市场回落,IH、IF、IC、IM持续回调。图1: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走势 国信期货研究Page3数据来源:wind国信期货2.股指波动和贴水情况IF合约 国信期货研究Page4IH合约IC合约IH、IF、IC三个品种和合约走势较为一致,IH、IF走势相似,2月份市场震荡偏弱,3月底有所反弹,4月份冲高回落,5月份持续回落。IC在前期过山车,2月份震荡走高,4月份创出年内新高回落,5月份震荡减弱。IH、IF、IC全部贴水,市场情绪板块分化,IH、IF、IC形成共振。3、行业强弱转换沪深300在5月显著下挫,多数板块出现下跌,能源、材料跌幅超6%,工业、可选、消费跌幅超过5%,电信板块大跌超9%。上涨板块涨幅较小,仅仅公用板块涨2.5%,医药、金融跌幅均低于3%。下跌的板块权重相对较大,沪深300整体上震荡转弱。行业强弱转换图说明:1、横轴:上上周上涨幅度,纵轴:上周上涨幅度;2、第一象限,1区:持续上涨;第一现象,2区:上涨转弱;第二象限:跌势转涨;第四象限:上涨转跌;第三象限,1区:跌势转弱;第三象限,2区:跌势加强。3、行业反转持续强度计算=本周涨跌幅-上周涨跌幅的绝对值,在第二、第四象限,绝对值越大,反转强度越大;在第一、第三象限,绝对值越大,持续强度越大。 国信期货研究Page5图2:行业强弱转换数据来源:wind国信期货在反转强度方面,沪深300在5月份持续回落,板块较为一致。能源、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医药、信息均由涨转跌,电信跌幅扩大,公用板块涨幅有所上升。整体来看,转换强度最高不超过9,沪深300相对较弱。图3:行业反转持续强度 国信期货研究Page6数据来源:wind国信期货4、行业ALPHA风险收益跟踪的ALPHA风险收益统计显示:沪深300板块走势一致性增强。能源、公用出现全周期ALPHA,全周期ALPHA为(0.295%、0.196%、0.150%;0.287%、0.192%、0.123%)。少数板块的全周期ALPHA为不一致,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医药的ALPHA为负。说明:本报告选用的板块划分标准为WIND行业指数,回归使用的最小二乘法得到的ALPHA收益和BETA风险值,统计数据分别使用30日、60日、100日收盘价,参考标准为沪深300指数。图4:行业ALPHA收益数据来源:wind国信期货根据统计的BETA值显示可选、金融、信息、医药、材料、工业板块的BETA值接近于1,风险较低;公用beta值分别为分别为0.46,与股指相关性较弱。权重板块较为一致,市场系统性较强。图5:行业ALPHA风险与BETA收益数据来源:wind国信期货 国信期货研究Page7国债期货分析国债期货在2022年1月份之前维持单边上涨趋势,1月25日达到本轮高点101.260,整个2月份国债期货首现回调,3月上旬下调到99.600的水平,4月上旬国债期货再度反弹,五月份国债期货持续上涨,创出100.995高点。随着货币需求回暖,6月份国债期货持续回调,6月份底回落到99.670水平。7月份,国债期货单边上涨,8月创出新高102.155,此后国债期货虽然有所回落,9月份国债期货大幅回落,10则走出V字上涨,11月份,国债期货快速下跌,十年期国债在2022年11月29日下跌至低点99.010,随后国债震荡上行,但是幅度不大,十年期国债维持在99.640-100.6之间波动。2023国债期货波动有所减弱,整体上在98.500-100之间波动,1月初市场显著回落,2月份十年期国债快速反弹,3月下旬国债高位波动,4月份国债期货再度上涨,5月份十年期国债创出新高101.635。随着经济恢复较弱,货币需求相对交融,利率持续低位徘徊,国债期货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1.经济恢复相对较弱2022年2月份,疫情的反复对经济产生持续性影响,微观主体的投资需求转为谨慎。3月份奥密克戎在深圳、上海传播,国内一线城市不同的做法产生效果不同。深圳及时严格控制导致市场快速转变,经济动能恢复,上海的方式导致外溢性较为严重,也为国内形成较大的外溢性压力。5月份,北京、郑州相继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国内核心城市不断受到新冠冲击导致微观主体谨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压力更重。7月下旬,新冠肺炎依旧时不时在不同地区出现,8月份,海南受到严重影响。国庆之后,局部地区新冠肺炎再度出现,在疫情的反复影响下,对经济形成持续性压力。11月份,新冠病毒转为常态化,2023年春节并未出现新冠病毒大面积传染,2023年2月,人民对新冠病毒的影响“几乎感觉不到”,人们活动正常化,政府政策全力刺激经济。2021年GDP趋势显著下跌,第一季度GDP大涨18.3%,由于疫情的基数效应,GDP在第二季度回落,但是这种回落更多来源于基数的影响,尚保持相对较乐观的情绪。第一季度GDP为18.3%,第二季度GDP为7.9%,随着经济持续消耗,国内经济转向悲观的情绪较为显著,第三季度GDP回落到了4.9%,第四季度回落到4%。2022年一月份,国内货币态度转为积极刺激,且疫情在3月份在深圳影响较大,对全国影响较小。2022年第一季度GDP涨幅超出市场预期为4.8%,超出市场预期。随着3月、4月、5月疫情的影响,第二季度GDP显著下降,2022年第二季度GDP增速降低到了0.4%,随着主要城市的疫情集中严控结束,经济有所恢复,第三季度GDP增速为3.9%,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在,2022年第四季度回落至2.9%。随着新冠病毒的共存,经济在第一季度恢复相对较好,2023年第一季度为4.5%。2022年1月份CPI再度回落到了0.9%,2月份CPI持续为0.9%,3月份M2为1.5%,4月份回升到了2.1%。5月份维持在2.1%,6月份上涨到了2.5%,7月份上升到了2.7%,8月份增速下滑到2.5%,9月份CPI增速上升到了2.8%,CPI将近到3%。10月份CPI快速下降到了2.1%,11月份CPI继续下跌1.6%,12月份CPI略有回升1.8%。国内消费整体上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有了上升迹象。2023年1月份CPI略有上涨为2.1%,2月份CPI回落至1%,3月份进一步回落到0.7%,4月份持续下跌为0.1%,CPI持续低迷,微观主体,消费转为谨慎。工业PPI方面,2022年1月份PPI回落到9.1%,2月份为8.8%,3月份为8.3%,4月份为8%,5月份持续回落到6.4%,6月份持续回落到6.1%,7月份显著回落,增速为4.2%,8月份进一步回落至2.3%,9月份回落幅度进一步扩大为0.9%。10月份PPI转为负值,为-1.3%,11月份持续为-1.3%,12月份跌幅减弱为-0.7%。由于2021年PPI大幅上涨,2022上半年涨幅虽然有所回落,但是绝对值也较大。自从2021年十月份国内多个部委积极稳定煤炭价格,打击了资金炒作传统能源资源的预期,工业PPI上升势头得到一定的压制。2022年受到俄罗斯乌克兰战争,部分农产品与能源价格坚挺,但是从绝对值来看,工业领域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较大。2023年1月份PPI持续下滑为-0.8%,2月份持续下降为-1.4%,3月份负值扩大为-2.5%,4月份为-3.6%。 国信期货研究Page8由于绝对值相对较大,PPI持续走弱显示了工业端的消费也相对疲软。在2022年随着疫情的反复。2022年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6%,2月份大涨至12.8%,3月份快速回落到了5%,4月份同比为-2.9%,5月份回升至0.7%,6月份升至3.9%,7月份略有回落3.8%,9月份上升到了6.3%,10月份回落到5%,12月份回落速度较快,至1.3%。由于春节效应,2023年1月份当月同比为-9.79%,2月份同比为18.77%,3月份恢复正常,同比为3.9%,工业增加值有所回升。累计同比方面,2021年12月份累计同比9.6%。2022年3月份累计同比为6.5%,2022年4月份累计同比为4%,2022年5月份回落到3.3%,6月份回升到3.4%,7月份回升3.5%,8月份累计同比上涨到3.6%,9月份累计同比上涨到3.9%,10月份累计同比上升到4%,此后两个月累计同比有所减弱,2022年12月份累计同比回落至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