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亚辉龙(688575)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业绩交流-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亚辉龙(688575)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业绩交流-调研纪要

2023-05-05未知机构张***
亚辉龙(688575)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业绩交流-调研纪要

亚辉龙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业绩交流2022年业绩汇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 237.95%),实现归母净利润10.12亿元(+394.46%)。非新冠营业收入9.04亿(+26.12%)——国内7.94亿(+27%)、国际1.1 亿 ( +19.66% ) , 新 冠 业 务 营 业 收 入 27.25 亿(+2754%),代理业务营业收入3亿元(-6%);其中2022Q4公司实现营收8.52亿元(+ 165.54%);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179.47%)。毛利率主营业务53.65%(-3.57pct,原因:新冠业务毛利率低):常规业务综合毛利率68.77%(持平),新冠业务50.89%(+2.4pct),代理业务33.21%(持平),化学发光试剂82.94%(+2.86百分点)。销售费用 +128%:销售规模扩大、开拓市场。 管理费用 +54%:生产经营规模扩张。财务费用大幅下降:美元升值、汇兑损益。研发费用2.4亿(+84%),研发费用率6%,剔除新冠19%(+8.5pct)。22年初200万股股权激励,股份支付2126万元。发 光 业 务 22 收 入 7.79 亿 ( +30.54% ) , 国 内 6.84 亿(+29.8%),海外0.94亿(+36.2%),术前八项、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常规类检测项目的试剂收入 2.93亿(+37%),自免试剂1.07亿(+25.31%)。22年国内外市场新增发光装机2000+台(+47.44%),累计装机全球6600+台(国内4900台,海外1700台),600速超高速累计装机250+台。公司覆盖1400家客户,三甲1023家(覆盖率61.96%)2023年Q1业绩汇报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亿元(-51.82%),由于新冠业务大幅下降。非新冠业务2.38亿(+40.87%,国内2.1亿(+35.21%),国际2800万(+105%)),新冠业务3.33亿(-70%),代理业务7900万(+36.96%)。发光业务2.08亿(+39.07%,国内1.85亿(+34.07%),海外 0.22 亿 元 ( +101% ) ) 。 常 规 类 0.85 亿(+59.72%)。自免类0.27亿(+25.6%)实现归母净利润8,123.84万元(-84.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320.44万元(-83.67%),经营性净利润中新冠业务0.44亿元,传统业务0.72亿(+38%),投资损益+股份支付+经营性亏损对净利润影响:-3500万元。一季度新增装机400台(持平),新增超高速发光28%(+10pct),公司累计全球化学发光装机7000+台,国内5100台,海外1900台,超高速320+台。覆盖医疗机构4600家,三甲医院覆盖1058家,三甲医院覆盖率64%。经营更新(1)4月底获得自免肌炎谱检17项注册证,全国第一张、唯一一张肌炎谱17项注册证,临床端需求很大。(2)4月北京朝阳医院两条iTLA流水线的装机和落地,背景中标的北京肿瘤医院即将开始装机,其他客户暂时保密。(3)公司在3月底发布了生化平台iBC900,可以恒速900检测速度,可以连接1200T/h电解质模块,也可以和iFlash系列兼容,是公司生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Q&AQ、公司23Q1化学发光业绩指引?A、2023 Q1发光业务整体同比39%增速,恢复强劲(去年同期30%增速),国内增速高是因为iFlash9000高速机和流水线的快速推进,同时常规项目增速都快。海外实现100%增速高是因为在南亚、东南亚、中东表现好。23年预期是疫后复苏大年,公司对发光业务业绩目标为35%增长。Q、今年装机目标?公司预计全年装机量预期有多少,国内/海外各多少,主要以什么样的机型为主,单产预期如何?A 、 国 内 1600 台 , 海 外 1000 台 。 国 内 以 主 力 机 型 iFlash 3000c(300速)为主,同时iFlash9000(600速)深受标杆客户喜爱,会大力推进,内部团队指标600速高速机320台以上,新增装机目标占比20%。海外还是以iflash1200为主,22年新增700台(占海外75%),预计今年与22年一致。单产来看,国内外差异大,国内仪器单产15-16万,原因国内有非常多小机型号。海外单产目前较低,因为海外客户群体以私人诊所、社区医院为主,目前接下来一段时间也维持较低水平。公司今年会加强铺机和上量并重:(1)公司会从销售部门抽调骨干成立试剂放量团队;(2)22-24年是医疗新基建落地阶段,国内单产预期稳步提升。Q、23年初国内诊疗量水平?4月复苏情况?就化学发光而言,自免、过敏项目疫情下受损比较明显,防控放开后这两类项目是否会表现出比常规项目更快的增速,分别会在什么增速水平?A、恢复强劲,Q2会超过19年。Q1整体已达到疫情前90%。22年自免项目25%增长,受到疫情抑制,今年会恢复。从Q1来看,自免的化学发光收入有提升,尤其是抗磷脂抗体、自身免疫性血管炎项目增速明显。今年学术推广进程加快,以及自免的皮皮炎项目刚刚拿证,全年自免会表现很好。22年的自免其实集中在发光自免上。自免发光的潜力非常大:(1)用药随访。为相关疾病的用药和随访提供非常重要的临床依据,如红斑狼疮治疗期间会持续检测,为后续用药提供指导。(2)体检市场。卫健委对自身免疫的检验要求越来越明确,目前有望进行规范化后变成国家认可的检验方式。(3)发光的自动化程度可以让装机向下渗透,二级医院也可以逐渐实现自免项目判读。(4)亚辉龙在此领域有将近50个注册证,底蕴深厚,同时有头部医院的辐射效应。此外,最近拿到的肌炎17项的证。这个试剂获批,困难重重,是全国唯一一张肌炎的17项注册证,传统平均靶抗原检出率20-30%,漏检率很高,原来只有5项、10项联检,我们是全国唯一17项联检,空间非常大,临床需求特别大,也是唯一能进医院检测的产品。中国自免22亿,随着肌炎获批,自免的肌炎领域会有7-8亿增量。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推广,拿证后马上能销售。过敏源整体解决方案。儿童过敏发病率、重视程度、检测意愿越来越高,但目前手段只能定性检测,不便利,目前过敏原8亿,未来按25%-30%复合增速。市场格局良好,竞争对手少。Q、公司补充了生化产品丰富了产线覆盖,公司未来重点规划的产品/板块(微流控、NGS、肝病、生殖、糖尿病等)推进情况如何?贴息政策对流水线系统销量的影响?A、公司发展以来,特色项目众多,且主动更新创新项目,我们标榜自主原研,比如CD146项目提交了注册,正在临床,包括神内(先做了神内的注册)、自免、阿尔兹海默、肿瘤等。自免目前46个注册证,数量领先,去年多重检提交了注册,Q2拿证。肌炎除了17项外,MDA5会放到化学发光做单指标检测,年底拿证,会成为全球第一家将此项目纳入化学放光。生殖领域在性早熟项目做项目,与首都儿研所合作,儿童性早熟是社会热点,利用项目成熟度与临床结合,以开发辅助诊疗和监测。肝病:丁肝和乙肝试剂盒研发。微流控和测序:今年年底拿证。测序24年底、25年上半年拿证。Q、流水线系统全年装机情况,客户结构如何?A、流水线创新高:新增22条,同比37.5%增长,22年底累计78条,累计流水线装机43套,三甲医院占比42%。超声影像直接受益,IVD设备由于产业端习惯原因拉动不大。21年流水线新增装机中1/3来自新建院区,22年已提升1/2,体现了医疗新基建政策对流水线系统的促进。Q、流水线全年装机目标以及一季度完成情况,目前这一产品有什么单独推广策略?A、23年流水线业务是IVD朝向高速化、智能化的重要战略。流水线布局:发光仪器+免疫流水线+900速生化与发 光级联生免一体机+2款大流水线产品等,23年Q1新增流水线9条(+50%),全年目标签约数量70+,装机30-40条。策略:成立流水线专门团队、有利于统一规划和布局,目前在top级医院覆盖优势,有望建立全国范围影响力,辐射到下沉市场。Q、23年公司对海外市场拓展的规划是什么样的?今年海外常规业务增速有多少?主要靠什么驱动?A、公司在22年新增装机760台,累计1700台,新增同比增长120%,海外营收1亿元。23年Q1恢复快,海外新增装机150台,常规业务营收2800万(+100%以上),南亚、东南亚增长快。目前仍处恢复期,体量占常规10-15%,主要做市场准入和注册:截至22年底,欧盟CE注册证500项,MDR获证90+项,FDA 33项。今年海外拓展:坚持三大战略:(1)战略市场的探索,加快本土化进程,服务当地客户,23年建立了规划了沙特、南亚的印度、孟加拉、拉美等地。(2)欧洲、日本高端市场,继续发挥新冠出海、学术推广带来的品牌效应。截止去年底,全球发表论文720篇,累计影响因子2100+。未来转化为放量。(3)重点区域培养重点代理商,加强重点项目推广力度,建设完善学术网络。我们在出海能力位居国内IVD公司前三,22年装机和注册众多,今年国际目标略高于国内增速,实现同比去年30%增速。Q、收入拆分?常规项目占比对比之前有提速吗?A、我们 22 年整体新增装机是 2076 台,同比增速是47%,累计超过了 6600 台。其中国内新增装机 1311 台,同比增速24%,累计达到 4892 台。海外新增装机 765 台,同比增速119%,累计达到 1721 台。发光试剂含耗材的销售收入这一块达到了 6. 8 亿元,同比 2021 年增长 27. 46%。其中国内的销售收入是 6. 33 亿元,同比 21 年增长 26. 94%。海外的销售收入 0. 18 亿元,同比 21 年增长 34. 69%。化学发光常规项目占比明显提升,常规项目增速高于特色项目增速,常规项目21年占比从47%提升至22年的51%,整体实现37%平均增速。Q、发光以外的业务布局和公司远期规划?A、主营依然是发光,常规业务占比达到85%以上。酶免比较成熟,增速10%左右,酶免产线计划逐步收缩。未来规划:(1)传统业务。去年收购了生化试剂的老牌厂家波音特,有82个证,今年底超过100个,公司在Q1推出了生化仪,与发光平台联合,形成生产生免一体机,主要面向基层,同时还可以和iTLA生产线兼容。发光领域,即将推出多重检。试剂方面,完成项目开发,完善特色领域,比如自免,糖尿病,生殖等(2)POCT推向基层市场、进一步向下沉市场渗透。(3)测序平台将在粤澳建设新的生物产业园区,做基因测序等领域持续布局,并利用此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打测序生态圈。未来五年成为国内生免领域龙头,十年内全球自免第一,其他特色领域领先。Q、发光业务的终端恢复情况?A、发光业务端39%的增速高于22年全年,从Q1来看,发光业务恢复强劲。从终端了解到,诊疗量达到疫情前90%,二季度会超过疫情前水平。 Q1环比逐步改善,Q2的恢复和增长都继续保持改善。Q、集采、DRGS政策预期?如何看待行业竞争格局?这两年疫情带来很大的变化,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延伸交叉?A、安徽省采已明确,具体尚未透露,我们认为集采和DRGS是迎合国产替代的过程,自从安徽集采以来,22年亚辉龙在安徽新增62台,流水线2条,营收3500+万(+207%),增速迅速。面对集采,我们积极拥抱。亚辉龙凭借自研优势、差异竞争会在集采后获利更大。疫情是一个大契机,亚辉龙抓住了这个契机发展自己,未来不仅夯实过去的积蓄,还会加速研发。Q、公司多重检平台的技术、产品研发情况?其他研发情况?A、多重检又叫流式荧光,可以极大拓展流式技术的应用 场景,可以实现一次检测,几十个上百个的检测结果,优点是空间大、敏感性强、线性宽、重复性好4个优点,检测项目最多达到一个小时几千个项目,相较于传统提升10倍以上,可以解决样本检验不足,费用偏高等。该产品在20年启动注册,预计23年Q2上市,将会首先应用于自免,未来进一步拓展到过敏原、肿瘤标记物等。研发是重点,例如刚刚发布的生免一体机,市面上除迈瑞外100%自主研发的一款。研 发 投 入 占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