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信达证券]:逐句解读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整体经济工作思路已经发生大变化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逐句解读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整体经济工作思路已经发生大变化

2023-04-29解运亮信达证券学***
逐句解读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整体经济工作思路已经发生大变化

整体经济工作思路已经发生大变化 ——逐句解读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 [Table_ReportDate] 2022年4月8日 [Table_FirstAuthor] 解运亮 执业编号:S1500521040002 联系电话:010-83326858 邮 箱:xieyunliang@cindasc.com [Table_FirstAuthor] 解运亮 执业编号:S1500521040002 联系电话:010-83326858 邮 箱:xieyunliang@cindasc.com [Table_FirstAuthor] 解运亮 执业编号:S1500521040002 联系电话:010-83326858 邮 箱:xieyunliang@cindasc.com [Table_FirstAuthor] 解运亮 执业编号:S1500521040002 联系电话:010-83326858 邮 箱:xieyunliang@cindasc.com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1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Table_ReportType] 专题报告 [Table_Author] 解运亮 宏观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1040002 联系电话:010-83326858 邮 箱: xieyunliang@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9号院1号楼 邮编:100031 [Table_Title] 整体经济工作思路已经发生大变化——逐句解读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 [Table_ReportDate] 2023年4月29日 [Table_Summary] 第一,纵观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一个整体印象是会议精神超出市场预期。 第二,在“三重压力”提出时隔一年零四个月之后,中央提出最新判断,“三重压力”得到缓解。 第三,会议冲淡了市场对于稳增长力度可能减弱的担忧。 第四,会议明确提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第五,会议针对多方面工作都做了积极部署,对社会各界的关切都做了积极回应,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平台企业、消费、投资、一带一路等领域都看到了利好。 第六,会议专门提到,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带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值得高度重视。 第七,所有这些变化,背后都反映出整体经济工作思路已经发生了大变化。为市场主体做好服务,以发展经济为己任,这可能是4月份政治局会议向市场释放的深刻信号。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局势演变超预期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2 第一,纵观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一个整体印象是会议精神超出市场预期。每年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在经济工作领域,重要性可能仅次于几个月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原因也简单,如果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此后一年的政策导向,那么4月份会议就确定了未来8个月的政策导向。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在方方面面都体现出对经济的呵护和支持,既好于往年同期,也超出市场预期。 第二,在“三重压力”提出时隔一年零四个月之后,中央提出最新判断,“三重压力”得到缓解。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整个2022年,三重压力徘徊不去。去年底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至今,中央指出“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大幅好于预期,“五一”旅游出行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都体现出经济社会常态化运行中的强大修复动能。 “三重压力”得到缓解,反映了疫后中国经济修复的巨大成效。 第三,会议冲淡了市场对于稳增长力度可能减弱的担忧。4月会议对经济面临问题的定性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问题决定对策,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有什么样的对策。2019年4月,问题定性是“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2021年4月,问题定性是“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这两次会议之后,稳增长力度都有回收。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市场又出现了对后续稳增长力度减弱的担忧。但从这次中央对问题的定性看,经济内生动力仍需增强,需求仍需扩大,这就意味着稳增长力度可能不但不会减弱,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大。这就冲淡了市场的一大担忧。 第四,会议明确提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会议提出“四个持续”,即“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会议还提到一个词“乘势而上”,表明我们不会因为一季度经济的良好开局而就此满足,而是继续努力,“乘势而上”。而要实现“四个持续”和“乘势而上”,具体抓手就是“恢复和扩大需求”。 第五,会议针对多方面工作都做了积极部署,对社会各界的关切都做了积极回应,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平台企业、消费、投资、一带一路等领域都看到了利好。 ——半导体。会议提出“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 ——新能源。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这表明,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仍会继续,专门提到的充电桩、储能、配套电网,都是新能源产业相对的短板,也有望是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 ——人工智能。会议提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首提人工智能,市场热度较高的方向,中央高度重视,行稳方能致远。 ——平台企业。会议提出“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对平台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是“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次进一步升级为“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消费。会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累计增长5.8%,好于市场预期的3.7%,“五一”文旅消费更是热度高,而中央精神是继续呵护和促进消费增长。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3 ——民间投资。会议提出“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累计增速只有0.6%,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仍是投资中的薄弱环节。这次会议专门提出“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未来可能会有相应政策发力。 ——一带一路。会议提出“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从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全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先行先试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能是开放和合作的重点方向。 第六,会议专门提到,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带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值得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目前,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特大城市包括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14城。“平急两用”设施指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功能,遇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换为应急场所的设施,能够有效补齐大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同时提升大城市山区旅游居住品质,助力大城市周边乡村振兴发展,更好统筹大城市发展和安全。“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涉及建设改造一批“平急两用”的民宿和酒店、储备一批单体大型方舱医院、升级一批应急医疗服务点等。21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设施建设,不仅对房地产投资,乃至对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都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点。 第七,所有这些变化,背后都反映出整体经济工作思路已经发生了大变化。过去几年很多政策,如疫情防控、房地产调控、打击资本无序扩张、治理教培互联网等,初衷是好的,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客观上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预期。此前,中央已经明确表示,要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从这次4月份会议看,这个要求已经落到了实处,没有收缩性政策,各项政策都是呵护和支持经济的。近期,淄博烧烤火出圈,淄博市政府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点赞,大家都看到了淄博市政府在搞好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上的努力。而从4月份政治局会议看,淄博市政府可能只是一个缩影,整体经济工作思路都在发生大变化,为市场主体做好服务,以发展经济为己任,这可能是4月份政治局会议向市场释放的深刻信号。 逐句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每年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在经济工作领域,重要性可能仅次于几个月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原因也简单,如果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此后一年的政策导向,那么4月份会议就确定了未来8个月的政策导向。)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表示,新冠病毒在未来出现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可能性比较大,再出现较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今年“五一”旅游出行,已经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体现出经济社会常态化运行中的巨大消费动能),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4 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三重压力”首次提出,是在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时隔一年零四个月之后,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之下,“三重压力”得到缓解。)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这一段是对当前经济中面临的问题的定性,问题决定对策,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有什么样的对策,对问题的定性非常重要。2019年4月,问题定性是“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2021年4月,问题定性是“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这两次会议之后,稳增长力度都有回收。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市场又出现了对后续稳增长力度减弱的担忧。但从这次中央对问题的定性看,经济内生动力仍需增强,需求仍需扩大,这就意味着稳增长力度可能不但不会减弱,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大。这就冲淡了市场的一大担忧。) 会议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