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粤开证券]:【粤开宏观】政治局会议释放的八大信号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粤开宏观】政治局会议释放的八大信号

2023-04-28罗志恒、马家进粤开证券缠***
【粤开宏观】政治局会议释放的八大信号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1 / 9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宏观研究 【粤开宏观】政治局会议释放的八大信号 2023年04月28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罗志恒 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电话:010-83755580 邮箱:luozhiheng@y kzq.com 分析师:马家进 执业编号:S0300522110002 邮箱:majiajin@y kz q.com 近期报告 《【粤开宏观】一季度经济数据高增背后的基数扰动与结构性隐忧》2023-04-18 《【粤开宏观】一季度财政形势简评》2023-04-19 《【粤开宏观】从财税视角看重庆:“山城”的财政债务形势全景》2023-04-19 《【粤开宏观】分税制不是土地财政的原因,政绩考核才是》2023-04-23 《【粤开宏观】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提振信心的关键》2023-04-23 事件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当日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收涨1.14%和0.76%。 风险提示:外部冲击超预期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2 / 9 目 录 一、会议对形势判断更加乐观,提出三重压力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同时强调需求和内生动力不足 ............3 二、从下阶段政策看,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财政和货币政策要继续发力,更加强调政策的系统性和合力 ..........................................................................................................................................3 三、会议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提振市场信心 .............................................................................................................................................................................4 四、科技产业自主自强,突破科技封锁和“卡脖子”,提出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做大做强 .................................4 五、房住不炒基调不变,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既增加有效供给,又改善民生 .................................5 六、就业优先,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5 七、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应对全球需求收缩带来的出口冲击 ...........................................................................6 八、防范化解金融机构、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风险 ..........................................................6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3 / 9 一、会议对形势判断更加乐观,提出三重压力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同时强调需求和内生动力不足 历年的一季度政治局会议非常重要,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直接影响后续政策的变化。2019年419政治局会议认为“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重提“结构性去杠杆”,随后政策边际收紧;2020年417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随后一系列宽松政策陆续出台。 今年一季度的政治局会议总体对形势判断更加乐观,提出三重压力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同时强调需求和内生动力不足。这种判断既意味着前期政策取得了效果,也预示着支持政策仍要坚持。 这种判断符合当前经济实际,主要是经济从疫情模式切换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状态,生产要素实现了自由流动;经济进一步恢复至疫情前的增长路径仍需在供给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加餐饮旅游住宿等供给(供给不足导致餐饮住宿旅游等大涨),尊重企业家精神、以法治和公平竞争来提振信心和预期,释放消费和投资活力,积极应对外需下行的挑战和逆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一季度GDP增速达到4.5%,好于市场预期的4%,生产端的第三产业、需求端的消费尤其是服务业消费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但同时经济存在四个不均衡和六个隐忧。四个不均衡表现为其一,总体数据属于好于结构数据(耐用消费品如汽车、家电、通讯设备等仍为负增长);其二,宏观数据好于微观数据(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增速低);其三,服务业好于工业;其四,内需好于外需。详见报告《一季度经济超预期:四个分化与六大隐忧》。 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前低后高,但季度间受基数和经济恢复进程影响将再度大起大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保守预测,二季度在低基数作用下增速将高于7%,高于8%的可能性也较大,即使在8%,两年平均增速也只有4.1%;下半年同比大概率在5%以上,预计全年增速可达6%左右。从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来看,下半年出口或是拖累项,消费和投资回升将对冲出口下滑,拉动经济持续恢复。 二、从下阶段政策看,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财政和货币政策要继续发力,更加强调政策的系统性和合力 第一,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要继续促进消费恢复和投资扩大。消费提振不能靠刺激,而是改革,要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以解除后顾之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振的问题。此外可扩大消费场景,延长夜间经济、早间经济、地摊经济等消费场景。扩大投资既要靠政府投资发力,更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第二,强调政策合力,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宏观政策要发挥出效果,必须作用于微观市场主体,必须作用于市场主体信心的提振,否则政策陷入陷阱和空转。 第三,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这是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需要,也是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的需要。其一,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进一步加快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拉动基建投资进而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落实前期确定的减税降费举措,重点呵护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扶市场主体;要加大对区县基层的转移支付,促进基层政府更好履职以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改善民生。其二,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4 / 9 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支持头部房企正常融资需求,支持居民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支持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需要,支持基建投资的配套融资等。 三、会议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提振市场信心 第一,1季度民间投资增速仅为0.6%,大幅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的5.1%,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均反映出民营经济对未来的信心仍不足,稳定经济主要依赖以基建投资为代表的政府和国企投资。一季度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5 4.2 %,为20 10年以来最低点。这种局面既与经济下行期民营经济的主动收缩有关,也与政策、舆论、制度、法律等支持力度不够有关。 第二,舆论上,要为民企、外资正名,对一些歪曲民营经济的言论做及时、有力的澄清,宣传部门和网信部门有必要树立正面和负面典型,果断出手打击投机分子,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尊重企业家,将企业家精神视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政策上,要实现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预期管理以及双向沟通,政策出台前充分听取企业家的意见,给企业留足充分的调整时间;法治上,监管机构和企业家均要遵守法治,法律要保护企业家合法的财产权利,监管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避免运动式监管和运动式送温暖,落实不同所有制公平竞争的原则;理论上,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讲清楚“社会主义与私有制的关系”,讲清楚“共同富裕并不必然需要通过所有制革命实现”。 第三,会议提出“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3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为61.8天,远高于历史同期(2019、2021、2022年同期分别为55.5天、53.8天和54.7天),接近疫情爆发最严重的2020年3月的63.1天。账款拖欠既与疫情以来的宏观大环境导致上下游企业普遍经营较差、现金流较差有关,同时也与部分主体的主观行为有关。有必要在法治的框架内通过法律解决,对于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欠款要及时采取问责的举措,避免恶化营商环境和市场信心。 四、科技产业自主自强,突破科技封锁和“卡脖子”,提出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做大做强 第一,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科技和产业要自主自强,实现安全可控,确保极端情况下内循环畅通。当前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同时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而对我国进行多方面打压。因此,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供给端的稳定性和供给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这是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需要。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 第二,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既有利于在全球高端制造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也有利于激发国内消费需求。由于起步晚和基础薄弱,我国传统燃油车一直难以追赶上国际一流水平;但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早、发展快,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处于优势地位。1-3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充电桩和储能建设既能拉动投资,又便利消费者消费,从而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 第三,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同时重视防范风险。ChatGPT超预期的优异表现引爆人工智能热潮,各项应用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5 / 9 场景得到快速开发。国内高科技企业也在快速跟进并深入研发。人工智能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我国不能落后,要赶上时代潮流。但人工智能也存在一定风险,政府、行业、企业应共同制定相关标准和制度规则,增进人类福祉。 五、房住不炒基调不变,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既增加有效供给,又改善民生 第一,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会议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包括市场轨解决商品住房需求、保障轨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和特殊高端人才住房需求,同时也包括多主体供应的模式。 第二,短期要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恢复带动经济增长;具体抓手在于保交楼保民生,化解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会议要求“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一线城市出现“小阳春”,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持续上升,3月累计同比上升至15.4%,为2016年3月以来最高值。居民购房信心仍有待提振,房企经营和融资状况仍需改善。 第三,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缓解大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同时改善民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