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2022)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2022)

1 1学术顾问(按姓氏拼音为序)保继刚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陈斌厦门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范建华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范小春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傅才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管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总编郭万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文科学部委员胡钰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解学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李凤亮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康化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向民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炎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祁述裕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kY9XuWxUnNpPqQqQnM7NbP8OoMmMpNmPiNpPoNfQrQqP8OnMsNuOrRmQuOmNsR2邵明华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汪振军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魏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吴必虎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承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研究中心主任吴文学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志才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夏洁秋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向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凌云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旅游学刊》执行主编曾繁文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3课题组成员组长:范周副组长:贾旭东齐骥厉新建成员:祁吟墨李姝婧常天恺侯雪彤宋立夫谭雅静资料收集:余俊雯王舒啸骆梦柯郑元瑶林丹丹张瓯宁赵慧洁殷玉淼史悦含田常发王浩威柳陈 4摘要《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2022)》立足于2022年宏观发展环境,扎根于多来源、多维度数据,力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报告主要由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概况、发展特征、热点事件、问题思考以及2023年发展趋势预测五大部分组成。《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复杂环境中曲折前进,行业纾困与产业转型并行。从政策层面看,文旅纾困组合拳政策推动行业复苏回暖;区域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科学规划文旅发展蓝图。从市场层面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恢复速度弱于预期。文化产业方面,2022年,全国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文化新业态行业发展韧性持续增强,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持续提升。旅游业方面,受疫情影响,旅游消费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旅游出行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降至近4年来最低水平。假日出行比例升高,远途游消费需求持续被抑制,周边游、短途游等微旅游业态仍是主流。基于对总体情况的分析,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呈现出六大特征,即:产品供给收缩,提质增效升级是行业 5发展内驱动力;预期转弱,文旅消费需求受到明显冲击和压抑;要素创新助力内容创新,数字化仍是发展关键词;加速“出海”,文化自信助力文旅领域对外交流;“两创”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破圈;“深度融合”指明文旅发展目标方向。基于上述规律性认知,《报告》聚焦文旅行业发展前沿,梳理总结出2022年文旅领域八大热点事件。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具体从文化体制改革、法治化建设、文旅项目运营、统计制度、文化安全等方面探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围绕发展主线、市场主体、产业结构、消费预期、消费需求、重大项目、对外交流等十大重点领域,对2023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关键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文旅融合文旅新业态 1目录引言.................................................1第一章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概况............7一、政策层面:行业政策与区域规划密集出台,落地有效性仍需长期观察......................................7二、市场层面: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恢复速度弱于预期.................................12(一)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12(二)旅游业发展整体情况.........................24第二章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特征..........35一、产品供给收缩,提质增效升级是行业发展内驱动力35二、预期转弱,文旅消费需求受到明显冲击和压抑....37三、要素创新助力内容创新,数字化仍是发展关键词..39四、加速“出海”,文化自信助力文旅领域对外交流..41五、“两创”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破圈......45六、“深度融合”,指明文旅发展目标方向...........46第三章2022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热点事件..........51一、冬奥冰墩墩:国潮走向世界的文化顶流IP........51二、敦煌“天妤”:虚拟数字人拓展文旅新体验......52三、露营旅游:潮流玩法引领户外旅游新趋势.........53四、夜间经济:多元业态持续点燃城市烟火气.........54五、国潮出圈:文创消费让文物“活”起来...........55六、数字藏品:文化科技激发数字文旅新潜力.........56 2七、中国茶技艺:申遗助推非遗保护传承创新.........57八、文旅新业态:政策规范市场主体健康成长.........58第四章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问题与思考....60一、产业融合进程加快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60二、文旅领域法治化建设亟待加强,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62三、产业分类对创新融合发展体现尚不充分,统计制度亟待完善.............................................65四、文旅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有待推进.................................................66五、国家文化安全意识亟待全面加强.................67六、创新转化质量不高,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68第五章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十大预测......71一、文旅融合走向深化,产业趋势从高速发展到质量提升73二、市场预期强于市场复苏,稳中求进成为发展主旋律74三、文旅企业重新洗牌,中小微文旅企业成为供应链修复的重要一环.........................................75四、文旅产业结构升级,新业态引领文旅产品更新迭代75五、文旅消费进一步分层分级,城乡、亲子领域需重点关注.................................................76六、线上文旅消费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银发市场有待挖掘77七、区域联动趋势显现,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发挥龙头作用78八、文旅产业全面赋能的作用进一步凸显.............79九、加速推动文旅产业“数实融合”,元宇宙发展仍处于初 3级阶段...........................................81十、重新定义全球化,文化贸易与出入境游持续发挥推动作用...............................................82附录................................................84附录一:2022年我国文化和旅游领域重点政策........84附录二:基于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2011-2021).91附录三:2022年中国文旅创新城市推荐名单.........136附录四: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推荐名单138附录五: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推荐名单.139 1引言2022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受全球经济下行、俄乌战争影响、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格局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2022年,也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人类迎来了又一个里程碑——世界人口突破80亿,全球可持续治理面临着新挑战。对中国而言,2022年有很多值得铭记的重要历史时刻,从2月冬季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到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世界目光不断聚焦在这片土地,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幸福产业,同时也承载着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其发展离不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传统模式增长乏力、疫情反复带来重重困难等客观事实,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并没有延续2021年的强劲恢复态势,求生存、谋发展成为本年度的主旋律。因此,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需以世界格局和宏观视野在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明确发展方向,在时代变局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一、超预期影响因素叠加,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纵观2022年世界局势,是旧问题与新危机交织的一年。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全球供应链逐渐呈现出区域化和本土化的趋势。自2月俄乌冲突以来,接连出现了全球通胀上升,粮食、天然气等能源危机不断涌现、地缘政 2治形势紧张程度进一步加深等一系列危机,“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发生。IMF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从2021年的6.2%下降至2022年的3.4%1。同时,全球通胀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据估算,2022年世界平均物价指数增长8.8%,同比增长4.1%,达到21世纪以来全球最高通胀水平。为应对全球通胀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美联储等多国央行不断加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致使部分经济体经济活力减弱,以斯里兰卡等为代表的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尽管脱钩、对抗仍然存在,但多边主义带来的全球化成果逐步显现。2022年,我国高质量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额达12.95万亿元,增长7.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0.8%2。从我国外贸总成绩单来看,2022年实现了40万亿元的新突破,与文化旅游紧密相关的服务贸易则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9801.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旅行服务进出口增长8.4%,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增长7.8%3。与此同时,仍然要看到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带来的需求收缩以及供应链转移等因素影响,全球国际贸易呈现出增长放缓态势。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新预测显示,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5%,增速远低于2021年的9.7%4。1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https://www.imf.org/en/Home2数据来源于人民日报http://www.mnw.cn/news/cj/2740219.html3数据来源于商务部www.mofcom.gov.cn4数据来源于大众日报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928284 3二、文化旅游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恢复,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2022年是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第三年,世界各国对疫情防控管理措施按照“严格管控-逐步放开-基本放开”的阶段进行了灵活调整。2021年底奥密克戎新变异毒株出现,传染力强、致病力高,各国随之调整疫情防控措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