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政策半月谈”系列之六:两会前瞻:“新”周期“新”看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政策半月谈”系列之六:两会前瞻:“新”周期“新”看点

2023-02-27赵伟、杨飞国金证券在***
“政策半月谈”系列之六:两会前瞻:“新”周期“新”看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今年“两会”可能有哪些新看点值得关注?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看点一:新周期的“新思路”。 政策站位更高,稳增长或更加注重产业“超前”投资 全国“两会”通常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定调,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仍对经济预判偏谨慎、但定调更为积极、政策站位更高。相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内经济依然强调“三重压力”,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有所增加,不同的是,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党换届完成、“第二个百年”开局时点召开,对2023年定位更高,提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等目标。 与过往不同,当下稳增长政策思路更注重引导产业“超前”投资。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等;部委与地方亦积极响应,密集出台产业支持政策。稳增长思路转变下的经济修复,或带来不同于过往的表征;产业“超前”投资部分对冲地产链的弹性不足,使得周期波动弱化,叠加疫后修复“疤痕效应”、政治周期新起点等,经济可能迎来持续两年的营商环境修复、呈现温和复苏。 看点二:政策发力的“新信号”。财政加力或主要由中央加大支持,强化地方债务等风险化解 稳增长加码或仍需财政兜底,财政收支承压下,或通过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保持支出强度;中央或加大财政支持,赤字率或可提升至3%以上。2023年财政 “加力”,预算内或主由中央加大支持力度,赤字率或可抬升至3%以上;预算外“准财政”或可进一步提升支持力度;地方债分配或进一步优化,进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有力”,结构性贷款等增量工具或仍将续力,疏通信用传导。 稳地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当前防风险政策重点。2022年下半年以来,“金融16条”、地产“三支箭”等政策接连出台,或指向稳地产、“保交楼”成为防范风险、安全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也是当前重点,地产行业企稳、地方化债支持力度加大虽能短期缓解地方债务风险;但长期来看,城镇化进入后半程与人口增长回落下,地方债务化解之道或更多在于加快地方产业发展、培育稳固的地方财税收入等。 看点三:政府工作报告外的增量信息。换届之年,总理记者会、“部长通道”等亦值得关注 本届全国“两会”正处政府换届之年,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新班子将于两会选举产生,新任总理也将召开记者会,阐述重要政策安排。根据以往经验,本届“两会”将于会议开始后的第10天左右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此外,人大会议闭幕后,新任总理将就重点问题答中外记者问;例如,2013年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了新任领导班子的施政目标、后续改革推进着力点、城镇化问题等市场关切问题。 全国“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及“两会”后首次召开的国常会与部委“两会”学习会议,是观察新任领导班子工作思路的重要窗口,值得追踪。2022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委就当年工作规划做出补充阐述;“两会”后,国常会就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政策、重点领域改革等措施逐一分解重点工作,各部委“两会”学习会亦对政策规划部署具体任务。此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等或在“两会”后召开;届时关于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等政策或需密切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内容目录 1、两会前瞻:“新”周期“新”看点 .................................................................... 3 1.1、 看点一:新周期的“新思路” .............................................................. 3 1.2、 看点二:政策发力的“新信号” ............................................................ 5 1.3、 看点三:“两会”外的增量信息 ............................................................ 7 2.附录:历年全国“两会”政策对比 ................................................................. 10 风险提示....................................................................................... 10 图表目录 图表1: 全国“两会”定调通常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3 图表2: 2022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对产业发展重视提升................................................. 4 图表3: 制造业中长贷增速抬升至2022年底的36.7%................................................. 4 图表4: 2023年产业、基建类重大项目数量占比提升................................................. 4 图表5: 2023年初专项债重点投向市政产业园等领域................................................. 4 图表6: 2022年底地方换届基本完毕............................................................... 5 图表7: 2023年各地“新春第一会”主题 ............................................................. 5 图表8: 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五个方面 ..................................................... 5 图表9: 2023年预算内加力或依赖中央加杠杆....................................................... 5 图表10: 2023年地方债提前批下达更早、额度更高.................................................. 6 图表11: 东部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占比抬升 ................................................... 6 图表12: 2022年底部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进度................................................ 6 图表13: 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实施细节 ............................................................ 6 图表14: “金融16条”推出旨在稳地产、保交楼等 .................................................... 7 图表15: 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拖累地方政府性基金.................................................. 7 图表16: 2022年地方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7 图表17: 多地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产业升级 ............................................... 7 图表18: 2013年全国“两会”议程 .................................................................. 8 图表19: 2013年新任总理答记者问................................................................ 8 图表20: 2022年“两会”期间各部委解读当年规划 .................................................... 8 图表21: “两会”后,国常会与部委学习会值得关注 ................................................... 9 图表22: 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题 .............................................................. 9 图表23: 历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目标对比 ........................................................ 10 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1、两会前瞻:“新”周期“新”看点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今年“两会”可能有哪些新看点?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1.1、 看点一:新周期的“新思路” 全国“两会”通常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定调,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仍对经济预判偏谨慎、但定调更为积极、政策站位更高。相较2022年初全国“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内经济依然强调“三重压力”,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有所增加,但不同的是,本次中央经济在党换届完成、“第二个百年”开局时点召开,对2023年政策站位更高,提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等。 图表1:全国“两会”定调通常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来源:政府网站、国金证券研究所 与过往不同,本轮稳经济顶层思路为政策引导产业“超前”投资,推动经济温和复苏。2022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对产业发展重视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等;各部委与地方亦积极响应,除了密集出台产业支持政策,多部委2023年工作会议重点强调要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力度。信贷对产业支持也明显加力,2022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在30%以上,高于全口径中长贷的14.7%,高技术制造业更为突出。项目层面,2023年地方重大项目与专项债项目亦更多为产业发展及配套设施领域。(详见《新时代“朱格拉周期”:产业政策源动力》) 2021年底中央经济会议2022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底中央经济会议经济形势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政策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提升效能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精准有力扩内需战略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