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麦肯锡]: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

信息技术2023-02-16麦肯锡杨***
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

2023年1月讨论文件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作者成政珉(Jeongmin Seong),上 海Olivia White,旧金 山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洛 杉矶 和上 海Sven Smit,阿姆斯特丹Tiago Devesa,悉尼Michael Birshan,伦敦Hamid Samandari,纽约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创立于1990年。我们的使命是为全球 政商领袖提供事实基础,推动协助重大关键经济和商业问题决策。MGI享有麦肯锡在区域、行业和职能方面的丰富知识、技能和专长,但编辑方向和决策由MGI的各位院长和合伙人全权负责。MGI的研究目前分为五大主题: —生产力和促发展——高效创造并利用全球资产 —全 球资 源 — — 世界 的建设、能源与粮食 供给 —人力潜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 —全球联系——通过商品、人员、资本和创意的流动塑造经济发展 —未来技术和市场——价值和竞争的下一个竞技场我们致力于基于事实进行独立研究,所有工作均由麦肯锡合伙人出资,并免费分享研究成果,不接受任何企业、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委托或资助。尽管MGI聘请了多位杰出的外 部顾问,但 我们的 研究 成 果 均由MGI独立完成,任何错误均由MGI承担责任。您可访问www.mckinsey.com/mgi,查看有关MGI的更多信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合伙人Sven Smit (主席) Michael Chui Chris Bradley Mekala KrishnanKweilin Ellingrud Anu MadgavkarMarco Piccitto Jan MischkeOlivia White 成政珉 (Jeongmin Seong)华强森 (Jonathan Woetzel) Tilman Tacke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目录概述 iv引言 21. 知识与技能型流动正在推进全球互联 42. 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 103. 各个区域和行业都有来源高度集中的产品 144. 新生力量或将在未来几年重塑全球价值链 205. 跨国公司是利用全球流动实现增长、打造韧性的关键 26致谢 32 概述 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 我们身处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在商品、服务、资本、人员、数据和创意的全球化流动中彼此相连。在这些流动基础上建立起的全球价值链,创造了一个日益繁荣的世界 。然而,面对 新冠 疫情、俄 乌冲突和近年日渐紧张的中美关系,有观点认为世界已经陷入去全球化的逆流。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MGI)的最新分析表明,这种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嫌。现实情况是,全球联系依然十分紧密,在近期的动荡格局中,全球流动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且没有一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 。因此,如今 的挑战 在于,如何在管控 相互依赖的潜在风险与弊端(尤其针对货品产地高度 集中的领域 )的同时,充 分发挥 全球互联的优势。全球贸易已发展到一个阶段,但知识和技能的相关流动仍在推进全球互联。目前,全 球 流 动 的增长 主要 受 益于无 形资产、服务和人才的驱动。商品贸易在历经30年的高速增长 后,到2008年前后基本稳定,将增长的接力棒交到了新兴产业手中。2010至2019年,服 务 、留学生 和 知识产权流动的增速达到商品流动增速的两倍,数据流动年增长 近50%。大多数流动在近年的波动之下都表现得颇为强劲。尽管仍面临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年的商品流动却创下历史新高;2019至2021年间的资本流动年增幅也在50%以上。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每个区域都至少有一种重要资源或产成品其25%的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满足,实际数据往 往还要更高。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欧和中亚都是产成品的净进口地区,50%以上的电子产品依赖进口。欧盟和亚太地区的能源进口比重分别超过50%和25%。北美高度依 赖进口的领域虽然 较少,但仍需进口大量 的资 源(尤其是 矿产)和产成品。各个区域和行业都有产地高度集中的产品,电子和矿产行业尤甚。集中化是一把双刃剑。集中贸易通常意味着专业化和高效率,但 其贸易流动 遭 遇中断所带来的后果也更 严重,尤其产品 短 期内难以找 到替代方案时,影响更加致命。在电子和纺织 行业,集中度 最 高的产品有60%以上都出自中国。在高集中度的矿产资源出口中,亚太 地区也贡献了极 高的比 例;锂、稀土和石墨的集中度 尤其高,主要 提 炼国不超过3个,而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国进行提 炼。拉美和北美则在集中度最高的农产品中占据绝大多数品类,其中大豆尤为突出。大多数高度集中的医疗和制药产品都来自欧洲。全球价值链过去都是逐步演变的,未来10年或因新生力量的影响而加速产生变化。全球价值链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其构成却是逐步形成的。以往,单个国家/地区每年出口份额的涨跌不超过2%,整 个 价 值 链 每10年内累计转移的比例也不过10%至20%。1995至2008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技术进步催生出真正的全球价值链,变化的方向几乎一致转向了降低集中度和增加区域间贸易。大约2008年 之 后,贸易流 动 模 式 出 现了分化 。包 括 能 源 、电 子 设 备 和 制 药 行 业 在内占40%的全球价值链 发生逆转,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 展。其余的价值链要么稳定下来,要么继续向着低集中度、高区域 化 的 方 向 推 进 ,包 括 专业 服务 在 内的多个服务业价值链便 是 如此 。新生力量的出现,或将塑造并加快某些价值链的下一轮变化。政策制定者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重构具有战略意义的价值链;与此同时,打造韧 性、满足 各 国经 济发 展的优 先事 项、正 在 与 科 技、需求 和 要 素成本一道,成为企业布局全球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在互联的世界中,跨国公司是利用全球流动实现增长和打造韧性的关键。全球流动对于各经济体的运行和规模各异的企 业 而言,都 是 不 可或 缺 的 。贡 献 全 球 约2/3出口的跨国公司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 们面临着竞争日益 激 烈的全 球 秩序:在某一市场的运营可能会在其他市场带来重大风险。跨国公司可考虑采取如下几 种 行 动 方 案 :一 是 通 过 深 入 参 与服务和无形资产等日益重要的全球流动,寻求增长机遇;二是通过业务多元化、建立更牢靠的供应商关系以及本地化运营等手段,增强自身韧性;三是发挥自身在 全 球 流 动 中 的 核 心 地 位 ,寻 找 机 会 塑造系统 性韧性,通过“抱团取 暖”实现多方共赢。 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 知识和技能型流动正在推进全球互联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流动增长,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9年 ,%2020s(201921)资源产成品服务知识产权价值链或将继续重构......企业将在管理全球流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北美• 15%的电子产品和 >25% 的基本金属(主要来自亚太地区)• >10%的矿物(特别是来自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拉丁美洲• 15%的能源 (特别是来自俄罗斯, 美国和中东)• >50%的矿物 (包括来自亚太地区 和拉丁美洲)欧洲��国• >50%的电子产品(特别是来自亚太地区)• ~20%的医药产品(特别是来自欧洲30国)亚太地区• >25%的能源 (特别是来自中东和俄罗斯)• >25%的中国矿产 (特别是来自澳大利亚)和 ~10%的主要农作物(特别是 来自美国和巴西)中东及北非地区• ~60%的主要农作物(特别是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 >25%的电子产品(特别是来自亚太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20%的主要农作物(特别是来自亚太地区)• >50%的电子产品(特别是来自亚太地区)• 新政策重塑激励机制• 供应链多元化以平衡效率和韧性• 重新分拆以及服务贸易的新机遇1. 从全球流动中寻找新机遇2. 增强自身韧性3. 通过合作塑造系统韧性最大的相互依存度,按净进口满足的消费份额经济体之间的流动:5.80.46.14.67.45.82.7–1.8欧洲巴西中国日本美国巴西沙特中国南非印度澳大利亚秘鲁美国欧洲中国俄罗斯俄罗斯韩国日本中东欧洲中国中国乌克兰欧洲埃及阿联酋沙特印度俄罗斯泰国美国尼日利亚南非欧洲美国中国能源矿物电子产品制药农产品智利韩国巴西 Aerial view of a liquefied natural gas tanker moored to a jetty. © Felix Cesare/Getty Images 面对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近年日益紧张的中美关系,有观点认为世界将进入去全球化时代。疫情阻断了人员流动,对供应链极限施压;俄乌冲突扰乱了诸多大宗商品的流动;能源价格涨幅创197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粮食价格 也创下2008年初以来的最大涨幅1 ;俄 乌冲突还 使得 地缘政治风险成为企业首席执行官和政策制定者们的首要考虑因素。近期种种事件表明,互联互通也促进了风险的流动。但世界的联系仍然十分紧密。商品、服务、资本、人员、数据和创意在全球各国/地区间相互流动。虽然大多数流动的增速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放缓,但除资本流动之外,其他流动仍在持续增长。其中,数字时代释放出的数据流呈现喷涌之势,创造了无数新的机遇。诚然,互联互通意味着流动中断会向全球传导,风险也会蔓延更广,但全球化也的确带来了切实收益。MGI之前的研究 发现,从长期来 看,至少有10%的全球GDP依赖于这些流动,有些报告甚至认为这一数字可高达40%。不光贸易流动,资本、人员和数据流动也 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不仅 降 低了价 格,也 丰富了商品和服务 的品类2 。全球流动促进了增长,支持了脱贫,但这些成果的分布并不均匀;许多人反而因此失去了工作3。如今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控制相互依赖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互联带来的机遇4 。流动中断对下游经济体和企业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从跨国巨头到小微企业都不能幸免。跨国公司作为全球流动的核心参与者,身处当下这场风暴的中心。许多跨国公司都在努力寻找新机遇,同时着力提升供应链韧性。他们在双重挑战之下的应对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发展。本报告将为读者呈现推动全球互联进程的流动的全貌,对相互依赖和高度集中所蕴含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阐释跨国公司可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报告的成文基础源于对贸易(横跨资源、产成品和服务领域的30条全球价值链)、资本、人员和无形资产流动进行的综合评估,以及对约6000种全球贸易产品进行的分析。1 《2022年4月大宗商品市场展望:乌克兰战争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世界银行,2022年4月。2 Digital globalization: The new era of global flows,麦肯锡全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