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汽车制造行业与数字化制造:价值体现和发展趋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与数字化制造:价值体现和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与数字化制造:价值体现和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与数字化制造价值体现和发展趋势UGS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3月UGS华中科技大学 目录1.引言2.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1)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内外压力.2)汽车制造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制造是汽车制造企业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63.数字化制造的内涵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发展现状1)数字化制造的内涵2)国外领先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制造应用成果展示.3)国内汽车制造企业中数字化制造的认知及应用现状6"4.汽车行业数字化制造的需求分析,.131)白车身工艺的特点及数字化制造需求.2)总装工艺的特点及数字化制造需求.143)动力总成工艺的特点及数字化制造需求.165.汽车行业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简介....181)UGS公司的Tecnomatix解决方案。..192)Dassault公司的DELMIA解决方案.223)国内数字化制造相关的软件产品...236.汽车数字化制造的实施一期望、成效和建议,...241)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制造的需求和期望.242)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制造的成效及遇到的困难....263)对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制造的建议,.287、总结30UGS华中科技大学 1. 引言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处在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一方面,资金的大量投辆,居世界第三,汽车销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另一方面,汽车制造能力“大而不强”的现象非常突出,表现为:(1)整车制造资源分散。2005年底中国有上百家整车厂,但普道规模很小;(2)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国内制造的一些较高档次的汽车从车型设计到生产线布随着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汽车利润率也将逐步降到全球行业的平均水平,汽车厂家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上寻求革新势在必行。放眼全球,汽车工业也一直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进。供应链全球化、客户定制化以及日益争力,许多企业都致力于学习和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与先进的制造技术及信息技术相结合来创造新价值。在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中,精益生产或JIT(JustInTime)是影响深远的常青树,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策略的数字化制造(DM:DigitalManufacturing)技术则是后起之秀。今天的国外领先汽车制造公司都在矢志不渝地推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由此获得的投资回报令人鼓舞,表1展示了几个案例(包括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CIMdata咨询公司的调查(2003)显示,采用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汽车制造企业,其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增加了30%,重复设计减少了65%,生产规划流程精简了40%,平均产量增长了15%。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国外的成功应用给国内的汽车制造厂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表1应用数学化制造带来了有目共睹的效益公司名称效益展示QO工艺规划比以前加快80%;提高了标准化与产品质量AudiGM每个白车身项目节约了$2.5M;连续3年节约开支$30M;在整个扩展型企业内支持白车身工艺的协同设计缩短22%的工艺规划时间;节约10%的不必要产能;节省5%的投资费用lebastone节省5%投资费用;减少30%变更管理费用;降低10%的调试与试运行费用第1页共24页UGS华中科技大学 ELR减少变更管理费用;缩短调试与试运行周期;支持协同工程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概念是产品数据管理同规划和制造环节的延伸。以前的PDM(ProductData Management)基本上只关注产品设计数据,而PLM则要对产品整个寿命阶段的数据、技术、工艺、制造、流程、物料、维修以及报废进行全面的管理。在PLM集成平台上,不但设计、工艺和制造之间易于实现协同,而且虚拟环境下的制造过程仿真分析和优化也变得更加方便。将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应用到规划和制造过程中,就形成了“数字化制造”。作为PLM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化制造之所以近来逐渐引起关注,这和产品制造过程的重要性密不可分,任何创新的产品如果不能被高效率的制造出来都毫无意义,并且制造过程的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70%以上,因此通过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来优化制造工艺及提高制造效率的意义十分重大,且前景广阔。据CIMdata预计,2007年-2009年,中国的PLM市场每年将以29%的增长率增加,制造企业每年在数字化制造能力方面的投资增长将超过25%。基于PLM的数学化制造技术在国外汽车制造公司的成功应用离不开一些优秀软件产品的支持,比如UGS公司的Tecnomatix解决方案就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在国内,由于观念和技术上的落后,各大软件公司还没能推出成熟的国产数学化制造软件产品。随着国际汽车巨头逐步将国外实施成功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移植到国内的合资工厂,以及国内的工业界、软件公司和学术界对数学化制造的认识和重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国内的数字化制造市场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将从实施数字化制造中受益。本报告是UGS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深入多家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包括整车厂和供应商)内部进行详实调研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其目的是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制造提供指导和建议。本报告的结构如下:首先对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压力和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针对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的内涵和特点,然后总结了实施数字化制造的需求、挑战性和实施现状,最后对未来的实施方向和实施步骤提出了若干建议。欢迎来函来电表达您的看法与意见。联系方法俞波,数字化制造产品市场经理,UGS大中华区市场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366号恒隆广场办公楼二号楼30层,邮编200040Tel:+86-21-22086765MP:13661798732Email:yubo@ugs.com第2页共24页UGS华中科技大学 2..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内外压力发展趋势赢利的压力精益生产产品创新的压力工艺日趋复杂顾客需求的压力柔性和标准化提高产能过剩的压力定单生产质量保证和召回压力自动化程度提高政策法规的压力方具技术广泛应用全球化制造的压力制造过程网络化图1汽车制造企业的生存环境汽车制造企业的生存环境如图1所示,内外压力促使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则给国内企业指引了前进的方向。1)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内外压力加入WTO后,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合资办厂,竞争的加剧使得汽车制造商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压力无疑也是企业进行变更和持续改进的源动力它们可以大致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赢利的压力一一国内市场走向饱和的直接后果就是汽车产品不断降价,这使得制造商的赢利空间日趋缩小。国际上公认的维持一个汽车制造公司生存的生产规模至少为100万辆2006年国内还没有一家厂家达到了这样的水平。既然通过高价来赢利已成为明日黄花,汽车厂家就只有三条出路:其一是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前提下,加快新车型上市速度,从而提高市场占有量;其二是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特别是制造成本,减少库存积压,加快资金流转;其三是制造出更高品质的汽车,早日走出国门。产品创新的压力一一要实现汽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基础。创新体现在多方面,比如产品设计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等,目前国内厂家很多还处在完全引进或模仿学习的阶段,自主完成产品创新的能力非常有限。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一种新车型的生产寿命最多也就两三年,因此要求企业拥有持续的创新产品开发能力。顾客需求的压力一一中国的汽车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顾客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对汽车性能(安全性、油耗、驾驶舒适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厂家必须推出结构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增加配置选项,严格确保产品的质量,提高售第3页共24页UGS华中科技大学 后服务水平。产能过剩的压力一一即使2004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汽车业设立了极高的准入门槛,但2005年底发改委的一份统计报告仍显示中国汽车产能过剩200方辆,并预测按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十一五”结束时产能过剩将达到1000方辆。产能过剩的状况迫使汽车制造商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同时生产更多类型的汽车,这对生产线的柔性提出了高要求。质量保证和汽车召回制度的压力一一2004年10月,《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生效,截至2006年2月的统计数据,已先后有30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实施了41次主动召回,涉及车型48种,共召回近40万辆车。2006年,全国22家汽车制造厂主动召回了28万辆,数量呈大幅上升。汽车召回数量逐年递增反映了消费者对汽车质量更高的要求,也反映了汽车工业在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在质量方面给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规定、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规定、对产能利用率的规定(低于80%的产能情况下,不允许新建生产线)、对国产比例不低于80%的要求等等,都给汽车厂家以很大的制约。分工细化和全球化制造的压力一一汽车制造企业已告别“大而全”的年代,整车厂家纷纷将零部件的工艺和制造包给独立的供应商,自已则集中力量进行新车型的开发、四大工艺(冲压、车身焊装、涂装和总装)的改进以及若干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比如发动机和变速箱等。目前,基本上80%以上的零部件制造都是供应商完成的,因此,整车厂家必须紧密地维系和更多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确保配件质量符合要求并准时供货。另外,在全球化制造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国内的一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比如上汽集团、奇瑞、南汽等都在全球拥有一些研发机构或者制造工厂,如何确保这种“多地设计,多地制造”环境下的协同无差错工作,是汽车厂家驱待解决的难题。以上这些内外压力必然会促使汽车制造企业不断改进产品的制造过程,提升技术含量这带动了汽车制造技术向集成化、数字化、敏捷化的方问发展。2)汽车制造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汽车制造技术的创新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缩影,它整体上呈现出下面的发展趋势: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精益生产一精益生产最初的目标是杜绝生产过程浪费,并进行持续的制造过程改进,如今精益生产的思想已推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具体体现为:通过并行工程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利用DFX技术(面向制造/装配/...的设计)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减少变更;缩短生产线布局设计和调试时间;优化制造工艺,提高制造效率;第4页共24页UGS华中科技大学 缩短产品试制时间和达到量产规模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无缺陷生产等等制造工艺日趋复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一一汽车产品的设计复杂度在不断提高,轻量化要求也使得汽车需要使用更多种类的材料,这相应增加了车身焊接和总装工艺的复杂性。一些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比如激光焊接逐渐应用到汽车的车身拼焊和零件焊接中来,它具有减少零件和模具数量、减少点焊数目、优化材料用量、降低重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尺寸精度等好处。此外,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的广泛采用也增强了技术含量。线的布局设计和产品设计都提出了很多约束。目前,总装和涂装工艺比较容易实现混流生产,而白车身工艺则困难许多,需要建立模块化和标准化的焊接工位,加强机器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并采用新的工具和手段来增加制造柔性。个性化定单生产的普及一一消费者选择所喜爱的车型配置并填写定单,厂家接到定单和预付款后再进行生产。这种方式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利于厂家减低现金流压力。在欧美,实现100%的定单生产正成为一种趋势。面向定单生产给汽车制造企业提出了很多挑战,一方面,企业要提供更多的配置选项,这增加了产品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出于准时交货的要求,整车厂家和供应商之间的物流联系要求更严格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在提高,设备价值昂贵一一以白车身生产线为例,目前主要采用自动化手段来传输、拆取、夹持金属薄板并将其焊接成复杂的白车身结构,在夹具以及传输和夹持零件所需的自动化设备、进行焊接作业的机械手、验证质量所需的测量/测试设备等方面投资巨大,因此必须对设备的布局和配置进行分析优化,提高设备的柔性、运行可靠性和利用率,实现现有资本设备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