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5.6%的目标,靠消费还是靠投资?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点评:2023年:5.6%的目标,靠消费还是靠投资?

2023-01-16邵翔、陶川东吴证券金***
宏观点评:2023年:5.6%的目标,靠消费还是靠投资?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报告·宏观点评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宏观点评20230116 2023年:5.6%的目标,靠消费还是靠投资? 2023年01月16日 证券分析师 陶川 执业证书:S0600520050002 taoch@dwzq.com.cn 研究助理 邵翔 执业证书:S0600120120023 shaox@dwzq.com.cn 相关研究 《外资做多中国,到什么程度了?》 2023-01-15 《美联储加息周期终于要结束了吗?》 2023-01-12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展现出新的领导班子稳经济的决心,那地方政府的魄力如何?地方两会在1月中旬密集召开,一周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尽管超过八成的省市相较2022年下调了目标水平,但地方加权的增速目标仍达5.6%,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 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消费放在首位,但地方政府似乎仍是把投资放在首位。从地方政府公布投资和社零的目标来看,下调社零增速目标的比例(57%)要高于下调投资的比例(30%),如果考虑到2022年投资的基数明显比消费更高,地方政府对于刺激消费的信心似乎是不足的,仍寄希望于投资。 ◼ 31省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其中有22个省(占全国GDP比重83%)相对2022年下调了GDP发展目标,下降幅度大多为0.5至1个百分点。从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2022年预计经济增速来看,多数相较2022年目标值接近腰斩,从分布上看,目标在5.5%至6%之间的省市最多:上海、湖南、江西、内蒙古、西藏维持今年GDP目标不变;而重庆、黑龙江、海南及新疆则上调今年GDP目标;仅有北京、天津GDP目标低于5%。而作为经济压舱石的四个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都将目标定在5%(2022年这四个省份的目标为5.5%或6%)。 ◼ 经济大省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基本与持平,重庆大幅上调今年目标至10%。多省较去年下调了社会消费品零售目标,下调幅度约1-1.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方面,多省较去年维持或下调增速目标,安徽则上调今年目标3%。各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较去年基本相同。居民消费价格及城镇失业率则分别稳定在3%、5.5%。 ◼ 我们可从各省经济目标推算出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的大致趋势:从地方加权来看,今年GDP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今年投资与消费增速目标均高于我们之前的报告中提到2023年GDP增速5%情况下的中性水平,这意味着各省为提升内需,促消费,扩投资上需要更多政策发力,而其中投资的作用更大。 ◼ 投资投什么?交通、能源可能是最主要的两方向。多数省份把这两个投资分项放在投资领域的首位,并公布了相关的重要投资计划和项目,排在其后的是水利、城市更新和新型基建。从2022年数据也能看出,第四季度交运投资开始明显发力,这一趋势可能延续到2023年。 ◼ 地产方面如何支持?除了继续做好保交楼外,各地也计划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地产投资,促进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销售端,完善和优化首套和二套房认定标准,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住房支持,尤其是新市民和多孩家庭(配合城市化和人口政策);供给端,要用好三只箭,支持企业合理拿地、加快施工和新开工落地;融资端,则明确建立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试点。 ◼ 要促进消费,但实质性的措施表述并不多。大多数省市明确表示要恢复和扩大消费,但相较往年,新增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并不多,房、车、家电和旅游餐饮服务是主攻方向,供给端的政策更多,实质性支持需求的政策则相形见绌,例如仅上海、山西、黑龙江、广西等明确发放消费券,开展消费节活动。这可能意味着在地方财政面临较大压力的局面下,确实需要中央层面来出台普惠型的消费政策,例如我们此前提到的全国范围内普惠型的消费券。 ◼ 外贸作为稳经济的辅助手段也在多省今年政策中提及。辽宁、浙江、福建等沿海外贸大省提出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新产品、新兴服务贸易。重庆、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明确组织企业百团出海行动,大力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宏观点评 东吴证券研究所 2 / 9 展跨境电商。 ◼ 风险提示: 海外货币政策收紧下外需回落,海外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严重拖累我国出口。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势超预期恶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宏观点评 3 / 9 图1:2022年和2023年各地经济目标对比 注:绿色表格表示2023年目标低于2022年。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网站,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2目标2022预计2023目标2022目标2022预计2023目标2022目标2022预计2023目标北京5正增长4.5天津51.945.5376上海5.55.5重庆5.52661076河北6.53.866.56.586山西6.54.568777辽宁5.52.35103.61087吉林7620787黑龙江5.561087江苏5.53.156.5浙江63564.5安徽73.56.51091090.29.5福建6.52.466.57.5693.210江西75788.581058.5山东5.55河南73.561081088湖北74.76.51010湖南6.56.57.56.672.4广东5.525886.56海南9正增长9.58121110四川6.5与全国一致68高于全国8与全国持平贵州7265107.5云南7467810陕西64.55.578.187.546甘肃6.56910810青海5.52.55内蒙古6461510广西6.535.510886.5西藏8381310宁夏756.58107与上年持平5新疆671011612地区GDP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宏观点评 4 / 9 图2:2023年增速:地方目标和加权水平 注:以上权重使用的是2021年年度数据进行计算。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网站,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3增速(%)权重2023增速(%)权重2023增速(%)权重北京4.53.5%天津41.4%32.5%61.9%上海5.53.8%重庆62.5%104.1%65.4%河北63.6%6.57.5%65.3%山西62.0%71.6%73.0%辽宁52.4%101.4%73.8%吉林61.2%72.5%71.6%黑龙江61.3%82.4%江苏510.2%浙江56.5%68.2%4.511.4%安徽6.53.8%106.9%9.58.4%福建64.3%66.8%107.9%江西72.6%86.0%8.54.8%山东57.3%河南65.2%1010.6%89.5%湖北6.54.4%湖南6.54.0%78.4%广东510.9%89.9%617.2%海南9.50.6%120.8%101.0%四川64.7%贵州61.7%53.4%7.53.5%云南62.4%104.2%陕西5.52.6%85.1%64.0%甘肃60.9%10101.6%青海50.3%内蒙古61.8%102.2%广西5.52.2%85.2%6.53.3%西藏80.2%130.4%100.3%宁夏6.50.4%100.5%50.5%新疆71.4%112.3%121.4%加权值投资社零5.67.87.3地区GDP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宏观点评 5 / 9 图3:全国GDP实际增速:公布值和加权值的差距越来越小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4:各地2023年增长目标的分布 图5:2023年增长目标:规模越大,增速越慢?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网站,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网站,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468101214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加权值-公布值全国全国(地方加权)%3456789100.0%2.0%4.0%6.0%8.0%10.0%12.0%占全国GDP比例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宏观点评 6 / 9 图6:临近2022年年末,交运投资开始发力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30%-20%-10%0%10%20%30%40%2020-022020-062020-102021-022021-062021-102022-022022-062022-10其中,电、热、水供应交通仓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广义基建同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宏观点评 7 / 9 图7:2023年地方两会对于投资的表述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网站,东吴证券研究所 省市投资北京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天津市主动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同城化发展趋势,遵循市场配置资源规律,在滨海新区各开发区、中心城区主要功能区和各区产业园区聚焦提升要素承载能力,年内新增承接项目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上海市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13号线东延伸等轨道交通线,加快建设上海示范区线、沪苏湖铁路上海段等重要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原水西环线。重庆市促进投资放量。深入开展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编制实施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推动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完成交通投资1100亿元,完成城建投资1350亿元,完成水利投资390亿元,加大产业投资,激活民间投资。河北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等领域,着力强基础、增后劲,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争取国家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强引领·增动能”行动,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00亿元以上。制定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山西省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辽宁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开工建设盘锦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大连新机场、沈阳机场二跑道、引洋入连工程,推进沈白高铁、辽河干流防洪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双千兆”城市工程和充电设施建设。吉林省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新基建重点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新型城镇化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交通重点续建5个高速公路项目631公里,重点加快推进“大水网”工程等重点项目黑龙江省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方面,2023年黑龙江省将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完成年度投资3000亿元,确保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万个,总投资1万亿元。浙江省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高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按照“千项万亿”工程年度计划,安排省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安排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611个,完成年度投资1750亿元,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安徽省强化新兴产业集群对投资的聚合效应,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在主导产业集群投资上突破一批链主型大项目。把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与提升我省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推动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福建省强化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