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天津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天津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2022-12-14-新世纪评级劣***
天津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区域研究报告 1 天津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公共融资部 郭燕 经济实力: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体系门类齐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实施下,天津市仍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但近年来,受传统制造业景气度较低等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乏力,同时人口总体净流出、全市资金面持续承压、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天津市投资及消费增速整体放缓,经济增速持续较低,全国排名持续靠后。2021年,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万亿元,同比增长6.6%,经济增速与吉林省并列各省级行政区域倒数第8位,低于全国增速1.5个百分点。2022年前三季度,随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0%,经济增速降至位列各省级行政区域倒数第6位,同期全市楼市表现低迷、投资及消费均同比下滑,面临较大经济增长压力。整体看,中短期内天津市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天津市下辖各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中滨海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总量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成左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871.06亿元,2021年经济总量数据未获取。环城区域工业基础较好,各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均衡,在全市排名均相对靠前,其中津南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17亿元,2021年该区经济总量数据未获取;除津南区外,其余三区2021年经济总量均处于700亿元至950亿元之间。中心城区发展已较为成熟,偏远郊区发展起步较晚,两大板块内各区经济总量分化均较大,其中中心城区的河西区、和平区和南开区,偏远郊区的武清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均处于650亿元至1050亿元之间,其余板块内各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其中蓟州区和红桥区以250.40亿元和193.76亿元经济总量位列全市后两位。2021年,随疫情影响减弱,各区经济增速普遍回升,但仍均低于全国水平。2022年以来,全市各区经济增速普遍下降至偏低水平,其中部分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经济增速转负,各区面临较大的经济增长压力,其中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尤重。 财政实力:天津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全市财力形成重要贡献,2021市级财力约占全市的四成。近年来,天津市税收收入总体增长乏力,地方财力增长对基金收入和市级国有企业股权转让等形成的非税收入依赖度高。2019年,得益于一次性非税收入规模较大及基金收入 区域研究报告 2 大幅增长,全市财政收入合计1同比大幅增长14.6%至4375.31亿元,升至历史最高值。2020年,主要受疫情影响,全市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同比下降,财政收入合计同比大幅下降18.7%至3557.76亿元。2021年,随疫情防控效果显现、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常,全市财政收入合计同比回升7.5%至3826.31亿元,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与2018年财力接近;当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3%、23.5%至2141.06亿元和1126.5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国排名与上年一致,仍位列各省级行政区域第21位。近三年,全市财政支出规模逐年下降,财政收支缺口与高峰时相比有所缩减,但平衡压力仍较大,资金缺口主要依靠债务收入来弥补,2021年全市财政支出合计2同比下降6.1%至4836.40亿元,当年财政收支缺口为1010.09亿元。2022年以来,疫情及楼市低迷对全市财力冲击较大,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7.9%、69.1%至1366.6亿元和284.9亿元,其中基金收入降幅显著,全市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后续天津市面临较大的增收减支压力。 与经济实力相匹配,滨海新区财政实力在天津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21年随基金收入及上级补助收入下滑,全区财政收入合计同比下降19.0%至928.99亿元,但较2017年仍增长15.5%,近五年随财政支出的总体扩张,全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上升,2021年财政收入合计对财政支出合计的覆盖率为79.3%。中心城区土地出让收入上缴市级财政,各区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合计均相对较小,2021年均处于50亿元至90亿元之间,区域财力主要受经济实力影响有分化,2021年中心城区财政收入合计较2017年增长12.9%至413.98亿元,同年财政收入合计对财政支出合计的覆盖率为105.4%,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总体较小。环城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差较小且规模均相对较大,2021年均处于55亿元至70亿元之间;偏远郊区中武清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居全市第2位,2021年为95.33亿元,同年其余郊区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低于环城区域,均处于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2021年,随经济恢复发展,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财政实力总体均同比有所回升,财政收入合计分别为548.16亿元和604.26亿元,但过去五年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基金收入总体降幅较大,上述板块财政收入合计较2017年仍分别大幅下降26.2%和25.7%,近年来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上升,2021年财政收入合计对财政支出合计的覆盖率分别为64.4%和71.7%。目前,滨海新区、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总体面临较大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2022年以来,随各板块成交土地出让金显著下降,相应面临的财政 1 除市级外,天津市全市和下辖各区财政收入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市级财政收入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市对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同。 2 财政支出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区域研究报告 3 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债务状况:近年来,受债务负担重、区域内个别国企发生债务危机、永煤违约事件冲击、以及融资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天津市城投企业债务周转普遍面临较大压力,2021年以来全市城投债总体较大规模净偿还,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有所下降,2021年末同比下降11.2%至1.38万亿元3,规模仍巨大,其中三分之一左右为存续城投债。为缓解债务偿付压力,2020年以来天津市持续发行较大规模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支持城投企业债务化解,同时叠加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亦较大,全市政府债务余额增长较快,2021年末同比增长23.8%至7882.0亿元,已远超其财政实力,是其2021年财政收入合计的2.06倍。整体看,天津市政府债务负担重,面临的城投企业债务偿付压力大,且2021年以来存续城投债滚续主要依靠短债发行,城投企业持续面临较大的即期偿债压力。 分区域看,天津市发债城投企业集中于市级和滨海新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合计占全市的八成以上,2021年末分别为0.59万亿元和0.54万亿元,远超其政府债务余额,分别是其2021年财政收入合计的3.92倍和5.80倍,市级和滨海新区城投企业债务偿付压力重,2022年以来城投债净融资均为负,平均发行期限4均不足1.1年,城投企业债务周转面临较大压力。中心城区仅和平区存续一个发债城投企业,其余区域无发债城投企业,债务压力主要体现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除和平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较轻外,其余中心城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较重。环城区域和偏远郊区政府债务和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普遍均较大,区域债务偿付压力普遍较重,其中东丽区债务偿付压力板块内最重,2022年以来两大板块内城投债发行成本普遍较高,且大部分区域城投债净融资为负,普遍面临较大的债务周转压力。叠加2022年以来,各区成交土地出让金普遍大幅下降,后续各区面临的债务偿付压力预计进一步抬升。 一、天津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天津市经济实力分析 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体系门类齐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实施下,天津市仍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但近年来,受传统制造业景气度较低等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乏力,同时人口总体净流出、全市资金面持续承压、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天津市投资及消费增速整体放缓,经济 3 由于个别发债主体存续债券于2021年以来陆续到期,或因发行私募债、信息披露不全,文中发债主体2021年末带息债务相关情况,个别主体以2020年末或2020年9月末带息债务数据代替。 4 指考虑回售行权后的规模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下同。 区域研究报告 4 增速持续较低,全国排名持续靠后。2021年,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万亿元,同比增长6.6%,经济增速全国排名仍靠后,低于全国增速1.5个百分点。2022年前三季度,随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0%,同期全市楼市表现低迷、投资及消费均同比下滑,面临较大经济增长压力。整体看,中短期内天津市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我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海岸线长153千米,对内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重要的自贸区,已于2015年4月正式挂牌。凭借区位、港口航运和自贸区优势,天津市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天津市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时多举措支持雄安新区建设。2021年,天津市引进北京地区投资项目1076个,到位资金1369.80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内资比重超过40%;同年,中央企业和单位在津新设机构173家,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总投资1621亿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京唐、京滨、津兴高铁加快建设,津静线市域(郊)铁路首段开工,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主体完工,京津通勤便利化12项措施全面落实,雄安新区至天津港货运快速通关机制进一步完善,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京津冀(天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完成设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完成挂牌。 图表1.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新世纪评级整理 注:2018年及以前年度数据,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重新修订 天津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但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束后,全市经济总量大幅下修,近年来全市经济增速持续较低。根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8万亿元,同比增长3.6%,经济增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全国排名垫底。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依据天津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0年初天津市统计局发布公告,修订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 区域研究报告 5 值为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4%。2019-2021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41万亿元、1.41万亿元和1.57万亿元,经济总量有所增长;同期,经济增速分别为4.8%、1.5%和6.6%,持续低于全国水平,2021年全市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全国增速1.5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与吉林市并列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倒数第8位。2021年,天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25.41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5854.27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615.37亿元,同比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为1.4:37.3:61.3。近年来,天津市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依赖度较高。 图表2.2021年天津市与全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