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山西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山西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2022-12-01-新世纪评级؂***
山西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区域研究报告 1 山西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公共融资部 罗媛媛 经济实力:山西省处于我国中、西部交界地带,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经济体量在全国处于中等偏后。近年来山西省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及产业转型升级,但地方经济对煤炭相关产业的依赖性仍较强。2021年煤价中枢高位运行,山西省工业经济加快恢复,服务业稳步复苏,全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当年山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20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同年经济增速为9.1%,较上年提升5.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8万元,为全国水平的80.05%。从三大需求看,作为中部省份,山西省经济外向度偏低,2021年山西省加快外贸主体培育、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8.3%至2230.3亿元,同年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带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消费市场有序恢复。2022年前三季度,国际能源环境紧张,叠加国内保供及能源储备需求,山西省经济延续了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增速跃居全国首位(5.3%)。 山西省下辖市中除太原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外,其他各市发展水平均不高。2021年省会太原经济体量仍处于绝对领先,为5121.6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2.68%,当年经济增速为9.2%,较上年提升6.6个百分点;其他地市经济总量存在一定分化,但差异不大,2021年仅阳泉市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000亿元,其他地市经济体量均处于1300-2400亿元区间,且各市经济总量排序较2020年变动不大。同年随着疫后恢复叠加低基数影响,各地经济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晋城(11.6%)、长治(11.0%)和忻州(10.6%)增速表现较为突出。从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看,除太原市外,山西省其他地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均较低,投资和消费是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1年多数地市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均实现较快恢复。2022年前三季度,山西省各地市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财政实力:2021年,随着区域经济企稳,加之煤炭行业拉动,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反弹。当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34.47亿元,居全国各省市降序第14位,较上年提升3个位次,同比增长23.4%,较上年回升25.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094.72 亿元,同比增长28.8%,税收占比为73.9%,较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同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56.17%,较上年提升11.23个百分点,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仍有一定依赖。2021年山西省土地出让不达预期,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明显,当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80.45亿元,下降14.9%。2022年前三季度,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04.4亿元,同 区域研究报告 2 比增长26.1%,增收559.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03.9亿元,增长35.1%,增收546.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8.8%。 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山西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分化明显,其中太原市依然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23.44 亿元,处于第二梯队的吕梁市、长治市和晋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200-250亿元区间,剩余地市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足172亿元。主要得益于煤炭行情拉动使得煤企创收较好,2021年多数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阳泉和晋中主要因非税收入下降影响维持负增长或低速增长,其他各市均呈双位数增长态势,但各市财政自给程度仍较一般。随着财税收入增长,多数地市收入质量有所提高,2021年近半数地市税收占比超过75%。2022年前三季度,主要因煤炭等能源大宗商品延续高位运行,山西省多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地方财力的重要构成,但易受区域土地市场景气度影响,2021年山西省各地政府性基金增减变动较大。其中,晋南及晋东南四市土地市场成交活跃,政府性基金收入随之大幅提升,当年运城、临汾、长治和晋城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均在30%以上;太原及周边主要城市和晋北地区则显著降温。以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2021年山西省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地方财力贡献较上年有所下降,且全省仅运城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贡献度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债务状况:随着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农林水及生态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教育医疗的不断投入,山西省政府债务余额逐年增长,但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21年末山西省政府债务余额为5413.66亿元,位于全国各省市降序第26位,同比增长17.4%,低于限额279.05亿元;同年末全省政府债务率为72%,较上年末提升1.62个百分点。山西省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下辖地市,其中太原规模最大(799.12亿元),其次的晋中、大同、临汾和吕梁债务规模均超过400亿元,2021年末上述五市政府债务占全省的46.64%;以政府债务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较来看,阳泉市(4.59)和忻州市(3.04)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山西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位于全国下游,2022年9月末存续城投债余额1010.62亿元,位列全国各省市降序第23位。存续城投债集中于太原市和省本级平台,其他地级市平台发债并不活跃。从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看,2021年末省本级、太原市、晋城市和临汾市集中了全省83%以上的带息债务,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太原市和晋城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较重,该比率为 区域研究报告 3 1.86和1.36。 一、山西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山西省经济实力分析 山西省位于中部地区的黄土高原,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冶金、装备制造、电力、化工等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随着传统生产方式造成的供需结构矛盾突显,作为全国能源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山西省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及产业转型升级,但地方经济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性仍较强。2021年煤价中枢高位运行,工业经济加快恢复,服务业稳步复苏,山西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从三大需求看,作为中部省份,山西省经济外向度偏低,2021年山西省加快外贸主体培育、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年外贸进出口实现大幅提升,同年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带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消费市场有序恢复。2022年前三季度,山西省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增势良好。 山西省是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处于我国中、西部交界地带,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也是连接中西部地区与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重要通道。山西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25个市辖区、92个县(市),截至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480.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07.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3.42%。 山西省经济对煤炭相关产业依赖度高,经济体量在全国处于中等偏后。2021年以来,全国工业生产回升较快,煤炭下游需求快速增长,煤炭供需紧平衡下煤价整体快速上涨并于10月中旬触顶;10月下旬起受限价、保供增产等措施影响,煤价大幅回调,但全年煤价中枢仍高企。2021年山西省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煤炭保供任务,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1.9亿吨,占全国比重的29.31%,经济实现较好复苏,全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20位,较上年提升一个位次;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增速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略超全国GDP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居于全国第3位。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8万元,较上年1增长28.22%,但总量仅为全国水平的80.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万元,增长7.59%,总量为全国水平的78.95%。2022年以来,国际能源环境紧张,叠加国内保供及能源储备需求,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传统资源行业增收带动经济增长,山西省经济总体延续了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山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1 根据2020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七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测算数据。 区域研究报告 4 同期增长5.3%,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增速跃居全国第一位。 图表1. 2010-2021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2. 2021年山西省与全国其他省(区、市)GDP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新世纪评级整理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120种,其中63种已查明资源储量,32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全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达2709.01亿吨,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的17.3%;煤层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304.09 亿立方米。山西省丰富的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优势和地处中部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煤炭工业的比较经济优势和能源工业基础,历年的重点建设促使原材料和重型制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构建起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冶金、装备制造、电力、化工等为辅的工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工业增长主要依赖于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消耗,经济效益不高,在经历了煤炭“黄金十年”的上涨之后,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14-2016年间大幅下滑且低速波动,各项支柱产业结构性供需0246810121416 -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2468101214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上海安徽河北北京陕西江西重庆辽宁云南广西山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天津黑龙江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右轴 区域研究报告 5 矛盾突出。2019年山西省被确定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寻求在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为落实资源转型要求,近年来山西省将产业转型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变“一煤独大”为“多业支撑”。 随着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推进,近年来山西省工业经济运行由“疲”转“兴”,工业增速重回合理区间;此外,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和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原材料大量输出,推动了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之较好的旅游资源禀赋,共同推进服务业增长。2021年,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87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1213.13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0090.16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5.4:43.4:51.2调整为5.7:49.6:44.7,工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有所加强。2022年前三季度,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867.8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221.4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7937.04亿元,增长3.3%。 具体来看,在第二产业方面,近年来山西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着力推进发展非煤产业,重点发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并初见成效。2021年山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0159.26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8%、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