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晨会聚焦:洁美科技(002859):走过周期传统业务复苏,高端离型膜再造新成长曲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晨会聚焦:洁美科技(002859):走过周期传统业务复苏,高端离型膜再造新成长曲线

2022-12-04中泰证券港***
晨会聚焦:洁美科技(002859):走过周期传统业务复苏,高端离型膜再造新成长曲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分析师:戴志锋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4 电话: Email: [Table_Report] 欢迎关注中泰研究所订阅号 晨报内容回顾: [ b _Su y 今日预览 今日重点>>  【电子-洁美科技(002859)】王芳:走过周期传统业务复苏,高端离型膜再造新成长曲线  【先进产业研究】冯胜:动力电池退役潮起,回收赛道风口将至  【先进产业研究-康斯特(300445)】冯胜:压力/温度检测龙头,SaaS+MEMS打造综合竞争力 研究分享>>  【固收】周岳:11月城投终审规模同比下降近九成  【先进产业研究-长盛轴承(300718)】冯胜:主齿轮箱滑动轴承台架试验结束,风电轴承订单有望加速推进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洁美科技(002859):走过周期传统业务复苏,高端离型膜再造新成长曲线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12月4日 [Table_Industr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晨会聚焦 今日重点 ►【电子-洁美科技(002859)】王芳:走过周期传统业务复苏,高端离型膜再造新成长曲线 王芳|中泰电子首席 S0740521120002 深耕电子元器件耗材,致力一站式服务。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元器件薄型载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有纸质载带(分切纸带、打孔纸带和压孔纸带)、胶带、塑料载带、转移胶带(离型膜)。2021年,公司营收18.61亿元(+30.58%),归母净利润3.89亿元(+34.47%)。 纸质载带的全球行业龙头,有序扩产与品类升级提升盈利能力。 1)我们测算,2020-2021年全球纸质载带市场规模为17.2/19.8亿元,2021年公司纸质载带收入为13.4亿元,全球市占率超60%,居行业第一。 2)具备从原纸到纸带加工能力,打破了日本电子专用原纸企业的技术封锁,为国内具备电子专用纸生产能力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3)获得全球优质客户认可。公司纸质载带成功进入韩国三星、日本村田、日本松下、日本京瓷、太阳诱电、TDK、风华高科、顺络电子、华新科技、厚声电子等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纸质载带供应商体系。 4)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0年中,销售单价较高的压孔纸带和打孔纸带的销售占比分别由2016年度的49%和13%上升为73%和17%。 5)公司纸质载带扩产分为产线增加及产线升级两个方向。2021年,公司形成9万吨/年的产能,预计2023年上半年择机将扩产至12万吨/年产能,巩固公司的规模优势。 塑料载带有望实现供需双旺。 1)我们测算2021年塑料载带市场规模分别为16.3亿元,公司2021年塑料载带收入分别为11375.94万元,市占率约占7%,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具备上游黑色PC 粒子原材料的生产能力,塑料载带毛利率从2018年的15.5%提升至2020年的40%,2021年受石油涨价等有所下降毛利率下降至33%,2022年随着塑料载带高端产品出货量的增加毛利率水平升至35%以上,未来将进一步提升自产黑色PC粒子和片材的使用率。 3)同步推进新客户、新产品、新产能:公司致力于开拓半导体封测领域的相关客户;同时精密小尺寸高端产品出货量稳步提升;此外,塑料载带的产能持续扩张,2022年新增黑色载带产线。现有塑料载带线达到75条。 高端离型膜打造新成长曲线。 1)MLCC下游产业当前已进入底部区间,未来需求回暖将带动离型膜市场需求高增。随着全球 5G、汽车电子、物联网蓬勃发展,未来 MLCC 需求行业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根据央财智库,预计到2025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将达到1,490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9%。我们测算全球2020年MLCC用离型膜市场172亿元,且进口替代空间下,国内MLCC产业发展将扩大国内离型膜市场。 2)偏光片离型膜具备国产替代空间。根据公司投资者问答平台披露,偏光片离型膜2021年市场空间约为10亿元,目前偏光片离型膜主要生产基地在日本,中国偏光片离型膜市场中三菱化学和东丽所占份额超90%,国产替代空间大。 3)公司离型膜业务处于初期开拓阶段。公司2015年完成离型膜研发,从离型膜的中低端市场切入,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目前公司离型膜有5条国产线和3条进口线。 4)BOPET基膜项目推进离型膜纵向一体化。为了实现离型膜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基膜自产及扩大公司在膜材料领域的影响力,2020年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6亿元,部分资金募投建设年产36,000吨光学级BOPET膜项目。公司基膜自产有发展路径已验证跑通、客户与纸质载带客户高度重合、股权激励提高人员积极性三大助推力。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晨会聚焦 新产品未来放量可期。公司拓展了CPP流延膜和芯片承载盘(IC托盘)等新产品。CPP流延膜1号线已经满产,计划再扩增一条产能也为3000吨/年的产线,设备已经预定,预计后续将逐步投产投产。 盈利预测、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9.5/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5.5亿元,以当前总股本计算的摊薄EPS为0.46/0.73/1.34。 风险提示:1.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3. 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4.测算市场空间的误差风险。5.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洁美科技(002859):走过周期传统业务复苏,高端离型膜再造新成长曲线》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日 ►【先进产业研究】冯胜:动力电池退役潮起,回收赛道风口将至 冯胜|中泰先进产业研究首席 S0740519050004 23年后动力电池回收600亿市场空间逐渐打开:根据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6年测算,第一批商用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22-23年开始退役;预计25年理论退役动力电池约为42.8万吨,30年将达到300.1万吨,保守以2万元/吨回收利润测算,对应市场空间600亿元。国内目前采用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并行的方式进行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我们认为拆解回收可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或成为主要回收方式。 动力电池回收现状:规范度低、来料不足、经济性弱: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近年行业新入局者如云,按回收主体不同主要为汽车制造商、电池厂、回收企业三类。行业早期存在以下问题,限制行业发展: ① 行业早期规范度较低,国内回收主体责任不明确。由于拆解回收利润较高,吸引大量回收企业进入,导致行业中小产能偏多,回收渠道不正规等问题。同时国家政策多以鼓励、建议为主,并未出台明确法律法规的要求,政策执行力度偏弱。 ② 动力电池退役量暂时不足。2021年动力电池理论退役量大约为28.9万吨,加之多数电池无法经过正规渠道回收,实际能从正规渠道回收的废料较少,目前多数动力电池回收产能处于不饱和运行状态。 ③ 行业缺乏专用前道设备锂回收率偏低,2022年后钴镍价格下降导致回收三元经济性下降。目前行业内前道拆解、破碎环节较为粗糙,导致锂回收率偏低,行业内锂回收率从黑粉端计算仅为85%左右。三元电池回收在2022年后由于钴、镍降价,测算回收毛利率仅为23%左右,经济性变差。 变局开启,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进入高增期: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将是行业分水岭,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格局处于持续优化状态,行业将进行第一轮供给侧改革。 ① 政策催化行业规范度提升,形成“车厂-电池厂-回收企业”闭环,回收能力不达标的中小产能将持续出清。参考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的回收体系,对各产业链主体均做出明确责任划分。各回收主体拥有不同优势,合作形成“车企-电池厂-回收企业”的回收产业闭环有望成为未来趋势。我们认为国家相关政策近年将持续引导回收体系的建立,规范回收企业标准,行业管理趋严,利好头部规范化的电池回收企业。 ② 动力电池来料问题持续优化。来料增量来自三部分,一是退役动力电池,我们测算废旧动力电池量有望从2021年约28.9万吨到2026年高增至96.7万吨,五年CAGR=27%;二是电池厂受益新能源车装机高增,生产废料持续获得增量;三是法规趋严后,正规渠道可回收电池增量将会提升。 ③ 前道设备破局提升锂回收率,带动回收经济性上涨。我们认为,拆解端,回收企业适合与车厂合作建立对应电池的自动拆解产线,提高拆解效率和精度;破碎方面,高精度的破碎设备将提升正极材料出粉率,继而提升锂回收率。另外,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可回收磷酸铁经济性有所提升,后续回收铜、铝、石墨、电解液等可进一步提升回收经济性。 投资建议:动力电池回收大势所趋,相关政策出台力度势必加大。未来具备规模优势的正规电池回收企业有望进入车厂、电池厂的合作闭环,获得原材料保供,实现稳定收益;而在产业早期,设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晨会聚焦 供应商率先受益。关注动力电池回收设备头部企业浙矿股份; 建议关注:天奇股份、光华科技、格林美等已具备动力电池回收布局的企业。 风险提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过剩风险、技术更新迭代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动力电池退役潮起,回收赛道风口将至》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日 ►【先进产业研究-康斯特(300445)】冯胜:压力/温度检测龙头,SaaS+MEMS打造综合竞争力 冯胜|中泰先进产业研究首席 S0740519050004 国内压力温湿度检测仪器仪表龙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①公司是我国压力温湿度检测领域龙头企业,海外收入占比高。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数字压力系列校准测试产品、过程信号及温湿度系列校准测试产品,产品定位为中高端,下游客户包括国内三大石油、五大电力、宝钢、首钢、一汽、二汽、波音、空客、奔驰、宝马、辉瑞制药、默克制药、杜邦、拜尔、三星等国内外各领域龙头企业。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38.5%,体现出较强的角逐全球市场的能力。 ②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突出。公司营业收入自2007年至2021年保持连续14年正增长,归母净利润自2008年至2019年保持连续12年正增长。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内外经济复苏好转,2021年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22.21%;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17.07%。由于压力、过程信号及温湿度校准测试产品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64.5%,净利率为20.1%,盈利能力突出。 压力温湿度检测设备下游应用行业广泛,进口替代空间大。 ①压力、温湿度检测设备下游应用行业广泛,全球市场规模近300亿。压力、温湿度检测设备对于企业产成品的品质与运行效率来说至关重要,广泛应用于计量、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食品、医药等制造业领域。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25年,国内压力温湿度检测仪器仪表市场规模超7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②海外龙头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整体占据主导地位,国内进口替代空间大。海外龙头企业普遍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突出,占据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企业虽起步较晚,但以康斯特为代表的民族品牌逐步崛起;通过针对若干细分领域的“尖刀”型研发投入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有望在石油化工、科研高校、核电及医药等市场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高强度研发和垂直产品布局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成长性值得期待。 ①重视研发创新,凭借技术优势进入全球第一梯队。2015年上市以来,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10%,近三年均超过18%,2020年这一例高达25.2%;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1.5%。多年来的高强度研发创新使得公司在核心技术上已经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并在高端数字压力校准测试产品、过程信号及温湿度校准测试产品方面逐渐开始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