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美国农业部]:油脂油料丨 中国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油脂油料丨 中国

2022-11-12USDA参赞调研报告美国农业部邓***
油脂油料丨   中国

油脂油料丨 中国:饲料业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中国22/23(明年)年度的国产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接近创纪录的1900万公吨(MMT), 产 量 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由于猪和家禽对豆粕(SBM)的需求增加以及食品部门对植物油的需求增加,USDA预计22/23财年(明年)大豆进口量维持在9650万吨。 预计进口增长将受到国内大豆产量增加、国家储备大豆持续销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对新冠疫情限制经济活动持续不确定性的部分制约。由于豆粕和植物油需求疲软,中国21/22(今年)年度大豆进口量为9160万吨,比上年减少810万吨。 预计 22/23 财年油籽总产量为6460万吨 ,比USDA之前对大豆产量增加的预测高 800万吨。 自然,同比5.7% 的产量增长是基于较高的单产。 种植面积为 2515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4.8%,与USDA此前的预测持平。政府对油籽生产(尤其是大豆)的激励措施、主要油籽的高价格以及主要大豆产区的生长条件推动了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注:之前,东北三省,对于国产大豆的扩种政策;给出了较好的补贴政策、和农户扶持计划)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将大豆回归到粮食作物的类别中,2018 年开始大幅提升大豆种植补贴,降低玉米种植补贴, 如下图,东北三省玉米和大豆 历年补贴情况(元/亩): 尽管当时的大豆的亩产相对较低只有300-400 斤/亩,但高额的补贴,实际上至少可 以保障农业生产者的收益,国产大豆的非转基因性质,以及90%商业压榨大豆需要依靠 进口等原因,致使国内大豆收购价格相对稳定或上升。在收购价格覆盖成本或略小于成本的情况之下,生产者可以稳定获得收益。 另外,在此基础上,据悉,东三省今年的大豆扩种补贴。 尤其是,大豆给农户的轮作补贴是150元/亩。( 就是玉米改大豆的补贴) 如左图所示: 我们假设农活农户自己干,灌溉靠天,大豆收购价格以2019年东北地区为例开秤价1.7 元/斤来计算,收益刚好覆盖必须支出的成本。 所以,农户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补贴。 中国努力提高大豆产量,特别是在黑龙江、内蒙古和其他东北省份,已将产量提高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大豆产量预计为1900万吨,高于主要大豆产区的1810万吨。这些,抵消了其他次要小产区的生产损失,这些小产区交替遭受干旱和高温以及暴雨和洪水。预估 22/23 年大豆播种面积保持在9350公顷不变。大豆单产估计为 2.03 公吨/公顷,比上年增加 4%。有利的天气条件促进了东北四省的单产创纪录。 中国中央气象中心(CCMC)报告称,截至9月底,主要大豆产区的天气状况仍然良好。充足的降雨和阳光加上温和的温度,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芽和生长。 东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大豆产区。 相比之下,河南、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和四川省的大豆生长在7月和8月已经受到了酷暑和干旱的影响,9月的降雨持续减少,气温升高(见表1)。 表1.中国:主要大豆种植区的9月天气状况 10月是东北部大豆收获的高峰期,天气通常对大豆收成有利。 中国农业供求估算报告显示,到10月10日,大豆收获已完成60%。 一位业内人士报道,黑龙江的大豆收获已于10月15日完成。 大豆 最近关于大豆面积和产量的报告因来源而异,但都表明总体产量较高。 10月的中国农业供求估算报告将维持 22/23年度大豆总种植面积保持在993万公顷,产量保持在1950万吨,分别比前一年增长18.3%和18.8%。在10月的报告中,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2/23年度大豆产量为1970万吨。然而,一家领先的行业消息人士在其10月的报告中维持其预测的22/23年产量为1800万吨,比前一年增长9.6%。 作为他们评估中的一个例外,《粮油日报》报道 10月11日,22/23年大豆的产量估计为2270万吨,比前一年增加了600万吨或36.2%。 报告指出,产量增加包括种植面积增长21.7%至1005公顷,以及单产增加12.2%至2.25吨/公顷。具体而言,在东北4个省,报告估计总面积为645公顷,同比增长28.7%,产量为2.25 吨/公顷。尽管一些地区出现干旱,但所有其他地区的大豆产量也因单产增长而增加,面积扩大了 11.1%。该报告称,创纪录的单产比先前的估计高出 7.5%。 这是基于已收获地区的实际单产得出的。 注:USDA注释说明,《粮油日报》是一份关注粮油行业的准官方报纸。 中国大豆价格居高不下,批发市场平均价格超过 6,400 元人民币(915 美元)/吨,比上年上涨 8.7%。然而,当该机构于 10 月 8 日开始在黑龙江采购大豆时,中国国家储备粮根据质量报价为 5,650 至 6,000 元人民币(807 至 857 美元)/吨。 豆类批发,价格差异表明储备粮的报价低于当前市场。 油菜籽 22/23年的油菜籽产量估计保持在1504万吨,高于21/22年估计的 1445 万吨。 在当地对菜籽油的需求和菜籽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包括四川、湖北和湖南在内的长江流域油菜面积适度扩大。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22/23年度油菜籽产量的10月份估计仍保持在创纪录的560万吨,预计面积和产量将增加。 中国西部地区秋收油菜籽约占面积和产量的10%至15%。 业内消息人士称,该地区的生长条件有利,预计新疆和青海的单产会更高。 注:USDA注释说明,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青海、甘肃和新疆的部分地区。 尽管四川、湖北和湖南等主要产区面临干旱挑战。不过,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2022年冬季油菜籽播种已完成58%,预计播种将于10月底完成。 花生 中国22/23年花生产量比USDA先前的估计,要下调120万吨至1680万吨。这,反映出中国花生种植能力,较低的单产和种植面积。与春季种植季节的其他作物相比,价格下跌和需求疲软降低了花生种植业农户的盈利能力。 低价格,加上一些地区不利的干旱种植条件,迫使一些农民放弃种植通常利润较高的花生,转而种植其他作物。成功播种花生的农民在四川、河南和湖北的生长季后半段面临干旱和高温,而更靠北的山东、辽宁和吉林的农民则在临近收获时面临暴雨。花生作物损失的全部程度仍不清楚。中国农业部和农村事务部尚未发布有关22/23年生产和行业来源的数据,媒体报道根据当地情况提供了不同的评估。 一些当地消息人士称,产量比上一年下降了22%,不过USDA参赞调研后认为,高损失可能仅限于少数几个地区。USDA对平均收益率的初步估计比之前的估计降低了6.6%,以反映较低的报告收益率。自9月中旬开始收获以来花生价格的快速上涨反映了对 22/23年中国花生产量大幅下降的预期。 棉籽 根据单产增加和棉花面积的小幅回升,USDA维持22/23年棉籽 产量估计为970万吨。 播种期棉花价格相对上涨和政府补贴稳定推动了面积的增加。 根据其8月份的调查,中国棉花协会(CCA)将其22/23年棉花产量预测上调至592万吨,由于单产较高,比上年增长2.6%。中国棉花业网在8月份进行的另一项调查与中棉业协会趋势相呼应,指出面积扩大了2.5%,产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4%,导致4%同比增量22/23年产量增加到603万吨 。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部和农村事务部的10月份发布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预测22/23棉花产量为 586万吨,高于usda21/22的573万吨。 消费 USDA预计22/23年压榨油籽总量保持不变,为1.3180亿万吨,高于21/22年估计的1.2650亿万吨。由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消费弱于预期,将21/22大豆压榨量下调一百万吨至9100万吨。USDA维持22/23大豆压榨量为9500万吨, 高于21/22的9100万吨。 预计复苏将得到畜牧业利润改善和预计经济温和增长的支持,从而推动对动物产品的需求,进而推动豆粕的使用。22/23年饲料用豆粕消费量估计保持不变,为7280万吨,比上年增长3.6%。由于豆油价格下跌和葵花籽油供应有限,预计豆油用量也将因预期需求复苏而增加。这些因素预计将推动22/23年度大豆压榨量增加,而其他油籽的压榨量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 行业对21/22年和22/23年大豆压榨的估计继续因来源而异,如下所示: 表 2. 中国:按来源分类的大豆压榨估算(万吨;截至10月) 在10月份中国国庆假期之前的几个月里,生猪和家禽行业的利润率较高(见下 图3)。 更高的利润率通常与更高的豆粕 (SBM) 包含率同时发生,但10月份达到创纪录水平的高豆粕价格和低大豆库存抑制了需求。整体消费增长继续受到经济增长疲软的阻碍,部分原因是中国的零 COVID 政策;中国领导人没有表示会在短期内修改该政策。 因此,预测中国对大豆和其他油籽产品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9个月GDP增长为3%,第三季度增长回升至3.9%。9月底,世界银行将2022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下调至2.8%,低于中国银行3.5%的预测。这两个预测都远低于中国5.5%的目标。 最新经济展望 中国的失业率仍然很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由于新冠疫情相关的控制措施,9月份的失业率从8月份的5.3%上升到5.5%。尽管从7月份的19.9%有所改善,但9月份青年失业率仍接近17.9%的历史新高。10月中旬第二十次党代会后,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指数暴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10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3,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畜产品生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前9个月,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的总产量为671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83万吨,增幅为4.4%。主要畜产品产量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猪肉产量为4150万吨,同比增长5.9%。农业和农村事务部(MARA)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母猪存栏量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达到4362万头,高于4100万头的目标水平。 表3 中国:2022年前9个月动物产品产量 家畜产量的增加导致肉类和家禽进口的减少。 2022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量同比下降62.4%,至106万吨,鸡肉进口量下降6.4%。 根据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统计数据: 2022年前8个月的饲料总产量为18746万吨,比上年下降5%,其中猪饲料为8081万吨,蛋鸡为2045万吨,肉鸡为5646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7.9%、5.4%和6.8%。 水产养殖和反刍动物饲料合计占饲料总产量的15%左右,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5.1%和3.3%。8月饲料总产量较7月温和反弹至2635万吨,但比2021年8月低6.7%。 饲料中豆粕的添加率 豆粕价格创历史新高,继续激励行业寻求饲料替代品。 虽然较低的豆粕添加率似乎是由于饲料生产商和最终用户的价格驱动计算,而不是长期转向较低的豆粕使用,但长期的高价格有可能取代一些豆粕的长期使用。 饲料需求 中国饲料行业继续探索高价蛋白质资源的替代品。 除了使用小麦和DDGS等有限的蛋白质替代品外,中国的动物营养学家还在探索添加氨基酸和酶添加剂的饲料配方,以降低豆粕的添加率。2018年以来中国氨基酸产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出口需求的推动,同时也受到国内消费的推动。 表 4. 中国:氨基酸总产量 豆粕的高价自9月以来迅速上涨,并在2022年10月上半月创下5324元人民币/公吨(760 美元/公吨)的历史新高,可能会在短期内鼓励更多地使用饲料替代品,并最终, 在 22/23年鼓励更多的大豆压榨用于豆粕生产。 中国农业部和农村事务部的饲料生产报告显示,7月和8月复合饲料和精饲料中的豆粕 含量为15.6%,分别比2021年同期高出1.6和1.4个百分点。 2018201920202021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