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贸期货]:宏观·周度报告:三座大山压力缓解,风险资产集体反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周度报告:三座大山压力缓解,风险资产集体反弹

2022-11-13郑建鑫国贸期货陈***
宏观·周度报告:三座大山压力缓解,风险资产集体反弹

1、本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归,资本市场反应较为激烈,股市和商品集体反弹。往后看,加息、地产和疫情是今年压制市场的三座大山,近期上述三个因素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有助于重新凝聚经济复苏的共识,从目前估值水平以及未来的基本面修复来看,A股都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我们坚定看好A股的长期表现。商品方面,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短期的反弹或难演绎成反转,不过,未来扩内需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更看好内需定价商品的表现;相反,即使美联储放缓加息,但海外经济衰退的风险依旧较大,外需定价的商品或仍面临需求走弱的压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本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归,资本市场反应较为激烈,股市和商品集体反弹,主要原因一是,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持续升温,美债利率下行,美元指数大幅回落;二是,国内支持包括房企在内的民企债券融资的“第二支箭”扩容,有助于缓解房企的风险,改善了经济复苏的预期;三是,国务院发布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进一步刺激市场情绪回暖。 2)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加息预期降温。美国10月CPI与核心CPI均超预期回落,尤其核心CPI同比从高点回落,提振了市场信心。受此影响,美联储12月加息50BP的概率上升至80%以上,终端利率(加权平均值)下降至4.87%左右。尽管未来美国通胀下行的方向可能相对确定,但下行的加速仍有赖于美国经济的放缓,而支撑通胀维持高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态,仍需美国经济出现进一步放缓甚至衰退可能才足以缓解,因此,加息的持续时间和终点利率仍存在一定的变数。 3)国内政策出现积极的变化。近期国内宏观层面出现两大积极的变化:一是支持包括房企在内的民企债券融资的“第二支箭”扩容,有助于缓解房企的风险;二是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强调精准防控、避免对经济造成强干扰。我们认为当前政策透露出的信号是积极的、有助于推动信用扩张,从而助力经济企稳回升,但短期之内信用扩张不会立竿见影,因为信用扩张的决定性力量——企业和居民预期的改善仍需要时间,这或导致短期内市场走势出现一定的反复。 国贸期货·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郑建鑫 投资咨询号:Z0013223 从业资格号:F3014717 宏观·周度报告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2 一、 宏观和政策跟踪 1.1社融低于预期,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2022年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前值2.47万亿,市场预期8510亿。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079亿,前值3.53万亿,市场预期1.38万亿。M1同比5.8%,前值6.4%。M2同比11.8%,前值12.1%,市场预期11.99%。 1)信贷低于预期,弱于季节性。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6152亿,环比9月少增1.85万亿,同比少增2110亿,远低于近五年均值(1.5万亿元),且远低于季节性表现。从结构上来看,票据融资为主要推动,居民中长期贷款为拖累项。具体来看,居民贷款同比少增4827亿,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938亿、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3889亿;企业贷款同比多1525亿,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745亿、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少1555亿、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2433亿;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多557亿。 本月信贷走弱的原因:一是,9月信贷存在一定的冲量行为,透支了10月的信贷需求,银行票据融资冲量迹象显著;二是,疫情的反复给经济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对融资需求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地产销售再度走弱(10月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跌幅进一步走阔),居民中长期贷款对信贷的拖累重新明显走阔。 2)信贷和财政滑坡拖累社融低于预期。10月新增社融规模9079亿元,环比9月少增2.62万亿,比去年同期少增7097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321亿,委托贷款同比少643亿,信托贷款同比多1000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1271亿,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64亿,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少58亿,政府债券同比少3376亿。 社融弱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滑坡使得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仅为2791亿,同比少增3376亿,政府债券对社融拖累延续;二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人民币贷款双双走弱,成为本月社融主要拖累分项,说明短期经济增长动能再次放缓,实体信贷需求复苏受阻。此外,10月社融存量增速为10.3%,较上月减少0.3个百分点。 3)M2和M1价差小幅走阔。10月M2同比为11.8%,较前值12.1%回落0.3个百分点;M1同比为5.8%,低于前值的6.4%。从结构上看,居民住户和财政性存款同比多增。10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减少1844亿元,同比多减9493亿;其中,居民住户存款同比多增6997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少增5979亿,财政性存款同比增300亿,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减10352亿。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居民部门情绪依旧谨慎,选择更多的储蓄,同时,10月是缴税大月,财政性存款明显增加,此外,企业存款大幅减少可能是由于企业资本开支需求增多。M2-M1剪刀差从9月的5.7%扩大至10月的6.0%。 4)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10月信贷、社融双双大幅回落,主因一是季节性因素(9月冲量透支10月需求)、二是疫情的反复打击实体融资需求、三是地产仍在探底,居民端的中长贷依旧疲软。总的来看, 3 当前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放缓,实体信贷需求复苏受阻。往后看,当前宽信用修复仍需货币政策发力,且10月PPI已经跌幅负值区间,核心CPI持续低迷,后续货币政策宽松仍然可期。 近期国内宏观层面出现两大积极的变化:一是支持包括房企在内的民企债券融资的“第二支箭”扩容,有助于缓解房企的风险;二是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强调精准防控、避免对经济造成强干扰。我们认为当前政策透露出的信号是积极的、有助于推动信用扩张,从而助力经济企稳回升,但短期之内信用扩张不会立竿见影,因为信用扩张的决定性力量——企业和居民预期的改善仍需要时间,这或导致短期内市场走势出现一定的反复。 图表1:社融增速小幅回落 图表2:M2-M1剪刀差扩大 数据来源:Wind 1.2 国内政策聚焦: 1、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其中提出,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理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入境人员管理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入境重要人员转运至“闭环泡泡”。另外,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严禁随意停工停产、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强调,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疾控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未来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整个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也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0.005.0010.0015.00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2019-062019-092019-122020-03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2022-062022-09社会融资规模:当月值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M0:同比M1:同比M2:同比 4 2、央行、银保监会引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通知涉及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6方面,共16条具体措施。其中,包括贷款可合理展期、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贷款集中度过渡期延长等多条措施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3、《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明确“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加强建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研究将水泥等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4、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从6个方面出台21项具体举措,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包括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等重点建设任务、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供应链建设等。 5、交通运输部印发《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九版)》 交通运输部印发《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九版)》。《指南》优化调整了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删除了中风险区防控有关内容。调整了开展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转运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结束闭环作业疫情防控要求。明确客运站经营者应当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提供“落地检”场所,便利跨省出行乘客开展“落地检”。 1.3 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 1)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放缓加息预期升温 美国劳工部(BLS)11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0月CPI同比7.7%,预期7.9%,前值8.2%,已连续第四个月回落;季调环比0.4%,预期0.6%,前值0.4%,低于今年1-9月平均水平的0.6%。10月核心CPI同比6.3%,预期6.5%,前值6.6%,是五个月以来首次回落;环比0.3%,预期0.5%,前值0.6%,低于今年1-9月平均水平的0.5%。 市场反应:数据公布后,市场加息预期降温。美国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大幅升温:纳斯达克指数涨超7%,10年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28bp至3.82%、创近一个月新低,美元指数跌破108、创近三个月新低。 5 1)美国10月CPI与核心CPI均超预期回落,尤其核心CPI同比脱离本轮高点,提振了市场信心。其中,能源服务、医疗服务、交通运输等服务价格环比增速大幅回落,是核心CPI回落的主因。不过,能源价格和房租粘性仍存在隐患,需要警惕。一方面,10月能源商品分项环比由前值的-4.7%反弹至4.4%,同比仍高达19.3%。随着冬季能源需求上升,国际能源价格仍有上行压力。另一方面,美国住房租金走势与房价走势通常有滞后1年左右的相关性,预计住房租金回落的时间点可能在2023年年中。若美国房地产业不出现重大危机,预计住房租金回落不会太快,并持续支撑美国通胀读数。 2)美国加息预期降温,但终点利率仍存在一定变数。CM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美联储12月加息50BP的概率上升至80%以上,终端利率(加权平均值)下降至4.87%左右,且市场对2023年下半年就降息的押注更加积极。我们认为,尽管未来美国通胀下行的方向可能相对确定,但下行的加速仍有赖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