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2022年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应用现状及室内定位发展方向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2年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应用现状及室内定位发展方向分析

2022-09-15-智研咨询智***
2022年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应用现状及室内定位发展方向分析

2022年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应用现状及室内定位发展方向分析 本文核心关键词:室内定位行业市场需求、室内定位行业市场规模、室内定位行业企业布局、室内定位行业政策规划、室内定位行业发展趋势 一、室内定位概述 室内定位指采用无线通讯、基站定位、惯性导航定位等多种技术集成,实现人员、物体等在各种室内场景下的位置监控,室内定位的应用需求来自安防监控、应急救援、智能看护、精准营销、智能工厂及智能交通等领域。 按定位原理的不同,主流的室内定位技术可分为四大类:(1)基于传感器的室内定位技术:红外线、超声波、惯性导航、计算机视觉;(2)基于射频信号的室内定位技术:Wi-Fi、蓝牙、ZigBee、蜂窝网络、射频识别、超宽带;(3)融合定位技术:不同传感器进行位置信息融合;(4)地磁定位技术:利用室内环境中不同点位地磁场强度差异进行定位。 室内定位技术四大主流技术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发展现状 1、室内定位行业市场规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学者提出了将无线信号用于室内空间定位的基本思想和技术路线,相关的定位系统也陆续被设计出来。由于应用前景广阔,室内定位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研究人员开始进行室内定位理论、传感器技术及定位系统实现方面的研究。 经过近20余年发展,室内定位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趋于成熟。尤其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许多无线传感器技术被用于室内定位,从目前来看主要包括蓝牙(Bluetooth)、射频识别(RFID)、无线局域网(WLAN)、红外线(IR)、超声波(Ultrasonic)、紫蜂(ZigBee)、超宽带(UWB)、灯光(LED)和地磁感应(Geomagnetism)等。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入口,地理位置是人的行为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室内又是人每天活动时间最长的处所,因此,只要能够成功地将室内位置与用户数据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相结合联系,室内地图及位置服务必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凡是能把室内位置、用户和服务相结合的领域,皆可为室内地图及位置服务的用武之地。室内地图及位置服务将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最为重要的入口之一。2021年我国室内定位行业需求量达到15593套,较2020年增长11.0%。 2014-2021年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市场需求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内容摘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中国室内定位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50.13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57.27亿元。数字消费和智能制造时代,室内定位成为刚需。消费者希望在逛街购物时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周边商品信息;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希望通过收集分析用户在店内的行为数据,挖掘商业机会;物流和制造业希望通过追踪工作人员、快速统计和定位库存,提高运营效率;医疗、急救领域需要快速定位室内的救护对象;服务业、油气、电力、军工行业的服务机器人、侦查机器人,需要在室内、隧道等场合定位导航。以上应用均需要室内定位技术来实现。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室内定位市场持续扩容。 2014-2021年中国室内定位行业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室内定位行业市场结构 室内定位客户同时面向行业用户和大众用户。2021年行业用户与大众用户在室内定位系统应用消费比例约为66∶34。2021年我国室内定位市场规模达到57.27亿元。其中行业用户37.83亿元,占比66.06%;大众用户19.44亿元,占33.94%。 2014-2021年中国室内定位市场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1年中国室内定位市场规模结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行业用户对室内定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新增需求主要来自于智慧仓储、安防监控、应急救援、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养老等领域。用户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室内位置服务本质上都在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进行。 专业行业用户对室内定位要求精度高,接入端口大,产品系统构建与技术集成更加复杂,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室内定位行业用户领域的规模增长极为迅速。而在大众用户领域,主要是商场、医院、机场等等领域,精度要求较低,且应用场景相对更加单一,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与零售业商业形态的改变,行业规模也整体呈现出上升态势,但增速相对较低。 三、中国室内定位行业企业布局情况 室内位置服务行业整体规模呈现高增长状态。行业服务所面向的部分领域对室内位置服务行业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在会展领域、商业领域、工业仓储与物流、养老及医疗监护等垂直领域都有更广泛的认知度,垂直领域客户已主动提出室内位置服务的需求已满足其业务需要。整个行业部分企业偏安一隅提供位置服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技术支持,部分从业企业已扎根对应的垂直领域,还有部分新的企业进入室内位置服务领域。行业总体规模在扩大、从业企业在增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简单的行业生态。 中国室内定位行业企业布局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四、中国室内定位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室内定位上下游环节支持室内定位发展。从底层芯片、终端支持、操作系统,到应用程序层面,室内定位技术的上游支持环节已经非常完善,包括高通、苹果、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在布局室内定位的生态支持。在下游,商业场馆、品牌商为室内定位带来的价值买单的意愿也已非常强烈,将促进室内企业竞争力分析上海图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作为国内室内位置服务行业最早的进入者之一,依托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与用户数据积累,目前已构建了一个功能强大、数据丰富的室内位置服务平台。拥有室内地图数据数量全国领先,能提供面向全领域的室内位置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其室内位置综合解决方案已成功服务于万达广场、银泰百货、步步高连锁、太古里等知名企业。四维图新是国内最优秀的数字地图内容、车联网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地理位置相关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公司通过旗下四维互联并购基金战略领投中电昆辰B轮融资。借助中电昆辰在UWB领域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公司将进一步拓展硬件底层的设计能力,大幅提升室内外一体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及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北京智慧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商业模式主要是直接跟场馆合作,基于对方的Wi-Fi网络部署室内地图及位置服务平台,包括客户端的App和服务器的API,可以为场馆统计分析用户的位置数据、设置地理围栏并做一些精准商业广告和商业信息的推送、统计顾客到店率和回头客等。目前,智慧图的线下场景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的商城,其战略方向是投入巨额资金为线下商铺铺设Beacon设备,但收效尚不明显。上海网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精准室内定位导航及基于位置服务的服务商,为大型商超集团、城市综合体、医院、展览馆等大型室内商业形态提供一体化O2O方案。其室内定位导航系统通过在室内布设蓝牙Beacon,形成区域立体通信网络,为覆盖范围内的智能终端提供定位、导航及基于位置的多种扩展服务,目前室内星地图导航系统可支持3D地图导航,实现室内室外切换以及2D/3D切换,不过目前3D地图导航用户体验仍有待提升。百度百度地图与小天才电话手表针对定位到楼技术展开了紧密合作,并在3D立体楼块展示和楼栋信息描述两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目前,该服务能力已面向所有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正式开放,定位到楼的准确率平均可提高至90%以上。依托百度深耕多年的AI和大数据技术优势,结合多种混合定位方式,百度地图不断升级智能定位产品能力,本次同小天才电话手表合作升级的"精准定位到楼"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室内场景下的精准定位服务。高德2012年9月上旬,高德首次在Android手机地图中推出了室内地图功能。2010年4月,高德宣布其LBS开放平台面向开发者提供室内地图SDK和静态图API。2022年4月,华为宣布 HUAWEI Mate Xs 2 成为业界首发3D精准室内定位的手机,具有提升室内定位精度,实现楼层自动切换,室内路径规划等功能。HUAWEI Mate Xs 2用户使用高德地图App即可实现“店铺级”精准定位、跨楼层自动切换,以及定位连续不间断的室内定位新体验。制图:智研咨询(www.chyxx.com) 定位技术的商业变现。 室内定位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1、上游市场 室内定位系统的核心硬件为定位芯片与传感器。定位精度是室内定位系统最重要的指标,而定位精度、用户体验都取决于定位芯片和传感器的精度。随着硬件供应商的技术研发水平逐渐提升,2016年开始,国产定位芯片、传感器已基本可以满足中国室内定位市场需求,如Sensoro升哲、苏州寻息、优频科技等供应商已能够供应精度达到定位要求的定位芯片和传感器,实现对进口定位芯片、传感器的国产替代。 2、中游市场 中游参与主体主要为中介商(室内地图数据、室内POI数据提供商)、室内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和辅助设备提供商。室内地图数据、室内POI数据提供商主要负责为室内地图应用提供数据来源。室内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负责定位算法开发,以及提供相应的SDK和API服务,服务模式以承接项目为主。当室内地图数据采集完成后,必须由大量的开发者来开发室内位置服务应用,进一步挖掘室内位置数据价值,打造服务平台,拓宽产品覆盖场景。辅助设备包括基站、终端、网络设备,这些设备也是室内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下游市场 下游为行业用户和大众用户。行业用户对室内定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新增需求主要来自于安防监控、应急救援、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养老等领域。其中,安防监控的需求最为强烈。用户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室内位置服务本质上都在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为良好的定位精度及人性化的地图表达,因此用户在整个产业链中拥有最强的议价能力。 五、中国室内定位行业政策和规划 随着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室内定位的发展势头良好、应用不断拓展。自物联网的概念被广泛传播以来,其发展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以促进物联网技术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中国室内定位行业政策和规划 时间部门政策相关内容2013年9月中国科技部《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白皮书》正式推出室内外定位导航系统——羲和系统,该系统具备室外亚米级、室内优于3米的无缝高精度定位导航能力,并在北京、天津、湖北、上海等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中国科技部对羲和系统提出发展目标,2015年前,在中国10个城市、三个行业开展羲和系统示范工程建设,逐步向全国推广,并开展在大众位置服务、交通出行服务、物联网、智慧城市、精准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示范。2014年8月发改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将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融合服务列为重点发展领域。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在各级仓储单元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货物调度效率。该指导意见在应用层面,为物联网相关技术明确了具体发展方向。2017年6月工信部《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该通知内容涵盖建设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移动物联网(NB-IoT)基础设施、发展基于NB-IoT技术的应用;并且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加强物联网平台能力建设,支持海量终端接入,提升大数据运营能力。202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重点任务:(一)加快移动物联网网络建设。(二)加强移动物联网标准和技术研究。(三)提升移动物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四)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五)建立健全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