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美国生物经济:为灵活和竞争性的未来规划路线
报告正文: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演进,世界将在未来二十年过渡到生物经济时代。美国是世界生物技术强国,生物经济对其GDP的贡献率超过5%,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生物医学以外的领域,包括农业和工业生物技术领域。但是,分散的领导力、人才培养不足、对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可能导致美国在未来生物经济竞争中丢失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上述问题,国家经济、国家安全、国民健康都将面临挑战,还可能错失净零碳排放转型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物经济大有可为。作为对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生物质燃料的补充,可再生能源必然在实现净零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事实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仅能解决全国碳排放的55%,另外45%的排放量需要改变制造消费品和工业产品的方式,以及种植粮食作物的方式,这给生物经济提供了发挥重要作用的机会。与此同时,国家调降了交通运输业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因此必须由占美国产品制造96%的化石燃料向其他原料过渡。这种转变正在发生,某些生物基化学品已在多个类别上超过了石化产品,每年至少产生1250亿美元的收入,如今占美国精细化学品收入的17%到25%。
发展生物经济的紧迫性。国家现在之所以大力投资发展生物经济,除了它在实现“到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放放”的目标方面必将发挥关键作用外,还有另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国家竞争力以及错失美国制造业振兴机遇的风险。以生物制造为核心发展生物经济对强化美国供应链的作用不容小觑。美国在过去数十年,一直遵循“国内创新,海外生产”的模式(例如,苹果手机在加州设计,在中国制造),这种模式使美国在制造能力、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上蒙受损失,还造成了2020年的供应链混乱,进而导致2021和2022年通货膨胀率飙升,令美国经济损失数亿美元。目前,美国生物制造领域正面临重蹈覆辙的危险。虽然国家每年在工程生物学基础研究上耗费数亿美元,但在工艺开发研究、工艺工程、生物制造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培养方面却投入不足,导致一些生物制造创新者不得不依赖国外的试验平台和生物制造设施。因此,他们只能依靠其他国家的人才来开发规模化生物制造工艺,并凭借知识产权出口来制造产品。国际竞争者已经明确了要在21世纪主导生物经济的目标,并且都在大力投入,以实现相关的长期战略目标。以印度和中国为代表,两国均明确表达了利用生物技术成为全球主导者的意图,并且精心制定了长期计划。欧盟及其成员国也已经制定了生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