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罗兰贝格]:2022年度特别报告: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2年度特别报告: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022-07-15-罗兰贝格南***
2022年度特别报告: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4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预见2022Foresight 2022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022年度特别报告 www.rolandberger.com 在变化中力求稳步可持续增长Preface序言中国正在与世界脱钩吗?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地缘政治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高科技领域的紧张态势也在不断升级,巨大的不确定性让中国经济的增长承受了压力。2021年里,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对抗与脱钩仍在继续。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强硬路线。欧盟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护其成员国不受外来直接投资政策的相关冲击,并且更重视保护与建设欧盟内部市场。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则继续推动“双循环”战略,强调内向性的经济增长,并且在驱动增长的同时保护国家主权。然而在全球贸易领域,中国反倒是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各国之间仍然深度互相依赖。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十个年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贸易体系的重要一员。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出口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3.5%。在 2020 年,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共得到了 15 个缔约方的正式签署。中国将对该地区的贸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由于疫情严重干扰了世界贸易,中国成为了全球各国更为倚重的制造与出口引擎。在 2021 年的前十一个月里,中国出口的货物金额总量较 2020 年增长了约 24%;其中针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分别较 2020 年增长了 21%、25% 和22%。2021 年的进口总量较 2020 年也增长了约 25%,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旺盛的能源和原材料(煤、原油、铁矿石)以及农业食品需求(粮食)。2021 年底,全球刚刚踏上了恢复之路,但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出现却让复苏的势头戛然而止。在短期内,中国仍然会因为其强大的制造实力而占据优势。然而,随着大宗商品的价格和海运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其他制造强国的陆续开放,中国不能将增长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出口之上。在 GDP 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中国需要国内消费与投资增长来替代处在不确定性阴影笼罩下的出口,接棒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能够自给自足么?中国采取了以内需推动增长的策略。这一转变引发了国际上的很多注意与讨论,热议中国是否能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疫情也同样让很多其他经济体更重视保护经济主权。例如欧盟在 5 月份更新了《欧洲产业战略》(European Industrial Strategy)以加强欧盟这个单一市场的韧性。该文件强调了14 个产业,包括出行 - 运输 - 汽车,航空与防务,可再生能源与电子等等。中国充分发挥了自己内需强大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通过过去几年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在几个新产业里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些无可否认的突破发生在很多领域,包括 5G、电动汽车、能源存储、光伏与风力发电设备、特高压输电和航天肆虐全球近两年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巨变。在此期间,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并且 在 许 多 方 面 都 实 现 了 显 著 的 进 步 ,例 如 科 技 实 力 、产 业 链 的 完 整 性 、改 革 与 开 放 、人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和 生 态 文 明 等 。变化总是会带来争议。作为全球领先的经济体,中国在过去几年里在战略和政治方面发生了很多调整,在国际上引发了很多讨论,其中也不乏对中国的偏见。Foresight2022 设备。中国不仅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领先全球,还突破了很多技术瓶颈,实现了高水平的独立自主。即使在更为前沿的领域,中国也在快速加强竞争力,在技术竞争中处于领跑位置。引起全球瞩目的量子计算竞赛是中国的优先突破方向之一。现在全球最强大的两台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和九章 2.0)都是由中国研发的。此外,中国也是太空探索的领先国家之一。在 2021 年,中国发射了天宫太空站的核心舱,先后派出两批六名航天员进驻太空站;预计将在 2022年完成太空站的建设,准备在太空站完成 1000 项科学实验。中国还和俄罗斯共同宣布了联合建造月球基地的计划,拟议中的基地将被称为“国际月球研究站”(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除了科学与探索之外,这一项目还会催生全新的技术与产业,尝试开发月球资源,为其他探月与火星探测任务打下基础。尽管如此,中国仍然在很多关键领域处在落后位置。这包括半导体、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新材料、航空设备、生物医药等。例如,中国是全球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的最大消费市场,但集成电路的本土化生产仍然落后于进度。工业机器人也处于类似的局面:以安装数量来统计的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高度依赖进口或外国设计的产品。这一现象在汽车制造与电子工业等高级工业机器人领域尤其突出。最重要的是,中国亟需提升本土创新实力——创新是中国现在特别缺乏的增长驱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一直在降低。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提高生产力与价值将决定中国经济的转型能否成功,是否能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否落后?中国现在是全球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者,排放量相当于全球总量的 30%;国际上常有声音批评中国行动不力。虽然全球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开始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但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在上升。然而,中国并没有消极对待气候变化。恰恰相反,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领导者之一。它的决定正在影响全球其他国家的政策。在 2020 年 9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意味着中国将仅用 30 年时间实现从碳排放的峰值降至碳中和,这远远短于欧洲(70 年)和北美(50 年)的类似宣示。中国的这一庄重宣布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在 2021 年,中国已经做出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改变,打出了从规定到技术的一套“组合拳”来实现“脱碳”。氢能源作为前沿科技也被写入了“十四五”规划,位列六大未来产业之一。中国已经启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批纳入的 2000 多家企业均为发电企业。在政策方面,中国发布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的系统性举措将指导关键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和石化行业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和商业格局的改变比政府的动作更快。许多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企业已经受到了重要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大的压力,正在加速转型。面向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正在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低廉的生产成本优势曾经帮助中国快速扩大出口。然而,随着全球各国逐渐开始启动碳税机制,贸易的优势正在从低生产成本的企业 / 地区 / 国家转移至综合总体成本较低的地方。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气候兼容性生产力”(carbon adjusted productivity)。减少碳排放的能力将不再是与企业无关的外部性因素,而正在日益成为创新的驱动力,能让企业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国际合作。它需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个人都深度参与进来,推动绿色与低碳发展,一同解决迫在眉睫的威胁。戴璞Denis Depoux罗兰贝格 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中国市场对外资是否仍具吸引力?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正在从中高速增长转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复杂的外部环境也对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商务部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显示,预计 2021 年至 2025 年的五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FDI)将为 7000 亿美元。然而,疫情发生后全球却对中国投下了加持信任票。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不断经受挑战,但中国的经济却一直稳健恢复。在产业链的完整性、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营商环境等方面,中国还进一步体现出了综合竞争优势。2016 年至 2020 年,中国每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以 3% 的幅度递增。然而在 2021 年前 10 个月里,中国吸引到的外资达到了9432 亿人民币,较一年前大涨了 17.8%。中国政府不断强调追求“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和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宣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推动制度型开放。具体举措包括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为重大外资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等。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共同开发等诸多领域仍然有大量的机遇。中 国 正 在 同 时 经 历 几 项 战 略 性 的 转 变 ,包 括“ 高 质 量 发 展 ”、 “ 共同富裕与收入分配改革”和“脱碳”。在国内,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因为内需不足、供应受限和预期不振而承受压力。在国际上,宏观环境也在变得更为复杂。因此,2021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我们可以期待政府会出台更多稳增长的举措,包括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改变一定会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直面挑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罗兰贝格愿与广大客户一同携手,在中国与全球的市场上追求长期增长。 Contents目录0308121620243036424854606670768084889296100104序言汽车工业产品与服务化工与材料能源交通运输与物流航空航天制造消费品与零售数字化文化娱乐与体育旅游高科技与互联网医药与健康服务金融服务房地产政府与公共投资与并购企业运营与绩效提升新一代制造业活力组织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 智慧出行 98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汽车Automotive2021年伊始,罗兰贝格提出了后疫情时代下“变革升级与格局重塑”将成为这一“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主基调,也预测了汽车产业的整体销量复苏。尽管由于全球芯片短缺,中国市场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能源、新技术的加速渗透。2021年或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拐点里程碑,2022年,我们期待产业颠覆式趋势的进一步突破和全产业链创新的全面开花。 1110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01 趋势04 趋势02 趋势05 趋势03 趋势06 趋势07“缺芯”敲响警钟,中国汽车产业加快向技术驱动转型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困扰着全球汽车行业,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如今,汽车芯片短缺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而放眼未来,汽车芯片持续小范围的短缺将成为常态。芯片短缺给整车企业带来了产量的损失,也给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自疫情以来,全球整体供应链并不稳定,对于汽车这一高度依赖全球市场的复杂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安全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话题。中国汽车产业已开始采取行动,各大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等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期在中国实现一定程度的内循环,加快国产替代。预计 2022 年,随着智能化产品的不断落地与车辆智能网联功能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将加快向技术驱动转型,整车企业将深化对芯片等行业的布局,提升供应链深度,创造新的生态合作模式。政策监管下的行业格局新探索过去几年中,共享出行行业先后经历了行业爆发期的补贴大战、巨头垄断期的相对稳定以及疫情期间的短暂需求低谷。随着政策监管的调整升级,共享出行市场格局也再掀涟漪,预期将进入稳定增长的新阶段。2021 年,政策监管对于国计民生和平台数据安全的关注持续趋严,将进一步促使网约车企业更加关注运营效率提升及合规化运营改善。在政策调整和滴滴审查事件契机下,聚合出行平台自 2021年年中开始加速发力,进一步丰富了出行市场的供给结构,为中小平台发展提供了不少破局机会,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出行方式选择。在滴滴政策靴子逐步落地后,2022 年的竞争环境将更为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头部企业垄断地位下降和保障司乘权益的大背景下,未来的出行市场格局将更加电气化与智能化形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