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贸期货]:国贸期货资讯周报(2022.07.18):大宗商品研究报告 宏观金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国贸期货资讯周报(2022.07.18):大宗商品研究报告 宏观金融

2022-07-18国贸期货野***
国贸期货资讯周报(2022.07.18):大宗商品研究报告 宏观金融

1 宏观金融 2022.7.18-7.24 2 一、【宏观】国内经济延续复苏,美国通胀再创新高 观点:随着国内外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公布,过度恐慌有望得到修正,衰退交易或暂告段落 逻辑:本周国内外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海外通胀顽疾进一步加深衰退恐慌,国内疫情和地产问题干扰复苏节奏,大宗商品继续大跌,国内股市走弱、债市走高。往后看,衰退预期带来的“衰退交易”或暂告段落,一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下半年通胀预期将会得到缓和,7月大幅加息之后美联储激进加息路劲或逐步修正;二是,美国零售、消费者信心、非农就业等数据均出现了改善,表明美国经济依旧稳健,距离衰退尚有距离,过度恐慌的状态有望得到修正;三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势头仍有望得以延续。 二、【股指】宏观层面扰动因素增多,股指震荡下行 观点:短期内股指或呈现偏弱震荡走势。策略上暂且保持观望,关注7月底政治局会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情况,及由稳增长政策带来的宏观层面困境改善的机会。 逻辑:当前宏观层面扰动增多,一是新一轮疫情仍在发展阶段,二是宽信用难度较大,7月地产销售情况不佳,三是美国6月通胀水平升破9.1%,美联储7月加息100bp的预期增强,美元指数高企,北向资金连续流出。支撑因素主要在于增量政策进一步托底经济的预期较强。 三、【国债】债期年内首度7连阳 观点:短期市场的调整风险已然充分释放,操作建议小波段做多。 逻辑:1.博弈点:市场博弈点在区域疫情、资金价格和稳增长发力三个方面。多方支撑是货币政策难以缺席,经济弱现实,疫情潜在影响深远;空头支撑是货币政策短期难发力,稳增长政策必出台(地产+基建+稳定资本市场信心),资金价格回归,以及疫情的边际好转。 2. 阶段性判断:短期内市场已如期抬升至震荡区间上沿,7连阳后市场难免出现恐高情绪,行情可能出现反复。短期如要突破区间上限,可能需要增量利好的助推。考虑到当下停贷潮蔓延,国内宏观前景相对谨慎,债期上涨仍是阻力较小的方向。 3.中长期观点:看好债期。一是疫情呈现外溢特征,经济下行的影响市场定价不充分;二是未来货币政策仍是偏松的,重点就是宽松有多少空间,怎么利用;三是宽信用实现难度较大,即是放松地产,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的意愿和能力都有限。 主要关注点:国内疫情发展、俄乌局势、政策风格 rPpPmMpN6MbPbRoMrRpNtRfQqQrOeRoPxObRoPtOxNnQmMxNpOsQ3 目录 【宏观】国内经济延续复苏,美国通胀再创新高------------------------4 【股指】宏观层面扰动因素增多,股指震荡下行----------------------16 【国债】债期年内首度7连阳--------------------------------------------24 4 国内经济延续复苏,美国通胀再创新高 1、本周国内外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海外通胀顽疾进一步加深衰退恐慌,国内疫情和地产问题干扰复苏节奏,大宗商品继续大跌,国内股市走弱、债市走高。往后看,衰退预期带来的“衰退交易”或暂告段落,一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下半年通胀预期将会得到缓和,7月大幅加息之后美联储激进加息路劲或逐步修正;二是,美国零售、消费者信心、非农就业等数据均出现了改善,表明美国经济依旧稳健,距离衰退尚有距离,过度恐慌的状态有望得到修正;三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势头仍有望得以延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1号 1)本周国内外公布一系列重磅数据,其中,国外方面,美国通胀进一步升至9.1%,导致7月加息100BP的概率大幅提升,衰退交易继续主导市场;国内方面,6月份和二季度多项经济指标明显恢复,尽管国内经济延续复苏的势头,但仍面临较多的干扰,一个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多难题(“断贷潮”引起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衰退交易被放大,国内股市、商品集体走弱。 2)海外通胀顽疾暂时难消,经济离衰退尚有距离。一方面,美国6月CPI进一步升至9.1%,再创新高,能源是最主要的贡献,不过,随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弱,预计未来的通胀预期将出现回落;另一方面,美国6月零售环比增长1%,好于预期和前值,且密歇根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所回升,表明美国经济仍然强劲,距离衰退尚有距离。不过,强劲的基本面或给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创造有益的条件,预计美联储将继续维持激进的加息路径,利率市场显示,7月加息100BP的概率明显提升。 3)国内经济复苏势头未变,但也面临较多的干扰。周五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在上海疫情后明显得到修复,其中,政策发力带动基建继续改善,消费也随着管控措施的松动而明显改善。不过,当前仍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干扰,一是,国内疫情仍然严峻,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疫情成为经济复苏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二是,地产产业链疲软,销售再度下滑,烂尾现象导致多地出现“断贷潮”,这需要高层进一步的政策松动。 宏观·周度报告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国贸期货·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郑建鑫 投资咨询号:Z0013223 从业资格号:F3014717 5 一、 宏观和政策跟踪 1.1 国内经济延续复苏的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累计同比增长2.5%,预期为增长2.9%,前值为增长4.8%。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预期为增长1.2%,前值为增长4.8%。从环比上看,二季度GDP环比下降2.6%,预期为下降2%,前值为增长1.3%。 (1)生产端: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预期4%,前值为0.7%。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84%。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预期3.5%,前值3.3%。 (2)需求端: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下滑。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略高于预期的6.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0.4%,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5.4%,降幅较前值扩大1.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1%,较前值回升0.4个百分点。 2)社会消费同比增速继续回升。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前值为同比下降6.7%,预期为增长0.3%。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0.7%,前值为下降1.5%,预期为下降1.2%。 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除了面临“三重压力”外,还遭遇疫情反弹和地缘政治冲突等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二季度较一季度明显放缓,但总体维持正增长,其中,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仍然较弱,基建投资回升,制造业投资相对平稳,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长。 展望下半年,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政策加持下,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仍明显低于5%左右的潜在增速水平,仍有较强的内生修复动力,同时稳增长政策目标坚定、应出尽出、坚持以我为主,下一阶段,稳增长政策将更加积极,7月政治局会议或将是增量政策发力的起点,经济仍将继续修复。 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经济复苏仍面临多种内外风险因素,一是,疫情仍是国内经济复苏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好的一点是尽管当前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的特征,但6月下旬以来国内防疫政策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有所减弱;二是,国内通胀中枢将随着猪油共振而逐步抬升,虽然不会影响稳增长的政策方向,但依然可能会制约政策发力的空间,好的一点是当前猪肉供应充足,猪价的非理性上涨或难以持续;三是,全球通胀水平维持高位,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快速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这对全球总需求和金融市场稳定带来冲击,好的一点是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预计下半年的通胀预期将会出现回落,美联储激进的加息路径可能重新修正。 6 图表1:GDP当季同比增速 图表2:三大门类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Wind 1.2 国内政策聚焦 1)据央视新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学家座谈会时表示,二季度我国经济受超预期因素严重冲击,4月主要指标深度下跌。我们及时果断施策,靠前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举措,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召开全国会议部署稳住经济大盘。政策效应较快显现,5月主要经济指标跌幅收窄,6月经济企稳回升,这极为不易。但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住经济恢复重要窗口期,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基础和关键,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李克强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应对好两难多难问题,既稳增长,又防通胀、注意防输入性通胀。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既要有力,尤其要加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力度,又要合理适度,不预支未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实施时间才一个多月,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要继续推动政策落地和效果显现。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保障煤炭电力稳定供应,夯实稳物价基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依法行政。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一刀切。继续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2)据央视新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要求多措并举扩消费,确定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在全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鼓励有条件地方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实施中要维护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保障公平竞争。支持发展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提升信息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对家电消费的支撑能力。 3)据第一财经,近几日一些烂尾楼业主单方面宣布停止偿还商品房按揭贷款。目前已有河南、湖南、江西、广西等15个省份超50个楼盘发布了公开声明,大多数表示,如果楼盘无法在一定期限内复工,业主将选择强制停还按揭贷款,风险与损失由各方共担。 -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6-092017-032017-092018-032018-092019-032019-092020-032020-092021-032021-092022-03GDP:不变价:第一产业:当季同比GDP:不变价:第二产业:当季同比GDP:不变价:第三产业:当季同比GDP:不变价:当季同比-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制造业:累计同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 7 据央视财经,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停贷”事件称,最近关注到个别房企楼盘出现延期交付情况,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保交楼”,对此银保监会高度重视。下一步工作中,银保监会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加强与住建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协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3 美国通胀再创40年来新高 当地时间,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末季调CPI同比9.1%,高于预期8.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基调后CPI环比上升1.3%,高于上月的1.0%,美国通胀再度超预期走高。同比创1981年底以来最大涨幅,环比创2005年来最高纪录。其中,汽油、住房和食品指数是最大的贡献者。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指数后,核心CPI同比5.9%,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