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洞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洞察

文化传媒2022-07-18赛迪北***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洞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诚信、担当、唯实、创先 202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历程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历经28年。走过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正在发生变化,由注重效率、速度,转而更为关注质量与公平,高质量之路已经开启,机会与挑战同时到来。自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算起,历经2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9420032013201620172019第一阶段以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第二阶段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标志第三阶段以“数字中国”建设和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实施为标志第四阶段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分配为标志G20峰会,中国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重要议题“数字经济”首次写进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历经28载,如日方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与两个五年规划历史交汇中国数字经济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数字经济内涵演进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五化”同构数字图景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数字融合基础设施数字创新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全面覆盖一二三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数字商贸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城市生活智能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网络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数字算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资源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数据价值化→→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流通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数字化基础设施01数字产业化03产业数字化04数字化治理05数据价值化02 中国数字经济国际地位2021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目前,中国的综合实力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已稳居全球第二位,与美国在数字经济竞争力上的差距也逐渐缩小,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稳居全球第二位,当之无愧的数字经济大国5.0%7.0%9.0%11.0%13.0%15.0%17.0%19.0%Y2019Y2020Y2021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速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增速d美国中国其他英国日本德国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球第二位,与首位美国差距逐渐缩小上升13名上升1名增加5家增加2家提高7%降低9%并列第一并列第一数据来源: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发布;世界500强:《财富》;独角兽企业:CB Insights;5G全球竞争力: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5G全球竞争》报告第3名第4名18家16家46%55%第25名第12名14家19家21%28%全球创新指数2021年差值:9名2016年差值:21名世界500强ICT企业数量2021年差值:-1家2016年差值:2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占比2021年差值:18百分点2016年差值:34百分点5G全球竞争力数字经济规模占比全球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增速位居全球第一位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7.8%,高于全球数字经济增速7.9个百分点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体量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7.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GDP同期增速9.7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在保持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正向基础更牢、结构更优、动力更足方向迈进。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动力更强28.0 32.0 37.7 16.0%14.1%17.8%10.0%12.0%14.0%16.0%18.0%20.0%0.010.020.030.040.0Y2019Y2020Y2021数字经济规模(万亿元)增长率(%)75.4%11.8%10.0%1.4%1.4%数字化效率提升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产品服务业从结构来看,数字化效率提升业规模达到28.4万亿元,占整体规模75.4%,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成果逐步显现,未来随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向“深水区”迈进,数字化效率提升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推动数字经济整体规模持续增长。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十三五”末“十四五”末7.8%1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2020年为7.8%,2021年约为8.1%,2025年将提升至10%,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抓手。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更优中国数字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动力更足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布局产业IP前置,生态和市场跟进,高站位、强推广,以获得政策支持、资源导入,成为城市青睐的发展路径,贵阳在2016年率先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开局“十三五”,就是这一路径的典型体现。现阶段,南京集成电路、合肥新型显示、无锡物联网、南昌虚拟现实等,诸多城市已打造出自己亮眼的产业名片,城市产业布局空间正逐渐缩窄。未来,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尚有较多机会的赛道,以及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或成发展热点,城市可根据自身基础,审慎选择、合理布局。* 地图素材来源于国家测绘局审图号:GS(2008)1503号南京集成电路2021年,南京市集成电路设计业全年营收约333.3亿元,营收规模位列全国第六北京软件2021年,北京市完成软件业收入约18661.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济南量子通信2021年,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创造了商用光纤量子通信距离的世界纪录南昌虚拟现实2021年,南昌市VR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4家企业入选2021中国VR50强企业无锡物联网2021年,无锡市物联网企业超过3500家,物联网产业规模约3563.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合肥新型显示2021年,合肥市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千亿,整体规模居国内第一方阵上海人工智能2021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杭州电子商务2021年,杭州市网络零售总额达9951.5亿元,占浙江全省总额的39.4%深圳电子信息制造2021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近6成,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5,是深圳工业第一支柱广州游戏2021年,广州市游戏产业营收超千亿,占全国游戏产业总营收的四成以上贵阳大数据2021年,贵阳市大数据企业突破5000家,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52,位居全省第一海口互联网2021年,海口市互联网企业超1.75万家,全市互联网产业营收超千亿,占全省一半以上重庆智能终端2021年,重庆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约10730.4万台,约占全国产量的1/4武汉光通信2021年,武汉市光缆产量约5281.6万芯千米,约占全国产量的1/6成都电子信息2021年,成都市高新区IC设计产业营收、增速、过亿企业数量等指标均列全国前十厦门计算机与通讯设备2021年,厦门市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实现产值约1375.0亿元,增长15.5%,整机品牌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布局空间收窄 年均增速超50%全球占比超20%全球数据量最大、类型最丰富国家数据总量全球占比接近30%中国数字经济趋势洞察我国数据年均增速超50%,全球占比超20%,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预计2025年,中国数据总量全球占比将接近30%。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价值亟待释放。厚积薄发,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总量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分配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数据行业有了基本法,“数据交易中介服务”受法律认可“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数据要素作出专章部署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构建数据基础制度,让数据造福于民2019.102020.042021.062022.012022.032022.032022.06把握核心数据权属、边界尚未清晰,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完善畅通渠道数据资源多元分布,整合难度大,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建立规则市场需求尚待规范和挖掘,交易规则亟待建立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也伴随而来一些新的难题与困境。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侧面说明传统经济发展规范体系已无法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法律,建立一个更加规范、系统、适配的竞争治理规则,会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正理平治,新时代治理体系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以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为基础的新型治理工具创新应用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新经济”呼唤“新规范”沿用百年的工业经济规范体系,已无法全面具体的回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诉求线上经济新模式远程办公在线医疗无人经济产业数字新业态虚拟产业集群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转型就业新形态新个体经济微经济灵活就业创新生产要素供给共享生产资料共享生产力数据开放共享数字监管内容与覆盖面不断拓宽数字治理方式与手段更加智能高效规范有序、包容审慎、鼓励创新、协同共治;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中国数字经济趋势洞察新型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与治理格局 “绿色化”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方向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经济”日本“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美国“绿色新政”德国“绿色经济”研究数字经济整体上体现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但并不意味着绝对低碳。其所依赖的技术评价以运算速度、存储能力和智能水平为准绳,在系统科学的不可能三角中,安全、速度和能耗天然矛盾,无法同时达到最优,而解决方案往往是以高能耗为代价平衡前两者。基于此,数字经济时代更需注重绿色发展,避免重蹈工业经济时代的覆辙。以绿色发展为指引的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运行本身能耗的降低数字技术助力传统产业节能减排降耗为数字化而数字化?双重革命,数字化与绿色化叠加数字终端设备数据中心5G基站2025年各领域能耗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仍较大边缘计算设备百分比为电量占比1022.0亿千瓦时/年1.2%1541.8亿千瓦时/年1.7%4362.5亿千瓦时/年4.9%1747.6亿千瓦时/年2.0%强化统筹布局,提高算力效能落实“东数西算”,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和异网漫游,强化资源复用;加快老旧高能耗设备升级改造。创新节能技术,优化节能模式支持高效节能技术攻关,优化数据中心能效数据,推广节能5G基站应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能耗管理,提升节能水平。利用绿色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鼓励“绿电交易”,提升数据中心和5G基站绿色能源使用水平。节能减排重点工作节能减排重点领域构建低碳支撑体系推广传统行业数字减碳标准;建立碳排放核算、能耗预测模型;推广数字管碳、数字减碳应用,动态优化配置碳减排资源。强化数字赋能供给加快智慧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推广智慧矿山等行业解决方案;推动数字技术覆盖生产全链条,加速高耗能、高排放环节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注重试点示范引领选取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定期评估并总结经验,打造数字化节能减排降耗优质案例,重视宣传推广,扩大示范作用。电力及其他能源行业工业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网络视频数字版权现状与趋势解读

文化传媒
易观分析2010-11-11
hot

中国数字人才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文化传媒
清华经管学院2018-01-12
hot

全球食品趋势及中国现状洞察

食品饮料
益普索2022-01-13
hot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洞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