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腾势D9重磅登场,自主品牌豪华MPV新纪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腾势D9重磅登场,自主品牌豪华MPV新纪元

比亚迪,0025942022-05-18唐旭霞国信证券温***
腾势D9重磅登场,自主品牌豪华MPV新纪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5月18日增持1比亚迪(002594.SZ)腾势D9重磅登场,自主品牌豪华MPV新纪元公司研究·公司快评汽车·乘用车投资评级:增持(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唐旭霞0755-81981814tangxx@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9080002联系人:余晓飞0755-81981306yuxiaofei1@guosen.com.cn事项:腾势品牌焕新重启,D9预售反响积极。5月16日,比亚迪召开“你好,新势界”腾势品牌发布会,对腾势品牌及其首款车型腾势D9进行详细介绍。腾势D9为腾势品牌焕新后首款车型,涵盖超混和纯电共6款,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择。腾势D9插混版搭载DM-i技术,综合续航为945-1040公里,两驱/四驱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分别为6.2L/6.7L,预售价为33.5-44.5万元;腾势D9纯电版搭载e平台3.0技术,纯电续航超600公里,预售价为39-46万元。D9搭载了腾势Pilot全方位感知系统,拥有24个传感器,包括1个前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1个DMS摄像头、1个EPS角度控制传感器和1个域控制器。腾势D9开启预售仅30分钟,订单已突破3,000台。国信汽车观点: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多胎家庭比例有望提升,为MPV市场带来结构性机遇。MPV市场目前竞品相对较少,我们看好腾势D9成为MPV市场豪华爆款,开启自主品牌豪华MPV新纪元。鼓励生育政策或拉动MPV需求。在相关生育政策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家庭户均人口有望逐渐回升,利好适用于家庭成员5人及以上的家用MPV车型。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五人及以上户数约5,318万户,占比11%。随着“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逐渐完善,我们预计2025年五人及以上户占比有望回升至15%,2030年回升至18%。假设生育政策背景下,家庭总户数不变,而五人及以上家庭MPV渗透率每5年增加0.7个百分点,则2025/2030年我国MPV销量预计有望达到209/300万辆。MPV赛道竞品少,自主品牌更有机会打造爆款车型。MPV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产品相对少,打造出爆款车型的概率更高。2021年销量前15的MPV车型中,自主/合资品牌各占55%/30%。售价在30万及以上的MPV有7款,占比约36%,其中6款为合资品牌,占30%,自主品牌仅传祺M8占6%,目前来看高端MPV市场由合资品牌占主导。2022年4月销量前15的MPV车型中,自主/合资品牌各占43%/38%,其中有8款为30万及以上级别MPV,占比约53%,7款为合资品牌,占38%,自主品牌传祺M8占15%。与2021年相比,高端MPV市占率明显提升,自主与合资品牌高端市占率差距略有缩小,自主MPV车型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腾势D9性价比凸显,有望成为中国版“埃尔法”。腾势D9在同价位MPV车型中,参数配置存在较大优势,性价比凸显有望成为爆款车型。我们预计腾势D9超混版/纯电版稳态月销量6,000/4,000辆,稳态年销量为7.2/4.8万辆,取预售价中位数作为单车收入,预计贡献稳态年销售收入281/187亿元,按插混/纯电毛利率20%/25%推算,有望贡献毛利56/47亿元。从主线逻辑看,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插混双轮驱动,接连推出爆款新车。赛道成长性好+产业链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优质行业的优质巨头逐渐明朗。从支线逻辑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已配套一汽红旗E-QM5、赛力斯SF5、长安CS55、东风岚图FREE、福特MustangMach-E、林肯冒险家PHEV等诸多车型。未来刀片电池的外供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我们维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64/123/221亿元,对应EPS为2.20/4.24/7.60元,对应PE为129/67/37倍,维持“增持”评级。评论:生育政策持续放开,MPV市场迎来增量鼓励生育及配套支持措施推行,MPV车型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自1963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人口政策开始收紧,1979年正式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政策逐渐放松,前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稳定在5‰-8‰,但近几年加速下滑,目前已近乎零增长。随着人口低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峻,2013-2021年国家先后推行“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等鼓励生育政策。在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家庭户均人口有望逐渐回升,对SUV、MPV等级别汽车销量形成利好。图1:目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近乎零增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pOrOoPmQqMwPyRyRqOpMzRaQdNbRtRrRmOmOkPnNqNkPoPxObRpOzQuOpPsMMYmNyQ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表1:新中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演变史时间中国生育政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连年战乱到社会稳定,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政府也采取了宽松的生育政策,甚至效法苏联鼓励和支持生育。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总数为6.02亿人。1955年3月,在中国人口增长过快这个判断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提出要适当地节制生育。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当年,马寅初提出了他对人口问题的主张,发表了“新人口论”。1962年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提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军管会、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提出: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外,都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当年制定“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3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1978年中央下发《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1979年1月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贯彻69号文件,在贯彻中把“最多两个”去掉,变成了“最好一个”,独生子女政策至此正式开始。1980年9月中共中央刊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下称《9·25公开信》),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婚姻法》,第十二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1984年中央批转国家计生委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坚决制止大口子,即严禁生育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即“开小口、堵大口”。2002年9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明确了生育政策调整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中国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终结,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资料来源:人社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家庭户均人口提升或将推动MPV年销量突破300万辆。MPV车型在家用场景中主要适用于家庭成员5人及以上。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五人及以上户数约为5,318万户,占比为10.76%。随着“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逐渐完善,预计2025年五人及以上户占比将回升至15%,2030年回升至18%。在鼓励生育政策背景下,小型户和中大型将此消彼长,因此假设家庭总户数不变,而五人及以上家庭MPV渗透率每5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2025/2030年我国MPV销量有望从2021年的108万辆增长至236/358万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4图2:1995-2020年中国家庭户结构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2:我国五人及以上户数、占比及MPV销量预测年份五人及以上户数占比五人及以上户数家庭总户数MPV销量(辆)年均复合增速五人及以上户MPV渗透率200022%74,001,652340,491,197201017%67,013,036401,934,196451,5610.7%202011%53,175,389494,157,4231,092,0169.23%2.1%2025E15%76,003,437494,157,4232,356,10716.63%3.1%2030E18%87,417,461494,157,4233,584,1168.75%4.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及预测MPV赛道竞品少,自主高端MPV发展潜力大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我国轿车零售销量为984.6万辆,前15款车型销量占比为40%,除轩逸外,其余车型市占率均不到5%,实力较强的车型众多;2021年我国SUV零售销量为922.1万辆,前15款车型销量占比为32%,所有车型市占率均不到5%,市场竞争激烈;2021年我国MPV零售销量为107.9万辆,前15款车型销量占比达83%,前两款车型市占率接近40%。与轿车及SUV对比,MPV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车型相对少,打造出爆款车型的概率更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5图3:2021年轿车零售销量统计图4:2021年SUV零售销量统计资料来源:乘联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乘联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5:2021年MPV零售销量统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2021年销量前15的MPV车型中,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各占54%和29%,7款为30万及以上级别MPV,占比约35%,其中6款为合资品牌,占29%,自主品牌仅传祺M8占6%,目前高端MPV市场由合资品牌占主导。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