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4月财政数据:财政进一步发力的四大方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点评-兼评4月财政数据:财政进一步发力的四大方向

2022-05-17国盛证券梦***
宏观点评-兼评4月财政数据:财政进一步发力的四大方向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2年05月17日 宏观点评 财政进一步发力的四大方向—兼评4月财政数据 事件:5月17日,财政部公布1-4月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同比下降4.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933亿元,同比增长5.9%。 核心结论:4月各口径财政收入大降、重点城市几乎整体下滑3成以上,留抵退税之外,和疫情有关,也受土地出让收入拖累;支出明显放缓,主因基建支出大减、专项债少发。综合看,4月财政表现,和4月经济大幅下行、社融“腰斩”等相互印证,指向政策仍需全力稳增长,财政端很可能会加大力度,尤其是特别国债等“增量工具”。 一、4月财政收入大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等主要税种均大降,主因留抵退税,也和疫情有关;受基建支出拖累,4月财政支出明显放缓,但疫情相关支出仍增。 >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主因留抵退税、疫情冲击。4月一般财政收入1.23万亿,同比-41.3%、为历史最大降幅。归因看, 4月留抵退税规模约8000亿,由于采取对冲收入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与之相对应的是税收收入大幅下滑(-47.3%);受疫情冲击,一般财政收入当月同比-4.9%(上月3.4%),也是年内首次负增长。 >分税种看,税收收入大幅下滑,非税收入继续高增。4月税收收入9867亿,同比回落47.3%,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拖累项,主要是留抵退税导致增值税收入大幅回落124.7%。其他税种中,企业所得税由正转负为-1.3%,与疫情冲击下企业经营状况下滑以及减税等因素有关;个人所得税-9.5%、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消费税为14.3%,可能与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导致的相关税收增加有关;土地和地产相关税收在上月回正后、本月再度大幅转负为-22%,指向地产市场仍然低迷。非税收入2389亿,同比增长10.3%、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可能与央行及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等有关。 >一般财政支出明显放缓,基建支出是主拖累,卫生健康等疫情相关支出继续走高。4月一般财政支出1.73万亿,同比-2.0%(上月14.4%)。主要分项看,民生方面,卫生健康支出增速继续抬升3.5个百分点(应和疫情相关),教育、社保支出增速分别回落18.2和15.3个百分点;基建方面,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分别回落18.5个、15.0个百分点,合计减少近200亿(4月共减少347亿),这两项合计拖累整体支出增速约1.1个百分点;债务付息支出增速由正转负,同比回落16.7个百分点,但全年债务付息压力仍然较大(据我们测算,全年债务付息规模约1.1万亿)。从支出进度看,4月完成全年预算支出规模仅有6.5%,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4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续降,土地出让仍是主拖累;支出放缓,主因专项债少发 >收入端看,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0.37万亿,同比大降34.4%,降幅较上月进一步走阔,其中: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大降37.9%,是主要拖累项。同期,土地购置面积大幅回落57.3%,降幅也较上月走阔。尽管近来地产持续宽松,但从高频数据看,5月前两周房地产销售仍低迷(同比回落52%),指向开发商拿地也不容乐观,再考虑到土地出让收入递延确认,短期政府性基金收入将继续承压。 >支出端看,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0.67万亿,同比增长12.5%、较上月大幅回落56.6个百分点,一方面可能是受疫情冲击,项目开施工放缓,另一方面应和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有关(4月专项债仅新增1000亿左右,1-3月合计发行近1.3万亿)。从支出进度看,4月完成全年预算支出规模的4.8%,是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三、地方层面看,重点城市4月当月财政收入几乎都大降,多数降幅超30%。已公布数据的7个重点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重庆、武汉、广州),累计看,只有广州财政收入正增长(但仅1.2%),其余6城均为负增长;当月看,7城财政收入均为负增长,平均降幅-36.5%,其中:除广州-12.8%外,其余6城降幅最小也有-29.8%,需注意,南京(-54.9%)、苏州(-49.6%)、杭州(-37%)、宁波(-36%)4个长三角城市降幅最大,除苏州疫情本身较为严重外,应和上海疫情有关。 四、综合看,4月财政表现,和4月经济大幅下行、社融“腰斩”等相印证,反映的是当前经济压力很大,后续政策需要全力稳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也很可能会进一步发力,尤其是特别国债等“增量工具”。具体看,后续财政有四大发力方向:其一,按5.15国常会最新部署,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稳就业,预计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等将加快推进;其二,专项债发行节奏有望加快,节奏前置;其三,鉴于当前疫情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等因素,稳增长的资金缺口可能变大,客观上需要发行特别国债等新手段,也需和货币政策等更好协同;其四,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有望进一步提速,比如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 风险提示:疫情、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研究助理 穆仁文 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1120001 邮箱:murenwen@gszq.com 相关研究 1、《需求消失的背后—全面解读4月经济》2022-05-16 2、《“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速,影响几何?》2022-04-20 3、《今年财政有4大特征—兼评1-2月财政》2022-03-18 4、《年内有可能发行特别国债吗?》2022-05-06 5、《2022年财政主要看点》2021-12-18 6、《全面评估当前疫情的经济影响与演变特征》2022-04-27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2022年05月17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1:4月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未剔除留抵退税) 图表2:4月主要税种均明显回落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3:4月一般财政支出放缓 图表4: 4月主要支出分项支出均放缓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5: 4月政府性基金收入进一步下滑 图表6: 4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明显下滑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50-40-30-20-10010203020-0420-0620-0820-1020-1221-0221-0421-0621-0821-1021-1222-0222-04%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当月同比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140-90-401060110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国内消费税印花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其他税收城镇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土地增值税契税税收收入车辆购置税国内增值税(%)2022-032022-04-20-15-10-5051015202520-0420-0620-0820-1020-1221-0221-0421-0621-0821-1021-1222-0222-04%当月同比累计同比-30-20-10010203040农林水卫生健康科学技术债务付息社会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教育城乡社区文体传媒%2022-032022-04-40-30-20-1001020304020-0420-0620-0820-1020-1221-0221-0421-0621-0821-1021-1222-0222-04%当月累计-2002040608020-0420-0620-0820-1020-1221-0221-0421-0621-0821-1021-1222-0222-04%当月累计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2022年05月17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7: 4月专项债发行放缓 图表8:重点城市财政收入均出现明显回落 城市 1-4月收入(亿元) 同比 4月收入(亿元) 同比 南京 601 -15.1% 95 -54.9% 苏州 875.5 -10.4% 139.6 -49.6% 杭州 1034 -3.5% 154.3 -37.0% 宁波 736 -3.8% 118 -36.1% 重庆 751 -10.7% 178.8 -35.0% 武汉 672 -4.7% 117.4 -29.8% 广州 654 1.2% 176.4 -12.8%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各地财政局,国盛证券研究所 0204060801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2022年05月17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免责声明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版权归“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任何机构或个人如引用、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国盛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投资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