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通用自动化2021年报&2022一季报总结:短期受疫情影响,高景气下游刚需仍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通用自动化2021年报&2022一季报总结:短期受疫情影响,高景气下游刚需仍在

机械设备2022-05-06周尔双、朱贝贝东吴证券改***
通用自动化2021年报&2022一季报总结:短期受疫情影响,高景气下游刚需仍在

通用自动化2021年报&2022一季报总结:短期受疫情影响,高景气下游刚需仍在证券研究报告证券分析师:周尔双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5110002zhouersh@dwzq.com.cn证券分析师:朱贝贝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90001zhubb@dwzq.com.cn2022年5月6日 2核心观点:◆工业自动化头部企业业绩高增。我们选取10家工业自动化标的,包括【埃斯顿】【汇川技术】(东吴电新组覆盖)【埃夫特】【新时达【新时达】【拓斯达】【机器人】【怡合达】【绿的谐波】【国茂股份】【中大力德】进行分析。202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实现收入391.1亿元,同比+35.34%;2022年以来虽然制造业受疫情冲击,但因为工业自动化下游更多集中在锂电、光伏等新兴领域,2022Q1收入仍较为亮眼,实现收入95.0亿元,同比+22.75%。具体来看,绿的谐波、怡合达、汇川技术、埃斯顿等头部企业表现更为亮眼。利润端202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42.88亿元,同比+40.5%;2022Q1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1.45%,主要受收入增速下滑,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2021年机床行业在下游旺盛需求驱动下整体业绩快速增长,2022Q1增速有所回落。我们选取9家机床行业标的,包括【国盛智科】【科德数控】【创世纪】【海天精工】【浙海德曼】【秦川机床】【ST*沈机】【日发精机】【纽威数控】进行分析(其中秦川机床和日发精机取机床业务收入)。2021年9家机床企业合计实现营收165.5亿元,同比+53.4%,其中6家民营企业(除日发精机、秦川机床、ST沈机)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利润端实现高速增长;行业毛利率维持高位,规模效应下行业盈利能力提升。2021Q16家民营企业行业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42%,仍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刀具行业业绩向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Q1在疫情及高基数下增速回归平稳。我们选取4家刀具行业标的,包括【华锐精密】【欧科亿】【中钨高新】【厦门钨业】进行分析,2021年合计收入55.6亿元,同比+34.5%。由于刀具兼具“消费”“周期”双属性,其在制造业上行周期业绩增长确定性更强,以华锐精密与欧科亿为代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实现+82%和+107%。2021Q受制造业景气度回落&疫情影响,刀具行业增速回归平稳,华锐精密和欧科亿收入增速分别+22%和1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16%和23%。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以来刀具企业持续受到原材料及运费上涨冲击,通过多次涨价及产品升级,毛利率基本维持高位。◆我们认为疫情能否及时控制是制造业景气能否回升的关键,2022Q2受上海疫情的影响,通用自动化相关公司短期订单和业绩仍存在一定波动,但下游刚需始终存在,待疫情恢复后板块景气度有望显著回升。◆投资建议:工业自动化推荐【怡合达】【埃斯顿】【绿的谐波】【国茂股份】;刀具推荐【华锐精密】【欧科亿】【新锐股份】;机床行业推荐【科德数控】【创世纪】【国盛智科】,建议关注【海天精工】;◆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及市场预期;零部件断供风险;大宗商品涨价风险。 3主要公司业绩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注:汇川技术为东吴电新组覆盖标的)图:通用自动化主要公司业绩: 4工业自动化板块:新兴下游需求旺盛,头部企业快速增长 图:2021年汇川技术、怡合达、绿的谐波收入同比增速高于市场平均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5收入端:工业自动化头部企业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受益于制造业复苏,工业机器人等下游景气旺盛,工业自动化行业实现收入391.1亿元,同比+35.34%;2022年以来虽然制造业受疫情冲击,但因为工业自动化下游更多集中在锂电、光伏等新兴领域,2022Q1收入仍较为亮眼,实现收入95.0亿元,同比+22.75%。◆具体来看,工业自动化零部件头部企业(绿的谐波、怡合达、汇川技术)表现最为亮眼,收入增速高于市场平均;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收入增速相对较低。图:202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收入同比+35.34%,2022Q1收入同比+22.75%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2022Q1工业自动化总合同负债金额为49.33亿元,同比+46.6%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收入端:订单饱满,存货&合同负债快速增长◆2021年&2022Q1头部厂商订单饱满,存货和预收账款规模较快增长。截至2022Q1,工业自动化行业总合同负债规模为49.33亿元,同比+46.6%;总存货规模为144.31亿元,同比+35.9%。◆受全球供应链紧张影响,内外资工业机器人厂商交货周期均有大幅延长,但相对而言国产机器人厂商交期更短(国产交期8-12周,外资交期超过20周),在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国产机器人厂商有望逐步渗透长期以来被外资机器人厂商占据的汽车等高端领域。图:2022Q1工业自动化行业总存货144.31亿元,同比+35.9%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6 图:2022Q1埃斯顿、怡合达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在60%以上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7利润端:2021年实现快速增长,2022Q1增速放缓◆202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42.88亿元,同比+40.5%,主要得益于收入端的快速增长。2022Q1工业自动化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1.45%,增速放缓,主要原因系一方面收入增速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受原材料成本压力等影响,主要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降低。◆具体来看,2022Q1工业自动化头部企业(埃斯顿、怡合达)表现最为亮眼,净利润增速在60%以上。图:202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40.5%,2022Q1同比-1.45%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8受原材料涨价等影响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021年及2022Q1行业毛利率为29.32%和29.87%,较2020年出现明显下滑。我们判断主要原因系在大宗商品涨价、运费上涨的多重压力下,外资厂商已经多轮涨价,而国内厂商为迅速抢占份额,涨价幅度较小,对短期毛利率产生影响。后续来看,随着原材料价格逐步企稳,毛利率有望修复。◆2021年及2022Q1行业销售净利率为10.97%和9.88%,分别同比+0.4pct和-2.4pct,主要原因系毛利率与期间费用率波动,2021年及2022Q1行业期间费用率为27.25%和29.43%,分别同比-2.6pct和+2.3pct。图:工业自动化行业期间费用率情况(单位:%)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图:受原材料涨价等影响盈利能力短期承压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9研发支出快速增长,2022Q1研发支出/营收比重提升◆工业自动化行业面临诸多新兴下游领域,且涉及学科纷繁复杂,对研发的要求较高。2018年以来,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研发支出始终维持20%以上的增速。2021年行业研发支出为29.5亿元,同比+27%;2022Q1行业研发支出为7.85亿元,同比+48%。◆202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研发支出/营业收入比重为7.53%,较2020年的8.03%略有下滑,主要系202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收入快速增长;2022Q1研发支出/营业收入比重回升至8.26%。图:2022Q1工业自动化行业研发支出/收入比重提升(单位:%)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图:工业自动化行业研发支出快速增长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02022Q1现金流受备货影响,整体处于合理区间◆Q1为本来就是传统备货期,而2022Q1进一步受到零部件供应链紧张及原材料涨价影响,工业自动化企业纷纷加大备货,导致2022Q1行业整体经营性现金流呈现净流出状态,但仍处于合理区间。我们判断后续随着疫情缓解,订单加速回款,行业现金流将逐季好转。图:受备货影响,2022Q1行业整体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单位:亿元)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1短期:疫情影响下2022Q1工业机器人仍保持较快增长◆从需求数据来看,根据MIR数据显示,2022Q1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达65749台,较2021Q1同期增长20.5%,◆从产量数据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0.2万套,同比+10.2%;其中3月产量4.4万台,同比+16.6%。尽管受到疫情反复,大宗商品涨价、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工业机器人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图: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4.4万台,同比+16.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22Q1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同比+20.5%资料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12短期:工业机器人下游中锂电光伏等新兴板块增速较快◆从产品结构来看,据MIRDATA数据统计,协作、SCARA和大六轴机器人增速较快,分别同比+46%/+31%/+24%,主要系在锂电新能源领域应用增多,小六轴机器人略有增长,而Delta机器人多用于消费领域,同比略有下滑。◆从下游领域来看,锂电、新能源车、医疗、仓储物流等新兴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而3C、一般工业等受消费萎靡、大宗商品涨价影响,需求较为疲软。图:2022Q1机器人分下游领域同比增速资料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22Q1分机种出货量同比增速情况资料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13进口替代进行时,国产机器人龙头逐步跻身前列◆疫情+缺芯加速行业洗牌,国产龙头逐渐跻身行业前列。根据MIRDATA统计,2021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达32.8%,同比+4.2pct,预计2022年该数据将进一步提升至34.7%,我们判断主要原因系:1)外资企业在生产、交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均受到疫情影响,综合竞争实力有所降低;且随着国产机器人厂商在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的优势凸显,客户降本诉求持续提升,面对疫情带来的机遇,国产机器人企业迅速抢占外资原有市场;2)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2021年埃斯顿和汇川技术的机器人出货量均超万台,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已有三家国产企业跻身TOP10(埃斯顿、汇川技术和新时达,分别位列第七、第八和第十)。图:2021年埃斯顿、汇川技术、新时达跻身国内机器人市场出货量TOP10资料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14我们预计202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规模将达151亿元◆关键假设:◆(1)全球机器人销量:根据IFR预测,2021-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分别为44/45/49/52/55万台,CAGR=5.0%。◆(2)中国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总销量比重:2021年国外机器人厂商受疫情影响产能受限,中国机器人销量占比仍将继续提升。我们假设至2025年,中国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总销量比重将达到55%。◆(3)国产化率:我们假设随着国产替代不断进行,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2025年国产化率达50%。◆(4)国产工业机器人均价: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业机器人均价将有所下滑,我们假设均价从2020年的11万元/台逐步下降至2025年的10万元/台。◆综合测算下,我们预计202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销量将达15.1万台,市场空间为151亿元。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万台)①38384445495255中国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总销量比重②37%44%48%48%50%52%55%中国机器人销量(万台)③=①×②14.116.721.121.624.527.030.3国产销售占比④30%29%32%35%40%45%50%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销量(万台)⑤=③×④4.24.86.87.69.812.215.1国产工业机器人均价(万元/台)⑥111110.810.610.410.210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空间(亿元)⑦=⑤×⑥46.453.373.080.1101.9124.1151.3YOY(%)15%37%10%27%22%22%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