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伊利股份(600887)-2021年&2022Q1业绩交流会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伊利股份(600887)-2021年&2022Q1业绩交流会纪要

2022-05-04未知机构绝***
伊利股份(600887)-2021年&2022Q1业绩交流会纪要

本纪要为公司公开业绩说明会内容,不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公司披露为准董事长兼总裁 潘刚 发言:2021年业绩总览:在宏观经济疲软叠加新冠疫情与国际形势影响的背景下,乳制品行业保持增长,我们对整体经济向上的趋势仍然有充分信心。公司在千亿体量下收入利润持续提升,2021年全年营收1,105.95亿元,实现比经营计划更强的增长。细分品类方面,常温液奶维持行业第一地位,在收入基数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增速高于行业,市占率达到40%,其中金典成为第三个销售额>200亿的大单品,稳居有机奶品类第一。舒化奶作为细分赛道的领跑者,通过无乳糖好吸收的品牌占位实现近30%的增长。婴配粉配方注册后全面升级,随着品质、渠道力、营销能力、品牌力的增强,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增速行业第一,市场份额提升到第二位。冷饮业务连续27年维持龙头地位,且持续实现快速增长。奶酪业务在常温、低温、2B、2C的全面布局下取得超过150%的增长,市占率大幅提升6.3ppt。利润端:尽管面临部分成本压力,但公司仍通过产品升级等举措维持毛利率稳定,2021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87.05亿,同比增长22.98%,净利率上升57个基点,长期盈利能力具备良好基础。202Q21业绩概览:2022年后,上海等地疫情反弹,公司根据各地疫情管控要求调动资源,保证及时供货,同时积极拓展线上团购等销售机会,尽量降低疫情影响。202Q21公司营收达310.47亿,同比+13.47%;净利润35.19亿,同比+24.32%。细分品类来看,常温白奶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份额继续提升。常温酸奶新品三个月销售额突破7亿,消费者认可度很高,也体现出安慕希的活力。奶粉业务延续强势表现,Q1金领冠率先完成配方升级,成为中国首批符合新国标的婴配粉。不包括澳优,伊利婴配粉线下份额提升2.4ppt到9.3%。冷饮实现30%以上增长。展望未来:宏观压力下乳制品行业逆势向好,各细分品类都很有发展潜力。在国内外宏观环境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公司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方面是行业带来的巨大增长,一方面是公司具有强劲的核心竞争力。白奶:从行业来看,目前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有较多差距。过去两年受益于疫情影响,常温白奶连续两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购买,消费结构也会更加高端化,赛道具有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同时,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体现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认为随着下沉市场的渗透与消费升级,基础白奶与高端白奶都展现出很好的增长。奶粉行业:生育率在中长期有望随着疫情常态化与国家政策落地好转;另一方面,婴配粉是千亿规模级别市场,伴随外资与小品牌份额下降,释放出的空白市场对公司而言有很大机会,相信伊利能够抓住机会做的很好。奶酪:中国人均消费量低,产品形态单一,消费群体有限。短期来看近期低温奶酪放缓,常温维持快速发展,常温将成为行业新动力,公司在常温上具有优势,未来三年仍将是国内奶酪的黄金发展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奶酪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渠道力、品牌力、创新力将成为未来的竞争核心,我们会做的比其他企业更好。基于乳制品各赛道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将凭借清晰的战略规划、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优秀的团队来实现市场份额和规模的持续增长,未来公司将结合发展阶段与资源战略布局。对于液奶、冷饮等绝对优势业务,伊利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费用效率提升盈利水平,给予其他业务更多资源;其他赛道优先选择市场大、确定性高的发展,目前对奶粉业务进行优先投入。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液奶规模相较第二名差距已经拉大到1.4倍,奶粉在2020年还处于行业第八,现在已经跃居第二。2014年伊利收入规模仅有540亿时,我们提出全球五强目标,到2019年已经实现。一路走来伊利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断追求更高更好。核心竞争力: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双奥赞助商,今年也成功在奥运期间进行品牌宣传,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有机白奶:2018年后公司提出做金典有机品牌产品,希望在白奶上打出差异化,健康生活方式将成为社会与消费者关注的新焦点。通过精准投放与渠道占位,向消费者传达有机生活新主张,金典已经成为有机白奶第一品牌,因此我们相信品牌上的核心竞争力能让伊利触达更多人群,实现稳固价盘体系与逆势增 长。常温酸奶:安慕希的发展较好,已经成为常温酸奶领导者,同时在大体量基础上依旧稳健增长。 基于公司的创新能力,伊利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让消费者感受到新鲜活力,拉动消费活力、产生高溢价,因此我们对安慕希非常有信心,投资者也应当对常温酸奶的发展有信心,。中国消费者习惯于喝常温奶,临床试验也证明常温/低温营养价值相仿。消费者的客观需求不是单个企业可以改变的,公司将始终紧跟消费者需求,根据市场进行创新常温牛奶与低温牛奶:国外比较习惯喝低温牛奶,但是中国常温/低温之争主要还是企业在引导。第一,牛奶的主要营养价值是蛋白质与钙,无论低温常温对消费者的营养价值是一致的。第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偏向常温。第三,一些大市场比如南方受到环保限制等因素不适合养牛,低温牛奶的运输是很大考验,与宣传的高品质不符。此外,市场巴氏奶与超巴氏奶的宣传也不清晰,很多宣传为巴氏奶的都是超巴氏。我们认为未来常温奶仍将为中国市场主流,但低温奶我们也完成了全面布局,足够支撑未来可能的市场需求。从去年以来整个低温奶的市场增速不断下滑,下滑的速度高于常温奶,之前的高速增长主要还是靠价格战与企业的引导炒作。我们站在理解中国消费者的角度上,基于科学客观发展企 业。奶粉:在婴幼儿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金领冠逆势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在产品研发与渠道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婴配粉用户粘性很高,消费者对品牌、品质、口感等方面要求也很高。近年来国产品牌信任度日益提升,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本身,所以公司会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伊利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母乳研究,这样的研发积累就是我们的技术壁垒,我们在行业内在质量与技术上积累最多的,创新最多的。从19年开始伊利加大研发投入,升级产品配方,品质与口感做到行业领先,同时也借助渠道让消费者了解伊利。2022年公司将继续增大婴幼儿奶粉投入,目前奶粉增速第一,未来要在份额与增速上继续扩大优势。未来也希望收购澳优后,利用伊利的优势在采购、营销等多方位赋能,提升澳优的运营能力,增强在进口市场的整合能力,希望未来伊利能够在本土/进口品牌上都有充分优势。奶酪:不断进行机制创新,通过持股平台调动员工积极性,团队整体利益一致,所以奶酪业务的向上增长势头很好,近年的增长与份额提升也很快。公司对奶酪业务充满信心。综合来说,公司对于看好方向愿意匹配相关资源与机制支持业务快速发展。公司会把握最好的进入时期,不但能够让业务焕发活力,也能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我们相信未来更多新业务能够复制液奶与奶粉的成功,新业务随规模扩大也会给公司带来收入与盈利贡献,这也是公司能够提出9-10%净利率水平目标的原因。公司过去设立的所有目标都如期兑现,主要依靠公司的不可复制的竞争 力、优秀的团队、机制等。过去我们实行股权激励等措施,有部分投资者反对,但支持伊利的投资者都是受益者,我们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长期发展:作为龙头企业,收入增速、盈利水平、投资回报率等指标已经是全行业领 先,但公司从未停止对卓越的追求。去年公司提出全面价值领先的目标,包括消费者价值领先、社会价值领先、员工价值领先和企业价值领先四个方面,公司希望通过持续满足全年龄段消费者需求,积极推动产业链共赢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储备与价值回报,通过价值创造驱动公司增长。社会价值方面:在产业链方面,我们持续加强产业链上游联动与布局,共同做大乳制品行业的同时为公司发展带来更多保障。公司通过多方面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扶持上游奶业发展,2014-2021累计服务上游伙伴8590户,以实际行动最大化全产业链协同价值。目前消费者需求越发多元化,伊利会协同产业链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目前公司育种技术、低碳技术全球领先,技术方面全方位创新,开发原生产品如DHA与含硒牛奶,最终让消费者受益。公司会持续协同优然等上游牧业,通过产品创新做大整个产业链。政府也给到公司很多资源,比如今天上午将有一个项目在健康谷揭牌。未来伊利会逐步释放优势。目前我们获批的国家层面平台包括国创中心、国家计量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等,将服务全行业。去年年底定增的资金也投入到健康谷智慧牧场的建设,5.31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厂即将投产,包括日处理6,500吨液态奶工厂及6万吨婴幼儿奶粉基地也全面投产,所有装备技术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欢迎投资者莅临指导。奶酪基地12月将全部落户健康谷,配套相关设施也会落地,未来健康谷将持续支持伊利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也积极践行龙头企业应有担当。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行业首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也是行业内首个具有自主碳排查能力的企业,承诺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2021年为公司五年目标开局之年,一方面是收入迈入后千亿时代,同时维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盈利上有信心通过结构升级和运营效率优化,实现稳步提升,未来伊利会不断自我超越,伊利最好的时刻永远在明天。财务管理部负责人 发言:2021年:会计政策变更:未履行销售合同相关运输费用(原计入销售费用)、日常修理费(原计入管理费用)均计入营业成本,对2020年追溯调整,运输费、修理费计入营业成本。会计政策变更后对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没有影响,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等指标有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收入&利润:2021年公司收入1,106亿元,同比+14.2%,利润总额101亿元,同比+24.1%,实现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23%,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稳居亚洲乳业第一。主营业务收入1,085亿元,同比+13.8%,收入增长归因拆分:销量+7.5%,结构升级+3.8%,部分产品涨价与降低促销力度+2.5%。各品类收入增长:各品类均取得双位数增长,液体乳同比+11.5%,奶粉及奶制品同比+25.8%,冷饮同比+16.3%。利润增长:得益于增量与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增长,2021年毛利率同比+0.47ppt,主要是结构优化、个别产品涨价与促销力度降低抵消成本上涨影 响。其中4Q21毛利率为28.4%,相比同期亦有所增长;销售费用率同期基本持平,4Q21上升较多,主因冬奥品牌投入影响;管理费用率同比-0.19ppt。运营效率明显提升:从2020年-2021年,应收周转天数6.7-6.3天,存货周转天数40.7-38.8天,应付周转天数59.9-60.5天,现金周转天数从-12.4到-15.4天。2Q21:合并报表范围:1月28日伊利收购澳优原股东5.3亿股份,同时认购9000万股新股,合计持股34.33%,采取权益法进行核算。由于触发了全面要约,要约后伊利共计持有澳优59.17%的股份,2Q21末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合并,从Q2开始将合并3张报表。收入&利润:2Q21营收310.5亿元,同比+13.5%,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24.3%。分部收入增长:疫情下液体乳实现同比+7%,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同比均高于35%。Q&AQ:收入和利润目标背后的考量,拆解澳优的业务规划和伊利自身业务在宏观经济和疫情扰动下的考量?短期疫情对物流和运营调度不利对伊利增速和成本短期的影响,长期消费者行为(偏好的品类和需求)的变化怎么判断,公司的运营策略是否有调整?A:近期疫情对全年经营计划带来了挑战和不确定性,3月以来疫情反复,4月更加严峻,局部地区管控对物流的不便对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对我们影响有限,比如上海在做保供,保证消费者有牛奶喝,政府选择产品时选择消费者信任的产品,对伊利的产品需求最大,在主要封城的城市对我们有影响但是不 大,保供下我们产品渗透率更高,利好疫情以后消费者对伊利的黏性。疫情总体有影响,制定经营计划的时候有一定不确定性,但是我们确定的是我们有1)优秀的团队;2)积累3年应对疫情的丰富经验,包括办车证、社区团购等方面的经验。所以总体来看疫情的不确定性是整个行业所有企业面临的,短期影响有 限,长期乳制品这种健康品类是受益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