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低龄留守儿童与人力资本损失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低龄留守儿童与人力资本损失

低龄留守儿童与人力资本损失

2022年2月 第2期 总第121期 低龄留守儿童与人力资本损失 孙昂 蒋旭 人大国发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教授,院长兼首席专家为校长刘伟教授。2015年人大国发院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小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对中国面临的各类重大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为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8楼 网站:http://NADS.ruc.edu.cn 作者简介 孙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蒋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 欢迎媒体摘发、转载或采访。 媒体热线:张雯婷;办公电话:010-62625159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 主编:刘青 编辑部主任:邹静娴 本期责编:邹静娴 张雯婷 摘 要 21世纪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很多人从小就离开父母,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这些儿童在智力发育、身心健康、行为道德和教育文化水平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之前的大量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以及我们的研究都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将对其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在短期和长期都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这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在微观层面,对低龄留守儿童的教育投资至关重要;在宏观层面,应努力缩减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比如:大力发展接收地城市的普惠型幼托和教育机构,使一部分留守儿童转换成流动儿童,从而减小和父母分离对儿童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1 一、我国留守儿童概况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中相伴而行的社会现象,是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在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的历史进程中,客观上形成了城市发展迅速、而农村发展相对缓慢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形成了 “三农问题”的重大挑战。这一结构性问题,也使得农民群体在追求提高生活水平的激励下形成了外出务工的大潮。留守儿童群体是农民外出务工决策下的产物,与农民工群体几乎同时出现。根据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21世纪以来,全国0—17岁留守儿童从2000年的近3000万增加至2015年的近7000万。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6年初,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中接近一半的儿童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年龄分布呈“倒U”型,两岁孩子留守比例最高,为44.1%,随后开始下降。从性别结构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各年龄组的性别比均高于自然水平(约105左右),低龄段的男性留守儿童显著偏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性别比呈下降趋势,但留守男孩仍多于女孩。我们使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该性别差异的一大诱因,即男孩偏好会使女孩家庭比男孩家庭更可能地进一步生育,而生育行为将导致父母推迟外出务工计划或中止外出而回到家乡,结果造成生育期间男孩比女孩成为留守儿童的概率更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 2 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实施,各地大力推动返乡创业就业、就业扶贫、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工作,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有所下降,但形势仍然严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高达3.76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超过25%,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可以预期,更多的儿童将会受到影响,成为流动或留守儿童。由这一趋势进行估算,2020年0—2岁流动人口子女规模超过2200万人,超过我国该年龄阶段儿童总人口的50%。与 此 同 时 ,随 着 新 型 城 镇 化 的 推 进 ,城—城流动人口的比例快速提高,城镇留守儿童的规模也会逐渐增加。在全面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下,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留守儿童群体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低龄留守儿童的人力资本损失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期间父母的关爱和监护至关重要,离开父母对儿童产生的隐蔽而深刻的影响发生在他们的认知以及非认知能力上。由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起,西北大学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为项目核心实施团队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gram, REAP)历时两年(从2013—2015年)针对陕西、河北、云南等地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现状进行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些农村地区0—3岁儿童中有一半认知或语言发展滞后,远远超出了国际标准智商分数分布图所显示的正常比例15%。该问题的主要根源包括留守比例高、隔代抚养比例高。抚养婴幼儿的祖父母往往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疏于对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关注。另外,因自身文化水平所 3 限,在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就显得更加与时代脱节,难以提供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家庭教育。 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早期的投资回报率最高,所以这给幼年留守儿童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本损失。为了调查留守的长期影响,我们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认知技能方面,与其他幼童相比,与母亲分开的幼龄留守儿童能数1—10的概率平均低约6个百分点,8年后的班级排名平均靠后近20个百分位,而与父亲分开的留守儿童在这些认知技能方面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在非认知能力方面,幼龄留守儿童在8年后通常比同龄人心理状况更差,具体表现为(1)更倾向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生气;(2)担心自己在学校表现得不够好;(3)认为大多数人不值得信任;(4)时常感到情绪低落等。因此,留守经历对儿童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负面影响不仅存在于当期,更是持续到上学之后乃至更长远的时期。留守经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渗透和表现在儿童成长阶段和成年之后的各个方面,涉及心理健康、品德养成、学业表现等。这一发现也与REAP项目组对河南、安徽、江西农村的小学生和陕西的初中生测试结果相一致,他们在该调查中发现,一半的学生智力发育迟缓,说明早期智力发育不足会导致儿童落后的状态一直持续。 此外,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由于母亲在育儿方面的贡献往往比父亲更大,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其中的低龄留守儿童的状况通常比其他类型的儿童更差。在性别差异上, 4 留守男孩比留守女孩存在的问题往往更严重。Bertrand和Pan(2013)、Figlio等人(2019)的研究表明,男孩比较晚熟,对家庭结构变化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女孩——生于单亲或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由于母亲外出工作而缺少母亲陪伴的男孩会比女孩有更多不良行为、更可能停学。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的一些失范行为还可能会通过同伴效应等方式产生负外部性,对同辈群体的其他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Huang(2020)利用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研究发现,初中班级中留守儿童的比例每提高10%,该班学生进行过打架斗殴的概率平均提高35.1%,留守儿童在考试作弊、去网吧等不良行为方面同样存在溢出效应。相比之下,随迁子女的负外部性整体较小。 三、政策启示 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儿童早期投资不足对其人力资本的负面影响具有长期累积效应,在我国留守儿童规模庞大、人口流动性加速提升的背景下,留守导致的人力资本流失无论对于留守儿童个体还是整个社会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不仅如此,留守儿童集中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这实际上加剧了城乡差距和地区不平等。因此,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公平的角度,我们都应当积极有效地应对留守儿童问题。 在微观层面,对0—3岁低龄留守儿童的投资至关重要。这一点包含两重政策含义。其一,为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应加快低龄留守儿童托管服务建设,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科学保障,以保障留守儿童智力的正常发育。其二,为母亲在身边的农村儿 5 童提供育儿指导,应推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设,为监护人尤其是母亲如何科学育儿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农村儿童人力资本水平提升。2014年底,国家卫计委与REAP项目组在陕西农村共同推动的婴幼儿早期发展干预试验结果表明,母亲接受养育培训6个月后,孩子的认知发展从滞后转变为完全正常,而对于奶奶或其他祖辈接受养育培训或监护人没有接受养育培训的组别,孩子的平均智力水平仍然低下。因此,如果父母关爱不足的低龄儿童群体能够获得有效的智力开发,他们将会终身受益,并能够在二十年后健康、积极地参与到祖国社会经济建设当中来。 在宏观层面,应努力缩减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更加根本的政策目标,因为对留守儿童的托管服务无法真正替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对于迁出地农村,应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农村和县城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让父母回到儿童身边。对于迁入地城市,应破除妨碍人口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大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学前教育供给,提升随迁子女社会福利保障水平,以促进留守儿童向随迁子女转化,同时提高现有随迁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留守儿童规模有效缩减后,微观层面的政策可以聚焦于针对农村儿童监护人和城镇农民工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导。 6 供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所有权利保留。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此文稿时,应当获得作者同意。如果您想了解人大国发院其它研究报告,请访问http://nads.ruc.edu.cn/more.php?cid=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