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互联网传媒行业Web3.0初探: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互联网传媒行业Web3.0初探: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信息技术2022-04-11东吴证券偏***
互联网传媒行业Web3.0初探: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2022年04月11日Web3.0初探: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传媒增持(维持)证券分析师:周良玖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7110002联系邮箱:zhoulj@dwzq.com.cn证券分析师:张良卫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6070001联系邮箱:zhanglw@dwzq.com.cn oPsNoPqRpNrPuMqOqMnPnM7N9R7NtRnNoMoMfQrRmQlOpOnP6MpOrPvPnQrNxNtOoP目录2、简单几步,进入Web3.0世界3、Web3.0生态主要要素及特点5 、风险提示31、Web3.0: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4、国内视角看Web3.0投资机会 1.1 从Web1.0到Web3.0,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万维网(WWW)诞生,伯纳斯·李看到了超文本在互联网中的潜力,提出了万维网(WorldWideWeb-WWW)的概念➢蒂姆·伯纳斯·李,创建了第一个WWW网站➢该网站的诞生标志着WEB1.0时代的开启➢O‘Reilly Media Web2.0 大会上Tim O’Reilly 和Dale Dougherty 再次推广,这之后Web2.0逐渐被世人接受。➢ETH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博士在文章“DApps: What Web 3.0 Looks Like”中首次提及了Web3.0这个词。1989199120042014WEB1.0(1991-2004)WEB2.0(2004-至今)WEB3.0(2014年概念被提出)中心化,阅读式互联网去中心化,可获得价值互联网中心化,可写可读互联网图表:时间轴——从Web1.0到Web3.0资料来源:维基百科,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4 1.2 Web3.0实现了用户对自身内容创造、身份、收益的掌握5特点内容创造内容控制身份掌握收益分配Web1.0中心化,阅读式互联网中心化,用户仅仅是接收方,不参与内容的创作与分享。平台平台平台平台Web2.0中心化,可写可读互联网中心化,用户既接受内容,也参与内容创作用户平台平台平台分配Web3.0去中心化,可获得价值互联网去中心化,无需中心平台。用户既接受内容,创作内容,还能获得创作带来的价值。用户用户用户用户分配图表:WEB3.0与2.0的主要区别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Web1.0时期,内容由网站提供(PGC),用户只能被动地浏览文本、图片及视频内容,无法参与创作中。◼Web2.0时期,出现了博客、视频平台、论坛社区等网站模式,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自主创作上传内容(UGC),分享并接受他人观点。◼Web3.0时期,人们无需通过中心化平台,便可发布内容完成交易行为,通过NFT等技术获得创作收益(UGA),通过DAO管理社群。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资产和数据。 目录2、简单几步,进入Web3.0世界3、Web3.0生态主要要素及特点5 、风险提示61、Web3.0: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4、国内视角看Web3.0投资机会 2.1 进入Web3.0世界——从钱包注册开始注册自己的区块链钱包,进入web3的世界,web3上的应用基本上都是通过钱包进行登陆。Metamask是当前用户体量最大的钱包之一。助记词是账户的唯一凭证,不会存储在钱包服务器上。MetaMask进入界面图表:MetaMask商店页面,MetaMask使用过程截图资料来源:Chrome插件商店,MetaMask插件,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7 2.2 进入Web3.0世界——用钱包畅游链游P2E在浏览器中选取一款Web3.0游戏——SplinterLands,可以使用钱包直接登录。SplinterLands是一款热门的区块链游戏。跳转MetaMask钱包界面,授权签名即可完成注册图表:SplinterLands登陆页面,MetaMask使用过程截图资料来源:SplinterLands官网,MetaMask插件,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8 2.3 进入Web3.0世界——NFT交易与币币兑换NFT交易平台Opensea,可使用钱包直接登录,Opensea是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可交易游戏中获得的NFT可以查看Opensea上游戏NFT的历史交易价格数字货币的交易(注:数字货币的交易在国内需要关注相关法律及政策)图表:OpenSea登陆、使用页面截图,Uniswap页面截图资料来源:OpenSea官网,Uniswap官网9 目录2、简单几步,进入Web3.0世界3、Web3.0生态主要要素及特点5 、风险提示101、Web3.0: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4、国内视角看Web3.0投资机会 3 Web3.0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以用户为主体的网络生态◼Web3.0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以用户为主体的网络生态。在Web3.0中,用户为满足自身需求进行交互操作,并在交互中利用区块链技术,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这样的整个用户交互、价值流通的过程就形成了Web3.0生态。相比Web2.0的平台中心化特征,Web3.0致力于实现用户所有、用户共建的“去中心化”网络生态。◼Web3.0生态组成模块:1)用户身份:用户使用钱包,掌握多个虚拟化身,参与Web3.0网络生态的交互。2)用户交互: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用户交互,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3)用户组织:用户形成自治组织,在协作中为Web3.0生态创造各种应用、工具、协议等。4)底层支撑:区块链从技术层,分布式存储从数据层,共同为Web3.0提供底层支撑。图表:Web3.0生态图景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用户组织DAO协作创造应用与工具用户身份DID通过钱包掌握虚拟身份底层支撑: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存储Web3.0生态用户交互实现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11 3.1用户通过虚拟化身,参与Web3.0生态交互用户通过虚拟化身参与网络世界的交互,Web3.0中,虚拟化身的集合就是用户身份,该身份真正为用户所有、用户掌握,也被称为——去中心化身份DID(DecentrliazedIdentity)。相比起Web2.0时代的用户身份,Web3.0的用户身份在身份控制、开放性、安全性、隐私性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Web3.0生态的用户身份是去中心化的,其表现形式和使用方式有如下特征:1)去中心化:DID作为用户身份集合,完全掌控在用户手中,并不由任何一个机构完全掌控。任何一个机构对用户身份的认证,都只是集合之中的一个元素。2)表现形式:用户把各机构颁发给自己的身份认证信息,存储在用户完全掌控的区块链地址上,这个区块链地址往往也是用户的钱包地址。3)使用方式:通过钱包进行web3.0上各应用的登陆。使用体验与web2.0时代的微信登陆类似。区别在于,DID是用户所有、用户掌握,而微信会受平台限制。数字身份Web2.0:中心化平台身份Web3.0:去中心化身份身份控制平台管控,决定用户可发布内容用户所有、用户掌控开放性平台决定,受平台限制。如微信、支付宝可在任何支持DID的系统上使用安全性资产和数据安全依赖于平台存续情况和风控能力。用户数据和资产存储在区块链地址上,真正为自己所有,可永久保存隐私性依赖平台对隐私的保护能力。平台会收集利用用户隐私隐私自主可控。在信息披露程度上,用户具有更高自主权图表:数字身份对比:Web2.0 vs Web3.0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12 3.1 Web3.0发展初期,用户使用钱包执掌身份目前Web3.0还处于雏形,Web3.0用户普遍通过“钱包”应用来使用和保管DID。除钱包之外,还有许多DID项目致力于构建Web3.0用户身份系统。钱包主要用于保管数字资产地址,Web3.0中的用户交互都会涉及到数字资产,因此以钱包作为身份的载体,能使用户更便捷地在web3.0世界中浏览、自主保管私有财产并保护自身隐私。用户使用钱包执掌DID,从而进入Web3.0网络生态,但目前DID的应用仍存在许多缺陷:1)身份集合尚不完整。DID的设想是成为用户所有现实和虚拟身份的集合,但目前DID仍只是Web3.0生态中的虚拟身份集合,不包含现实身份。2)互通性不完全。使用MetaMask、ImToken等钱包能实现DID在大多数dapp上的登陆操作,但没有任何钱包能在全部的dapp上登录,比如AxieInfinity就只支持自有钱包。3)DID使用户自担风险。DID使用户财产为用户所有、用户保管,实质上将风险完全归于用户,相比平台保管利弊如何,还不能得出结论。4)用户对DID概念感知不足,只知钱包不知DID。目前Web3.0中需要多重验证用户身份的应用场景很少,用户直接使用钱包浏览Web3.0即可。当Web3.0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之时,将对DID有更深入的应用。图表:钱包之外的DID项目资料来源:Mirror,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13 3.1 Web3.0发展初期,用户使用钱包执掌身份◼根据dappradar数据,22年2月平均每天的独立活跃钱包数(UAW)达到235万。UAW是UniqueActiveWallet的缩写,指一定时间内与区块链智能合约产生交互的唯一地址数量,简单来说就是使用钱包与dapp产生交互和价值流通的独立用户数量,相比日活、月活更能体现真实的用户规模情况。◼在所有的钱包应用中,MetaMask钱包使用人数最多。据MetaMask母公司ConsenSys披露,MetaMask2022年1月MAUs超过3000万,从2021年11月以来的四个月中,MAUs增长了42%。图表:日平均活跃钱包数(UAW)变化情况资料来源:dappradar,东吴证券研究所图表:ConsenSys披露MetaMask月活情况资料来源:ConsenSysBlog,东吴证券研究所14 3.1 MetaMask——使用人数最多的用户身份载体MetaMask是与以太坊区块链进行交互的软件加密货币钱包,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钱包应用。用户通过MetaMask钱包即可登录大多数Web3.0应用。简单来说,MetaMask是Web3.0生态中DID的载体之一,是目前阶段用户数最多、使用频次最高的一种DID应用方式。MetaMask具有以下工作特征:1)账户管理:MetaMask允许用户以多种方式管理帐户及其密钥,包括硬件钱包,同时将它们与站点环境隔离。与将用户密钥存储在单个中央服务器甚至本地存储中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改进。2)区块链连接:MetaMask预装了与以太坊区块链和多个DeFi平台的快速接口。这使用户无需同步完整节点即可开始使用,同时MetaMask会持续提供安全性升级和并不断扩展新的区块链接口。3)安全风险:MetaMask是一个热钱包,这意味着它可以在联网设备上运行。相比冷钱包可以保持离线的特点,热钱包会使用户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在使用MetaMask时,用户应对授予哪些网站访问权限进行谨慎操作。图表:MetaMask使用流程资料来源:MetaMask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15 3.2 用户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创造、分配与流通Web3.0中的所有交互活动都需要依赖特定的应用、工具、技术来实现。在不同设备、不同应用、不同区块链之间数据的流动与交互,最终构成了Web3.0世界。用户通过这些交互操作,在Web3.0中实现价值创造、分配与流通。Web3.0带来了新的价值创造、分配与流通模式,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用户在交互中的投入,将直接转化为数字资产,以数字货币或NFT的形式分配给用户,数字资产的流通则通过DeFi实现。而在Web2.0流量时代,用户价值通过平台进行变现和分配,中心化平台获得大部分价值。具体来说,用户的有效时间、内容创造以及劳动投入等,都会通过区块链技术直接形成数字资产,交付到用户手上。以GameFi为例,用户游玩,获得游戏代币以及游戏项目NFT等激励,这些代币和NFT可在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在艺术品领域,用户创造数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