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疫情一波三折,推动各板块起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疫情一波三折,推动各板块起伏

休闲服务2022-04-05平安证券别***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疫情一波三折,推动各板块起伏

月酝知风之医健文旅大消费行业疫情一波三折,推动各板块起伏平安证券研究所医健文旅大消费团队2022年04月05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评级:生物医药强于大市(维持)新消费强于大市(维持)食品饮料强于大市(维持)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pOqPpPrQrMvNqRqPrMoPnO6M9RbRpNnNsQnPkPoOqMfQmMrP8OqRqOwMpPrRMYmRyQ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速回落,创新、集采持续落地3医药制造业数据:2022前2个月收入端同比增长2.30%,利润总额端同比增长-17.60%。疫情反复导致上年同期基数较大。3月医药多项政策出台: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指明医药行业2022年的工作重点,涉及医保支付、强化医疗服务、支持中药、集采常态化等。3月11日,国务院新冠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正式将抗原检测纳入新冠防治措施。3月19日,中医药“十四五”规划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行业站位大幅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速(截止2022年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截止2022年2月)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20%-10%0%10%20%30%40%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Feb.2022 收入(亿元)增速(%)-40%-20%0%20%40%60%80%1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Feb.2022 利润总额(亿元)增速(%) 4生物医药:政府工作报告规划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规划2022年医药行业工作重点。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了医药行业2022年的工作重点。1)医保支付进一步提升,异地支付进一步得到保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把更多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2)加强医疗服务能力,补齐服务短板: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规范医疗机构收费服务,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3)进一步支持中药行业发展: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4)集采常态化保障药品耗材供应: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此次工作报告,我们看到医保进一步坚持“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提高补助标准的同时,增加慢病及罕见病的用药保障。我国医疗行业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补齐弱势短板,同时探索合理的支付方式,强化分级诊疗。 生物医药|疫情:国内外疫情继续反复5欧美疫情形势震荡:圣诞-元旦期间开始的疫情高峰已消退,但各国疫情持续反复且似乎看不到结束迹象。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截止2022年3月末,我国境内新冠疫苗接种共32.67亿剂,相比2月末新增1.37亿剂,增量稍高于2月,全国多地疫情散发提高了民众接种疫苗的意愿。我国新冠疫情反复:3月我国上海、沈阳等多地新冠疫情出现反复,每日新增患者、无症状感染者较多。在疫情管控措施下,常规社会运营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线下服务类产业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而检测相关产品销量显著提升。由于Omicron及其变种传播力极强,疫情的控制变得相对困难。我国每月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亿剂,截止2022年3月末)资料来源:卫健委,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中国每日新增新冠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人)010203040020004000600080002022-01-012022-02-012022-03-01无症状感染者患者英美意每日新增新冠患者数量(人)020406080100202 1-11-0 1202 1-12-0 1202 2-01-0 1202 2-02-0 1202 2-03-0 1英国意大利美国 生物医药|创新药:多款新药获批上市6资料来源:NMPA,新浪医药,平安证券研究所AACR上发布多项新药研发数据阶段药品名公司公示时间分类适应症上市布格替尼武田制药2022.3.245.1类新药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思鲁利单抗复宏汉霖2022.3.241.1类新药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乌帕替尼艾伯维2022.3.245.1类新药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TNF抑制剂应答不佳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重组HPV二价疫苗泽润生物2022.3.249类用于预防因高危HPV16/18型所致的宫颈癌,推荐用于9岁至30岁女性环泊酚注射液海思科-补充适应症非气管插管的手术/操作中的镇静和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甲磺酸达拉菲尼Novartis-补充适应症联合曲美替尼用于治疗BRAFV600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曲美替尼Novartis-补充适应症联合甲磺酸达拉菲尼用于治疗BRAFV600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优先审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2022.3.24补充适应症二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蔗糖氢氧化氧铁咀嚼片泰格医药2022.3.24儿童新药治疗CKD4-5期患者的高磷血症国产新药迎来收获期:本月共有多款新药获批上市,同时多个新药获批新增适应症,新药研发持续迎来收获期。 生物医药|器械:新冠抗原试剂启用,集采迅速跟进7新冠抗原检测放开,注册证持续增加:3月11日,国务院新冠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下文称《方案》),正式将抗原检测纳入新冠防治措施。我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注册证正在迅速增加。放开新冠抗原检测当日(3/12)国内共有相关注册证5个,截止3月末注册证已在20个以上。由于海外抗原检测启用时点远早于国内,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已具有海外注册证。抗原检测试剂集采迅速推出,价格跳水:新冠抗原检测放开后,各地集采迅速推出。3/25安徽省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集采公示价格为8.9-9.8元/人份。江苏、陕西等省份也以10元/人份为限价正在开展集采。考虑到抗原产品成本为4-5元/人份,预期后续仍有小幅降价可能。部分获得中国/欧盟/美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注册证的公司资料来源:卫健委,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的差异 生物医药|中药:“十四五”规划出台,行业景气度迎来质变8中医药“十四五”规划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提升行业站位。与“十三五”规划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不同,中医药“十四五”规划是首个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中医药五年规划,行业站位大幅提升。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21年2月,国务院进一步推出《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医药行业持续从顶层设计角度获得政策支持。在组织和保障方面,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同时要求各省将推动中医药相关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领域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解读一、规划背景“十二五”取得的成就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中医药科研迈上新台阶;符合中医药人才特点的教育模式加强;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药资源逐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民族医药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得到拓展;中医药海外发展开辟新空间。“十三五”取得的成就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中医药法施行;2019年,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传承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十三五”期间中医药行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比如中医药法实施、中国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全国中医药大会等重磅事件频发,中医药行业不断获得顶层支持挑战中医药资源总量仍不足,基层发展薄弱,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色优势淡化,学术发展缓慢。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员短缺,中医药人员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尚需加强。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挑战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医药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仍较薄弱,中西医协同作用发挥不够,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机制有待完善,传承创新能力有待持续增强,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健全。仍然存在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机制有待完善。中医药“十四五”规划更加细化,可操作性更强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平安证券研究所 生物医药|中药:“十四五”规划出台,行业景气度迎来质变9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核心,勇攀医学高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全面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一)指导思想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来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二)基本原则坚持继承创新,增强发展实力。(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坚持遵循发展规律。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系和模式。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结合能力。始终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系和模式;减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力量。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十四五”明确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坚持特色优势,提升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人民群众获得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可及性显著增强。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提升。(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