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2021年年报点评:正极业务量利齐升,22年维持高增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2021年年报点评:正极业务量利齐升,22年维持高增长

当升科技,3000732022-03-31岳斯瑶、曾朵红、阮巧燕东吴证券上***
2021年年报点评:正极业务量利齐升,22年维持高增长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点评报告·电池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当升科技(300073)2021年年报点评 正极业务量利齐升,22年维持高增长 2022年03月31日 证券分析师 曾朵红 执业证书:S0600516080001 021-60199793 zengd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阮巧燕 执业证书:S0600517120002 021-60199793 ruanqy@dwzq.com.cn 研究助理 岳斯瑶 执业证书:S0600120100021 yuesy@dwzq.com.cn 股价走势 市场数据 收盘价(元) 79.38 一年最低/最高价 42.61/109.60 市净率(倍) 8.07 流通A股市值(百万元) 34,576.80 总市值(百万元) 40,206.03 基础数据 每股净资产(元,LF) 9.84 资本负债率(%,LF) 46.13 总股本(百万股) 506.50 流通A股(百万股) 435.59 相关研究 《当升科技(300073):Q4满产满销,2022年扩张加速》 2022-01-18 《当升科技(300073):产能顺利释放,公司业绩略好于市场预期》 2021-10-28 买入(维持) [Table_EPS]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8,258 16,864 22,334 27,900 同比(%) 159.41 104.22 32.44 24.9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1,091 1,678 2,300 3,059 同比(%) 183.45 53.80 37.07 32.98 每股收益-最新股本摊薄(元/股) 2.15 3.31 4.54 6.04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 36.85 23.96 17.48 13.15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183.45%,符合市场预期。2021年公司营收82.58亿元,同比增长159.41%;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183.45%;扣非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238.28%。2021年Q4归母净利润3.64亿元,环比大增29.62%。2021年Q4公司实现营收30.86亿元,同比增加167.15%,环比增长41.39%;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202.16%,环比增长29.62%。盈利能力方面,Q4毛利率为16.34%,同比下降2.19pct,环比下降0.56pct;归母净利率11.78%,同比增长1.36pct,环比下降1.07pct;Q4扣非净利率10.03%,同比提升8.59pct,环比下降0.18pct。 ◼ 2021年满产满销,正极业务量利齐升,2022年高增有望维持。公司锂电材料2021年出货4.72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Q4出货量我们预计1.5万吨,环比增长15%。2022年我们预计Q1出货1.6万吨+,环比增5-10%,全年预计出货9-10万吨,同比翻番增长。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1年扣非单吨净利1.6万元/吨+,同比增长25%左右,其中我们预计公司21Q4扣非单吨净利近2万元/吨左右,环比增长20%+,公司具备稳定的碳酸锂供应渠道、且22年高镍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持续高增可期。 ◼ 扩产稳步推进,一体化布局完善,铁锂产能稳步推进。公司2021全年有效产能4.4万吨,目前江苏四期2万吨产能及常州二期5万吨产能在建,公司预计常州二期2022年下半年投产,考虑外协产能弹性,我们估算公司2022年出货量可达9-10万吨,同比增长80%+。公司现有产能规划达20万吨+,同时公司与 SK 商定在海外合资设立锂电正极材料工厂,产能扩张加速。公司与华友、中伟进行战略合作,保障原料供应,一体化布局完善。此外,公司增加磷酸铁锂产能布局,在贵州投资建设30万吨磷酸铁锂一体化工厂,一期工程目前进入立项阶段。 ◼ 完成技术卡位,布局固态电池及磷酸锰铁锂材料。公司技术研发优势领先,团聚单晶复合型高镍产品持续迭代开发,批量导入国际客户新一代高端车型,Ni95及Ni98产品已进入验证阶段,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固态锂电材料成功导入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固态电池客户,并获得卫蓝新能源不少于2.5万吨固态锂电材料意向订单。此外,公司富锂锰基产品及磷酸锰铁锂材料开发进展顺利,客户评价结果良好。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下游景气度持续超市场预期,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上修至16.78/23.00/30.59亿元(原预期16.06/22.69亿元),同比增长54%/37%/33%,对应PE分别为24/17/13x,给予2022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132.4元,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21%-6%9%24%39%54%69%84%99%114%129%2021/3/312021/7/302021/11/282022/3/29当升科技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点评报告 2 / 5 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183.45%,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全年费用率下降,整体费用控制良好。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合计5.52亿元,同比增长75.55%,费用率为6.69%,同比下降3.2pct。2021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情况分别为0.45/1.7/0.02/3.36亿元,费用率0.54/2.06/0.02/4.07%,同比-0.36/-0.72/-1.52/-0.59pct。公司2021年转回资产减值损失0.01亿元;转回信用减值损失1.02亿元。 在手现金支撑后续投产规划,应收账款大幅增长。2021年公司存货为14.39亿元,较年初增长175.31%;应收账款23.63亿元,较年初增长144.11%;期末公司合同负债1.34亿元,较年初增长146.08%。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额为7.61亿元,同比上升15.19%,公司为应对原料市场行情积极采购;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净额为-27.09亿元,同比上升5768.79%;账面现金为43.18亿元,较年初增长150.1%。 锂电材料业绩高增,盈利能力维持稳定。2021年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收入80.66亿元,同比增长167.66%,毛利率17.68%,同比增0.08pct。分产品看,多元材料贡献主要增量,2021年多元材料营收69.09亿,同比增长179.99%,毛利率18.24%,同比上升0.13pct。钴酸锂2021年营收9.67亿,同比上升80.95%,毛利率15.99%,同比增长1.67pct,整体盈利能力维持稳定。子公司来看,江苏当升2021年营收51.65亿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润5.88亿元;常州当升营收26.93亿元,同比增长2827%,净利润2.55亿元,随着下半年新增产能释放,21H2贡献主要增量。中鼎高科为公司智能装备经营主体,2021年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0.48亿元。 图1:公司分业务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1年满产满销,正极业务量利齐升,2022年高增有望维持。公司锂电材料2021年出货4.72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钴酸锂约0.35万吨,同比持平,三元材料约4.4万吨,同比增110%+。公司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2021年海外销售多元材料1.67万吨,占比34%,其中我们预计为SK供货约1.3万吨,高镍产品也实现向海外稳定供货,并进入美国一线品牌电动汽车供应链;2022年下游需求旺盛,随着新增产能释放,1-2月出货1-1.1万吨,我们预计Q1出货1.6万吨+,环比增5-10%,全年预计出货9-10万,同比翻番增长。产品价格看,2021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预计三元材料均价17-18万/吨,同比增30%,由于碳酸锂及钴、镍等价格自21Q4进一步上行,我们预计2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点评报告 3 / 5 年公司产品均价将进一步上涨。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1年扣非单吨净利1.6万元/吨+,同比增长25%左右,其中我们预计公司21Q4扣非单吨净利近2万元/吨左右,环比增长20%+,主要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及部分低价碳酸锂库存收益。我们预计22Q1公司单吨利润有望维持2万/吨左右,后续随着低价原材料库存消耗完毕,单吨利润将回落至合理水平,全年预计单吨利润可维持1.6-1.7万/吨,同比持平。 图2:公司锂电材料产销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吴证券研究所 国内外扩产稳步推进,一体化布局完善,铁锂产能稳步推进。公司全年有效产能4.4万吨,其中江苏当升 2 万吨正极和5000吨前驱体全年满产,常州当升一期2万吨高镍正极2021年7月完成全调试,实现满产,目前江苏四期2万吨产能及常州二期5万吨产能在建,公司预计常州二期2022年下半年投产,考虑外协产能弹性,我们估算公司2022年出货量可达9-10万吨,同比增长80%+。公司定增规划5万吨高镍+2万吨3C产能建设,叠加欧洲10万吨产能规划,现有产能规划达20万吨+,同时公司与 SK 商定在韩国或美国合资设立锂电正极材料工厂,目前已进入前期立项阶段,公司产能扩张加速。公司强化产业链与华友战略合作,华友承诺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镍钴金属原料计价;且拟参股中伟印尼红土镍矿项目,保障前驱体原料供应,同时降低采购成本。公司携手中伟布局铁锂,携手华友布局电池回收,拓展新利润增长点。此外,公司增加磷酸铁锂产能布局,在贵州投资建设30万吨磷酸铁锂一体化工厂,一期工程已进入立项阶段。 完成技术卡位,强化三元技术优势,并布局固态电池及磷酸锰铁锂材料。公司技术研发优势领先,团聚单晶复合型高镍产品持续迭代开发,批量导入国际客户新一代高端车型,高压实、高容量型 Ni95 产品已完成国际客户验证,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超高镍产品 Ni98 正在开展客户认证工作。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固态锂电材料成功导入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清陶、辉能等固态电池客户,并获得卫蓝新能源总量不低于2.5万吨固态锂电材料的意向订单。此外,公司富锂锰基产品及磷酸锰铁锂材料开发进展顺利,客户评价结果良好,公司正持续推进该新产品的优化升级,并组建了专门研发团队开展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关键材料的研发。公司完成新技术卡位,有助于公司维持自身产品竞争力,未来贡献新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下游景气度持续超市场预期,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上修至16.78/23.00/30.59亿元(原预期16.06/22.69亿元),同比增长54%/37%/33%,对应PE分别为24/17//13x,给予2022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132.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点评报告 4 / 5 当升科技三大财务预测表 [Table_Finance]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利润表(百万元)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流动资产 12,367 18,327 22,880 28,209 营业总收入 8,258 16,864 22,334 27,900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 7,304 8,529 10,064 12,283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 6,752 13,990 18,535 23,027 经营性应收款项 3,403 6,674 8,744 10,915 税金及附加 21 43 58 72 存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