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先进制造行业周报:十四五能源体系规划出台,建议关注氢能产业链和锂电设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十四五能源体系规划出台,建议关注氢能产业链和锂电设备

机械设备2022-03-27中航证券向***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十四五能源体系规划出台,建议关注氢能产业链和锂电设备

行业报告:先进制造行业周报2022年3月27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十四五能源体系规划出台,建议关注氢能产业链和锂电设备分析师:邹润芳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研究助理:唐保威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1040023研究助理:孙玉浩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0030010研究助理:朱祖跃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1070054 ◼核心个股组合:协鑫能科、双良节能、西子洁能、联赢激光、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科创新源、百利科技、至纯科技、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星云股份、天宜上佳、迈为股份、航锦科技、禾望电气、华自科技、科威尔、雪迪龙等。◼本周专题研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设定未来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转型指标方面,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以上,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能源结构转型短期需要平衡好“新能源”和“老能源”之间的过渡问题,最终仍将向双碳目标方向发展。投资方面,我们建议关注:1)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布,定位氢能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下游加/用氢,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需求爆发时期,设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重点推荐布局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科威尔;2)锂电设备前期调整较为充分,美联储靴子落地、国内政策底确定,叠加季报窗口期来临,有望迎来布局良机,中长期看锂电设备赛道宽广(稳态下测算仅年更新需求有超1000亿元),但是行业二阶导向下,投资需要新逻辑,建议从结构性加速度、报表质量修复、技术更新迭代、第二成长曲线四个方面筛选投资标的,建议关注先导智能、杭可科技、联赢激光、华自科技、星云股份、东威科技等。◼重点跟踪行业:◼锂电设备,全球产能周期共振,预计2025年需求超千亿元,国内设备公司优势明显,全面看好具备技术、产品和规模优势的一二线龙头;◼光伏设备,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换电,2025 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1357.55 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储能,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中航先进制造——投资观点 资料来源: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航证券研究所2.本周专题研究:“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3图表1:“十三五”能源发展主要成就图表2:“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指标2015年2020年年均/累计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43.449.82.8%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其中:煤炭(%)63.856.8(-7.0)石油(%)18.318.9(0.6)天然气(%)5.98.4(2.5)非化石能源(%)12.015.9(3.9)一次能源生产量(亿吨标准煤)36.140.82.5%发电装机容量(亿千瓦)15.322.07.5%其中:水电(亿千瓦)3.23.72.9%煤电(亿千瓦)9.010.83.7%气电(亿千瓦)0.71.08.2%核电(亿千瓦)0.30.513.0%风电(亿千瓦)1.32.816.6%太阳能发电(亿千瓦)0.42.544.3%生物质发电(亿千瓦)0.10.323.4%西电东送能力(亿千瓦)1.42.713.2%油气管网总里程(万公里)11.217.59.3%注:①()内为五年累计数。②水电包含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指标目标(2025年)能源保障: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低碳转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达到30%左右◼《“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设定了未来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该规划将当前全球能源产业总结为: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能源系统多元化迭代、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能源供需多极化四大特点。◼主要的生产指标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煤以上,原油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发电总装机达到约30亿千瓦。转型指标方面,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以上,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达到30%左右。 2.本周专题研究:国家政策持续加码,氢能产业化加速进行4资料来源:《氢能产业政策研究》,各地方政府官网,前瞻产业研究院、中航证券研究所图表3:近年来中央层面产业政策图表4:地方层面产业政策省市政策文件发布年份目标年份加氢站建设目标(个)氢燃料电池车推广(辆)固定式发电应用产业产值(亿元)江苏《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划》20192025≥50累计投放≥4000500座-浙江《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212022≥30≥1000/≥100天津《天津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20202022≥10≥10002座≥150四川《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20212025≥60≥60005座氢能分布式能源站/上海《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20212025≥70≥10000/≥1000(燃料电池车)山东《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202020252030≥100≥100累计推广≥10000累计推广≥50000100座/≥1000≥3000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施行)(征求意见稿)》202020232025≥60≥90≥3830≥10000//≥400≥1000(燃料电池车)河北《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22025≥25≥100≥1000≥10000//≥150≥500广州《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202020252030≥50≥100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30%4座10座≥600≥2000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32025≥37≥74≥3000≥3000//≥500≥1000◼国内政策持续加码,氢能产业化加速进行。氢能战略规划已被归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并将成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此外,地方政府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规划也密集出台。江苏、浙江、天津、四川、上海等省市发布了推进氢能产业的专项规划。◼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布,首次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上游制氢:①化石能源制氢,包括焦煤气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以及天然气制氢(也被称为灰氢或蓝氢)等;②电解水制氢,称为绿氢。相关企业包括:科威尔、杭氧股份、东华能源、宝丰能源、凯美特气、美锦能源等。◼中游储/运氢:按照储运介质可分为高压气体储运、低温液态储运、固态稀土储运以及有机液体储运。相关企业包括:京城股份、中集安瑞科、斯林达、中材科技、嘉化能源等。◼下游加/用氢:包括加氢站、燃料电池的各种应用(车辆、固定式电站等)、传统石化工业应用。相关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利元亨、科恒股份等。◼投资建议:氢能产业方兴未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需求快速爆发时期,设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重点关注科威尔,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测试电源及其系统提供商,在燃料电池测试和IGBT模块测试领域向生产线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资料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白皮书》,中航证券研究所2.本周专题研究: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将迎景气度抬升5图表5:氢能产业链各环节中游储运氢气下游用氢灰氢蓝氢绿氢储氢运氢加氢燃料电池制氢上游煤制氢煤焦化制氢氯碱副产氢天然气制氢碳捕捉技术其他低碳氢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液态储氢低温储氢固体氧化物储氢管道运氢长管拖车LNG运氢 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6◼锂电设备前期调整较为充分,当前美联储靴子落地、俄乌冲突缓解、国内政策底确定,叠加季报窗口期来临,有望迎来布局良机。◼但是,锂电设备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转变。行业需求二阶导向下背景下,需要重视1) 未来扩产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2)利润端弹性和远期成长空间理应更受重视。我们认为,应该从短、中、长期景气共振的方向把握锂电设备下一阶段的投资思路。图表6:先导智能(上)和联赢激光(下)PE-BAND,基于盈利预测值2.本周专题研究:锂电设备调整较为充分,但是新阶段需要新逻辑 ◼锂电设备千亿市场:供给端的促进因素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转向内生驱动,预计2025年全球渗透率21%,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1189GWh。中短期看,基于动力电池产能需求测算2021-2025年锂电设备年均需求超千亿元。稳态下,我们测算仅产能折旧更新年需求也有望达千亿元。◼扩产结构性加速度:全球一二线电池厂均加速扩产,但是受到订单、产能、融资、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电池厂的扩产速度不同,部分厂商未来扩产有望加快,行业或出现结构性加速度。宁德/亿纬锂能/中航/蜂巢/孚能/国轩/LG新能源/SKI/Northvolt等国内外电池厂扩产或将提速。◼经营质量大幅改善:2021Q3,先导、杭可、联赢单季度净利率环比提升4.2pcts、6.5pcts和4.2pcts,表明行业盈利能力拐点或已出现。展望未来,部分公司经营质量有望大幅改善:1) 设备投资额稳定;2)设备持续处于卖方市场;3) 费用前置下规模效应有望体现;4)成本因素有望缓解。◼新技术带来新需求:我们认为,电池制造技术温和迭代属性较强,看好两个技术迭代受益路径:绑定头部客户享受预研红利+微创新带来的增量需求。目前,两个方向较为明确:1)若大圆柱电池渗透率提高,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显著受益;2)PET铜箔普及推动镀铜设备需求爆发。◼不止步于锂电设备:受益行业发展红利,有望迎来第二成长曲线:1)大行业孕育大公司,锂电设备是专用设备中少有的能出现千亿级别大市值公司的领域,先导智能平台化布局逐步清晰;2)机械加工、电力电子技术迁移性较强,关注相关公司在电化学储能和激光加工等领域增长的延续。◼相关标的:从扩产结构性加速度、经营质量大幅改善、新技术带来新需求和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等角度出发筛选公司,受益标的包括先导智能、杭可科技、联赢激光、华自科技、星云股份、东威科技等。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2.本周专题研究:锂电设备的新逻辑,结构性加速度、报表质量修复、技术更新迭代、第二成长曲线7 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核心个股组合8核心推荐个股组合(截止2022年3月25日,预测值为万得一致预期)代码简称收盘价总市值净利润(亿元)市盈率(X)推荐理由(元)(亿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