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诚信国际]:经济热点回顾(2022年2月)2022年第02期,总第08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经济热点回顾(2022年2月)2022年第02期,总第08期

2022-03-03中诚信国际佛***
经济热点回顾(2022年2月)2022年第02期,总第08期

经济热点回顾 (2022年2月) 2022年第02期,总第08期 中诚信国际宏观经济 2 国内经济热点扫描 2月10日,央行发布金融数据:宽信用效果显现,社融迎来“开门红” 2月10日,央行发布1月份金融数据,社融创月度新高,宽信用效果显现。1月,新增社融6.17万亿元,创统计以来单月新高,较上月多增3.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9816亿元。存量社融同比增长10.5%,较2021年底上升0.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9.8%,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M1同比下降1.9%,较上月回落5.4个百分点, 2月14日,国常会明确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 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会议指出,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中起着骨干支撑作用。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服务业因受疫情等影响存在一些特殊困难行业,近期要抓紧出台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其中包括,一是加大工业、服务业所得税减免力度。二是引导加强金融服务。三是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扩大有效投资。四是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在阶段性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会议同时强调,要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高度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掣肘问题,稳定市场预期。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2月16日,统计局发布1月价格数据:通胀水平延续回落,物价稳中有降 2月16日,统计局发布1月份价格数据。1月CPI同比上涨0.9%,较前值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较前值回升0.7个百分点。剔除能源与食品的核心CPI为1.2%,与上月持平,本月新涨价因素为0.4%,翘尾因素影响为0.5%。其中,受基数较高以及供给增加影响,食品价格同比跌幅扩大,非食品价格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落影响同比涨幅略有回落。1月PPI同比延续去年底以来的回落走势,较前值回落1.2个百分点至9.1%,环比增速为-0.2%,较前值回升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为11.8%,涨幅较上月减少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为0.8%,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PPI翘尾因素为9.3%,新涨价影响为-0.2%。 2月16日,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创新高 随着国际交易量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人民币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持续提高。2月16日,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全球使用人民币支付的市场份额跃升至创纪录的3.2%,打破了2015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中诚信国际宏观经济 3 2月22日,五部委联合召开全国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政策措施视频会 2月22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切实推动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渡过难关,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民航局联合召开全国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政策措施视频会,部署贯彻落实任务要求,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工作。会议指出,疫情以来,餐饮、零售、旅游、水路公路铁路、民航等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行业仍然运行艰难,迫切需要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纾困措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若干措施》,提出43条政策措施,回应市场主体关切,涵盖税收减免、房屋租金减免、社会保险费减免、防疫支出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体现普惠性和行业性相结合、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相结合、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优化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相结合,导向明确、针对性强、有效有力。 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通知》指出,煤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消费仍需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坚持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基础上,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健全调控机制、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传导。《通知》明确了三项重点政策措施:一是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二是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三是健全煤炭价格调控机制。 2月28日,据媒体报道,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有所下调 近期多地房地产政策有所松动,超过10个城市下调了公积金或商贷首付比例,同时多地下调房地产利率。其中,2月21日,广州房贷利率迎来松动,四大国有银行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月份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47%,二套利率为5.75%,均较上月回落9个基点,为2019年以来单月下降的最大幅。 3月1日,统计局发布PMI数据,需求持续偏弱PMI略有回落 3月1日,统计局发布2月PMI数据。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略有上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恢复步伐有所加快 中诚信国际宏观经济 4 海外经济热点扫描 奥密克戎传播进入稳定期全球新增新冠确诊有所回落,但日均死亡病例显著抬升 截至2月27日,全球新冠疫苗每百人接种量达136.22剂次,较1月底增加8.25剂次。由于新冠变种奥密克戎进入稳定传播期,截至2月28日,2月份新增5802万例,较2021年12月大幅少增3196万例,日均死亡10034例,较1月份上升2379例,全球累计确诊4.36亿例。 2月1日,美国国债突破30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美国未偿还公共债务总额为30.01万亿美元,较2019年底增加近7万亿美元。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最近两年为了缓解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的打击,美国政府采取了规模庞大的财政激励政策,大量增发美元和国债,使得美国的国债总额激增。去年10月底,美国联邦政府已经触及28.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去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联合决议案,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调高2.5万亿美元,达到31.4万亿美元,从而使美国财政部的借款授权延长至2023年。在经济复苏缓慢、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断提高债务上限恐怕会进一步增加美国的财政负担。 2月3日,世界粮食价格接近历史高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在植物油和乳制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1%,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粮农组织表示,能源危机的影响、出口供应减少以及其他供应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劳动力短缺和不利的天气,推高了价格。报告称,1月份植物油指数环比上涨4.2%,达到创纪录水平。乳制品价格指数也上涨2.4%,为连续第5个月上涨。谷物价格指数仅上涨0.1%,其中玉米上涨3.8%。肉类价格小幅上涨,而食糖价格指数环比下降3.1%,主要原因是出口国印度和泰国的生产前景良好。与此同时,由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小麦丰收,世界小麦价格下跌3.1%。粮农组织警告说,随着经济复苏,食品价格上涨将导致更广泛的通货膨胀。 2月6日,1 月全球制造业PMI降至54.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54.7%,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分区域看,欧洲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亚洲和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略有下降,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明显下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称,从全球制造业PMI变化看,指数仍保持在54%以上,显示全球制造业复苏态势仍在延续。但当前指数水平明显低于2021年56.1%的平均水平,环比连续2个月下降,表明全球制造业复苏动能在持续减弱。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供应迟缓和劳动力缺乏使得美洲主要国家制造业供需增速放缓,进而带动美洲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成为2022年1月全球制造业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 中诚信国际宏观经济 5 2月10日,美国1月CPI涨7.5%,创40年来最大增幅 2022年2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预期涨7.3%),创下1982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也是该数据连续九个月达到或高于5%。从主要的几个细分指标来看,占CPI权重约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同比上涨4.36%,为1991年6月以来最高;租金成本同比上涨3.76%,为2019年7月以来最高;此外,食品成本上涨7%。标准情况下,美联储将会保持其原有紧缩节奏,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启动加息,全年加息3次,缩表也将循序进行。但若极端情况发生,美国通胀一直处于高位,且回落缓慢,导致通胀持续超过预期,美联储或加快紧缩力度,全年或加息4-5次,并以更快力度进行缩表。美国供应链问题大概率在2022年上半年持续,但已出现边际趋好态势,叠加需求回落,预计供应链紧缩对价格造成的压力将在下半年有所缓解。 2月15日,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全球供应链瓶颈有望在数月内缓解 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Koopman表示,全球贸易瓶颈更多是需求激增的结果,而非供应链障碍,未来几个月内压力可能会缓解。他解释称,鉴于消费者无法或不愿外出就餐或度假,他们的支出一直倾向于购买商品,而非服务。就商品贸易而言,过度需求可能占到了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短缺理由。Koopman说,“需求的结构性转变受到积极、快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才导致许多人多次提到供应链中断。但我相当有信心,在未来三四个月内,我们将看到通胀压力减轻。”他上述预判特指大多数贸易商品,并假设不会出现新的地缘政治或新健康卫生方面的冲击。 2月17日,联合国贸发会发布数据,上年全球贸易额创纪录 2月17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全球贸易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贸易持续增长,但预计今年一季度增速将放缓,且全球供应链延误现象将继续存在。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测算,2021年全球贸易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约28.5万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25%,比2019年增长了13%。去年四季度全球贸易加速增长,商品贸易仍然强劲,服务贸易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四季度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表现好于发达国家,南南贸易增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月17日,需求超IEA预期,国际油价8年来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 美国普氏能源资讯公司数据显示,英国市场即期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16日达每桶100.8美元,为2014年以来首次破百。受即期布伦特现货价格突破每桶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