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月酝知风之绿色能源与前瞻性产业2022年2月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月酝知风之绿色能源与前瞻性产业2022年2月报

公用事业2022-02-21樊金璐、皮秀、郝博韬、陈建文、陈骁平安证券笑***
月酝知风之绿色能源与前瞻性产业2022年2月报

证券研究报告月酝知风之绿色能源与前瞻性产业平安证券研究所绿色能源与前瞻性产业研究团队陈骁/樊金璐/皮秀/陈建文/郝博韬2022年2月21日2022年2月报行业评级:环保强于大市(维持)新能源强于大市(维持)有色金属强于大市(维持)煤炭强于大市(维持)电力与公用事业中性(维持) 导读月度话题:中国特色碳市场•我国碳市场的设计既有优点也有劣势,主要劣势在于“碳强度+基准线法”的设计令企业具有天然的履约交易倾向,而碳金融工具运用不足则令碳市场流动性不足。二者不利于碳价稳定。为实现“30·60”目标,未来中国碳市场将至少从五方面发力提升碳价的合理性、稳定性,并可能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绿色经济与金融•国家发改委等十二部门强调绿色低碳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全国碳价小幅上涨,广东成交量最高•绿能指数:月内呈下跌态势,跑输沪深300指数•碳中和主题基金:月内多回撤,年内报酬率全部为负传统能源与环保•17大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国常会:增加煤炭供应,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三达膜:签订2.1亿元电池级碳酸锂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新能源与电力设备•多晶硅致密料价格周均值环比上涨1.3%,M6单晶硅片价格环比上涨0.6%,M6电池片价格环比持平新材料与有色•能源金属锂价格持续走高,工业金属价格震荡上行投资建议•电力及公用事业:建议关注清洁能源技术、碳监测等业务的相关公司;电价上涨有利于电厂的业绩改善,推荐中国核电、长江电力、国投电力、三峡能源、申能股份•煤炭:推荐中国神华、盘江股份,建议关注华阳股份•新能源:光伏方面,建议关注硅片耗材(金刚线及热场)等格局相对较好的环节;风电方面,建议关注海上风电板块,推荐管桩和海缆龙头企业•新材料:建议关注受益碳中和,需求较快增长的能源金属龙头企业华友钴业、天齐锂业、盛新锂能、诺德股份•有色:关注未来产能持续释放紫金矿业 01话题:中国特色碳市场•碳市场是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数量手段,根据确定的减排目标,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碳定价,保障全市场碳减排的效率。•为保障碳市场有效,我国采用了基于“碳强度+基准线法”的总量、分配组合,以保障碳价合理,并运用各类市场调节机制保障碳价稳定。•我国碳市场的设计既有优点也有劣势,主要劣势在于“碳强度+基准线法”的设计令企业具有天然的履约交易倾向,而碳金融工具运用不足则令碳市场流动性不足。二者不利于碳价稳定。•为实现“30·60”目标,未来中国碳市场将至少从五方面发力提升碳价的合理性、稳定性,并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碳市场简述|什么是碳市场?负外部性内部化手段之一1.1资料来源:自行绘制,平安证券研究所碳税的定价方式•温室气体排放是典型的负外部性问题,当前解决负外部性的思路之一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定价),令市场重新有效,主要方法有二:一是“庇古税”演化而来的碳税,二是基于“科斯定理”演化而来的碳交易市场。碳税与碳市场,本质是通过两步走的方式推动减排。一是确定碳价,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转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令企业根据碳价调整自身生产经营行为,推动企业减排。其中,碳税为政府直接为外部性定价,碳价等于碳税,属于价格手段。而碳市场则是政府通过设定减排目标及排放总量,令市场为碳排放定价,属于数量手段。碳市场的定价方式碳定价排放量0排放量P排放需求曲线碳定价排放量0税率P排放需求曲线理想状态下,碳市场与碳税所定碳价相等 碳市场简述|碳市场如何运行?设定总量、合理分配、开展交易1.2资料来源:自行绘制,平安证券研究所碳市场运行机制示意•根据流程不同,碳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主要完成总量的设定、碳配额的分配以及核证减排量的备案,二级市场主要进行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的交易。此外,碳市场通常还包括为企业提供各类减排服务(如咨询服务、交易服务)的服务市场,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是碳市场的核心。一级市场碳配额市场买卖行政部门控排企业(配额盈余)控排企业(配额不足)购买非控排企业(减排项目)二级市场核证减排量市场•碳市场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总量设定、配额分配、交易及违约惩罚四个部分。由行政部门或组织设定域内一定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并将其分配给控排企业;而后,企业可根据自身排放需求,对碳配额进行交易;周期末,企业需上缴与自身排放等量的碳配额,否则将面临罚款等惩罚。 碳市场简述|碳市场如何发挥作用?利用碳定价推动企业减排1.3资料来源:自行绘制,平安证券研究所•如前所述,碳市场促进减排作用的发挥可分为确定碳价、调整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两步。与此对应,碳市场的核心有两点:1)设置适当的总减排量,形成有效碳价;2)保障碳价的相对稳定,令企业能够据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实现市场有效减排。•碳价的合理性、碳价的稳定性是碳市场通过碳定价服务减排的关键,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予以保障。企业1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企业2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企业1减排总成本企业2减排总成本减排比例分割线图例减排量占比减排边际成本0100%最优企业2,占比100%企业2,占比0%企业1,占比0%企业1,占比100%企业1多减企业2多减无谓损失无谓损失碳市场提效作用示意 碳市场简述|如何保障碳市场有效?恰当设计,保障碳价合理、稳定1.4资料来源:政策文件,平安证券研究所•碳市场作为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数量手段,需要在一级市场中确定适当的碳配额总量及分配方式,以实现减排效果与其它因素的较好平衡,并保障碳价相对合理。同时,为保障企业能够进行交易决策,进而促进减排实现经济效率,需要通过不断完善二级市场交易工具、交易机制等,确保碳价的相对稳定,促使企业形成稳定的碳价预期。碳市场设计机制简要汇总市场职能路径优势劣势一级市场总量设定碳强度根据实际产出确定碳配额总量,兼顾减排与经济发展减排确定性低,碳配额最终核定晚碳总量减排确定性高,碳配额最终核定早碳配额总量刚性,减排与发展无法兼顾配额分配无偿历史法数据要求低,配额核算简单,推行最为简单“鞭打快牛”,公平性差,免费获得配额不利于激励企业减排基准线法公平性好,推行相对简单数据要求高,配额核算相对复杂,免费获得配额不利于激励企业减排有偿拍卖公平性好,有偿获得配额能进一步激励企业减排市场建立初期难推行二级市场划定参与主体仅包括履约机构防止投机流动性无法保证扩容至非履约机构及个人流动性充裕可能因投机导致市场波动设定交易品类碳配额仅现货产品现成,交易简单预期管理困难,不利于价格发现包含衍生品利于价格发现,便于管理预期产品研发专业性高,可能导致投机核证减排量扩大参与主体项目审核困难,大量运用可能导致碳价波动增加调节机制设定碳价区间(上限/下限)直接维持碳价稳定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碳税意味建立储备机制调节市场供需,不会导致碳配额总量增加储备存在上限导致调整幅度有限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市场供需,总量随时调整可能导致配额总量波动 碳市场简述|全球广泛运用碳市场推动减排,欧盟碳市场最为成熟1.5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平安证券研究所•全球碳市场快速发展,成为重要减排手段。截至2021年4月1日,全球共有来自38个国家级辖区、29个次国家级辖区的30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包括中国的全国碳市场);覆盖约8.73GtCO2e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6.1%。此外,多个国家及地区正在构建或正考虑构建碳市场。EU-ETS是发展最早、最为成熟的碳市场,覆盖欧盟约40%的排放。全球碳市场发展情况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7)第二阶段(2008-2012)第三阶段(2013-2020)第四阶段(2021-2030)参与国家28个成员国28个成员国28个成员国(英国脱欧后于2021年退出EUETS)+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涉及气体CO2CO2、选择性加入NO2CO2、NO2、铝生产过程中的PFC减排目标(总)1990年基础上减排8%国家减排量6.5%,年均减排20.98亿吨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年均减排量18.46亿吨,制定排放总量上限203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55%配额分配方法成员国自下而上确立减排目标欧盟委员会统一制定配额分配方案主要为免费发放增加拍卖机制,成员国最多拍卖10%,约90%的配额以免费形式发放部分免费发放,配额按每年1.74%的比例线性下降部分免费发放,配额以每年2.2%的比例线性下降新进入者预留5%配额碳金融基础产品配额:EUAs配额:EUAs;抵消信用:CERs和ERUs碳金融衍生品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惩罚每吨40欧元每吨100欧元,第二年配额发放时扣除超标量资料来源:EU Commission,平安证券研究所欧盟碳市场发展历程 碳市场简述|案例:欧盟碳市场机制设计不断完善,但仍难称完美1.6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我们对EU-ETS进行了简单复盘,可以看到,碳市场的制度设计对维持碳价合理、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欧盟在各阶段运行中曾对EU-ETS设计机制不断优化,但仍难称完善。欧盟碳市场回顾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010203040506070809010005-0406-0407-0408-0409-0410-0411-0412-0413-0414-0415-0416-0417-0418-0419-0420-0421-04阶段分界线EUA期货成交量(ktCO2e,右)EUA期货结算价(欧元/tCO2e)各国公布实际排放数据,碳配额供大于求成为事实,同时,欧盟宣布碳配额不能跨期使用,引发抛售,碳价归零第一阶段“3个20”行动目标,碳价回升金融危机,碳价下跌第二阶段经济复苏,碳价回升欧债危机,CERs过剩,碳价下跌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危机缓解,总量控制目标提出,折量拍卖出台碳价回升英国脱欧,碳价下跌市场稳定储备机制出台,碳价回升新冠爆发,碳价下跌减排目标提升,碳价回升经济复苏叠加能源危机,碳价飙升 中国碳市场的独特设计|碳市场发展历程简述2.1资料来源:政策文件,平安证券研究所•自2010年我国首次提出建立碳市场以来,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已经历了超过十年的发展历程。期间,我国碳市场经历了概念提出、试点运行等一系列过程,并最终于2021年7月实现了全国市场的启动运行。重要时间节点包括:2010年9月我国首提碳市场建设;2013年下半年及2014年上半年7个试点碳市场启动;2016年末2个非试点区域市场上线;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以电力行业为基础正式启动。我国碳市场发展重要时间节点时间部门文件/会议/事件主要内容2 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2 010年10月全国人大“十二五”规划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2 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京津沪渝粤鄂深七省市于2013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 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 013年下半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碳市场启动2 014年4-6月-湖北、重庆碳市场启动2 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2 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参与全国碳市场的8个行业,要求对拟纳入企业的历史碳排放进行MRV 2 016年12月-四川、福建碳市场启动2 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在发电行业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 021年7月国务院国常会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2 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 中国碳市场的独特设计|碳市场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减排手段2.2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平安证券研究所•至2021年,我国各试点碳市场已覆盖约各区域内20%-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且各地履约情况良好,履约率(期末能够足额上缴碳配额企业占总控排企业比例)均在100%左右,碳市场已成为各区域内重要的减排手段。•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令中国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