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22-23年供需碳纤维的供需展望?-分析师会议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22-23年供需碳纤维的供需展望?-分析师会议

2022-02-16未知机构甜***
22-23年供需碳纤维的供需展望?-分析师会议

Q:22-23年供需碳纤维的供需展望?A: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需求已经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2019年之前一大半的碳纤维需要进口,在2019年之后中美贸易战,煤价禁止了导致了高端碳纤维出口到中国,叠加美国疫情,供给不足,出口意愿不足,导致了国内碳纤维供需缺口非常大。碳纤维下游每年需求稳定增长10-15%的速度,但是供给端,产能已经满产,后续导致价格猛涨。价格上涨之后,碳纤维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碳纤维企业为了进一步赚钱,都在做延伸,往下游一点点扩,未来碳纤维价格肯定会维持在高位,但是变量在于国外疫情缓解和中美贸易战减缓,进口碳纤维可能会变多,叠加碳纤维扩产企业已经落地(吉林碳谷,中复神鹰)未来将 带来1.4-1.6万吨的产能(大部分都是自己消化),对于自己的价格冲击较小。国内还是以小丝束为主,大丝束还是比较少。吉林碳谷大丝束为主。Q:碳纤维成本分布?A:碳纤维制作的成本原料占比不大,核心是折旧和能耗是大头,丙烯腈的价格不能决定成本的价格。成本分布:折旧占28%,原料占19%,能耗占33%,人工占20%。Q:工艺简单介绍下?A:聚合+纺丝形成原丝,碳化后做成碳纤维。其中碳化的过程核心是设备端(氧化炉和碳化炉),聚合+纺丝工艺壁垒更高,主要工艺分成湿法纺丝(大丝束)和干喷纺丝(小丝束)。Q:上海石化目前说也要做碳纤维,主要做大丝束还是小丝束?A:目前了解的情况,还没有批量销售,碳纤维的质量还比较一般。Q:碳纤维其实可以说是原油下游产业链,像这种行业,大炼化有没有可能攻克?A:概率比较小,丙烯腈到原丝,1.比1原丝,2吨原丝做1吨碳纤维。扩建2万吨碳纤维,需要4-4.5万吨的丙烯腈,对于大炼化的产品来说,是非常非常小的占比,利润贡献很小。大概率不会做这条线。Q:碳纤维的逻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碳纤维价格上涨。碳纤维如果要商业化应用,大规模的应用,必须对应的是成本下降,碳纤维最大的成本是原丝,这一块目前成本并不低,这个就造成了碳纤维发展的矛盾点,不知道这块您怎么看?A:对国内的企业来讲,价格因素不是唯一的变量,还牵扯了下游辅材在里面,当然,在特定领域,比如风电替代玻纤,就需要成本降低。传统的高端产品对于降价的诉求并不大。Q:风电这块的需求过去几年的符合增速还是比较大的,未来这一块您觉得增速能否保持?A:风电这块领域,碳纤维需求占比在40%,2021年预计增速在20-25%,未来几年估计还是会保持这个速度,但是2020年碳纤维进口为主,不完全用国内的碳纤维产品,需求好坏对于国内的影响关联不大。未来几年,国内会逐步采用国产化,主要是进口替代的逻辑。其他公司介绍:吉林碳谷(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龙头,拥有世界领先的原丝生产工艺,产能全国第一,公司规划2025年20万吨产能规划,先发优势显著);吉林化纤(大丝束碳化环节产能领先,吉化集团规划6万吨碳化产能,并布局下游复合材料,产能优势显著,未来增长可期)精功科技(碳化设备龙头供应商,是国内领先的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供应商,产品力强劲,已实现海外出口,21年新增订单16.8亿,业绩确定性高);中复神鹰(千吨级干喷湿纺领跑者,背靠中国复合材料集团、鹰游、奥神,拥有从原丝一设备一纺丝的一体化生产能力,新增1万吨西宁产能预计21Q1-22Q1投产,产能释放推动公司业绩再上台阶);恒神股份(陕煤系碳纤维龙头,长期耕耘碳纤维行业,扭亏为盈高速增长),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包含从原油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制造过程:1.首先,产业链上游企业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并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2.原丝: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3.碳化: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再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得到碳纤维;4.碳纤维可制成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与树脂、陶瓷等材料结合,可形成5.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工艺得到下游应用需要的最终产品。[/ri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