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智库]:赛迪译丛:《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评估暨2026年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赛迪译丛:《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评估暨2026年展望》

医药生物2021-12-20-赛迪智库劫***
赛迪译丛:《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评估暨2026年展望》

-1-2021年12月20日第44期总第517期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评估暨2026年展望【译者按】2021年7月,EvaluatePharma(英国医疗健康领域的调研咨询机构)发布新一年度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评估暨2026年展望》。报告认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尽管暴露了特定时期美国药品在定价和监管方面的问题,但总体环境日趋良好,业界对2026年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态势充满乐观。报告指出,在未来五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预期年化增长率为6.4%,肿瘤药物将继续占销售主导地位,企业研发投入将持续增加等。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对该报告进行了编译,期望对我国有关部门有所帮助。【关键词】生物医药全球趋势研发 -2-过去一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发生很多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新冠疫苗成功上市使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重新开放。因为疫情暂停的临床试验重新启动,数字健康和远程临床试验成为新模式。新冠疫情带来中国医药产业的崛起,制药业的东方巨人开始进军西方,大量的投资推动了中国制药行业从“仿制”产品到创新研发的转变,同时疫苗外交提升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自信。美国药品定价改革始终是行业管理中的焦点问题。据此,EvaluatePharma对五年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乐观预测,未来五年处方药销售将继续强劲增长,到2026年将达到1.4万亿美元。一、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情况(一)新冠疫情带来行业资本涌入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各国政府和市场机构开始重新审视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给予其极高的关注度,公共和私人投资以创纪录的水平涌入。2020年,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上涨超过30%,在2021年初达到了历史最高点。风险融资创下了新的记录,2020年私营初创企业融资近22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9%。在这股浪潮中,疫苗企业直接受益。最明显的是疫苗企业莫德纳(Moderna)公司,目前价值超过900亿美元,是疫情前 -3-价值的10倍以上。此外,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及其合作伙伴辉瑞(Pfizer)公司也受到青睐,预计2021年疫苗销售额将达到260亿美元。阿斯利康(AstraZeneca)现在的价值也比疫情前高出25%。未能占有新冠疫苗市场的企业股价在这一时期均出现下跌,如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和默克(Merck&Co)等(见表1)。表1:相关公司2019—2021年上半年股价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变化百分比莫德纳公司(Moderna)19.05104.47234.981133%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31.1981.52184.46491%赛诺菲(Sanofi)83.2775.888.366%阿斯利康(AstraZeneca)49.0149.9959.922%辉瑞公司*(Pfizer)38.9136.8139.161%默克公司(Merck&Co)91.0381.877.77-15%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17.7913.4214.19-20%*该时间段包括厄普约翰公司分拆后的表现来源:EvaluatePharma®(2021年5月)(二)美国药品定价压力不断积聚多年来,美国药品定价改革法案一直没有颁布。前总统特朗普提出“最惠国待遇”规则,试图将部分药品价格与其他国家的价格挂钩,但在立法机构却屡屡遭挫。拜登也呼吁由医疗保险协商药品价格,并将医疗保险资格年龄降至60岁,但是,目前这 -4-一提议也仅停留在口头愿望清单阶段,难以出台具体政策。相关专家表示,至少在中期选举之前,拜登不太可能把任何重大改革举措签署为法律。然而,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阿杜卡单抗(Aduhelm)的批准和定价也再次凸显了建立一个更正式规范的美国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的紧迫性。许多非营利性质的机构为定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美国临床与经济评论研究所(InstituteforClinicalandEconomicReview,ICER)在评估新药时给出了“基于价值”的价格范围,但这种评估缺乏法律权威性。ICER给出的阿杜卡单抗基于价值的价格是3000—8400美元/年,生物基因公司对此没有予以呼应。但是,除了阿杜卡单抗(Aduhelm),ICER给出的价格区间在定价谈判中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参考依据。专栏1:阿杜卡单抗(Aduhelm)的影响今年以来,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失去了雇主赞助的健康保险,压力堆积到了政府资助的健康计划1之上。药品价格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阿杜卡单抗2(Aduhelm)的批准更是火上浇油。阿杜卡单抗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大多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都在65岁以上,约600万美国人需要此药的治疗。由于没有竞争,阿杜卡单抗药品价格可能是其他医生管理药物的两倍以上,此外病人还需要进行昂贵的脑部扫描,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扫描费用由谁支付。覆盖政策一旦出台,必然会限制治疗应用,私人保险1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医疗补助计划和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计划。2阿杜卡单抗(Aduhelm),主要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于2021年6月7日批准上市。 -5-企业也可能会效仿。然而,即使限制了覆盖面,这种药物也可能会推高保险费用和个人支付的药物费用。一些机构希望美国政府在这种垄断情况下进行价格谈判。然而,目前的药品改革法案很难解决阿杜卡单抗定价的困境。低成本的生物仿制药也开始对美国药品定价产生影响。艾伯维(AbbVie)公司最畅销的产品修美乐(Humira)有至少六款仿制药正在排队等待2023年原研药专利到期。202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生物相似或可互换胰岛素产品简化审批通道,将给价格下调带来持续压力。(三)美国药品监管体系引发争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快速审批引发争议。在这场疫情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吉利德(Gilead)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Veklury)和三种新冠病毒疫苗颁发了紧急使用授权,并启动了冠状病毒治疗加速计划,以简化试验审查,并建议加速有效药物的审批(见图1)。过去十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新药近60%是用于罕见病治疗,近70%的药物属于加速审批,92%的药物首次评估就获批准。加速审批引发了多方批评,相关机构质疑管理部门未能恰当把握快速审批与维护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点,还有机构提到较宽松的监管环境使更 -6-多的药物提前进入市场(包括昂贵的肿瘤药物),推高了价格压力,还助长了上游资本的膨胀。所有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不满,指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被制药行业所左右。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也在讨论,给孤儿药310年的独占权是否属于对行业的过度补偿。来源:EvaluatePharma(2021年5月)图1:2011—2020年美国药品评估与研究中心批准的新药(新药申请+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四)企业并购活动将受严格监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督。联邦贸易委员会最近任命了技术型专家莉娜·卡恩出任掌舵人,对可能导致涨价、价格垄断或其他不利于竞争的并购活动有望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与欧洲、英国和加拿大的同行协调,旨在规范医药企业并购活动的审查流程。各种规模的并购是3孤儿药指罕见病治疗药物。 -7-行业投资和定价的主要驱动力,在新冠疫情期间并购活动继续保持强劲势头,2020年生物医药企业并购交易额高达1320亿美元,仍然以癌症和罕见病相关企业为主。最大的交易包括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亚力兄制药(Alexion)(390亿美元)、吉利德(Gilead)与免疫药业生物技术公司(Immunomedics)(210亿美元),以及百时美施贵宝(BMS)与MyoKardia(131亿美元)。像2019年百时美施贵宝(BMS)与新基生物制药公司(Celgene)的大型交易和过去的大型制药企业的合并现在已经很少出现,所以联邦贸易委员会掌舵人的变化对以上几起并购影响有限。但是,如果这些交易带来在某一特定疾病领域的垄断地位,也可能无法逃脱审查。因此,有人预计,新的反垄断监管对美国制药业的影响将超过各种限价措施。(五)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不断崛起全球新冠疫情提高了中国生物制药业在全球的地位,部分原因是中国比美国和欧洲更早走出了封城。目前,许多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关注重点正在从“me-too”转向“me-better”的药物。经过验证的免疫肿瘤靶标药品成为中国企业的关注点,有望生产出可以在疗效、毒性、适应症或给药途径上更优的药物。价格是中国企业竞争优势之一。中国的企业拥有最新技术, -8-同时拥有惊人的研发效率和速度,在仿制药生产过程中,这就成为中国制药企业的重要特征。随着中国医疗市场对创新药物的开放,治疗癌症的PD-L1抑制剂等药物正在进入中国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最新一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3家药企的入选品种降价幅度达70—80%,其价格不足美国的25%。国内药价降低驱使中国企业选择药品美国上市。国内低药价难以维持企业长期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寻求产品在美国上市销售。美国的药品价格要比中国高很多,即使10—20%的降价总体销售收入相比国内也会增长。中国企业创新实力逐步增强。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有望推动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更可持续性的发展。中国企业目前主要是利用西方开发的技术来研究已确立的靶标,但随着行业的成熟,中国企业有望进行更多创新,而不仅仅是价格优势。在一些细分领域,如下一代CAR-T细胞,中国科学家已经拥有加速审批等明显优势。(六)疫苗和癌症等领域成为研发热点新冠疫情带来的效果之一是极大提振了生物医药企业对抗感染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投入。抗生素耐药性和应对疫情的准备工作已被列入七国集团的议程,最近的《美国21世纪医疗法案2.0》 -9-(21stCenturyCuresAct2.0)草案内容涉及疫情防御和更好地鼓励抗生素耐药性药物的开发等。政治领导人现在已经认识到流行病的危害性。传染病疫苗的年销售额超过世界上最畅销药物修美乐(Humira)的峰值收入(200亿美元)。快速开发新冠病毒疫苗的巨大努力有助于提升现有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并引导技术创新。最明显的示例是辉瑞(Pfizer),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和莫德纳(Moderna)公司疫苗研发背后mRNA的技术支撑,疫苗巨头试图将mRNA技术路径应用于应对季节性流感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一些企业的成功和大量利润丰厚的合同催生了新的疫苗创业企业。专栏2: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一次突破英国前首席卫生官戴姆·萨利·戴维斯早在2013年就曾发出警告,耐药性将会对治疗带来“灾难性影响”。六年后,她将这个问题推上了世界舞台,要求联合国采取严厉行动。这场新冠疫情极大推动了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研究和相关药品开发。2020年,20多家制药企业连同世界卫生组织、惠康信托、欧洲投资银行设立了抗生素耐药性行动基金,并募集资金10亿美元,旨在十年内开发2—4种新的抗感染药物。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试行抗感染药物的“订阅”式支付模式,即在10年内,每年向有效药物供应方支付一笔款项, -10-而不管该药物的使用量如何,以激励制药公司开发抗药性感染的新药。来源:EvaluatePharma(2021年5月)图2:临床试验综合费用新冠疫情并没有撼动癌症研发投入的主导地位。多年来,制药企业绝大部分研发资金用于癌症攻克。即使这场快速扩散的全球疫情影响了世界经济,挤占了数万亿美元的政府资金,但用于癌症研究的费用仍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见图2)。许多癌症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治疗进展。在2021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人们甚至越来越多地探讨“治愈”癌症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尽管人们对疫苗和抗感染药物的兴趣在短期内有所提升,但从销售或投资数据方面看,肿瘤研究方面的投入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见图3)。基因组研究方面的进步和新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免疫、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的分子化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