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2022年光伏设备投资策略:机械:冯胜:全面拥抱新技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2年光伏设备投资策略:机械:冯胜:全面拥抱新技术

2022-01-11中泰证券九***
2022年光伏设备投资策略:机械:冯胜:全面拥抱新技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分析师:戴志锋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4 电话: Email: [Table_Report] 欢迎关注中泰研究所订阅号 晨报内容回顾: [ b _Su y 今日预览 今日重点>>  【机械】冯胜:全面拥抱新技术——2022年光伏设备投资策略  【煤炭】陈晨:煤炭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三大方向掘金2022 研究分享>>  【银行-兴业银行(601166)】戴志锋:兴业银行2021业绩快报: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净利润高增24%  【银行-苏农银行(603323)】戴志锋:苏农银行21年业绩快报:存贷增速靓丽,资产质量继续夯实  【固收】周岳:供给高峰何时出现?  【食品饮料-今世缘(603369)】范劲松:目标圆满完成,结构持续改善  【医药-康龙化成(300759)】祝嘉琦:Cramlington生产基地收购完成,小分子CDMO全球化布局加速  【建材&新材料-中国巨石(600176)】孙颖:业绩略超预期,中长期性价比凸显 【晨会聚焦】机械丨冯胜:全面拥抱新技术——2022年光伏设备投资策略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1月11日 [Table_Industr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晨会聚焦 今日重点 ►【机械】冯胜:全面拥抱新技术——2022年光伏设备投资策略 2022年光伏设备展望:全面拥抱新技术 需求二阶导影响趋弱,新技术变化影响趋强。复盘2020年以来的光伏设备行情,2020年是电池环节需求二阶导放量(通威、隆基电池扩产)、2021年是硅片环节需求二阶导放量(硅片新势力扩产),从而带动光伏设备企业业绩提升,同时伴随大尺寸、HJT、TOPCon等新技术落地带动光伏设备企业估值提升。2022年,光伏各环节需求二阶导影响将趋弱,在产能相对饱和以及降本面临瓶颈的背景下,各类新技术的降本增效才能带动光伏行业持续破局。 基于此,2022年建议重点关注新技术进展: ①颗粒硅量产,建议关注天通股份; ②铸锭单晶技术,建议关注海源复材,看好金阳新能源; ③N型硅片技术,看好金博股份,建议关注天宜上佳; ④高效切片技术,看好高测股份; ⑤异质结降本增效新技术,如管P、RPD、铜电镀、微晶化,看好捷佳伟创,建议关注海源复材、迈为股份; ⑥TOPCon大规模扩产,看好捷佳伟创,建议关注帝尔激光; ⑦IBC技术,建议关注帝尔激光; ⑧钙钛矿技术,看好捷佳伟创,建议关注京山轻机、杰普特; ⑨串焊机更新升级,建议关注奥特维。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全面拥抱新技术——2022年光伏设备投资策略》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1日 报告作者:冯胜 中泰机械首席S0740519050004 王可 中泰机械分析师S0740519080001 ►【煤炭】陈晨:煤炭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三大方向掘金2022 2021年回顾:缺煤现象普遍,煤价经历史无前例的行情。2021年对煤炭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供不足需推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在10月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随后在政策强力调控下快速回调;煤炭行业的多数个股同样经历了快速上涨和下跌的行情,整个板块涨幅处于全市场领先位置,而市场煤占比高的公司业绩弹性大,股价波动更明显。动力煤供需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国内疫情控制较好,复工较快,用电需求增速快,而水电发力不足,导致对煤炭的需求大幅增加;2)国内煤炭生产在安全、环保、反腐等多重约束下,增长较为缓慢;3)由于疫情、天气以及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的进口增量少。焦煤供需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进口的大幅受限;2)动力煤需求大幅增长,挤占了部分炼焦煤的生产。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去产能、环保等政策影响生产;2)炼焦煤涨价带动。 2022年展望:供需维持紧平衡,价格中枢预计下移。碳中和大背景之下, 能源行业的转型是未来长期的主线,煤炭行业将面临供给收紧、需求转向、价格趋稳的格局。供应端:前期缺乏投资规划,国内未来产能增长有限,国内量增长需要关注产能置换承诺的完成情况、露天煤矿征地进展等,而国际煤企资本开支亦持续偏低,进口量难有大幅增长;政策端倾向于提升矿井规模和效率,控制煤炭产量。需求端: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火电依赖度仍然较高,需求增速乐观,2022-2023增速预计能维持在3%左右,而地产基建投资低增长,水泥钢铁需求偏弱,预计用煤需求小幅下滑(-2%),相较而言政策鼓励的煤化工行业或将具备增长潜力。价格:通过对供需平衡表的分析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3年煤炭供需仍将维持紧平衡,供需缺口仍在,但会逐渐缩小,同时考虑政策调控等因素,预计2022年煤炭价格中枢下移,动力煤市场价中枢在700-900元/吨,焦煤价格中枢同样下移。整体来看,煤炭价格波动性减弱,2022年价格可能低于2021年但会高于“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各年份的平均值。 投资策略:煤企转型将成热点话题,围绕三大方向掘金2022年。2022年煤炭行业的投资逻辑将与2021年有所不同,我们提出2022年煤炭行业的三大投资关键词,分别为长协占比高、产能增长弹性以及煤企转型。长协价格中枢的整体上移,占比较高的公司受益更为明显,未来其业绩有望稳健释放,具有稳定高分红的能力,建议关注: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等。煤炭行业未来产能增量有限,整体进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晨会聚焦 入存量产能时期,煤企盈利能力向好的情况下,产能就意味着利润,产能增长弹性就是业绩弹性,建议关注未来产能增长空间较大的标的:中煤能源、晋控煤业、山西焦煤、昊华能源、兰花科创等。双碳目标将是能源行业未来投资的长期主线,作为当前主要能源供应者的煤炭企业,其未来发展方向将是无法避开的话题,煤企在转型方面资源、资金与意愿皆具备,已有部分企业依托主业资源或副产品优势,转型布局储能(如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风电光伏运营、氢能等,建议关注新能源转型领先的标的:美锦能源、电投能源、兖矿能源、金能科技、中国旭阳集团等。 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2)政策调控风险。(3)可再生能源持续替代风险。(4)测算误差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煤炭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三大方向掘金2022》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0日 报告作者:陈晨 中泰煤炭分析师S0740518070011 研究分享 ►【银行-兴业银行(601166)】戴志锋:兴业银行2021业绩快报: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净利润高增24% 快报综述:1、净利润同比高增24%。兴业银行2021全年累积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保持向上,归母净利润增速实现同比24%的高增。从单季营收和单季净利润增速看,Q4同比增速也是较3季度有走阔的。2、4季度存贷保持不弱增速,结构边际优化。贷款4季度在3季度高基数下继续环比增2.7%,贷款占比总资产环比提升至51.5%。存款4Q环比增2.4%,占比总负债环比上行至54.5%。3、资产质量在优异水平上继续环比改善,未来资产质量压力有限。不良率在3季度低位基础上继续环比下行2bp至1.10%,为2014年底以来的最优水平。单季不良净生成环比至1.05%,拨备覆盖率继续夯实,安全边际较高。公司不良认定一直较为严格,通过几年的风险化解,各项信贷风险指标处在自身历史和同业较优水平,同时理财业务、同业业务风险可控,房地产客户分散且质量较好,未来整体资产质量增量风险是比较小的。 投资建议:兴业银行盈利保持高增,资产质量大幅夯实,未来增量风险小。转债获批,公司未来高速增长可期。公司基本面稳健,资产端具备较强的资产获取能力,负债端存款基础也在逐步夯实。通过近年来的化解处置和调整结构,资产质量已经处于较为夯实的水平。未来“商行+投行”战略下,表内净利息收入维持平稳,表外在直接融资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收增长有望打开空间。公司高ROE低估值,低估值没有包含公司转型升级的期权,投资的安全边际很高,建议积极关注管理层的转型推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业绩经营不及预期。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兴业银行2021业绩快报: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净利润高增24%》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0日 报告作者:戴志锋 中泰银行业首席S0740517030004 邓美君 中泰银行分析师S0740519050002 ►【银行-苏农银行(603323)】戴志锋:苏农银行21年业绩快报:存贷增速靓丽,资产质量继续夯实 财报综述: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21%。21年全年营收增速保持平稳,同比增1.8%;优异的资产质量下拨备释放利润,推动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高增20.7%。2、存贷增速靓丽,苏州地区贷款和零售贷款增速良好。资产端贷款保持不弱增速,环比增3.6%,全年同比增21.4%。存款4Q环比增5.1%,全年同比增速较3季度走阔至17.1%,增速总体表现优异。3、资产质量继续夯实,拨备水平历史最优。不良率环比继续下行6bp至1.00%,为2012年来最优水平。拨备覆盖率则进一步夯实至高位。拨覆率2021年为411.10%,环比3Q提升41.0pct。 21年全年营收增速保持平稳,同比增1.8%;公司费用控制较好,支撑营业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维持高增,同比分别增24.6%和20.7%。1Q21-2021营收、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0.8%/1.8%/2.2%/1.8%;3.0%/12.9%/30.1%/24.6%;4.8%/17.2%/17.5%/20.7%。全年营业支出同比增-7.3%。 投资建议:公司立足苏州经济区,存贷业务持续高增,零售业务板块存贷和营收贡献度持续提升,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银行业绩经营不及预期。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苏农银行(603323):苏农银行21年业绩快报:存贷增速靓丽,资产质量继续夯实》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晨会聚焦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0日 报告作者:戴志锋 中泰银行业首席S0740517030004 邓美君 中泰银行分析师S0740519050002 ►【固收】周岳:供给高峰何时出现? 2022年稳增长诉求进一步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那么,今年利率债供给的规模、节奏和期限结构会有哪些变化? 预计2022年国债发行8.32万亿,净融资额2.62万亿。假设2022年预算赤字率回调至3%,主要是基于预算纪律和预期引导的需要。按照中央预算赤字规模2.76万亿元计算,对应的国债净融资规模为2.62万亿元。国债发行季节性规模显著,预计今年一季度国债净融资额仍然维持低位,二季度开始小规模放量,三季度维持平稳,四季度为发行高点。此外,今年12月份将有7500亿元特别国债到期,续作可能性较大,该因素对债市影响有限。 预计2022年地方债发行7.59万亿,净融资4.81万亿。新增债规模约4.32万亿元,其中一般债0.82万亿元,专项债3.5万亿元;再融资债规模约3.27万亿,其中借新还旧2.45万亿元,置换债0.82万亿元。预计2022年地方债发行节奏较为平稳,一季度供给压力虽然较去年明显提升,发行高点预计出现在年中的5月和8月,单月发行规模分别在1.02万亿元和1.23万亿元左右,对应的净融资规模在7800亿元和9600亿元左右。 预计2022年政金债发行6.35万亿,净融资2.82万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诉求上升时,当年净融资规模相比上年明显增加,典型如2016年、2019年和2020年。预计国开债发行量2.87万亿元,净融资量1.16万亿元;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