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研究: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13年实践之路,聚力共生,协同创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研究: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13年实践之路,聚力共生,协同创新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研究: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13年实践之路,聚力共生,协同创新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研究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13年实践之路 02目录 前言1 研究背景2 研究过程第一部分 组织发展变化脉络1.1 基金会论坛发展历程1.2 三个阶段的关键变化第二部分 影响组织发展变化的关键维度2.1 治理模式2.2 业务模式2.3 财务情况2.4 传播倡导第三部分 平台型组织如何充分发挥价值3.1 独特之处: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精神,以公共利益为先3.2 提升组织能力以找寻富有远见的解决之道,共创代表未来的力量附录附录一: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大事记附录二:国内基金会平台型组织名录附录三:国外基金会平台型组织代表参考文献致谢版权声明0404070910141616232732393942454951565859 03序言聚力共生,协同创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洪流中,我国第一家基金会诞生至今已经40年,随着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和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全国基金会数量与捐赠体量大幅攀升,基金会总量已达到8700多家(2021年数据),基金会捐赠收入总额达677亿元(2019年数据)。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道路上,基金会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助力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道路越宽、责任也越强。在时代强音的召唤下,时代使命日益清晰。基金会历经将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进入重内涵、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建设是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与“基石”,近年来,在敦和基金会、南都基金会等同行的推动下,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逐渐成为行业显性话题,基础设施概念实现了本土化第一步;并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与讨论,从“开疆辟土搭框架”逐渐走向“添砖加瓦搞建设”,触发了更多参与和共同行动。敦和基金会自2012年成立起,始终致力于行业推动与发展,参与发起/支持了多家资助、筹款、评估等公益慈善行业基础设施组织,以“文化引领公益”,推动筹款、评估、资助伦理建设,为公益慈善的良性生态环境共建基石。此外,从2013年起,敦和基金会作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组委会成员,连续9年支持基金会论坛的发展,是基金会论坛发展13年道路上坚定不移的陪伴者、同行者与守护者。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的法人机构,自2017年注册起,便将“建设中国基金会行业生态系统”作为机构使命。作为基金会行业平台,基金会论坛在时代孕育下诞生并发展13年,如今在行业中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功能与价值。基金会论坛在开辟本土创新实践的同时,也有责任将实践探索与行业公共知识生产进一步融合。平台型组织的孕育、发展与变革、创新,是一代又一代行业先驱戮力同心开辟的局面,在行业前辈所留下的时代印记中,这份沉甸甸的历史遗产对于后继者而言至关重要,从案例的角度也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因此,基金会论坛选择剖析自身发展模式抛砖引玉,尝试为行业知识公共品贡献一份微薄力量。发展与建设具有公共品属性的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离不开耐心资本、多方参与和细分协同。正如同基金会论坛发展13年所彰显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新征程上时代赋予的使命所在,有赖更多具有远见卓识和领导力的同行者加入共创。最后,诚挚感谢研究团队为期半年的辛勤工作。希望这份研究成果能够激起小小的涟漪,鼓励更多基础设施组织反思与总结本土实践,为行业贡献公共知识产出。研究未臻完善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礼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相信,通过不同形式的联合,打破交流的藩篱和界限,可以释放人的潜能和公益慈善的活力,从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共同助推美好社会建设。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 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2021年11月 04前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公益慈善领域发展迅速,社会组织总量和社会捐赠总额均有了突飞猛进的成长。在近几年中,公益慈善领域从仅关注和讨论公益组织如何有效发挥功能以解决社会问题,转向越来越多的资助者与实践者开始关注塑造一个良性发展的公益慈善生态环境,以期通过打造一个积极有利的行业发展生态,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发挥潜力、实现使命。这种积极有利的环境就是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致力于建设这种基础设施的组织就是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组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基金会行业平台型组织,其通过支持和联合公益慈善行业上游的基金会/资助者,推动能力建设、交流合作、知识生产、政策倡导、标准建立等,释放行业生产力,构建更专业、有效、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并促使其发挥社会效益。根据组织类型可分为平台、论坛、行业协会、非正式网络、学术机构、提供其他服务的专业支持机构等。这类组织纵向可将服务影响力传导至整个慈善行业, 横向可撬动更广泛的资源,发挥着“支点、桥梁、纽带”的作用。1 研究背景 05聚焦到国内基金会的发展历程,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截止到2020年,基金会的增长率已达853%。随着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引发社会捐赠总量井喷式增加,截止到2019年,社会捐赠总量的增长率达451%。此外,2007年起,聚焦基金会领域的行业型组织开始出现,在2016年后数量明显增加,业务类型和覆盖区域逐渐多元,但其发挥的价值和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推动。随着国内基金会顺应时代的脉动持续发展,平台型组织生逢其时、大有可为。 06在基金会和平台型组织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研究如何推动基金会行业平台的发起、成长,以及这类平台型组织如何支持行业的生态建设,具备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相较于平台型组织在时代孕育和发展下的创新实践,国内关于此类组织的实务研究仍属于空白地带,缺乏基于本土实践而沉淀的公共知识。为了进一步促进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显性化、实践深入化、行动协同化,激发基金会行业平台的自我认同和多元发展,延续沃启基金会和资助者圆桌论坛对于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研究的开拓性工作,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从本土基金会行业平台的实践进行切入,展开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 基金会行业平台带来的真正价值是什么?2. 平台型组织的发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3. 如何支持平台型组织的发展?期待本研究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完整地呈现一家本土基金会行业平台的发展脉络,分享个中经验、教训给平台型组织的运作者、资助者和参与者以启发。受限于各项客观因素,本次研究也存在以下三点限制:一方面,本土基础设施组织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以翻译和借鉴国外理论和案例为主,国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分析维度,与本土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关于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本土研究较少,对实务工作的指导意义有限;另一方面,一手资料的获取难度限制了案例的选择范围,以及部分行业平台成立时间短,可研究的素材有限,且仅靠文献研究和公开资料难以深入了解组织实际情况;第三,本研究由基金会论坛秘书处发起,并选择研究自身作为个案,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影响判断的因素;但是,研究秉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从行业视角出发,并非出于宣传性的目的,而是试图通过扎实的一手信息总结提炼全面而真实的组织发展经验与教训,也期待有更多学术界、实务界的研究者更加关注此类平台型组织,不断丰富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因此,考虑到案例研究对象的行业代表性、资料的全面易得性以及对基金会行业发展的参与程度,本研究优先选择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作为案例对象,旨在探索本土基金会行业平台的发展变化脉络,分析影响平台型组织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支持平台型组织充分发挥价值。 07本研究采取案头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献、组织内部档案资料的梳理分析,同时开展深度访谈与专家研讨,广度输入和深度洞察并行,形成核心观点与洞察。首先开展了文献研究,通过摸底当下国内外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研究现状,本研究最终选取了“非正式网络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生命周期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两者分别聚焦于非营利组织的非正式网络阶段和全生命周期,分析在组织发展的特定阶段时的影响要素变化和典型行为。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作为划分基金会论坛发展历程的参考,本研究分析了组织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特征、挑战、机遇和关键成功因素,并关注外部资源变化对组织所处阶段的影响。随后,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了近50份组织年度工作总结和年会评估报告、160余份理事会和组委会会议资料、100余份组织战略规划系列资料,尝试梳理组织发展模式,对于不同阶段的成功因素和风险提出假设。与此同时,本研究还试图对国内外典型的基金会行业平台做对标分析,通过公开的二手资料了解组织发展模式。这些发现有助于对于基金会行业平台发展模式的共性和特性作出假设。在深度访谈方面,本研究选取了组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相关方进行一对一访谈,其中有行业专家、全国型/区域型基金会行业平台代表,也有近20位来自基金会论坛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方代表,如理事会成员、组委会成员、秘书处成员、政府代表和资助方代表。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和观点,验证和补充了基于案头研究得出的假设和分析。此外,本研究还通过举办专家研讨会讨论和验证研究主要观点,碰撞新发现和深化洞察。本次研究在两个方面具有独特性:第一,填补了本土基金会行业平台领域的实务研究空白,为同类基础设施组织的组织发展和变革提供参考;第二,揭示了平台型组织的价值和独特性,为有针对性的资助提供参考。2 研究过程 变革公益生态系统有两种策略:要么改变公益发展的环境条件,要么改变公益行动者或公益实践。——保罗·布罗姆,格里高利·迪斯《培育生态系统》 09第一部分 组织发展变化脉络伴随基金会兴起的浪潮,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于2008年成立,2016年更名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简称“基金会论坛”)。基金会论坛伴随行业走过13年历程,既是陪伴行业在摸索中前行的亲历者,又通过建设平台成为行业变迁的见证者。它看过各方的共聚、激情、迷茫、动摇、离去,也迎来了一批批新生力量的涌入;其中最可贵的是,始终在人潮中与平台共同坚守的那群人。回顾基金会论坛来时的路,恰恰也是基金会行业发展脉络的写照。“过往有什么教训,究竟做对了什么,论坛如何能发展至今?”为了解答这些相关方关心的问题,本次研究剖析了详实的组织内部档案文件,并邀请了各阶段的亲历者带领我们回溯过往关键的每一步,继而看到了行业建设的初心贯穿始终、开放包容的文化传递至今,以及在此过程中,凝聚众人的价值认同、始终支持公共品的耐心资本、顺境中的前瞻视野和逆境中的勇于担当,都是组织在一次次蜕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的关键因素。 “”0101.1 基金会论坛发展历程2008 ☉首次发起单位会议 ☉第一次组委会会议 ☉新闻通报会宣布成立2008年9月1日,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与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八家组织共同召开发起单位会议2008年11月20日,举行了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同日,举行第一次新闻通报会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的logo与宗旨成立背景:满足行业学习交流的迫切需求,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应势而生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后,为响应鼓励基金会(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成立发展的政策导向,各地陆续涌现新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然而,新晋的基金会践行者们面临着来自组织自身、行业内部和社会环境的多重考验,既激情澎湃又对未来充满迷茫,在前行路上倍感孤单,行业内萌生了学习交流的迫切需求和建设行业的强烈意愿。在核心发起人徐永光及南都基金会的推进下,一批基金会先行者快速达成共识,决定以综合型论坛的形式,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以回应行业广泛的交流需求。在筹备过程中,当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以及各基金会理事层对行业建设的认同和支持,都起到不容小视的助推作用。这些新的基金会都不太知道怎么做基金会,都希望能够有个交流的平台抱团取暖,出于这么一个朴素的愿望。行业比较孤单。我们就感觉要用综合论坛的形式,而且论坛比较容易做成。当时一起找了些有共同想法的机构,发起了论坛。 “”第六届年会结束后开了组委会会议。一般是年会后当晚或者第二天开会选轮值主席,之前都有沟通协调,确定哪几家明年想做轮值主席。那届没协商好,敦和和招商局是被临时选为轮值主席的。轮值主席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家族慈善基金会发展报告

文化传媒
国际公益学院2019-01-01
hot

中国慈善公益发展报告

公用事业
国双数据2018-11-08
hot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2年刊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