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机械设备行业通用自动化月度点评:双控影响边际减弱,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加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机械设备行业通用自动化月度点评:双控影响边际减弱,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加速

机械设备2021-11-28周尔双、朱贝贝东吴证券键***
机械设备行业通用自动化月度点评:双控影响边际减弱,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加速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机械设备 通用自动化月度点评 1 / 9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双控影响边际减弱,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加速 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 双控影响边际减弱,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高增 10月PMI指数收于49.2%, 较上月降0.4pct。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8.4%和48.8%,分别较上月降低1.1pct和0.5pct,由于能耗双控、原材料价格偏高对供给端形成直接约束,生产端表现逊于需求端。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5%,略高于9月的3.1%,季调后环比增速+0.39%,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制造业增加值也有小幅回升,主要反映双限的边际影响减弱,上游缺煤限电的缓解带动高能耗制造业生产的恢复。汽车和3C行业迎来反弹,10月汽车产量同比-8.3%(9月值-13.7%),环比+7.2%,主要得益于下游芯片短缺的逐步缓解,10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7.4%(9月值+2.3%),10月高技术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14.7%(9月值+14%),保持高增。 1-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10月单月同比+10.1%(9月值+10.0%),基本平稳,其中1-10月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同比+23.5%,引领制造业投资。根据东吴宏观组判断,2021年内我们依然对制造业投资的回升保持谨慎乐观,从国家稳定制造业比重的要求来看,制造业投资的回升在结构上依然仅限于汽车、医药等少数行业增速快于GDP增速的行业上。  工业机器人:增幅略有收窄,进口替代表现亮眼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主要下游,其行业增速受制造业景气影响。月度数据来看,2021年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8460套,同比+10.6%,环比-1.9%,增幅逐月收窄。季度数据来看,生产端:2021Q3工业机器人产量93176套,同比+43.3%,环比-3.2%;需求端:根据MIRDATA统计,2021Q3主要工业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实现61570台,同比+28.5%,环比-20.2%。进口数据也有所下滑,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统计,2021Q3日本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出口销售额同比-10.4%,自2020Q4以来首次同比负增。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1Q1-Q3全线机型均高速增长,其中协作机器人的增速远超平均,同比+123.8%。但Q3单季度增速放缓,其中重载六轴和协作机器人增速高于平均,分别同比+43.7%和+66.9%。轻载六轴增速回落,出货量同比+20.9%,环比-28.2%,主要原因系Q3电子行业需求放缓,且限电对部分出口强依赖的金属加工行业造成影响。SCARA机器人出货量同比+20.3%,环比-27.0%,增速也有明显放缓,Delta机器人出货量同比+16.1%。 从竞争格局来看,疫情显著加速国产替代,根据MIRDATA统计,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从2020年的29%提升至2021Q1-Q3的31%。此外疫情+缺芯加速行业洗牌,国产龙头逐渐跻身行业前列。2021Q1-Q3主要机器人企业国内出货量排名中,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分别位列第七和第八,其中汇川技术出货量达8315台(主要为SCARA机器人),出货量市占率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021Q1-Q3的4.6%;埃斯顿出货量达6902台(主要为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市占率从2020年的3.3%提升至2021Q1-Q3的3.8%。同时整合Cloos协同效应明显,2021Q1-Q3 Cloos国内出货量达455台,同比+89.6%。中长期来看,随着下游先进制造业中锂电、光伏等需求旺盛,疫情加速“机器换人”,多元化的需求将推动我国机器人行业持续增长。  投资建议:在制造业景气回落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 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标的,推荐【绿的谐波】【国茂股份】【华锐精密】,建议关注【欧科亿】;2)业务布局面向高景气下游、有望平滑行业周期波动标的,推荐【埃斯顿】;3)更新周期拐点向上,规模扩张下进口替代可期,推荐机床企业【科德数控】【国盛智科】,建议关注【海天精工】【创世纪】。  风险提示: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波动;疫情影响持续。 [Table_PicQuote] 行业走势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1、《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持续看好高景气的光伏锂电设备行业,建议关注国产化加速的半导体设备行业》2021-11-21 2、《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持续看好高景气的专用设备行业,重点关注光伏设备、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2021-11-14 3、《机械设备行业:10月挖机销量同比-31%,国内市场阶段性承压》2021-11-12 [Table_Author] 2021年11月28日 证券分析师 周尔双 执业证号:S0600515110002 021-60199784 zhouers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朱贝贝 执业证号:S0600520090001 zhubb@dwzq.com.cn -9%0%9%17%26%2020-112021-032021-072021-11沪深300机械设备(申万) 2 / 9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月报 1. 双控影响边际减弱,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高增 10月PMI指数收于49.2%, 较上月降0.4pct,创下近10月最低值。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8.4%和48.8%,分别较上月回落1.1pct和0.5pct,由于供电紧张、能耗双控、原材料价格偏高对供给端形成直接约束,10 月生产端表现逊于需求端。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略高于9月的3.1%,季调后的环比增速+0.39%,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制造业增加值也有小幅回升,主要反映双限的边际影响逐步减弱,上游缺煤限电的缓解带动高能耗制造业生产的恢复。汽车和3C行业迎来反弹,10月汽车产量同比-8.3%(9月值-13.7%),环比+7.2%,主要得益于下游芯片短缺的逐步缓解,10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7.4%(9月值+2.3%),微型电子计算机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0月产量同比+1.5%(9月值+12.0%),10月高技术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14.7%(9月值+14%),依旧保持高增长。 图1:2021年10月PMI指数为49.2,低于枯荣线(单位:%) 图2: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5%,略高于9月的3.1%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其中10月单月同比+10.1%(9月值+10.0%),基本平稳,其中1-10月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同比+23.5%,引领制造业投资。根据东吴宏观组判断,2021年内我们依然对制造业投资的回升保持谨慎乐观,从国家稳定制造业比重的要求来看,制造业投资的回升在结构上依然仅限于汽车、医药等少数行业增速快于GDP增速的行业上。9-10月的行业数据已初步验证我们的判断,10月单月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2.0%(9月值为-18.2%),9-10月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同比+10.5%和+6.1%(8月值为-18.2%)。 nMrMsMxPqPvNnOxOtOvMtPaQcMbRnPpPmOrQiNqRnMiNtRyRaQnMrQxNqRrQuOnPzQ 3 / 9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月报 图3:1-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 图4:1-10月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3.5%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5:1-10月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5.5% 图6:1-10月3C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2.5%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2. 工业机器人:增幅略有收窄,进口替代表现亮眼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主要下游之一,其行业增速受制造业景气度影响。从月度数据来看,2021年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8460套,同比+10.6%,环比-1.9%;2021年1-10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29.8万套,同比+51.9%,增幅逐月收窄。从季度数据来看,生产端:2021Q3工业机器人产量93176套,同比+43.3%,环比-3.2%;需求端:根据MIRDATA统计,2021Q3主要工业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实现61570台,同比+28.5%,环比-20.2%。进口数据也有所下滑,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统计,2021Q3日本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出口销售额同比-10.4%,自2020Q4以来首次同比负增。 4 / 9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月报 图7:2021年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28460套,同比+10.6% 图8:2021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29.8万套,同比+51.9%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9:2021Q3主要工业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实现61570台,同比+28.5%,环比-20.2% 图10:2021Q3日本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出口销售额同比-10.4%,2020Q4以来首次同比负增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1Q1-Q3全线机型都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协作机器人的增速远超平均,同比+123.8%,我们判断主要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对人机交互需求的不断提升。轻载六轴、重载六轴和SCARA机器人增速较快,分别实现同比+61.8%、+64.3%和+52.8%,Delta机器人保持稳定增长,同比+31.7%。而从Q3单季度来看,全线机型增速均有放缓,其中重载六轴和协作机器人增速高于市场平均,分别实现同比+43.7%和+66.9%。Q3轻载六轴出货量增速有明显回落,同比+20.9%,环比-28.2%,主要原因系Q3电子行业整体需求放缓,且限电对部分出口强依赖的金属加工行业造成影响。然而在电子行业整体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国产本体厂商凭借交期、价格及服务优势,在手机及电脑相关零部件领域加快渗透,截止2021Q3末,轻载六轴的国产化率提升至36.2%(2021Q2值为 5 / 9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月报 33.5%)。SCARA机器人出货量同比+20.3%,环比-27.0%,增速也受到电子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Delta机器人出货量同比+16.1%,增速稳健。 图11:2021Q1-Q3协作机器人的增速远超平均 图12:Q3单季度重载六轴和协作机器人增速高于平均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MIRDATA,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竞争格局来看,疫情显著加速国产替代,一方面,外资企业在生产、交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均受到疫情影响,综合竞争实力有所降低;而另一方面,国产机器人厂商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迅速,已经达到国产替代的临界点,面对疫情带来的机遇,国产机器人企业迅速抢占外资原有市场。根据MIRDATA统计,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从2020年的29%提升至2021Q1-Q3的31%,国产替代如火如荼。此外疫情+缺芯加速行业洗牌,工业机器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产龙头逐渐跻身行业前列。2021Q1-Q3国内机器人出货量排名中,国产机器人龙头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分别位列第七和第八,其中汇川2021Q1-Q3出货量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