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晨会聚焦:王力安防:首家安全门、锁上市企业,产能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晨会聚焦:王力安防:首家安全门、锁上市企业,产能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2021-08-17中泰证券有***
晨会聚焦:王力安防:首家安全门、锁上市企业,产能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分析师:皇甫晓晗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1040001 电话: Email: [Table_Report] 欢迎关注中泰研究所订阅号 晨报内容回顾: [T bl _Su ary 今日预览 今日重点>>  【宏观】陈兴:地产调控会不会放松?  【医药】祝嘉琦:新冠疫苗行业专题9:全球疫情反复,新冠疫苗如何应对突变株  【纺织服装-台华新材(603055)】王雨丝:民用锦纶加速渗透,差异化升级焕新貌  【建材-王力安防(605268)】孙颖:首家安全门、锁上市企业,产能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 【机械-高测股份(688556)】冯胜:高硬脆材料切割装备领军企业,充分受益下游行业扩产潮 研究分享>>  【电新汽车-思源电气(002028)】苏晨:业绩符合预期,电力设备民企龙头加速扩张  【医药-长春高新(000661)】祝嘉琦: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生长激素表现亮眼  【医药-凯莱英(002821)】祝嘉琦:小分子CDMO持续强劲,新业务拓展逐步收获  【食品饮料-金龙鱼(300999)】范劲松:收入稳健增长,成本上升致利润承压  【建材-北新建材(000786)】孙颖:子公司泰山石膏继续上调石膏板价格,定价权凸显 【晨会聚焦】王力安防:首家安全门、锁上市企业,产能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证券研究报告 2021年8月16日 [Table_Industr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晨会聚焦 今日重点 ►【宏观】陈兴:地产调控会不会放松?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今年以来对于房地产行业调控举措频出。那么,随着增长下行压力逐渐加大,地产调控带来的经济影响到底能否承受?又会给地产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报告对此进行展开分析。 地产投资对经济影响究竟多大?一直以来,房地产投资就是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地产投资增速仍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2.4个百分点。不过,今年以来的地产调控措施已经使得地产投资的领先指标趋于走弱,这或将对后续地产投资增速形成拖累。一方面,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自年初以来震荡下行。过去在房企资金存在压力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提高期房销售比例、加快周转来促进回款,而当前期房销售占比提升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土地购置情况也在逐步萎缩。今年上半年土地购置面积增速降幅继续扩大至-11.8%。土地购置的走低也将向新开工以及施工端传导,进而阻碍投资增速的提高。我们究竟能否承受地产投资下行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不妨对其影响做以简单测算。根据最终测算结果,地产投资增速每变动1个百分点,大约会带来GDP名义增速变动0.1个百分点。因而,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可控,短期调控政策放松的必要性不强。 地产调控松动了么?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看,出口、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三者增速同时回落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本轮调控旨在摆脱过去经济增长对于地产的过度依赖,不能以旧眼光看待新问题,现实中并没有看到调控放松的迹象。首先,从供地端来看,首批集中供地似乎并没有达到降地价的效果。近期自然资源部要求第二批集中供地调整出让政策,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虽然这在事实上避免了房企利润空间的进一步压缩,但也意味着政策层面对于房价仍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其次,从房企融资端来看,企业依然面临较强约束。自去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增长就已落入个位数区间。而房企债券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也在放缓。虽然融资状况不容乐观,但调控措施没有引发大范围的“破产潮”,因而可能也不会中途而废。最后,从居民融资端来看,反映购房成本的房贷利率不降反升,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也在持续少增。 避免过度透支,着眼长效机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城镇化进程的放缓,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我国地产销售或已接近极限。从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来看,高购房需求年龄人口见顶之后,会伴随着地产销售和开工的下移。这也意味着,在我国年轻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如果当下继续维持对地产的过度刺激,事实上是在透支未来需求。我国房地产市场当前更多地体现为结构矛盾,如何使得失衡的结构回归均衡,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因而,政策调控思路从过去偏重“需求端的短期刺激”转向“供给端的长效机制”,这次对于放松调控的期待或将落空。 资源存在约束,马太效应凸显。对于房企而言,长效机制的建立意味着行业能够获得的信贷资源下降,企业对于这种变化需要及时适应。而需求总量增速的放缓,使得地产公司整体ROE水平持续回落,与此同时,“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强者恒强”。此外,地产调控措施的持续也或将影响与之相关的家电等消费品表现。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地产调控会不会放松?》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5日 报告作者:陈兴 中泰宏观首席S0740521020001 ►【医药】祝嘉琦:新冠疫苗行业专题9:全球疫情反复,新冠疫苗如何应对突变株? 全球疫情反复,Delta成为主要流行毒株。由于Delta毒株变异株病毒载量大、传播力强,目前已传播至超过130个国家,并成为包括英美在内多国的主要流行毒株。病毒变异叠加部分国家疫情防控放松,全球疫情出现反弹,包括美英在内的多个国家日均新增确诊创下半年以来新高。国内疫情呈现局部点状爆发,7月20日至8月11日全国累计新增本土病例1129例。新冠疫苗接种正在加速推进,截止8月10日全球总接种剂次已超45亿剂,国内超18亿剂。应对变异株,目前以色列、泰国、菲律宾、印尼、美国、英国、法国等相继宣布或考虑为重点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提供加强针。 现有新冠疫苗对变异株尤其是Delta毒株依然有效。保护力方面:mRNA对变异株保护力依然优秀。辉瑞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晨会聚焦 /BioNTech的mRNA疫苗对四种主要变异株的感染保护率依然保持在85%左右的高水平;Moderna的mRNA疫苗对Alpha株的感染保护率高达91%。中和活性方面:都有下降,其中Beta株下降最明显。其中Alpha株对抗体抵抗力最弱,而Beta株对抗体抵抗力最强,这也提示针对Beta株开发相应的变异株疫苗更有意义。 多种策略同步推进,加强免疫或成常态。为了应对Delta毒株及后续可能引起关注的变异毒株,进行加强针接种甚至序贯接种成为必要,针对变异株研发疫苗及更加通用的多价疫苗也迫在眉睫。 1)同源加强:均有积极结果,辉瑞/BioNTech、Moderna获批紧急使用。同源加强研究中,辉瑞产生5-21倍(Beta株)、5-11倍(Delta株)抗体水平;Moderna产生23.2倍(野生株)、32.0倍(Beta株)、43.6倍(Gamma株)、42.3倍(Delta株)23抗体水平;阿斯利康2.1倍;中国生物1.1-1.7倍;科兴生物3-7倍;康希诺8-10倍。8月13日,FDA宣布扩展辉瑞(Pfizer)/BioNTech联合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和Moderna开发的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允许对特定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厂家陆续获批。 2)序贯接种:mRNA序贯加强表现优异,其他序贯研究尚在进行。辉瑞/BioNTech、Moderna的mRNA疫苗作为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序贯接种均比两针腺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好。康希诺的两针灭活+腺病毒载体比两针灭活+灭活增加5+倍抗体水平。 3)变异株疫苗:Moderna变异株疫苗临床数据优秀,国内多家启动临床。针对Beta株的 mRNA-1273.351于2021年3月启动临床,5月初部分II期结果公布,数据显示,第三针加强接种后2周产生的抗体水平是接种前的12倍(野生株)、35倍(Beta株)、27倍(Gamma株)。国内多家企业均对变异株疫苗启动临床研究。 4)多价疫苗:前沿布局,辉瑞和Moderna进度领先。辉瑞的多价苗针对Delta+Alpha株,预计8月份启动I/II期,预计21年第四季度公布初步数据;Moderna的多价苗mRNA-1273.211在今年3月份启动临床,正处于II期,多价苗mRNA-1273.213属于新开研究,尚无具体数据公布。 投资建议:当前全球新冠疫苗接种严重不均衡,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在新冠病毒流行常态化预期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我们预计下半年仍有加强接种及出口需求。目前全球市场仅中美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能力,国产疫苗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变异毒株以及疫苗保护时长的挑战依然存在,新冠病毒局部流行、长期共存或成为大概率事件,新冠疫苗的接种也有望常态化。建议关注2021年有望首批兑现利润的相关企业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B、康泰生物、复星医药等。长期来看,国产重磅疫苗品种逐步上市,疫苗认知度持续提升,推动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关注智飞生物、康泰生物、万泰生物、康华生物、华兰生物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临床推进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显著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新冠疫苗行业专题9:全球疫情反复,新冠疫苗如何应对突变株?》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6日 报告作者:祝嘉琦 中泰医药首席S0740519040001 孙宇瑶 中泰医药研究助理 ►【纺织服装-台华新材(603055)】王雨丝:民用锦纶加速渗透,差异化升级焕新貌 锦纶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专注研发蓄势向上。公司业务涵盖锦纶全产业链的长丝、坯布及面料,拥有国内外优质的运动休闲客户,包括迪卡侬、安踏、乔丹,Lululemon、优衣库等。由于过去几年原材料价格趋势向下,以及新增产能有限,公司2017年以来整体收入保持稳定。同时公司上市后加大了对差异化锦纶产品的研发力度,年均研发投入从上市前的6000万提升到1亿+水平,同时坯布及面料环节竞争加剧毛利率有所下降,导致利润自2017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但步入2021年以来,随着新增12万吨锦纶长丝尤其是差异化丝项目投产,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呈现触底大幅回升态势。 锦纶相对涤纶性能优势明显,户外休闲领域有望加速渗透。锦纶(尼龙)产品在耐磨性、吸湿性、柔软性、弹性及光泽度等方面都优于涤纶产品,在下游纺织民用方面有逐渐替代涤纶的趋势,尤其是对面料功能性要求较高的运动服饰,近年来呈现较快增长态势,锦纶在国内化纤产品中占比持续提升;其中尼龙66丝过去受制于高昂的价格,其民用丝占比仅10%,但强度、耐高温性、耐寒性、阻燃性以及绝缘性尤其突出,在户外、瑜伽服等新兴应用领域需求快速爆发。未来,随着尼龙66丝原材料己二腈及尼龙6丝原材料己内酰胺进入产能集中投放期,预计尼龙丝价格有望进入长期下行通道,进一步带动尼龙材料在户外及运动服饰领域需求的加速渗透。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晨会聚焦 长丝产能步入释放期,差异化丝大幅提升附加值。公司新建12万吨高端锦纶长丝项目(较原长丝产能+185%)于2020年底投产,2021Q1开始逐步放量,并且新建产能聚焦差异化产品,毛利率较原产品高(21Q1毛利率提同比20Q1/环比2020年提升4.4/7.3PCTs)。尤其是在过去国内尼龙66民用丝进口为主的背景下,随着公司在该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有望充分受益于尼龙66丝在下游民用需求爆发。公司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民用锦纶全产业链龙头,在上游长丝端通过规模化生产拥有成本及研发优势,同时中下游贴近终端品牌,可根据品牌客户需求精准研发,抢占高端市场以及持续提升附加值。 政策及品牌推动加速,再生锦纶迎来成长蓝海。随国内外加大对纺织面料回收的政策力度,且国际知名品牌也相继推出100%再生面料使用的时间表(至2030年),再生化纤材料正成为全球化纤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而在化纤材料中,锦纶由于其特征官能团反应活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