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经济动能减弱,进口增速有所下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经济动能减弱,进口增速有所下跌

2021-07-13北京大学李***
经济动能减弱,进口增速有所下跌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出口韧性复工复产步伐加快,进出口增速回暖 经济动能减弱,进口增速有所下跌 ——翟乃森 2021年6月 出口同比(%) 进口同比(%) 贸易差额 (亿美元 ) 官方数据 32.2 36.7 515.3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 26.8 30.9 500.0 Wind市场预测均值 21.4 26.2 527.8 要点 ● 全球经济修复步伐加快,出口韧性仍在 ● 经济动能减弱,进口增速有所下跌 ● 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增长势头良好,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出现分化 进出口点评报告 A0305-20210713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组长:苏剑 课题组成员: 翟乃森 陈丽娜 康 健 纪 尧 邵宇佳 周 圆 联系人: 许竹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扫描二维码或发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阅读本中心报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按美元计价,2021年6月,中国进出口总值51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其中,出口2814.2亿美元,增长32.2%;进 口2298.9亿美元,增长36.7%;贸易顺差515.3亿美元。从出口情况看,中国出口韧性仍然强劲,主要得益于疫苗接种加速和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加快,为出口增速的提高奠定基础;从进口情况看,中国进口增速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对进口的扰动影响。 图1 进出口额增速: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 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图2 中国贸易差额:当月值(亿美元) 数据来源: 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全球经济修复步伐加快,出口韧性仍在 按美元计价,6月份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长32.2%,增速较上月有所提高,超市场预期。上半年,中国外贸出口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良好势头,增速较快。在去年同期基数效应较弱32.20 36.70 -100-5050100150200出口金额:当月同比进口金额:当月同比515.30 -800-600-400-2002004006008001,0001,200贸易差额:当月值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的情况下,6月份出口增速仍保持高位,验证了我们对出口韧性较高的判断,疫苗接种加速、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加快为出口增速提高奠定了基础。一方面,从6月份数据看,在防疫限制措施放松和国内经济走强的推动下,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62.1,前值62.6,预期62.6,虽不及市场预期,但是仍处于高位。随着疫情限制解除,欧元区经济恢复加速,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终值为63.4,超市场预期的63.1,高于前值(初值)63.1,为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美国6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85万,高于市场普遍预期,但是失业率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5.9%,劳动力供应瓶颈仍在,影响供应链恢复。中国出口运价数据验证出口需求强劲的事实,6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继续上涨,出口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2483,较5月份大幅上涨13.9%。 图3 全球制造业PMI(%) 图4 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动能减弱,进口增速有所下跌 按照美元计价,6月份中国进口额同比增长36.7 %,较上月有所下降。本月进口增速较上月有所下降,除受本月基数效应较弱的影响之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也是主要影响因素。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制造业延续稳定扩张态势,但是动能有所减弱,进口PMI为49.7%,较上月减少1.2个百分点,进口需求有所下降。当前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已开始影响部分企业的接单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或对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对进口增长速度造成扰动。此外,进口高频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进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428,较上月上升8.5%,表明中国进口运价仍处于上升趋势。 62.10 63.40 303540455055606570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1-05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季调欧元区:制造业PMI2,591.41 5001,0001,5002,0002,5003,000CCFI:综合指数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图5 主要PMI指数(%) 图6中国进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增长势头良好,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出现分化 分国别来看,中国上半年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按人民币计,1- 6月东盟为 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贸易总值2.66万亿元,增长27.8%,占外贸总值的14.8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2.52万亿元,增长26.7%,占14.0%。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2.21万亿元,增长34.6%,占12.3%。日本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总值为1.18万亿元,增长14.5%,占6.6%。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27.5%。 图7 中国对主要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速(%) 图8 主要商品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从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增速上看,中国对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出现分化。6月份铁矿砂、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原油进口量下跌,铁矿砂、原油、天然气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6%、-3%、23.8%。农产品方面,肉类、粮食进口需求维持高位,2021年1- 6月份进口粮食、肉类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43.1%、7%。 50.90 49.70 303540455055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2021-04PMIPMI:进口1,457.74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CICFI:综合指数34.60 27.80 -30-20-101020304050607080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2021-04美国:进出口金额:人民币:累计同比欧盟:进出口金额:人民币:累计同比东南亚国家联盟:进出口金额:人民币:累计同比2.60 -3.00 43.10 -30-20-1010203040506070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2021-04进口数量:铁矿砂及其精矿:累计同比进口数量:原油:累计同比进口数量:粮食:累计同比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