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中期策略报告:需求长期景气,布局创新、医疗服务和消费主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中期策略报告:需求长期景气,布局创新、医疗服务和消费主线

医药生物2021-07-10沈文文中航证券无***
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中期策略报告:需求长期景气,布局创新、医疗服务和消费主线

医药生物行业策略报告2021年7月10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需求长期景气,布局创新、医疗服务和消费主线——2021年医药生物中期策略报告分析师:沈文文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13070003 核心观点2➢核心观点:医药行业成长加速,疫情驱动出口增长。截至2021年5月,医药制造业维持增长态势。2021年前5月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1162.30亿元,利润总额为2244.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60%和81.70%。2021Q1医药生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51.69亿元,行业排名第11;营收增速为30.39%,行业排名第16,收入规模和增速处在全行业中游位置。受疫情催化,出口增速进一步提高医药行业(医药行业包括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医用敷料、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和抗生素五类)前5个月实现出口总额1935.15亿元,同比增长55.52%。剔除医疗仪器及器械、医用敷料,我国医药制造业出口总额1106.50亿元,同比增长58.23%。长期来看,老龄化进程驱动医疗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数据显示,医疗服务表现突出,但公募机构在配置层面并没出现明显的边际变化。药械集采持续推进,中药产业迎来红利窗口期,医美产业消费升级,迎来规范发展的黄金窗口。第五轮药品集采工作落地,药品集采步入常态化,同时,骨科耗材集采工作也在全国有条不紊全面开展。我们认为,随着高值耗材器械集采将逐渐趋于常态,高值耗材价格下降的预期将会逐步兑现。未来纳入集采的器械厂商有望通过降低产品价格实现以价换量,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业绩。同时,受益于成本优势,国产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格局将会逐步加剧,市场将会加速分化。另一方面,政策支持、消费驱动和估值反转有望驱动中医药行业的复苏。同时,作为长坡厚雪的消费升级赛道,医美行业由于其确定性成长机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医疗消费支付能力持续向好。2020年,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24639亿元,增速为0.89%;同年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为20949亿元,增速为0.46%,医保基金支出增速在连续两年高于收入增速后出现反转。医保基金盈余方面,2020年我国医保基金盈余为3689亿元,增速为3.43%。近三年来我国医保基金盈余稳中有升,尚未出现下滑趋势。截至2021年5月,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为6360.22亿元,增速为23.53%。健康险保费赔付方面,前5月规模高达1644.42亿元,增速为74.20%。整体来看,我国健康险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保费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个人支付、医保基金支付以外的另一支撑。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医保基金的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情况显示支付能力仍处于持续上升趋势,短期无忧。 mNxPzQnOpQmPpMqNxPrRrO7N8Q6MsQmMoMmNkPqQoRfQqRpM8OnNyRxNoOsNuOrQxP核心观点3新冠疫苗研发百花齐放,各国快速接种的情况下,新冠疫情确定转好。全球疫情方面,2020年3月26日以后,美国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1.83亿人,全球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96万,目前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在30万至50万之间。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的陆续接种,新冠肺炎疫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下降趋势确定。截至6月30日,全球新冠疫苗进入临床阶段项目共计96个,包括I期临床项目27个、I/II期临床项目11个、II期临床项目7个和III期临床项目20个。累计上市或进入紧急使用状态的疫苗共计16个。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剂量方面,截至6月30日,全球共接种新冠疫苗308855.68万剂。目前接种新冠疫苗剂量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为中国大陆、印度、美国、巴西和英国,接种数量分别为124467.50万剂、32915.81万剂、32652.15万剂、10147.68剂和7790.92万剂。业绩高速增长,整体估值溢价维持在较高水平。按照2021年6月30日的收盘数据,采用整体法(TTM)计算,医药行业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最新报告期MRQ)分别为42.21和5.96,行业排名分别为第8名和第3名。横向比较数据显示,医药行业市盈率及市净率溢价比率目前仍然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按市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按市净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依次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和医药商业。综合来看,化学制剂、中药和医药商业的综合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疫情大环境的高需求刺激和2020年较低的行业业绩基数下,行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高程度增长。同时,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高于营收增速。营业收入角度来看,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的同比增速高于行业整体水平,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中药和化学制剂的同比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中药和化学制剂为负增速。归母净利润方面,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的同比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值,受2020Q1低基数的影响,医疗服务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同时,受益于疫情的高景气,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 核心观点4投资策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我国疫情常态化管控政策下,部分常规医疗需求受到抑制,但疫情相关需求快速增长。政策方面:1)集采常态化贯穿药械。随着去年11月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落地,冠脉支架集采为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拉开序幕,标准化程度较高、具备国产替代属性的高值器械耗材,符合耗材集采开展的逻辑,2021年6月,骨科耗材集采全面开展。药品方面,第五轮药品集采落地;2)医保目录谈判成为创新药医保准入的重要途径。2021医保目录谈判的结果显示,创新药品仍是受益较高的品类。创新能力强,竞争格局缓和的生产企业将会得到较好的发展;3)新冠疫苗作为免费公共卫生产品,有望持续提升细分领域市场关注度。医药行业未来仍然是改革的中心,一方面,政策会引导创新药研发资源的有效布局,避免重复投入和创新仿制化;另一方面,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明朗的情况下,市场担心投放型疫情产业相关企业的业绩见顶的风险较高,资产配置迎来切换节点。结合行业政策、基本面和市场风格的变化,建议在市场分化和加剧波动行情确定的情况下,关注成长确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白马股和产品差异化布局具备超预期可能的二线蓝筹。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贝达药业、信立泰、恩华药业、科伦药业、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和普洛药业等;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乐普医疗、欧普康视、鱼跃医疗和微创医疗等;3)对药械降价免疫的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等;4)不受医保约束的消费类医药企业,包括成长和医美消费类、疫苗类和保健类等领域,建议关注长春高新、爱美客、华熙生物、智飞生物和片仔癀等。 1245目录3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走势集采政策延续,中医药迎来红利窗口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好转医保基金运转良好估值与上市公司业绩6投资展望 1.1 医药制造业成长加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6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疫情产业链持续催化,成长加速。截至2021年5月,医药制造业维持增长态势。2021年5月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1162.30亿元,利润总额为2244.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60%和81.70%。2020年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4857.30亿元,利润总额为3506.7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50%和12.80%。图1: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图2: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及增速情况0%5%10%15%20%25%30%35%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营业收入(亿元)增速0%10%20%30%40%50%60%70%80%9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利润总额(亿元)增速(%) 1.1 医药生物板块营收稳定增长7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上市公司数据方面,医药生物板块维持平稳表现。2021Q1医药生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51.69亿元,行业排名第11;营收增速为30.39%,行业排名第16,收入规模和增速处在全行业中游位置。图3:2021Q1医药生物营业收入图4 :2021Q1医药生物营业收入增速5251.69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建筑装饰银行非银金融化工采掘汽车交通运输电子有色金属钢铁医药生物房地产商业贸易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通信轻工制造计算机传媒建筑材料国防军工纺织服装休闲服务综合单位:亿元30.39%0%10%20%30%40%50%60%70%80%汽车休闲服务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轻工制造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钢铁家用电器农林牧渔电子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房地产医药生物计算机纺织服装国防军工公用事业传媒食品饮料化工通信综合采掘非银金融银行 1.1 医药生物板块净利润行业排名居前8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2021Q1医药生物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554.79亿元,行业排名第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1.90%,行业排名第19。整体来看,医药生物板块盈利规模均处在全行业前列,业绩增速处于全行业中游水平。考虑到其他行业的低基数效应更加明显,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成长属性被显著低估。图5:2021Q1医药生物归母净利润图6:2021Q1医药生物归母净利润增速554.79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银行非银金融化工采掘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建筑装饰公用事业汽车机械设备钢铁电气设备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家用电器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轻工制造传媒商业贸易通信纺织服装国防军工计算机休闲服务综合单位:亿元81.90%-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化工采掘汽车交通运输有色金属计算机纺织服装钢铁休闲服务商业贸易机械设备轻工制造电子电气设备通信家用电器传媒建筑材料医药生物建筑装饰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综合银行农林牧渔国防军工房地产 1.2 疫情驱动出口,维持高增长趋势9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疫情驱动出口持续高增长,海外医疗物资需求依旧高涨,带动我国医药制造业出口提升。截至2021年5月,医药行业(医药行业包括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医用敷料、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和抗生素五类)实现出口总额1935.15亿元,同比增长55.52%。剔除医疗仪器及器械、医用敷料,我国医药制造业出口总额1106.50亿元,同比增长58.23%。图7:医药行业出口总额及增速图8 :医药制造业出口总额及增速0%10%20%30%40%50%6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5医药材及药品医用敷料中药材及中式成药抗菌素(制剂除外)行业出口增速-10%0%10%20%30%40%50%60%70%05001000150020002500出口总额(亿元)增速单位:亿元 1.2 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增速大幅提升10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出口构成方面,分品类来看,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和医用敷料出口额最大。截至2021年5月出口额分别为1240.69亿元、494.25亿元和56.91亿元,增速分别为100.95%、12.64%和32.67%,医药材及药品增速大幅提升,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速较此前有所放缓,医用敷料增速有所提高。从成长能力来看,医药材及药品、医用敷料和医疗仪器及器械三类增长速度最快,分别是100.95%、32.67%和12.64%。图9:医药行业出口结构图10 :医药行业细分领域出口增速05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