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转向加强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转向加强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转向加强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2021年5月 第9期 总第110期 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点转向加强 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岳晓勇 人大国发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教授,院长兼首席专家为校长刘伟教授。2015年人大国发院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小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对中国面临的各类重大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为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8楼 网站:http://NADS.ruc.edu.cn 作者简介 岳晓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世情研究中心主任。岳晓勇博士曾任外交部政研室副主任、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中国驻美国使馆政治处主任和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等职,并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卡塔尔国、哈希姆约旦王国和爱尔兰共和国大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常务理事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宁夏)外事顾问。岳晓勇博士长期从事外交实践、中国外交政策调研和国际关系及中国对外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美国对外政策、中美关系及国际战略问题等。 欢迎媒体摘发、转载或采访。 媒体热线:张雯婷;办公电话:010-62625159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 主编:刘青 编辑部主任:邹静娴 本期责编:邹静娴 张雯婷 摘 要 2008年的西方经济危机迫使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加强再分配、更多地支持就业和劳动市场,这一调整以拜登政府上台为标志并进一步强化。拜登上台后接连推出多项总额近6万亿美元的开支计划,特别是4月底1.8万亿的“美国家庭计划”,突显出了政府的作用,明确支持就业和劳动市场。拜登政府的此项考虑出于内政博弈、应对疫情和经济恢复以及大国竞争等多重目标,除此之外,宏观经济政策理念转向也是基本动因。起于2008年应对从美爆发的经济危机而加速于2020年的抗疫纾困,发达国家大幅纠正长期以来里根经济学中自由放任型市场经济模式和偏重资方利益考虑的错误,转向加强对就业和劳方的支持,试图平衡劳资利益,各国央行的宏观目标由优先控通胀转向促就业。英国《经济学人》近期的专题社论和系列分析报告的摘要显示,经合组织国家的宏观经济理念和政策都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认为美国提出的重构全球供应链不合时宜;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有重大产业意义,但对就业、劳动市场和业态的冲击被夸大;数字技术、居家办公、劳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正加速改变就业方式和理念,创造新的机会,产生了一系列世界性的经济、治理、立法、制度、文化和政治影响,为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各国须加速适应。 1 4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上台百日之际,首次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明确否定了自里根时期以来以减税和放权等为核心的美国保守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强调“下渗经济学”(Trickle-down economics)从来就是无效的,严重摧残了美国,导致了最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要彻底改变美国过分放任型的自由经济运作方式,加强关注穷困和低收入群体,提出总额为1.8万亿美元的“美国家庭计划”,重点支持劳动市场和就业,强调这将振兴美国经济、支撑中产阶级、确保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并在大国竞争中获胜。这是继特朗普政府2020年数万亿开支、拜登上台三个月提出1.9亿的经济拯救计划以及近2万亿的基建和新能源计划后美国再次开启的大幅开支行动。多数欧洲主流媒认为即使美政策思路是对的,其开支规模之大、节奏之快也令人惊异,对其前景的预测持谨慎态度,认为这是拜登政治上的大赌博,是民主党着眼于中选,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的巨大压力下,急于寻找政策出路并加强与共和党争夺选民的结果,也反映出美在经济政策和理念上出现了很大甚至是历史性的变化,将对其他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的这一变化并非一时冲动,从2008年的西方经济危机到2020年的疫情大流行,经济理论和政策界一直强烈批评美国长期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从理论到实践都犯了错误,大调整势在必行,方向是加强国家和联邦政府的作用、加强再分配力度。以此为背景,英国《经济学人》今年4月中旬刊发表了封面社论和长篇专题综述,针对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变化、科技发展和疫情冲击,对以美为首的发 2 达国家的经济现状及变化前景,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过去40年来西方主要有利于资方的保守主义放任型自由经济政策的弊端暴露,甚至失败了,现在从理论到政策都要更多地向有利于劳方的方向倾斜,加强考虑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和促进就业,真正支撑中产阶层,这有利于发达经济体在新的世界科技与商业环境下均衡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本文结合有关动向将此综述摘要如下,供观察当前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念调整参考。 一、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趋势性变化是前所少见地更加重视劳动力市场和劳方利益调整 40年来,发达国家的劳动者遭受了多重冲击:全球化贸易、无情的技术变革、不平等的工资以及公共部门应对衰退时偏重扶持资本等。投资者和公司企业享受市场全球扩张的好处,推动金融自由化,降低企业税,导致劳动力及其市场的破碎和坍塌。这一点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非常明显,当世界正挣扎着从疫情中恢复之时,这种资本优先于劳动的政策生态正出现大逆变。虽然现在说劳动市场进入金色时代为时尚早,但美国的就业率的确在疫情刚开始缓解时就迅速回升,其中蕴涵着很多重大政策性变化。2020年1月,美国失业率达15%,现在降至6%,过去10个月里有5个月的就业率达历史最佳,公众的就业信心得到恢复,欧洲虽处在疫情第三波高峰中,劳动力市场情况也好于预期。其中,有两个较深层次的变化。 3 (一)各国出现了几十年未见的对劳工更友好的国内政治环境 最低工资普遍上提,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工资增长25%,政府和公共机构加强改善员工待遇。美国拜登政府正推动国会通过基建法案,加强工会和提高员工收入。各国央行优先关心就业,其次才考虑反通胀,一向偏好紧缩政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初放风称支持加征富人税和公司税,美最大投行JPMorgan Chase杰米·迪蒙董事长在本月给股东的信中强调提高员工工资。 (二)科技变化 悲观论者认为,疫情肆虐将给劳工市场带来灾难,智能机器人会大量代替人工,但专业研究及其证据表明,在可见的未来不会出现这种情势。2019年有三分之二的美国就业者对工作的安全感表示满意,德国雇员的就业安全感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日本,失业率有所下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促使2021年发达国家的长期就业前景总体得以改善。更多人不出家门就可以远距离上班,减轻了不少新兴城市住房和写字楼的压力,居家工作的幸福感和效率都更高,到2020年底,美国企业对工作电脑的开支年度实际上升25%,经济学界认为如此大幅度的投入将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和工资水平。 二、西方政策界,甚至部分资方迫于压力和宏观经济特点变化不得不接受上述趋向并加紧适应 社会购买力的提高,如果是由中线工资提高带来的,会比利润和股价上升要健康得多。发达国家企业界近年来改善员工待遇、加强培 4 训、消除种族和性别歧视的趋势增强,还迫使政府加强促进就业,这正带来很大收益。此时,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对经济活动中劳资集团利益的权衡,顺势而为,改善就业待遇,提高社会生产率,而不是继续聚焦对劳动的“管制和保护”,导致新的社会对立。 (一)在弹性和服务性工作增多的新时代要“重新界定”工人权利 流动和临时性工作有增多的趋向,在规模和影响上都被夸大了。出租车和食品递送的工作在网上公司出现前就存在,但服务部门的就业,特别是家政或护理等,将随人口增加而继续发展。要在社会上消除此类工作没有事业或成就感的陈旧观念,对于一些开拓或实验性工作模式,不要急于加强规制;国家和政府应该加紧实现社会安全网现代化,改进就业法律,既强化社会保障,确保经济韧劲,又保证就业市场的活力和创新。 (二)要通过向劳动者扩大机会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实际形成高技能和低技能两个市场,这就需要社会上升通道保持顺畅。政府管理部门有责任促成以绩效为基础的通道,确保培训和教育机会,取消获取职业证书或执照过程中的不必要障碍,包括医生和律师业,消除执照保护主义,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使得进入职业的规则更加通用和简化。 在加强关心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仍要注意找到新的平衡点。要接受上世纪70年代过度保护的教训。美国有人提出要“全面”重构全球供应链,这只会阻碍市场的正常运行,降低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5 很不可取;也要注意对企业过度重税而压抑投资,央行如完全忽视通胀亦会带来灾难。当前主要的调整点是,各国不要对当前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大趋势感到不安,总是去怀念40年前欧美的那股保守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某些东西,似乎只有“放放放”才对。时代在变,该轮到向劳方利益变化了,新的劳资平衡将使整个经济变得更好,各国要抓住机会。 三、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和就业市场正出现改善的内在需要 经过对经合组织37个国家的调研,学界关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前景黯淡和劳方处境将日益恶化的流行观点有失偏颇,实际上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和就业市场正出现改善的内在需要。疫情沉重打击了各国的劳动市场,损失的就业岗位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14倍,受打击最重的是低技能工作者。 发达国家2020年4月的失业率从5%上升到9%,美国达15%,造成一些地方处理失业保障的电脑系统崩溃,但恢复得较快,到2020年底,经合组织失业率恢复到6.9%,考虑到一般有1.5个百分点未登记的隐形失业以及疫情后普遍采取的带薪留岗措施(furlough),就业恢复算是较好的。瑞银报告认为,欧洲在2020年第三季度失业率从早先的20%回落到10%。欧盟统计局2021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3月失业率续降至8.1%,欧盟总失业率降到7.3%。 疫情前就出现了对劳动力市场有利的新变化,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变化。经合组织有一半以上国家的16—64岁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 6 人数的比率达历史新高,这还是在许多发达国家最低工资提高和移民增多情况下的。工资收入仍不理想,但比经济危机后的2009年明显好转,经济界常用“劳动占比”(社会总工资和福利支出与国民总收入之比)来衡量劳动者在经济增长中的分享度,2019年这一比率在美欧日都普遍上升。收入不平等仍达到历史高位,只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这一趋势没再扩大反而缩小了,最低收入人群的境况开始改善。提高就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为更多部门所重视,各国劳动政策也在调整。本宁·格拉斯就业咨询公司报告显示,疫情前美国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有一半在5年内成功换新工作。估计疫情之后,在疫情前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