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首创证券]:化工行业简评报告:全球光刻胶供应紧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化工行业简评报告:全球光刻胶供应紧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基础化工2021-05-30于庭泽首创证券我***
化工行业简评报告:全球光刻胶供应紧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Rank] 评级: 看好 [Table_Authors] 于庭泽 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SAC执证编号:S0110520090003 yutingze@sczq.com.cn 赵晨曦 研究助理 zhaochenxi@sczq.com.cn 电话:010-56511805 [Table_Chart] 市场指数走势(最近1年)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 [Table_OtherReport]  美国双反终裁落地,轮胎龙头国际化行稳致远  周期行情持续分化,甄选攻守兼备品种  多品种价格创新高,化工行情深度演绎 核心观点 [Table_Summary]  事件:日本信越化学KrF光刻胶产能不足,多家中国大陆晶圆厂受到影响,部分企业甚至被断供,国产KrF光刻胶迎来发展机遇。  点评: ⚫ 国外光刻胶巨头产能受限,供需紧张。由于地震原因,全球五大光刻胶生产企业信越化学KrF光刻胶福岛工厂关闭,产能受限,限制对华出口光刻胶。同时由于全球晶圆厂新增产能较多,对光刻胶需求高涨,光刻胶供应持续紧张。预计到2024年,全球会新增22座8英寸晶圆厂,预计月产能将达到660万片。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大陆晶圆厂建设也迎来高速增长期,未来五年在中国大陆新建至少29座晶圆厂。 ⚫ 光刻胶行业具有极高技术壁垒,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光刻胶行业具有极高的行业壁垒,因此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长年被日本和美国专业公司所垄断。目前前五大厂商占据了全球光刻胶市场87%的份额,行业集中度极高。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同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国外已经可以量产第五代极紫外光刻机用光刻胶,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在实验室阶段,最新的12英寸晶圆所用的ArF光刻胶在我国还处在研发阶段,8英寸晶圆所用KrF光刻胶国产化率仅为1%。 ⚫ 国内光刻胶行业正在加速追赶.由于国外对我国封锁高端光刻胶生产工艺技术,我国光刻胶自给率非常低,半导体光刻胶国产化率仅为个位数。高端光刻胶为国外巨头所垄断的行情时刻对我国芯片制造形成威胁。由于光刻胶保质期较短(6-9个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国芯片制造即会受到威胁,因此国产化势在必行。国家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高端光刻胶技术攻关。根据科技部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几家公司:晶瑞股份子公司苏州瑞红拥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光刻胶工厂,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光刻胶的企业之一,承担国家02专项项目,产品已经向中芯国际、扬杰科技等公司供货。目前拥有i线光刻胶100吨/年,KrF光刻胶进入中试阶段;彤程新材参股子公司北京科华是唯一被SEMI列入全球光刻胶八强的中国光刻胶公司。同时投资5.7亿元在上海建设年产1.1万吨半导体、平板显示用光刻胶预计于2021年末建成投产。现在北京科华可实现i线光刻胶500吨/年、KrF光刻胶产能10吨/年,其参与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紫外(EUV)光刻胶项目已通过验收;南大光电目前已经建成年产25吨193nm(ArF)光刻胶,其研发团队阵容强大,均为国内半导体光刻胶一线人员。上海新阳是承担国家“02专项”193nm光刻胶项目公司之一,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生产12寸大硅片企业,目前已经取得的台积电供货商资质。容大感光十年前开始光刻胶的研发与产业化,目前光刻胶产品涵盖的主要领域为平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半导体芯片等。 ⚫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达预期,海外技术封锁 -0.500.511-Jun12-Aug23-Oct3-Jan16-Mar27-May化工沪深300 [Table_Title] 全球光刻胶供应紧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Table_ReportDate] 化工 | 行业简评报告 | 2021.05.30 行业简评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 图 1:全球半导体生产格局 图 2: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首创证券 表 1: 半导体光刻胶主要品种 主要品种 国产化率 主要用途 国内公司 g线光刻胶(436nm) 10% 6寸晶圆 容大感光、苏州瑞红、北京科华 i线光刻胶(365nm) 10% 6寸、8寸晶圆 KrF线光刻胶(248nm) 1% 8寸晶圆 上海新阳、南大光电、苏州瑞红、北京科华 ArF线光刻胶(193nm) 1% 12寸晶圆 EUV线光刻胶(13.5nm) 研发阶段 12寸晶圆 北京科华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首创证券 pOqNtQwPxPwOrMzRzQsPmN9P8Q9PtRmMtRnMkPpPqOkPoOmN6MnMqMNZrRrPvPtPoO 行业简评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Introduction] 分析师简介 于庭泽,研究发展部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清华工科本硕,历任招商证券化工高级分析师,联讯(粤开)证券化工首席分析师,2020年9月加入首创证券。 赵晨曦,研究发展部化工行业研究助理。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2020年12月加入首创证券。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将对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所在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首创证券认为可靠,但首创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首创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需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工具仅提供给阁下作参考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该等信息、材料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首创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首创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首创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首创证券的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首创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首创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首创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评级说明 1. 投资建议的比较标准 投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 以报告发布后的6个月内的市场表现为比较标准,报告发布日后的6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的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 2.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报告发布日后的6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的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 评级 说明 股票投资评级 买入 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15%以上 增持 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5%-15%之间 中性 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5%-5%之间 减持 相对沪深300指数跌幅5%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 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 中性 行业与整体市场表现基本持平 看淡 行业弱于整体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