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三:从负排放技术中把握碳中和投资机会,CCUS或成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三:从负排放技术中把握碳中和投资机会,CCUS或成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

公用事业2021-03-20安信证券无***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碳中和系列报告三:从负排放技术中把握碳中和投资机会,CCUS或成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碳中和系列报告三:从负排放技术中把握碳中和投资机会,CCUS或成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 ■ 碳中和成两会热点议题,长期聚焦相关领域。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了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于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去年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同时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目标。碳达峰、 碳中和成为两会热点议题,较长时间获得广泛关注。 ■碳中和目标是整体经济的挑战,只有通过大规模减少各经济部门(包括建筑、工业、交通、电力、炼油、农业、林业)的排放量,才可能将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为零。每个部门都将面临自己的挑战和机遇,都需减少碳排放和碳足迹,以尽可能提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意味着需要快速大规模地推广低碳能源,根据能源基金会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中研究发现,要达到1.5°C的温控目标,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应从 2015年约6%增加到2035年的35-65%,以及2050年的70-85%。这些脱碳战略的实施还将导致建筑、工业和交通领域使用的能源载体发生变化。所有脱碳战略的根本在于各部门逐步淘汰未采用 CCUS 技术的煤炭使用。这表示电力和工业部门将首当其冲,因为目前煤炭占据了这些部门燃料供给的很大比例。 ■负排放技术不可或缺,这些负排放技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八种负排放技术:根据The Conservation网站整理出现有造林/再造林、生物炭、生物质能源+CO2捕获和储存、直接从空气中捕捉、强化风化(矿物碳化)、改良农业种植方式、海洋(铁)施肥和海洋碱性共计8类负排放技术。 碳汇造林:林业碳汇是重要的碳汇吸收方式。我国的碳汇能力逐步提升,根据《自然》期刊,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林业碳汇在碳中和愿景中扮演重要角色,将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Table_Tit le 2021年03月20日 环保及公用事业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2.18 10.60 -6.22 绝对收益 -11.17 10.75 30.84 邵琳琳 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3080002 shaoll@essence.com.cn 021-35082107 汪磊 报告联系人 wanglei4@essence.com.cn 相关报告 碳中和深度之二: CCER,从方法学上把握碳交易市场机会 2021-03-15 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纲新鲜出炉,绿色发展加大力度 2021-03-14 碳中和成为两会热点议题,各地制定行动方案 2021-03-14 碳中和大趋势下,环保公用板块再迎良机 2021-03-08 环保治理力度加强,碳中和热度持续 2021-03-07 -11%-1%9%19%29%39%49%202 0-03202 0-07202 0-11环保及公用事业 沪深300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生物质能源:储量丰富,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生物质能源是唯一一种可以以气态、液态或者是固态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在全球呈现普遍性、能源价值高、可获取性强等特性。生物质主要包括木质素、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有发电、供热、制气、制油、制生物质碳等综合利用模式,非常多元可实现。生物质能多元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以热电联产为主要供能模式的生物质发电,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根据《我国生物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可产生农林生物质资源约39.79亿吨,其中可能源化利用部分达3.26亿吨,占比约8.2%。 CCUS:作为新兴技术引起重视,将成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工业过程。作为一项有望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的新兴技术,CCUS是未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Global CCS Institute, 2019年全球大型CCUS项目数量增加到51个,其中19个项目已经运行,4个项目在建,其他28个项目还处于设计或开发阶段。过去的十年,全球CCUS运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2019年全球CO2捕集和封存量已经接近100Mtpa。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报告(2019),国内共开展了9个纯捕集示范项目、12 个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其中包含 10 个全流程示范项目。除此之外,国内还开展了数十个化工、生物利用项目。2019年我国共有18个捕集项目在运行,二氧化碳捕集量约170万吨;12个地质利用项目运行中,地质利用量约100万吨;化工利用量约25万吨、生物利用量约6万吨。 ■投资建议:碳中和将带来各行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负排放技术不可或缺,建议重点关注林业碳汇、园林生态优质标的【绿茵生态】;生物质能源发电领域的【维尔利】;垃圾焚烧领域建议关注【瀚蓝环境】【上海环境】;CCUS相关领域的监测设备公司【雪迪龙】【先河环保】;清洁能源中风电领域优质的风电运营企业标的【节能风电】和光伏领域中主营光伏电厂运营的标的【太阳能】。 ■风险提示:绿色经济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碳交易收益不及预期 mNsRrPuNmNmMtMtQrOsOoPaQdNbRsQqQtRnMeRqQoNfQpNtR9PnPtQxNnNnRuOmMrO行业深度分析/环保及公用事业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碳中和是高质量增长与发展基础,绿色、低碳、循环势必加大力度 .................................... 5 1.1. 碳中和成两会热点议题,长期聚焦相关领域 .............................................................. 5 1.2. 各部门脱碳战略展望 ................................................................................................. 6 2. 负排放技术不可或缺,CCUS引发广泛关注 ....................................................................... 8 2.1. 技术创新是实现碳中和关键 ....................................................................................... 8 2.2. 碳汇造林传统手段潜力巨大,看好碳汇项目交易 ..................................................... 10 2.3. 生物质能源储量丰富,利用模式多元化,开启可替代空间 ........................................11 2.4. CCUS作为新兴技术引起重视,将成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 14 2.4.1. CCUS将成为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 .................................................................. 14 2.4.2. CCUS发展现状 .............................................................................................. 14 2.4.3. 我国CCUS发展及机遇.................................................................................. 17 3. 投资机会.......................................................................................................................... 20 3.1. 林业碳汇:绿茵生态 ............................................................................................... 20 3.2. 湿垃圾龙头:维尔利 ............................................................................................... 21 3.3. 垃圾焚烧:瀚蓝环境 ............................................................................................... 21 3.4. 垃圾焚烧:上海环境 ............................................................................................... 22 3.5. 排放监测:雪迪龙 ................................................................................................... 22 3.6. 排放监测:先河环保 ............................................................................................... 22 3.7. 风电运营:节能风电 ............................................................................................... 23 3.8. 光伏运营:太阳能 ................................................................................................... 23 图表目录 图1:我国的新增长战略与碳中和愿景.................................................................................... 5 图2:2018年我国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