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机械设备:周期板块业绩现金流大幅改善,成长板块维持高增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机械设备:周期板块业绩现金流大幅改善,成长板块维持高增长

机械设备2018-09-02陈显帆、周尔双、王皓、倪正洋东吴证券别***
机械设备:周期板块业绩现金流大幅改善,成长板块维持高增长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1 / 12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周期板块业绩现金流大幅改善,成长板块维持高增长 增持(维持) 1.推荐组合 【三一重工】、【先导智能】、【晶盛机电】、【杰瑞股份】 【海油工程】、【恒立液压】、【精测电子】、【浙江鼎力】 2.投资要点  机械行业2018H1归母净利润同比+13.6%,延续向好趋势 我们基于申万一级行业,且将部分重复计算的B股,以及已完全转型的企业剔除,对其余322家企业进行分析。2018年H1营收5622.2亿元,同比+22.5%。归母净利润272.38亿元,同比+13.6%。221家公司实现了业绩同比正增长(占比68.6%),其中业绩增幅100%以上的公司达到55家,占比17.1%。分地区来看,2018H1共有122家披露海外营业收入,共实现收入508.3亿元,同比+17.7%。  现金流:工程机械贡献最多 2018Q2资产负债率降幅居前的板块有:智能装备(-4.1pct)、工程机械(-1.2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共计-82.1亿元,同比+37.1%,剔除中国中车影响,2018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3亿,同比-47.7%,仍待修复。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机械板块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112亿元,同比+13.6%,是18Q2现金流贡献最多的板块。  周期和先进制造各具特色,新旧动能持续发力,龙头板块亮点频出 1、 周期表现亮眼,油气、工程机械板块业绩涨幅均居前。 工程机械受益于更新需求强劲、基建延续景气等影响,且历史包袱逐渐处理完毕,净利润持续大幅改善。三一重工业绩同比+192%,受益行业高景气及自身全产线强竞争力;恒立液压业绩同比+187%,受益中大挖泵阀继续放量;浙江鼎力业绩同比+37%,持续受益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高成长。油气设备受益于油价大幅回暖,作业量大幅攀升,叠加页岩气、以及稳产增产政策的推动,2018H1业绩增幅冠绝机械板块,且向上复苏趋势明显。其中杰瑞股份业绩同比+510%。整体来看,增速居前的周期板块包括:油气(24.5%、244.2%)、工程机械(43.9%、83.8%)等,增速靠后板块为基础零件(113.2%、-395.5%)、机床工具(-14.0%、-115.9%)。 2、 高景气的先进制造细分板块收入业绩持续双升。 受益消费升级和技术革新红利,收入、业绩增速排名居前的板块有:智能装备(19.4%、162.9%)、新能源设备(80.2%、64.5%)、半导体设备(40.8%、62.4%)等,其中,新能源设备龙头先导智能(131.0%、82.6%)、半导体设备板块龙头北方华创(+33%、125%)、晶盛机电(54%、101%)、精测电子(+75%、124%)对板块带动作用明显。  投资建议: 周期板块,工程机械推荐【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等,油服推荐【海油工程】、【杰瑞股份】,关注【中海油服】、【石化机械】等。成长板块,半导体设备推荐【晶盛机电】、【精测电子】、【北方华创】等;新能源设备推荐【先导智能】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风险、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低于预期 [Table_PicQuote] 行业走势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1、《机械设备行业点评报告:起重机、推土机、装载机销量同比上涨环比下滑,看好起重机泵车需求增长》2018-08-24 2、《机械设备:持续推荐油服、半导体等自主可控板块,锂电设备进入订单高峰期》2018-08-20 3、《机械设备:推荐能源科技自主可控和工程机械》2018-08-12 [Table_Author] 2018年09月02日 证券分析师 陈显帆 执业证号:S0600515090001 021-60199769 chenxf@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周尔双 执业证号:S0600515110002 021-60199784 zhouers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王皓 执业证号:S0600518030001 021-60199793 wangh@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倪正洋 执业证号:S0600518070003 021-60199793 nizhy@dwzq.com.cn 研究助理 朱贝贝 zhubb@dwzq.com.cn -43%-34%-26%-17%-9%0%9%17%2017-092018-012018-05机械设备 沪深300 2 / 12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跟踪周报 3、 上周报告交流 【锂电设备】比亚迪投资100亿加码动力电池,全球锂电龙头扩产加速 【三一重工】中报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复苏正当时! 【北方华创】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半导体设备后续验证 【双环传动】2018H1业绩符合预期,减速器新能源车齿轮双增长点 【拓斯达】业绩符合预期,受益机器换人趋势释放盈利弹性 【柳工】业绩超预期,规模效益带动盈利提升 【台海核电】中报业绩略低于预期,核电装备模块化项目市场空间大 【科恒股份】2018H1业绩符合预期,收购誉辰继续推进材料+设备布局 【徐工机械】业绩高增长显尽龙头风采,集团混改助力企业发展 【中联重科】业绩符合预期,受益于行业持续高景气 4、核心观点汇总 【半导体设备】下游真实需求反映景气度高确定性 下游真实需求反映景气度高确定性,硅片涨价趋势延续到2021年。硅片是IC设计后制造半导体芯片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目前 90%以上的芯片和传感器是基于半导体单晶硅片制造而成。且硅片在晶圆制造材料中的需求占比近 30%,是份额最大的材料。下游需求的火热传导到生产端需要一定的时滞,目前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厂商产能全开仍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供需呈现较大不平衡态势。唯一已明确宣布扩产的硅片大厂仅有日本胜高(SUMCO),预计2019年能实现12英寸硅片月产能提高11万片的目标。供应有限,需求大增,硅片价格自2017Q1起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超20%。目前300mm硅片价格在120美元左右,根据SUMCO预测,目前市场20%的年涨幅将维持到2021年。 首批中国制造12寸硅片实现销售,未来有望减缓产能瓶颈。根据CEMIA预测,中国2020年8英寸硅片月需求将达750-800万片,然而目前产能仅有每月23.3万片,供需严重不匹配,高度依赖进口。12英寸看,国内首批12英寸硅片近期刚刚实现正片销售(上海大硅片项目),目前月产能4-5万片,和原计划2017年底达到15万片/月的产能还有距离。目前国内至少有9个硅片项目在建,2018-2020年合计投资超520亿元, 3 / 12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跟踪周报 我们预计到 2018 年后总需求为110万-130万片/月。目前我国正在规划中的 12寸硅片月产能已经达到120万片,进展顺利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硅片缺货的问题,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发展。 硅片设备需求空间大,核心环节已实现国产化突破。拉晶、研磨、抛光工艺和质量控制是大硅片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其中晶体生长设备直接决定了后续硅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硅片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占比25%)。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工艺设备以日韩为主,仅在硅片生产的核心环节——单晶炉已经有较大国产化突破,晶盛机电已经在8英寸单晶炉领域实现进口替代,12英寸单晶炉进入小批量产阶段。除此之外,后段切磨抛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具备80%整线制造能力。我们预计,从硅片需求供给缺口的角度测算,2018到2020年国内硅片设备的累计新增需求将达到381亿元,CAGR为57%。目前多台国产设备正在进入验证周期,未来随着验证周期结束,设备国产化将提速。 投资建议:“纲要规划+大基金”助力半导体,看好国产设备商进口替代机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推进设备材料端2020年打入国际采购供应链。产业基金一期重点在制造,二期重点在设计,筹资总额或过万亿,半导体设备厂商受益确定。推荐检测设备龙头【精测电子】、半导体级别晶炉龙头【晶盛机电】、半导体高端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其余推荐【长川科技】。 【锂电设备】比亚迪投资100亿加码动力电池,全球锂电龙头扩产加速 比亚迪重庆合计规划产能达30GWh,设备需求可达90-120亿。此次项目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制造。此外,还有7月初签约的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比亚迪长安合资10GWh动力电池项目,联合投资额达50亿。因此光重庆地区规划产能就达30GWh,按照单GW设备投资额3-4亿元估算,对应设备投资可达90-120亿。 传统车企巨头接力特斯拉,设备需求空间依旧广阔。国内:预计2020年国内电动车300万辆,对应动力锂电120GWh,新增产能将达87GWh,设备需求超260亿元。全球:预计2025年电动化率可达10%,动力锂电池需求超500GWh,设备总需求达1500亿元。从龙头车厂的销量计划测算,预计龙头车企2025年全球动力锂电池需求540GWh,供需缺口超290GWh,2020-2025年设备总需求近900亿元。 近期国际龙头车企、电池企业布局接连落地,我们的预判不断兑现!根据特斯拉中国,长城宝马,江淮大众,CATL德国,LG南京的扩产计划估算,我们预计这五家企业的合计新增产能规模可达147万辆车,对应电池年采购金额711亿元,新增设备投资额逾300亿元。 投资建议:看好绑定全球龙头电池厂商的设备公司。重点推荐【先导智能】。其余 4 / 12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跟踪周报 推荐:【科恒股份】、【璞泰来】。建议关注:【天奇股份】、【东方精工】。 【船舶】乍暖还寒,2018年前七月全球新接订单有所回落,关注LNG崛起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2018年1-7月新接订单量达3764万DWT,同比-1.3%。4-7月三大船型新接订单量的大幅滑坡中和了2018Q1的复苏势头;截止2018年7月,全球船舶合计在手订单量达19871万DWT,同比+2.4%,环比-1.5%。目前在手订单量仍处于历史低位,有助于缓解下游航运运力的过剩压力;造船完工量方面,受2016年新接订单历史低位的后周期性影响,2018年1-7月全球造船完工量为5147万DWT,同比-27.2%。根据往年数据规律,Q4是造船完工量全年低点,预计2018年造船完工量走低趋势将会延续。 目前受新船造价持续低迷、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造船产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部分中低端产能退出,但距供需平衡中枢尚需时日,行业期待结构性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LNG船受益于LNG产业的蓬勃发展前景可期,未来有望并肩三大传统船型形成四大船队的格局。目前LNG船订单几乎被韩国垄断,截止2018年8月6日的30艘LNG船订单全数被韩国船企拿下。截至目前,我国能够建造LNG船的企业仅有沪东中华,中长期来看,借助于国内强劲的天然气需求,国内船企或将突破LNG造船技术和成本瓶颈,能够分得更大一杯羹。 投资建议:全球来看,船舶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的调整期,未来仍期待结构性机会;对于国内企业,产能出清步伐仍在持续,产业集中度有所改善。建议关注持续受益集运业回暖的全球集装箱龙头【中集集团】、2018年港机订单出现拐点的全球港机龙头【振华重工】、此外关注【*ST船舶】、【中国重工】、【中集安瑞科】等。 5、推荐组合核心逻辑和最新跟踪信息 先导智能: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4.4亿,同比+131%;实现归母净利润3.3亿,同比+82.6%;扣非归母净利3.26亿,同比大增100%。预计全年业绩10亿,泰坦业绩承诺超额完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