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CPI、PPI点评报告:CPI、PPI超预期,工业品价格上涨向消费端传导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CPI、PPI点评报告:CPI、PPI超预期,工业品价格上涨向消费端传导

2021-04-09北京大学自***
CPI、PPI点评报告:CPI、PPI超预期,工业品价格上涨向消费端传导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CPI、PPI超预期 ,工业品价格上涨向消费端传导——纪尧 CPI、PPI点评报告 A0101-20210409 2021年3月 CPI同比% PPI同比% 统计局 0.4 4.4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 -0.1 2.5 wind市场预测均值 0.19 3.29 2020年均值 2.5 -1.8 要点 ● CPI、PPI价格超预期。 ● 猪肉带动食品项下跌,清明假期需求推动非食品项上涨。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 ● 上游工业品成本上涨正逐渐向下游消费端传导。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组长:苏剑 课题组成员: 纪 尧 陈丽娜 康 健 邵宇佳 翟乃森 周 圆 联系人: 许竹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021年3月份, 受翘尾负向影响的大幅减弱,CPI止住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走势,同比上涨0.4%, 但受春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落的影响,CPI环比由上月上涨0.6%转为下跌0.5%。3月份,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工业需求扩张的推动下,PPI涨幅扩大,环比上涨1.6%, 同比上涨4.4%。 图1 CPI、PPI当月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猪肉带动食品项下跌,清明假期需求推动非食品项上涨 3月份, 畜肉类价格下降9.1%,影响CPI下降约0.4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8.4%,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下跌影响,尽管食品项涨跌不一,但食品价格对本月CPI总体呈中性影响。3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 图2 畜肉类价格同比增速(%) 图3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4.40 0.40 -6-4-22468102015-052015-072015-092015-112016-012016-032016-052016-072016-092016-11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CPI:当月同比-9.10 -20204060801002015-052015-082015-112016-022016-052016-082016-112017-022017-052017-08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2019-052019-082019-112020-022020-052020-082020-112021-02CPI:食品烟酒:畜肉类:当月同比0.30 -5510152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CPI:食品烟酒:当月同比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随着疫苗的陆续推广接种、各地疫情限制逐步放开以及清明假期的影响, 非食品项需求显著提升,由此导致3月CPI止跌反弹。具体数据显示,非食品项 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一平一降。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2.7%、0.4%和0.2%;居住、衣着价格分别上涨0.2%和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5%。 图4 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增速(%) 图5 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上涨推动国内能源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扩大 3月PPI上涨4.4%,涨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上游工业品成本上涨正逐渐向下游消费端 传导,生活资料价格6个月来首次转正。3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8%,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1%。 图6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速(%) 图7 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70 0.40 0.20 -6-4-224681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CPI:交通和通信:当月同比CPI:教育文化和娱乐:当月同比CPI:医疗保健:当月同比0.10 0.00 -1.50 -2-11234567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CPI:衣着:当月同比CPI:居住:当月同比CPI:生活用品及服务:当月同比CPI:其他用品和服务:当月同比5.80 -8-6-4-224681012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PPI:生产资料:当月同比0.10 -1-11122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PPI:生活资料:当月同比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上涨推动国内生产端 能源相关行业价格涨幅大幅扩大。国际原油价格本月维持在60美元/桶左右的 高位。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快速传导到中国,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约26%。3月多个能源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5%,扩大7.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3%,扩大9.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1.4%,扩大7.4个百分点。多个能源相关行业价格由降转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23.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上涨1.0%。 图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速(%) 图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1.50 11.40 -30-20-10102030405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PPI: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当月同比PPI: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当月同比PPI: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当月同比23.70 -0.30 -80-60-40-202040608010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PPI: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当月同比PPI: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当月同比PPI: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当月同比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