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四):动力电池回收,降本与突破锂约束,构成锂电循环闭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四):动力电池回收,降本与突破锂约束,构成锂电循环闭环

电气设备2021-03-24殷中枢、马瑞山、郝骞光大证券有***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四):动力电池回收,降本与突破锂约束,构成锂电循环闭环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1年3月24日 行业研究 动力电池回收:降本与突破锂约束,构成锂电循环闭环 ——碳中和深度报告(四) 电力设备新能源 动力电池退役期来临与锂资源约束,锂电回收势在必行。碳中和背景下,电动车和储能市场将快速增长。我们测算2020-2060年锂电潜在需求量累计将达到25TWh,若按1GWh电池对应碳酸锂需求约600吨,则碳酸锂需求约为1500万吨。综合考虑环保因素、锂资源区域约束、锂价格因素,废旧锂电池回收是一项必要工作。然而当前政策正在完善,标准、价格是核心掣肘。 至2030年,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将成为千亿市场。对于三元电池,通过材料回收方法,可具有一定经济性,市场将率先起量,2022-2023年将是行业重要拐点,我们估算2019年可回收三元正极0.13万吨,随后逐年递增至2030年的29.25万吨;在现价情况下2020-2030年三元电池累计回收空间将达1305亿元。磷酸铁锂电池直接拆解材料回收的经济效益并不大,为弥补经济性方案:1)先通过梯次利用提高收益、2)处理成本通过行政手段及补贴内部化。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我们预测2030年报废铁锂电池将达到31.33万吨,考虑拆解回收与梯次利用后拆解材料回收,二者总计可以回收锂元素0.65万吨;在中残值、现价情况下,2020-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回收累计市场空间分别将达到680/163亿元。 国内以湿法为主的回收工艺,前驱体企业具有技术同源性。技术工艺方面,国外的技术路线以火法为主,国内主要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主要技术路线为湿法。由于湿法与干法工艺有较大差异,工艺路径相似的正极前驱体企业具有技术同源性,在开展锂电回收布局上更具有技术优势。 海外动力电池回收模式可作为他山之石。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动力电池生产商往往承担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主机厂和电池租赁公司起到配合回收的作用。依据责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以日本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模式(包括经过电动汽车经销商、电池租赁公司)、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行业联盟回收模式(动力电池生产商联合形成回收联盟)以及第三方回收模式。 互利共赢,“降本”与“闭环”为商业模式的源动力。根据国内现有的商业模式主导企业性质的不同,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催生出动力电池企业回收商业模式、锂电材料企业回收商业模式与梯次利用商业模式。(1)动力电池企业回收模式,提高原料的上游议价能力,降低电池成本,国内代表性的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2)锂电材料企业回收模式,回收关键金属资源,形成产业闭环与降本空间。许多三元前驱体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有所布局,如格林美、邦普循环(宁德时代子公司)、华友钴业、厦门钨业控股的赣州豪鹏、中伟股份、赣锋锂业等。(3)梯次利用商业模式,如中国铁塔等。 投资建议:建议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锂电材料、动力电池企业,相关电池检测企业也将受益。推荐:中伟股份、格林美、宁德时代。建议关注:星云股份、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光华科技。 风险分析: 政策补贴不及预期;动力电池回收率、工艺降本不及预期,环保风险较大;锂电材料技术进步、相关金属价格下跌。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表 证券代码 公司名称 股价(元) EPS(元) PE(X) 投资评级 19A 20E 21E 19A 20E 21E 300919.SZ 中伟股份 78.01 0.35 0.74 1.71 222 105 46 买入 002340.SZ 格林美 8.29 0.18 0.08 0.23 47 98 36 买入 300750.SZ 宁德时代 303.91 2.06 2.24 3.28 147 136 93 买入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时间为2021-03-23 买入(维持) 环保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殷中枢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40004 010-58452063 yinzs@ebscn.com 分析师:马瑞山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80001 021-52523850 mars@ebscn.com 分析师:郝骞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50001 021-52523827 haoqian@ebscn.com 分析师:黄帅斌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5 021-52523828 huangshuaibin@ebscn.com 联系人:陈无忌 chenwuji@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20%0%20%40%60%80%1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1-0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力及公用事业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储能:碳中和下的新兴赛道,万亿市场冉冉开启——碳中和深度报告(三)(2021-03-10) 碳中和与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碳中和深度报告(二)(2021-02-28)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投资聚焦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即将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规模庞大的动力锂电池市场伴生的将是锂电池回收和下游梯次利用行业机遇,锂电回收产业链正在加速建立与完善。锂电回收具有经济性和环保双重意义,还有助于突破锂资源约束,构成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闭环。 我们的创新之处 1、从锂资源区域约束、锂价格因素角度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对于实现碳中和的意义。 2、测算了不同金属价格下,锂电回收的市场空间:在金属处于高价时,三元电池回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当磷酸铁锂电池处于高残值、锂处于高价时,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市场空间较大。 3、我们构建了经济性评估模型,针对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投入成本和回收材料用于后续动力电池生产成本降低,定量分析了回收成本与循环利用效益。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1、动力电池上游资源品价格持续上涨; 2、政策、补贴大力扶持,相关报废回收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建立。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1)锂电材料公司,尤其是工艺路线相似的锂电前驱体企业具有技术同源性,在开展业务方面更具有技术优势,推荐:中伟股份、格林美,关注: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光华科技。(2)动力电池企业参与回收,有利于提高原料的上游议价能力,降低电池成本,推荐:宁德时代。(3)电池回收将大量用到检测设备,相关电池检测企业也将受益,关注:星云股份。 rQpQnOrPrPrOqPrQmNmOnN7NdN6MtRqQnPqRiNqQoNiNnPsPaQpOrRwMmMnMxNmNyQ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目 录 1、 着眼于未来:我们为什么要回收锂电? ............................................................................. 7 1.1、 电动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庞大 .......................................................................................... 7 1.2、 全球电动化趋势下,锂资源约束几何 ..................................................................................................... 8 1.3、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材料回收市场空间 ................................................................................................. 9 2、 聚焦产业链:应当如何回收动力电池? ............................................................................ 14 2.1、 政策正在完善,标准、价格是核心掣肘 ............................................................................................... 14 2.2、 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与再生利用方法论 ................................................................................................... 16 2.3、 他山之石,海外动力电池回收模式 ...................................................................................................... 20 3、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全梳理 ............................................................................... 27 3.1、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素描”: “分羹者”众多 ........................................................................................ 27 3.2、 互利共赢:电池产业链间回收业务合作逐渐加强 ................................................................................ 29 3.3、 “降本”与“闭环”为商业模式的源动力 ........................................................................................... 30 3.4、 构建降本模型: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降本逻辑 ........................................................................................ 35 4、 投资建议 ......................................................................................................................... 37 4.1、 格林美 ................................................................................................................................................................ 37 4.2、 中伟股份............................................................................................................................................................. 43 4.3、 宁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