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周报:新版外资险企管理细则发布,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新版外资险企管理细则发布,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

金融2021-03-21王一峰光大证券十***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新版外资险企管理细则发布,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1年3月21日 行业研究 新版外资险企管理细则发布,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320 非银金融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上证综指下跌1.4%,深证成指下跌2.1%,非银行金融指数下跌4.1%,其中保险指数下跌6.6%,券商指数下跌2.3%,多元金融指数下跌0.9%,恒生金融行业指数上涨0.5%。2021年初至今,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0%,深证成指累计下跌6.0%,非银行金融指数累计下跌12.3%,落后上证指数10.3pct,落后深证成指6.3pct。 行业观点:本周日均股基交易额为8109亿元,环比下降15%。融资融券余额16527.03亿元,环比下降0.07%,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57%。 银保监会发布新版外资险企管理细则,加速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主要修改内容:1)明确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准入条件;2)完善股东变更及准入要求;3)为保持制度一致性,取消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我们认为保险业加速对外开放影响如下:1)多元化主体持股外资保险公司将进一步激发我国保险市场活力。2)有助于增加保险市场产品供给,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3)外资险企刺激我国险企积极创新,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升产品售后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4)有助于我国险企学习外资险企的产品设计和管理经验,提升行业产品研发和管理能力。同时我们认为国内龙头险企存在本土渠道优势、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本周保险股下跌较多,属于短期调整行为。目前部分头部险企个股估值处于基本中枢,随着国债收益率上行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经济回暖、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加深促进险企转型有望推动后续价值增长超预期,持续推荐低估值且业绩有望超预期的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 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提升管理效能 为进一步落实《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证监会修改《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明确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要求,强化内部追责,完善外部追责,本次《股权管理规定》修改参考国内外金融监管经验,结合证券公司股权日渐分散的趋势,对证券公司主要股东及主要股东资质要求方面、证券公司注册资本变更方面等作出相关调整。 本周市场表现持续低迷,证券板块亦受影响,证券行业指数累计下跌2.3%。证券行业的强β属性在市场回调的带动下估值持续回落,短期内市场情绪的低迷使券商板块估值承压,但中长期来看,资本市场改革带给证券行业的发展红利将会持续,同时年报期间证券公司优异的业绩表现将不断加深行业α的相对优势,随着市场低迷情绪的消散券商板块估值有望得到修复。我们继续看好券商板块中综合实力突出及合规风控体系健全的龙头券商华泰证券及中信证券后市的补涨机会;同时在财富管理大时代下,继续看好赛道独特的互联网龙头券商东方财富。 投资建议: 保险:推荐中国平安(A+H),中国太保(A+H),新华保险,中国人寿; 券商:中信证券(A+H),华泰证券(A+H),东方财富;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强,市场大幅波动、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增持(维持) 作者 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010-5842066 wangyf@ebscn.com 联系人:郑君怡 010-57378023 zhengjy@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政策利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府工作报告定调资本市场改革——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307) “一号文件”促农业保险发展,证监会再提全面注册制——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228) 2021年春季策略报告:沐浴改革春风,券商行业蓄势待发——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226) 2021年1月上市险企保费数据点评:“开门红”新单亮眼,车险下滑导致财险疲软——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224) 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多层次股权市场制度建设优化——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207)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出新规,证监会部署深改重点任务——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201) 券商业绩亮眼,金融改革持续——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124) 短期健康险得规范,券商行业政策持续利好——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0117)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金融 1、 行情回顾 1.1、 本周行情概览 本周上证综指下跌1.4%,深证成指下跌2.1%,非银行金融指数下跌4.1%,其中保险指数下跌6.6%,券商指数下跌2.3%,多元金融指数下跌0.9%,恒生金融行业指数上涨0.5%。 2021年初至今,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0%,深证成指累计下跌6.0%,非银行金融指数累计下跌12.3%,落后上证指数10.3pct,落后深证成指6.3pct。 图1:指数表现(2021年3月15日-3月19日)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本周板块涨幅排名前十个股:ST熊猫(12.35%)、ST胜尔(10.69%)、华铁应急(8.33%)、海德股份(5.21%)、经纬纺机(4.07%)、东方能源(3.96%)、民生控股(3.31%)、南华期货(3.20%)、方正证券(2.94%)、西水股份(2.35%)。 图2:本周涨幅前十个股(2021年3月15日-3月19日)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金融 1.2、 沪港深通资金流向更新 本周,北向资金累计流入87.08亿,年初至今(截至3月19日)累计流入956.67亿。本周,南向资金累计流出港币48.51亿,年初至今(截至3月19日)累计流入3738.04亿。 沪港深通资金非银持股变化情况请参见表1、表2。 表1:沪港深通资金A股非银持股每周变化更新 序号 沪港深通资金每周买入/卖出额前十大非银股 沪港深通资金持仓比例前十大非银股 股票简称 净买入额(万元) 股票简称 净卖出额(万元) 股票简称 持全部A股比例 1 太平洋 6,911 中国平安 -71,859 方正证券 18% 2 方正证券 5,047 中信证券 -40,945 中国平安 5% 3 国海证券 4,464 华泰证券 -32,964 华泰证券 3% 4 招商证券 2,820 国金证券 -13,465 中信证券 2% 5 东兴证券 2,561 中国太保 -12,706 中国太保 2% 6 新华保险 1,871 国泰君安 -11,636 国金证券 2% 7 浙商证券 1,733 中国人寿 -11,213 兴业证券 2% 8 华安证券 767 海通证券 -8,784 爱建集团 2% 9 渤海租赁 653 东方证券 -5,863 渤海租赁 2% 10 中油资本 548 国投资本 -3,011 第一创业 2%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表2:沪港深通资金H股非银持股每周变化更新 序号 沪港深通资金每周买入/卖出额前十大非银股 沪港深通资金持仓比例前十大非银股 股票简称 净买入额(万元) 股票简称 净卖出额(万元) 股票简称 持全部A股比例 1 中国太平 21,359 中国太保 -70,144 民众金融科技 33% 2 惠理集团 9,528 友邦保险 -65,003 中国太平 13% 3 HTSC 5,714 香港交易所 -44,310 中国光大控股 13% 4 海通证券 2,324 中国财险 -20,665 新华保险 10% 5 中国银河 1,783 中信证券 -8,063 中国银河 9% 6 华兴资本控股 1,573 新华保险 -7,479 中金公司 8% 7 广发证券 1,333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7,386 中州证券 8% 8 远东宏信 1,040 中国信达 -5,541 中国太保 8% 9 国联证券 592 招商证券 -4,534 香港交易所 7% 10 中金公司 582 联想控股 -3,739 海通证券 7%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2、 行业观点 2.1、 保险 本周保险板块指数下跌6.6%,其中板块涨幅前三个股: 西水股份(2.35%)/天茂集团(-1.22%)/中国人保(-1.32%)。 2.1.1、银保监会发布新版外资险企管理细则,加速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 3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主要修改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明确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准入条件;2)完善股东变更及准入要求;3)为保持制度一致性,取消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外国保险公司或者外国保险集团公司作为外资保险公司股东,其持股比例可达100%。截至2019年10月末,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59家外资保险机构、131家代表处和18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占行业总数约27%。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513.63亿元,总资产12847.47亿元,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 我们认为保险业加速对外开放的影响如下:1)多元化主体持股外资保险公司,丰富外资保险公司的股东类型和资金来源,进一步激发我国保险市场活力。2)可以投资入股的外方股东增加,有助于增加保险市场产品供给,满足市场多样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金融 化的保险需求。3)外资险企刺激我国险企积极创新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升产品售后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4)有助于我国险企学习外资的产品设计和管理经验,提升行业产品研发和管理能力。 表3: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 阶段 时间 政策内容 准备阶段 1980-1992年 允许部分外国保险公司设立代表处。 探索阶段 1993-2001年 ①1992年国务院选定上海作为首个保险对外开放试点城市。 ②1992年7月人民银行颁布《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 ③1992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友邦保险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为改革开放后进入的第一家外资保险机构。 ④1995年保险对外开放试点城市扩大至广州、深圳等。 试点阶段 2002-2017年 ①2001年颁布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规定外资保险公司的外方股东仅有外国保险公司,这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基本监管框架。 ②2003年外资险企在华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重庆、厦门、宁波、沈阳、武汉、福州等城市。 ③2004年实行《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和经营发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 ④2004年12月保险业的入世过渡期结束:允许外资寿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养老金、年金业务;取消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设立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股权比例可至51%。 ⑤2012年对外资非寿险公司开放交强险业务。 ⑥2017年11月宣布逐步放开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东持股比例限制。 加速对外 开放阶段 2018-至今 ①2018年4月,将人身保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3年后对外资持股比例不再设限。 ②2019年5月银保监会提出12条对外开放新举措,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成为外资保险公司股东,外资保险公司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 ③2019年7月国务院宣布将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的过渡期提前至2020年。 ④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修改《条例》的决定,规定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外资保险公司,境外金融机构可以入股外资保险公司。 ⑤2019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明确取消合资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