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浦银国际]:1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社融延续边际放缓,高基数和新基期影响下通胀走低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1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社融延续边际放缓,高基数和新基期影响下通胀走低

2021-02-18林琰、王彦臣浦银国际后***
1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社融延续边际放缓,高基数和新基期影响下通胀走低

2021-02-11 1 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本研究报告由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分析师编制,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师披露、商业关系披露及免责声明。 1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 社融延续边际放缓,高基数和新基期影响下通胀走低 社融增速见顶回落。1月社融存量升至289.7万亿元,增速进一步回落,从前期的13.3%降至13.0%。新增社融为5.17万亿元,高于预期(4.60万亿元)和去年同期(5.05万亿元),社融增量主要来自贷款和汇票。1月,社融口径的贷款新增3.93万亿元,同比多增3,861亿元;银行承兑汇票新增4,902亿元,同比多增3,499亿元。信用债违约的影响逐渐减轻,企业债券融资回升,从12月的442亿元增至1月的3,751亿元。1月政府债发行尤为平静,政府债券净融资从12月的7,156亿元回落至2,437亿元,同比下降5,176亿元。 新增信贷创单月新高。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高于预期(3.50万亿元)。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M2、M1增速交叉。1月M2同比增长9.4%,低于预期(10.1%);M1的同比增速由12月的8.6%回升至1月的14.7%,显著高于预期(10.5%)。M2与M1增速出现交叉,显示在货币投放边际放缓的同时,居民和企业的流动性仍保持充裕。 高基数和基期轮换的作用下,CPI同比增速再次回归负区间。1月CPI同比增速由正转负,下降0.3%,低于预期(0.0%)。高基数影响下,食品价格同比增速趋缓,导致CPI再次负增长。基期轮换调整了非食品权数并添加了新兴商品和服务,导致核心CPI同比下降0.3%,创2010年以来新低,也是核心CPI过去十一年来首次负增长。CPI的高基数影响在2月将迎来峰值,叠加基期轮换的影响,预计通胀仍面临下行压力。 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作用下,PPI继续温和修复。1月PPI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从前期的-0.4%反弹至0.3%,符合预期。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显著修复,生活资料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大宗商品的需求回升带动价格趋于稳定、增速边际收窄,叠加国内工业生产持续向好的因素,预计PPI将继续温和修复。 浦银国际 数据点评 2021年1月宏观数据点评——货币信贷、通胀 林琰 宏观分析师 | 研究部主管 sharon_lam@spdbi.com (852) 2808 6438 王彦臣,PhD 宏观分析师 yannson_wang@spdbi.com (852) 2808 6440 2021年2月11日 主要数据(同比,%) 1月 12月 11月 社融存量(万亿元) 289.7 284.8 283.3 社融增量(万亿元) 5.17 1.72 2.14 新增人民币贷款 (万亿元) 3.58 1.26 1.43 M2 9.4 10.1 10.7 M1 14.7 8.6 10.0 CPI -0.3 0.2 -0.5 核心CPI -0.3 0.4 0.5 PPI 0.3 -0.4 -1.5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浦银国际 相关报告: 《“钱荒”之后》(2021-02-04) 《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重整旗鼓,胜负已定》(2020-12-08) 2021-02-11 2 社融边际放缓,信贷扩张明显 社融增速进一步放缓,新增社融仍超预期。1月社融存量升至28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低于12月的增速(13.3%)。1月,新增社融为5.17万亿元,高于预期(4.60万亿元)和去年同期(5.05万亿元)。随着中国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社融增速将延续边际放缓趋势,但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 社融增量主要来自贷款和汇票。1月新增社融超预期,主要受贷款推动。社融口径的新增贷款由12月的1.05万亿元增至1月的3.93万亿元,同比多增3,861亿元。1月非标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增加4,151亿元,其中汇票受流动性影响增加4,902亿元,同比多增3,499亿元。信用债违约的影响逐渐减轻,企业债券融资回升,从12月的442亿元增至3,751亿元,企业股票融资由12月的1,125亿元回落至1月的991亿元。1月政府债发行尤为平静,政府债券净融资从12月的7,156亿元回落至2,437亿元,同比下降5,176亿元。 新增信贷创单月新高,结构继续优化。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高于预期(3.50万亿元)。居民、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央行新出台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影响尚不明显,1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明显回升达9,448亿元,较去年12月多增5,056亿元,高于去年同期(7,491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回升,1月新增20,400亿元,较去年12月多增14,900亿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16,600亿元)。企业投资活动持续回暖,贷款结构继续改善,流动性合理充裕。 新增存款多增,新增居民存款回落。受财政存款高增的影响,1月新增存款3.57万亿元,同比增长22%。1月新增居民存款1.48万亿元,同比减少2.76万亿元,比去年12月下降1,935亿元。新增居民存款回落显示春节前消费动力有所释放。 M2、M1增速交叉。1月M2同比增长9.4%,低于预期(10.1%),较前期下降0.7个百分点。M1的同比增速由12月的8.6%回升至1月的14.7%,显著高于预期(10.5%)。我们2021年宏观展望报告中(详情请见《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重整旗鼓,胜负已定》),预计2021年M2与M1增速将出现交叉,这显示在货币投放边际放缓的同时,居民和企业的流动性仍保持充裕。 2021-02-11 3 为对冲财政支出投放、给资本市场降温,央行1月“缩量”逆回购,导致银行间流动性收紧,短端利率突破近三年中枢并大幅上行,造成一定程度的“钱荒”。根据我们的宏观报告(详情请见《“钱荒”之后》),1月的流动性紧张并不会持续,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图表 1:新增社会融资总量(亿元) 图表 2:新增社会融资结构对比(亿元)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图表 3: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 图表 4:新增信贷结构对比(亿元)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5,0005,00015,00025,00035,00045,00055,0001/20197/20191/20207/20201/2021贷款非标融资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权融资企业股票融资其他融资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2020年1月2021年1月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20193/20195/20197/20199/201911/20191/20203/20205/20207/20209/202011/20201/2021-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20年1月2021年1月 2021-02-11 4 图表 5:新增存款回升 图表 6:新增居民存款回落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图表 7:M2、M1增速出现交叉 图表 8:2020年至今公开市场操作与到期(亿元)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600%-300%0%300%600%-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1/20194/20197/201910/20191/20204/20207/202010/20201/2021新增存款(亿元)新增存款同比,右轴-600%-300%0%300%600%-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1/20194/20197/201910/20191/20204/20207/202010/20201/2021新增居民存款(亿元)新增居民存款同比,右轴0%5%10%15%20%25%30%9/20104/201311/20156/20181/2021M2同比M1同比-40,000-20,000020,00040,0001/20202/20203/20204/20205/20206/20207/20208/20209/202010/202011/202012/20201/2021逆回购逆回购到期MLF投放MLF到期净投放量 2021-02-11 5 CPI由正转负,PPI温和修复 2021年1月为中国第四轮CPI基期轮换的首个月度。与第三轮基期(2016至2020年)相比,此次新基期的权数变动不大,但延续了食品类权数下降、非食品类权数上升的特点。其中,食品烟酒的权数比上轮下降1.2个百分点,非食品类整体上升,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的权数上升明显。新基期“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中,添加了新兴商品和服务(包括外卖、新能源汽车等)。此外,新基期剔除了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尤为影响。 CPI同比再次由正转负。1月,CPI同比增速由前期的0.2%回落至负区间(-0.3%),低于预期(0.0%)。高基数影响下,食品价格同比增速趋缓,导致CPI再次负增长。扣除食品和能源的价格影响,1月核心CPI同比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至-0.3%,创2010年以来新低,也是核心CPI过去十一年来首次负增长。基期轮换过程中权数调整和新增部分商品和服务,是导致核心CPI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食品、原油价格仍是拉动CPI上行的主要动力。1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前期的1.2%回升至1.6%,其中,肉类、鲜菜、鲜果是食品价格上升的主因。由于高基数的原因,肉类价格1月同比增速由正转负,从前期的0.6%回落至-0.4%。其中,牛羊肉的价格上涨显著,同比增速分别为4.1%和6.7%。寒潮天气增加了鲜果和鲜菜的储运成本,1月鲜果价格的同比增速由前期的6.5%上升至10.9%,鲜菜价格同比也增长了1.3%。1月,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环比增长7.6%,油价回升是带动非食品通胀的主因。 PPI继续温和修复。1月PPI同比由负转正,从前期的-0.4%反弹至0.3%,符合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作用下,生产资料价格显著修复。1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速回升至0.5%,较前期上涨1.0个百分点,是推动PPI温和修复的主要动力。生产资料价格修复主要由石油、煤炭、有色和黑色金属矿石价格上涨所导致,并带动了采掘和加工类别的价格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生活资料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1月生活资料同比增速为-0.2%,降幅较前期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前期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