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清华大学]:‌站在大潮之巅: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数字化转型浪潮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站在大潮之巅: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数字化转型浪潮

2021-01-10朱民清华大学D***
‌站在大潮之巅: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数字化转型浪潮

站在大潮之巅: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数字化转型浪潮 朱民老师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前副总裁) 讲座框架: 一、中国走向高收入阶段的经济结构特点 二、未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基础 三、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的大潮正在袭来 四、改革开放和创新:迎接中国智能化的高收入阶段 引言:中国经济深远的结构变化 中国经济有最为深刻的三个与以前不同的新变化: 1、人口老龄化,改变劳动生产率,改变金融,改变财富积累。 2、全球气候变化的协议落实,根本上改变经济运行底层结构,能源类型与效率,会引发巨大的科技发展空间和投资空间。 3、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整个经济从需求供给、从产业到市场、从消费到生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些变化是已经可以明确观察到,而且会影响未来10年、30年,且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前分析经济,总是分析去年的GDP是多少?前年的GDP是多少?是趋势和波动的态度,用线性的方式看趋势看波动;但未来不是线性趋势的方式,将变成面性的结构的发展,看到结构变化的颠覆性和创造性机会,看未来的思维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0年,中国第一次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从中等收入走向高等收入阶段。中等收入陷阱是很有趣的世界和历史现象。通常人均3000到10000美金都 用16-18年,但从1万美金开始分叉,比如韩国、我们的台湾省,人均GDP继续发展;但马来西亚、巴西、墨西哥,人均GDP长期停滞在1万美金,上下波动,墨西哥、巴西已经有30年的停滞。经济学用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中等收入陷阱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劳动生产率下降,宏观政策失调、金融政策失调、政策错配等很多原因。中国今天也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要克服这个中等收入陷阱,在十四五期间达到高收入阶段,这是令人兴奋但也是非常艰巨的挑战。 三个现阶段的经济变化因素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会。 一、老龄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1.1、老龄化。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5%),而且来的速度很快。10年左右,我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将进入深度老龄化(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为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以上,为深度老龄化)。 2035年、2050年的人口结构与2015年的人口结构相比,可以清楚看到结构。人口顶峰2035年左右,到2050年总人口减少3300万,3300万数字不大,但增长都在60岁年龄段、70岁增长1亿,80岁增长8000万,40岁以上最有经验的劳动人口(最有经验的劳动力)净减少近9000万,20岁劳动人口(最有活力的劳动力)减少近1亿。这是非常巨大的结构变化!更近一些的未来,2035年结构变化,人口增加最多的是70岁年龄段。55岁以上人口总体都是增长的,55岁以下人口总体都是下降的,老龄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以北京为例,2015年大部分劳动力还是以25岁的年轻人口占最多数,到2035年最主要人口的结构部分已经是45岁以上,年轻的人口很少,支撑很小,2050年变成60岁以上,年轻人口更少。 低生育率和人的寿命延长,成为了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逐渐进入老龄化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不复存在;进入老龄化,年轻劳动力的增长开始下降,年轻人少到一定比例后,赡养比发生变化,2015年是3:1,而到了2035年,达到1:1,这将需要怎样的劳动生产率和储蓄率才能支撑? 1.2、金融变化,居民理财越来越重要。我们参考日本经济结构,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建筑、制造、金融、农业、其他服务业都是萎缩的,增长的是健康产业、通讯业、住房租赁,老年人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产品,而是服务。对于政府而言,其余的支出都是平缓的,只有医疗卫生支出大幅上涨,这是缓缓的变化,但非常重要! 再看日本的房地产,日本的老龄化根本上改变了房地产行业结构,日本房价90年代到高峰后急剧下跌再也没起来过。日本房地产都说是泡沫引起的,但泡沫应该是波动性的,有下跌也有反弹,日本房地产业没有任何反弹,为什么?更深层次原因是老龄化,是泡沫和人口老龄化两个周期的叠加,泡沫破裂推动地价下跌,老龄化使得房地产下跌变成为永久趋势。老年人不需要大的房屋,走向公寓和养老院。 另一个重大影响的金融问题,是对未来的养老保险。保险占GDP比重,第一支柱是社保,占GDP得10%左右, 10%的水平迎接老龄化远远不够,需要大大建设;第二支柱是年金,目前只占GDP的0.02%,非常非常小。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比年金大一点,0.022%都不到。这都是远远不够满足未来的养老需求。 老龄化,将根本上改变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金融结构,影响非常大,我们会越来越清楚的感受到这一点。而且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但我们对老龄化的准备是不够的,老龄化会影响我们的宏观经济相当长时间,至少从2021年开始,影响几十年。这是第一个重要因素。 二、气候和碳中和对经济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能源革命推动投资和科技进步。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方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承诺对提高中国的国际担当有积极作用,但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巨大。 要实现2060年的目标,我们从现在开始落实,我们会切实感到这个变化的到来——能源的根本性的颠覆。 整体排放的高峰值在2030,我们可能还有一点缓缓上升的空间,不会迅速感到压力,但从2030年开始,排放的下降速度非常快,我们要用相对短的时间来完成一个长期的任务,GDP还要不断上升,稳健的增长;而同时能源消耗要下降,碳排放要大量下降。这就清晰的告诉我们未来能源结构的变化:能源结构要变化、能源效率要提高。 2.1、能源消费减少和结构变化 发达国家都用60-7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而我们用30年时间实现这个过程,从2030-2050年,中国每年减排率平均将达到8-10%,远超发达国家的强度。2017年,一次性能源消耗为45亿吨标准煤,煤在其中占比60%;而到了2050年,一次性能源消耗降到25亿吨标准煤,煤在其中占比3%。这是结构性的裂变,速度和规模都会非常快,时间紧迫性决定了变化的剧烈。 2.2、能源效率要大大提高 三大能源消耗产业:工业、建筑、交通都要下降,到2050年,能耗都要下降2016年的25%以上,而GDP还要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将在2050年变成电和氢能驱动,铁路的能源全部是电能,燃油车将被取代了,中国是燃油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汽车是巨大产业链,当汽车都变成电动汽车,重型车也都由电和氢能来驱动,将会是多大的产业变化。 发电的结构也会根本的变化,电的需求量是现在的三倍,但主要将由风能、太阳能将成为主导;光电、风电、水电、核电导致了整个制造业的巨大变化,太阳能通过技术提升,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从20%提升到30%);电解水制氢大规模降低成本;储电的各种电池技术提升。也会引起电网的变化,如何调度各种电能,智能电网将非常重要! 2.3、这些将引起一系列的技术和产业变化,巨大的创新和科技发展,将带来了大规模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2020年到2050年能源系统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 2060年碳中和会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当然会使我们生活更健康环保。它会改变油、矿等挖掘的技术和效率,更多的是能源结构转变、使用效率提升和排放捕捉。我们从2021年将会感受到这个浪潮的到来,并且越来越快。 三、科技创新全球竞争和数字化大潮 3.1、疫情推动的无接触/线上经济和技术的需求和发展 3.2、中美经贸科技摩擦加剧,科技世界竞争开始,国家战略 3.3、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和推动,经济竞争制高点 3.4、科技发展和应用创新的大潮兴起。 新科技的出现,不是拥抱的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竞争点,科技就是别无选择,国家战略,必争之地。2020年经济增长主要都是科技贡献,美国股市涨得很高,如果拿掉6大科技公司,其余部分都是跌的。中国相对均衡,但数字贡献也非常高。而且,科技正在井喷,几个因素叠加,科技发展会越来越快。 疫情期间看到,各行各业都出现新的模式。在疫情后也深入人心,各种新的模式得以延续。 国际竞争:在5G+云领先到物联网和区块链领先。 我们目前还在从4G走向5G的阶段,5G和云计算不是最终目标,是过渡,最终目标是5G物联网和区块链,4G时代是连接人,5G要做的重要事情是连接物和社会,到那时信用无比重要,这就需要区块链技术。5G还只是一个过渡。 中国的AI专利走在前列,排在第二,远远领先,全球工智能企业TOP20中,美国8家,中国7家,企业实力很强。 我们有很多薄弱环节,对比2010年和2019年,云计算的全球市场份额,十年前美国100%,今天中国占了10%;芯片,美国从34%增长到41%,中国从4%增长到11%;而通信设备,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从11%增长到45%,成为世界第一,在全球遥遥领先,这是华为,了不起的企业带动了我们通讯制造发展。 我们还有很多技术还是依赖世界的,有很多需要赶超和追赶, 光伏面板,有10-15%的技术在外面; 高铁,有10-15%的技术在外面; 飞机,有80%的技术在外面; 半导体,有90%的技术在外面; 这就使得建立自主独立的科技创新体系非常重要,即国家战略新基建。新基建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传统的人流物流上加数据流,用数据流和物流结合,形成产 业流和价值流。 国家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加速5G基站建设,2020年是5G基站建设的元年,目标是50万个,但实际已经建设了80万个基站,明年超过100万个,今年争取主要城市都能把网络建立起来。网,一定要有规模,没有规模不起作用。5G是过渡,并不是根本目标,目标是物联网。工信部下了很大力气,2020本来就是物联网发展的大年,正好疫情推动和科技竞争使得我们走得更加迅猛。工业APP的发展很快,设备上云是必然。云基建、通信基建、端(万物皆为端,汽车、手机)基建。 国家打造科技的高速公路,推动科技企业来开发科技高速公路,然后让企业、行业、城市等等来构建平台、开发利用平台,把自己的企业和产业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经济有三个含义:第一是数字供给,我们的软件还是弱的,生态和架构尤其是;第二是平台,来服务整个社会;最后是所有实体经济数字化。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开发软件核心部分,平台也走得很快,但最大的蓝海还是在最后一层,所有实体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在推,需求在拉,归根到底是提高生产率。 以数字化办公为例,移动化到远程化,再到智能化,再到自动化。不但要看到人的行为变化,也要看到技术的变化和落实。 制造业,中国还远远不够,空间非常大,不仅是机械自动化,而是数字自动化,美的以前生产线都是成百人,现在没有人,每台空调的人工成本为10元,产品合格率不断提高,从89%提高到99%。;机器人是个大的发展产业,工业、物流、医疗服务,最后是其他。服务机器人未必是人形。服务机器人主要推力就是老龄化,服务机器人会走的非常快。 车联网:连接城市、交通、人、信息,走向交通信息服务。 智慧医疗:大部分在远程医疗和护理,运营和市场方面很少。医院在国有体系内,平台的开发动力不足,疫情逼着医疗领域开发平台系统,就医+开药+付费+走医疗保险,不需要出门。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第一次能够把医疗信息标准化的存储下来,如果14亿人的医疗信息都能存储下来,那是了不起的事。 政府信息平台:抗击疫情促进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以武汉为例,政 府、商家、社区和居民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大的电商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民生治理改善,产业经济发展,商业和居住舒适高效便捷,形成最小而了不得的细胞。 智慧杆:通讯、环境监测、交通、停车、能源、信息发布。 后疫情科技总结,经济驱动力:从资源驱动,走向数据驱动;社交距离:从共享经济转向无接触,全球价值链:从高度分工、全球合作走向高度自主创新,都是巨大的空间。 走向数字化未来的核心是流量,中国将在全球人均流量领先。目前是9GB,2030年到100GB。这还只是2C,2C不是目标,2B更重要,10年以后中国会有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