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中国国旅:19全年及20Q1业绩会交流纪要-20200423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中国国旅:19全年及20Q1业绩会交流纪要-20200423

2020-04-23东吴证券阁***
中国国旅:19全年及20Q1业绩会交流纪要-20200423

时间:2020年4月23日下午3点参会嘉宾:公司证代 何总一、公司经营情况1)公司整体经营情况:19全年实现营收479.66亿元 (+2.04%),归母净利46.29亿元(+49.58%),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Q1出售国旅总社的投资收益9.05亿(税前,税后约6.78亿),扣非净利38.29亿元(+21.79%)。19Q4实现营收123.82亿元 (-4.1%),归母净利4.33亿元(+11.3%)。2)分部业务来看:2019年三亚国际免税城接待顾客731万人次(购物人次217万,转化率29.69%),实现营收104.65亿元(+30.65%),其中免税商品销售收入101.74亿元(+30.93%)。2019年上海机场免税(含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免税店)实现营收151.49亿(+44.95%);首都机场免税(含T2、T3航站楼和大兴机场免税店)营收85.89亿(+16.25%);香港机场免税营收24.02亿(+14.54%);广州机场免税实现营业收入19.22亿元(+117.46%)。3)毛利及费用情况:19年毛利率49.4%(+7.94pct),主要是由于公司处置国旅总社后专注毛利较高的免税品零售市场、采购规模提升。Q4单季毛利率环比下降7.04pct,预计与年底促销以及汇率波动有关。免税商品销售营收458.18亿(+37.89%),毛利率50%(-3.09pct),主要是由于人民币贬值提高公司采购成本。19期间费用率34.32%(+6.2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31.07%(+6.39pct),预计与机场租赁费用增加、虹桥和浦东T2采用新扣点率以及市内店、浦东卫星厅带来的折旧摊销增加有关,有税商品销售业务实现营收11.49亿(+3.75%),毛利率31.59%(+4.68pct)。管理费用率3.23%(-0.18pct),主要是由于公司管理提效控费措施效果良好。财务费用率0.02%,微增0.04pct。二、Q&AQ:三亚线上销售情况?A:3月底的几天内三亚收入出现同比增长,Q1有1/3收入来自于线上,公司也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对冲疫情影响。Q:中国旅游集团和海航有合作,在海南布局方面有哪些进展?A:目前托管的海口免税、博鳌免税、海口机场等3家托管店和1家自营店,公司和海航签订协议,在免税业务上有进一步合作,如增加室内店和体验店等,体验店目前开出2家,其他实体店需要政策审批,公司都在关注免税店数量等其他方面是否有政策突破。 Q:国际客流锐减情况下,北京上海保底合同金额也较高,目前机场免税业务情况如何?A:Q1足额计提租金,因为2-3月客流大幅下降情况下按保底计提,每年保底金额不一,主要根据年底客流测算,目前实际客流比年底大幅下降,保底金额也会调整,公司会和机场供应商协调减免。 Q:公司日上直邮、玩转旅购等线上业务发展情况以及未来打算? A:疫情期间线上业务发展较快,包括离岛购、日上上海直邮等,可以对冲疫情影响。公司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成立新零售事业部希望可以整合线上大型渠道和会员系统,积极准备未来线上业务发展。 Q:公司供应商和监管部门对于离岛补购的看法?A:离岛补购主要是疫情期间为了减少库存,缓解销售压力等情况而推出,是在政策和供应商同意的情况下推出的便利消费者的服务,会基于现有离岛政策和框架内进行运营。 Q:Q1应付账款增长较大,是因为上海机场保底租金的应付吗?A:免税商品的应付款主要是欠供应商的钱,因为年底采购较大,所以应付较多。租金会记在其他应付款里。 Q:机场租金有延后支付吗?A:按协议规定来。 Q:三亚折扣力度较大,品牌方是否有最低价格限制,会不会和品牌方分摊?A:原则上按供应商指导价操作,疫情下供应商考虑销售压力,与公司合作开展线上业务。 Q:海免收购进程如何?A:集团在去年通过无偿划转获得海免51%股权,同时也签署同业竞争、注入上市公司等协议。在注入上市公司前签订三方协议,由公司对海口免税、博鳌免税、海口机场等3家店进行托管,希望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Q:凯撒旅业布局海南免税,离岛免税放开牌照可能性如何?A:公司作为具体参与运营的公司不太清楚,主要取决于政策。与凯撒合作的中出服没有离岛免税牌照。预计未来政策将倾向扩大离岛免税市场,公司占据了先发和优势地位,具有竞争力。 Q:去年下半年销售费用较高,主要是年末加大促销力度有关,今年销售费用展望?A:今年Q1在线上有较大促销力度,公司与供应商、业主方积极合作,在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同时扩大销售规模。大家都存在库存压力,随着后续疫情缓和,公司希望逐步化解疫情对销售影响,积极推动业务销售增长。由于疫情下出入境客源大幅下降,所以公司更加关注离岛免税,包括线上端在后期会进一步推动与供应商合作。 Q:海外化妆品龙头企业产能是否会受疫情影响?是否会影响到公司?如何规避?A:疫情防控期间销售压力较大,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也可以看到公司电商业务发展比较好。三亚3月底几天内的销售出现同比增长,现在就出现了采购压力,公司也积极跟供应商协调,加大采购力度,目前来看基本上有保障。 Q:免税业务是因为线上增长所以表现还不错,但韩国免税就会冲击很大?会不会从韩国获得部分廉价货源? A:最后还是供应商合作,货源是他们的事情。 Q:疫情影响下采购合同是否会重新谈判?A:目前没有这方面情况。 Q:香化产品可通过线上售出,但烟酒类会有政策限制,是否会产生存货减值?A:存货减值主要不是烟酒,主要还是取决于疫情。公司主要业务也集中在香化产品,香化占比60%+,烟酒占比少,这方面库存压力也不大。 Q:机场保底费用的标准如何?北上目前有3-4亿亏损,Q2是否会做到盈亏平衡?A:2-3月按保底费用计提,这个费用每年都会根据客流调整,正常情况下由于预期20年客流高于19奶奶,保底费用应该在20年也会更高,但今年客流大幅下调所以计提也会下调,至于具体什么结果也很难明确。 Q:应付账款里有没有租金计提费用?A:应付账款主要是货款,租金计提主要体现在其他应付款中。 Q:Q1后半季度直邮业务有一定特殊性?疫情后是否会停止?增量空间有多大?Q2预计是否较好?A:直邮业务是会员制,按完税商品价格销售。这段时间销售情况增长还不错,但之前也谈过这主要是在疫情期间满足顾客购物需求,对冲疫情影响的举措。至于未来监管、供应商支持力度如何不好说。 Q:公司预算方面是否有具体数字?A:往常会公布,但目前还没有具体预期只能尽可能做得更好。 Q:目前开的市内店运营情况如何?未来预期如何?A:去年5-8月先后开业5个市内免税店,受众是出境外籍、港澳台旅客,本身体量较小,又受到疫情影响,具体销售业务较小,主要是正在积极筹备、争取更多市内免税店政策对内地游客放开。 Q:拆分三亚、北京上海、广州Q1的收入体量?日上的直邮体量?A:具体数没有,主要销售还是来自于三亚、北上机场,可能合计占比70%左右。预计三亚Q1销售20亿(主要是根据海关数据判断,非上市公司观点。) Q:3月末三亚销售实现正增长,4月是否继续保持较好增速?A:预期会越来越好。 Q:毛利率指引?A:19年零售业务剥离下毛利提高较快,目前毛利水平比较稳定,但人力、促销等因素会影响毛利水平,预计随着公司规模持续扩大、渠道定制,未来毛利空间有望继续改善。 Q:网上渠道拆分,日上直邮、离岛补购、微信会员购是否是独立渠道? A:会员购是北京大兴推出的服务(90天有出境记录即可),日上直邮是上海、离岛补购是海南地区。(玩转旅购是联通到日上上海,货源从上海来。) Q:网上渠道是否还会给机场分成?网上渠道是否100%全资控股?A:不用。收入分成主要看主体:上海是51%股权,北京T2是100%,T3是51%,海免补购是集团控股51%,公司是供货,三亚也做的话公司是100%。但其他出入境渠道线上预定还是按租金进行计提。 Q:19年4季度公司毛利、净利下降较大,请问是什么原因?A:年底促销力度较大、资产减值和费用化等因素导致。 Q:离岛牌照放开公司有先发优势,未来免税业务还有哪些优势?A:牌照是否放开取决于政策,如果牌照可能放开公司将牢牢占据三亚、海口市场,包括现在在建的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未来经营规模会不次于三亚,公司和供应商有30多年合作经验、在采购、人才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在海免整合后这块业务会发展会更为有力。-东吴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