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天风:徐长明: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及背后的启示-未来新经济高峰论坛暨2018中期策略会大制造分论坛纪要20180724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天风:徐长明: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及背后的启示-未来新经济高峰论坛暨2018中期策略会大制造分论坛纪要20180724

2018-11-10天风证券立***
天风:徐长明: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及背后的启示-未来新经济高峰论坛暨2018中期策略会大制造分论坛纪要20180724

徐长明: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稿整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下面我把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变化以及背后所给我们的启示跟大家做一下分享,最近十年我们国家中国品牌,以前叫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有点政治概念,一般经济学叫中国品牌,像德国、日本那个品牌的概念,中国品牌汽车到了去年是876万辆,连续这几年一直是增长比较快,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这个增长速度28、31,这个速度大家看是两根曲线,紫色是中国品牌,蓝色是合资和进口的,大概是从2015年开始自主品牌我们说中国品牌的增长率就比外资品牌增长率高,11年到14年是低的15年开始,中国品牌汽车增长率大大高于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就在提升了,中国品牌的竞争力份额在提高,销量高于合资品牌,从前20名产品的销量来看,大家看最大销量2013年有一款车排进前20名,2016年有5款,去年是7款,今年现在是6款,但是前两三名已经开始有中国品牌的汽车,这是一个变化。从厂家排名来看这是前20名的企业,以前排名全都是外资品牌,但是现在到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吉利已经排在第四位,第六、第七、第八都是中国品牌,20名里面已经有7个是本土品牌,从这几张条数据基本上可以看中国品牌汽车的竞争力在提高,为什么提高了这个竞争力,实际上我们说是产品力全面提升,竞争力提高的份额提升,背后产品的提升,一般消费者买车看重大概三个指标,一个指标我们叫可靠性,这个车用了三四个月之后坏不坏,用了四五年之后坏不坏,可靠性怎么样,第二个指标是感官品质,视觉、听觉、嗅觉、心理感觉,还有一个是性能,安全性、动力性和经济性这些指标,我们中国消费者特别买便宜车的消费者大家看重的是第一个是感官品质,第一个感觉这个车漂不漂亮,性能如果也不错就出手买了,这几个维度指标在过去这几年里面自主品牌有明显的改进,我们先看第一个可靠性,这是国际一个著名的研究机构他们做的一个调研,叫做百车故障,2到6个月的新车,100个车有多少个出故障,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自主品牌车的故障明显高了,现在差距非常小,一百辆车一个是110,一个是96,现在卖的好的,月销量超过一万辆将近20款中国品牌的车,这些车的质量要明显好于110,可靠性明显的提高。第二个是感官的品质,前两天我去杨总跟他们交流,也说了这个问题,这个外观造型非常好,这几个车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我们国家的车中国品牌的车在外观造型上已经在全球领先了,这是一个。另外内饰,这是刚才那几个内饰的质感,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第三个指标是性能,横向不可比,是消费者自己给自己打分,5分制,这是国内的几个企业,橙色是中国品牌,蓝色是外资品牌,这些满意度已经比较高了,横向不可比,但是很有用,这个车的满意度以为买车这个人会推荐他的朋友买,如果他的朋友也想买13到14万的车就会推荐这个车,如果满意度比较低就不会买,这个指标是比较有价值的。这三个维度的角度来讲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的车在品质有明显的提升,就是因为这个提升才有销量的增长。品质为什么提升,背后是研发能力的变化,我们研发能力现在明显提高了,体现在两个方面:七八年前我们中国品牌很多是逆向研发,现在这几个大集团基本上都是正向研发,而且能力很强,以前是单产品,现在一两个产品能够做平台的研发,这是一个大的变化。所谓的正向研发在汽车里面一个是V字型研发,从消费者到消费者,这一端是 市场定义,给哪个人群开发一车辆,然后做目标的设定,比如百公里油耗等等,做平台的零部件,装车最后投放市场,是从人到人的正向研发,逆向研发从产品到产品,就是把国外的车,觉得哪个车不错拿回来做拆借,然后仿制上去,这个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只是现在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了,现在再用这个方式逆向研发做不出现在又高品质,又成本可控,我们国内几个汽车企业应该说研发能力都非常强,这个应该很强。另外一个是平台,以前就做一个车,三厢轿车或者两厢轿车,现在在一个平台开发完了以后既可以做两厢、三厢、SUV等等,总的来讲我们中国品牌的车它的竞争力是提高了,这是一个,为什么提高,其实我就想讲几点启发,这个启发对刚才吴秘书长的军工不适应,或者只有国家一个买主的不适应,我讲的适应性是对竞争性的制造业,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买的那个东西,那样的制造业这是一个启发:第一个启发就是我们还是应该发挥比较优势,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这是制造业发展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不能说唯一途径,但我觉得是有效途径,现在我们做工程技术人员都更愿意做,一下子就到最高端去,从学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经济学里面比较讲究比较优势,我们人的工资比较低的时候劳动力便宜,那个时候应该做劳动密集型产品,我们改革开放之初就做了这个,就带动了我们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资本的价格不算太高了,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资本价格还是贵的,我们银行贷款利率比欧洲、美国、日本的贷款利率还是高很多,如果可以从国外拿到贷款肯定这个便宜,相对充裕了,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做一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就有优势了,刚才左司长有一张图麦肯锡的图分了四个,科研密集型,一个是效率型,一个是客户中心型,一个是工程型的,我们现在能够在中国本土接近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我们现在效率确实比较高,我们现在一天14个小时都有干活的,我们这种效率高,科研密集型为什么不行呢,那个地方我们四个领域都在1.0之内的,现在那个方面的科研密集型的,我觉得人才的素质要求是极高的,但是我们现在一般人才是比较丰富的,我们一般工程师是比较便宜的,但是我们最顶级的工程师在我们这个是很贵的,大家知道国外十万美金的工程师在国外应该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十万美金是很好的,但是这些工程师到我们国家没有30万不回来,我们做高端研究需要的高端人才的价格比国外贵很多,我们接触德国的工程师过来他做自动驾驶,我在研发中心一定在德国,为什么不在中国,他说做这个的德国工程师比中国工程师便宜很多,不在一个数量级,我们比别人贵很多,所以那种情况下我们说你在科研密集型的那种地方,我们现在还没有比较优势,这是从经济学上来,汽车也有比较优势的问题,为什么汽车起来,这个是轿车横向是价格,纵向是销量,轿车合资品牌的价格6万块钱、7万块钱,一年销量是40万,我们再看SUV,这是12万,12万以内,合资品牌的SUV几乎没有东西,我们自主品牌就是做的这个价位,12万以下的SUV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我们造出来的,就把本土中国品牌的销量上去了,这个非常明显。下面这个曲线是以轿车销量,一百辆轿车有18.9辆中国品牌的,81辆车是外资品牌,上面这个紫色的是SUV,我们可以看100辆SUV里面有57.9辆是中国品牌,42辆是外资品牌,说明我们在SUV里面做的非常明显,你卖10万的轿车外资的我可以靠10万自主品牌的SUV打你,有一批人喜欢SUV,还有就是13万,你有13万的轿车,我有13万的SUV,同一个车型里面我们也有办法,用的这个办法也是比较优势,假如都是4米5,汽车里面叫A级车,4米5的车长,价格在14万左右,蓝色都是自主品牌,橙色都是合资品牌,它的价格比自主品牌贵了七八万块钱,这就是同样大小我便宜,同样价格我比你长,这个外资4米3的车,这个是4米5 ,4米3后排座很不舒服,4米5后排挺不错,这就是做的一个我们叫比较优势。再往后走同样的价格下中国品牌的配置比以前,这是某个合资品牌的,这两个价格基本上,黑色点就是有这个装备,这个点代表没有,我不能列了,一列大家都不卖这个车了,明显感觉到同样价格的情况下,同样车长的情况下这个是比较好的,有明显的优势,这是一个。我们说是发挥比较优势,第二个是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5到8万的车为一百,中国品牌首先在这个地方发起冲击,从这儿走,现在100辆5到8万的车,有89.8辆是中国品牌,基本上被中国品牌战略了,外资品牌做这个已经做不下去了,第二个开始8到10万的车,到现在为止有62.7辆以中国品牌为主的8到10万的车,现在是这三个,10到13万的车又开始冲击,现在也到了46%,一百辆已经有46.2%是这个,现在13到15万的车也占了三分之一了,从低端往高端走,这个必须走这么一个过程,我们想看见高端的产业我们就想直接往那儿做,但是要研究我们具不具备这种条件和能力,如果大家做技术也可以反思,很多高端领域我觉得不是做了一个五年规划,应该有四五个五年规划,还没有做起来什么原因,我觉得这是一个,跟左司长讲的不完全一样,还是应该发挥比较优势,走渐进式的道路,这个才是竞争性制造业,军工肯定不是,老百姓买的广大企业买的,政府单一客户我们不能算,像高铁跟汽车不能比,高铁是国家单一买主,汽车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这个不能一起比的。我们看销量也是,以前主要是这个价格,现在这个价格的车开始上来了,全上来了,这是第一个跟大家分享的。第二点的启发要开放和竞争,我研究和研发只有经过竞争胜出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只有通过激烈竞争生存的企业才有强的竞争力,保护的企业越保护越没有竞争力,大集团这都是很高的,我们再给大家看,这是中国品牌加外资品牌合在一起,我们看中国品牌的车加在一起,吉利是123,长城是这个,排在前面的都是国家没有给他们保护,反而是保护的,你希望让他起来的不一定起来,一汽已经排到最后了,跟吉利已经不在这个量级了,包括东风都在后面,我觉得只有这些,他不行就要死,这样的企业是有压力的,有压力就能行,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高度的开放和竞争,如果反思一下汽车的产业政策,大家都说汽车和技术这个不对,我觉得绝对是有大作用的,我们现在管理的技术,制造的、工艺的,现在只有最核心的研发技术,这个东西人家是不会给你的,给你就得退出,除了核心研发的东西基本上我们都做了,研发也不是一点没有转移到中国,也转移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核心研发还要在本土做,其他的都有。所以还是要高度的开放和引入竞争,汽车行业唯一一个就是民营企业引入太少了这么多年,我们对国内没有这么样的开放,要多一些吉利、长城这样的公司,我觉得可能不是今天这样一个格局,这是一个。引申到其他行业也是一样。这是吉利最好的,利润也是飞速的,去年到了106个亿,今年上半年报表60多个亿。最后一个,对竞争性制造业来讲,企业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它的选择,我觉得应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这个技术型的选择,商业模式选择由企业来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做混合动力,日产走的纯电动的路线,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管他们三个谁成功,这个国家都成功,如果把一个宝压在一个方向,如果纯电不是方向,现在燃料电池做的车很好,现在的产品很丰富,就是价格贵一点点,应该是比较好的,另外这是一个。 我们国家大力发展SUV,中国品牌汽车在外观、内饰都不是政府定的,是企业自身定的,企业根据情况来做企业的决定,这是我的一个启发,因为今天是非常大的场合,我就讲到这里,应该让企业来做是比较好的,这是我根据汽车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制造业怎么去变成强项的一点体会。-天风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