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光大:建筑联合专家重磅解读电话会议纪要-钢结构政策突破,如何解读?201902327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光大:建筑联合专家重磅解读电话会议纪要-钢结构政策突破,如何解读?201902327

2019-03-26光大证券点***
光大:建筑联合专家重磅解读电话会议纪要-钢结构政策突破,如何解读?201902327

时间:2019/03/27 20:30主持人:光大建筑分析师孙伟风嘉宾:钢结构装配式行业专家/精工钢构董秘沈总一、行业解读1)政策解读住建部3月21日的发文有两个新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首次提到加大钢结构住宅领域的试点,并且注重核心指标的考核和明确了试点的领域范围;第二个特点是放管服这一块优化了市场准入,过程中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第三个特点是完成注册执业制度;这几个特点意义重大,能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完成建筑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同时住建部市场监管司是有权发布资格文件的司级单位,能够进行设计资质的勘察和招标资格的认定。也是拟定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工程合同、规章制度等的制定政策和监督执行机构。这份文件极具操作性和监督考核追踪权利。中国主流装配式建筑形式为预装配式混凝土(PC)结构和钢结构,住宅建设领域PC接受度高,公共建筑/大型场馆以钢结构为主。PC结构防火/防腐/传声及舒适性方面占优,但受工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钢筋套筒难以检测等因素制约,PC结构(钢筋套筒)存在安全隐患。“内浇外挂式”解决方案则带来建筑装配率低的弊端,不满足最新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装配率要求。钢结构连接可靠,可被验证检测,安全性是其主要优点,可以打消建筑监管机构的顾虑。同时钢结构装配率、装配效率具备优势,推广装配式建筑可能会有更好效果。(研究员解读)推广钢结构也不是新东西,商业楼宇、公益、公共楼宇采用钢结构也早有趋势。这次文件提出“试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钢结构+住宅则是新东西,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我们认为这在政策上是很大的跨越,并且能落实到具体标的。以前推广装配式,钢构企业能受益吗?这是不一定的。现在推广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能受益吗?答案是明显的。在国家主导的保障房、装配式住宅、农村危房改造中保障钢结构的比例,是非常有利于这一技术路径的推广的。住宅这边市场空间,想象力也要比以前的公共建筑想象力要大。2)我国钢结构装配式的发展情况目前发展比较快的是PC(预制混凝土建筑),而中国的PS(预制钢结构建筑)跟PC以及发达国家的PS相比并没有较好的发展,目前国内的PS应用还是集中在公共建筑领域,在民用住宅这个领域的应用较少;传统的建筑钢结构市场中,PS跟PC在结构、安全、经济性和回收环保等方面的区别是PS具有更天然,可回收循环利用,抗震,安装更方便快速,焊接强度可以被检测的优势;而PC的拆迁过程较繁琐,一旦进行现场爆破,就需要工作人员对钢筋进行处理,产生无法循环利用的废料。装配式建筑行业有以下几大细分市场:1.研发企业:构建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体系2.总承包企业/施工企业:构建、制作和安装3.部品部件加工企业:只做一些零配件4.原材料供应商3)在住宅领域推进钢结构建筑的原因从目前建筑装配式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PC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瓶颈,比如目前 广泛存在的有关PC建筑质量的问题,2016年的台湾大地震就是一个警示;最大的争议是台湾的钢筋套筒连接运用了“等同现浇”理论,该理论在实验室中受到认可,但在实际施工现场却受制于很多不确定性,比如钢筋套筒时可能出现套歪、套斜或套在套筒壁上的情况,这些情况将会大大削弱PC的受力性能,所以导致了台湾地震后PC整个套筒的连接断裂。因此专家提出目前“等同现浇”理论在中国是不切实际的的结论。由于工地现场施工的精细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会导致很多维权诉讼建筑质量的事件,所以中国很多城市都陆续废除了“等同现浇”理论,贯彻建筑安全是终身负责制的理念;南京发文时也明确指出:不要追求高装配率,要追求安全性;之后PC就开始单独实行“内浇外挂式”结构,简单说就是建筑的承重部分必须要现浇,其他部分可以进行预制,这一方式可以同时满足既现浇又安全的要求;2017年,整个PC行业的发展都出现了转向,开始转向“内浇外挂式”体系,但很多项目并不是非常认可这个结构,因为住建部2018年2月1日发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其中明确要求了什么是装配式建筑,需满足三大必要条件:装配式建筑的承重构建必须有50%以上的预制件,外墙必须有70%以上的预制件,隔墙必须有50%以上的预制件;如果该建筑的承重构建全部是现浇的,就不是装配式建筑,而属于伪装配式建筑;装配率≥60%的装配式建筑是1A级,装配率≥80%的装配式建筑是2A级,装配率≥90%的装配式建筑是3A级,即高装配率建筑;目前精工的研发路径是从高装配率到低装配率,先从高装配率走,直到技术能够满足产量装配率的要求;当市场装配率要求是15%-20%时,精工最高能将装配率达到96%,尽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精工的研发路径,很多企业都只关注部品部件的制造和订单获取,而我们在获取订单的同时也在开发质检体系,也把所有技术集成到几个建筑产品当中,小试牛刀,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一定要坚持设计、制造、施工一体化、技术和管理一体化、各个专业一体化,一定是设计和研发领衔的装配式;现在回头来看,我认为我们精工当时的研发路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4)目前PS、PC的优劣势分析住建部的发文是基于现实背景的,PC的发展过快,以至于很多质量、工期、成本都无法管控,很多企业存在工期上不去,成本下不来的问题,付出大的代价不能带来同等的效益;而我认为“快”一定要带来价值,比如PC比传统建筑高20%的成本,但是效率可以提高更多来降低财务成本,快速回笼资金;然而目前PC存在的问题是成本升高而效率并没有提升,而且还面临很多钢筋套筒施工方式的问题,比如农民工对新的套筒模式会很不习惯,所以导致项目实施当中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了恶劣的结果;反过来看PS(预制钢结构建筑),PS不用钢筋操作,栓焊连接用了一百多年,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焊接的强度是可以用超声波检测的;而PC的检测需要用破坏性的检测手法,在现场割出一部分出来检测钢筋套筒的灌浆是不是密致,以及钢筋是不是插在套筒的中心位置,因此这种破坏性的检测方式只能是抽检;综上所述,PS的一大优点是安全,这一优点可以打消业界主管的顾虑,所以很多企业开始逐渐从成本高、见效低的PC向装配率高、安全性强的PS方向发展;但是,钢结构住宅有其痛点,混凝土住宅是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的,钢结构办公建筑已经被广泛接受,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并没有被老百姓普遍接受,第一存在防火和防腐问题,第二存在传声问题,第三是是舒适性问题(遇到风会摇摆,发生形变);市场上的PS主要存在的是舒适性问题,而不是安全性问题,与之相对,PC存在的是安全性问题,而非舒适性问题,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劣势,所以必须要找到可以满足所 有需求的建筑产品。二、精工钢构、绿筑公司情况介绍1)绿筑独特的钢混技术绿筑拥有独特的PEC产品,既发挥了钢结构的安全、施工快速的优点,又结合了混凝土的抗压、防火、舒适性的优点,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并发挥到极致,又抗震又舒适;这一产品的发布解决了PC的最大痛点。2)绿筑有平台整合能力绿筑目前的目标是成为设计、制造、施工一体化的EPC总承包施工企业,自己完成整个装配式建筑体系,按照建筑的不同功能来设计体系,用不同的装配式建筑的体系来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然后再从工艺、部署、设备等各个方面来满足部品部件工艺的需要;对投资者来说,选择EPC还是部品部件供应商有非常大的区别;EPC企业能够提供完整的建筑产品,是满足业主需求的基层供应商;从盈利能力来看,部品部件企业只能做单一的商品买卖,而工程总承包方是一个集成供应商,除了满足自己的工程实施需求之外,它还可以进行集装采购,由此引申到另外一个概念,即EPC是工程总承包方,达到一定业绩量之后,它可以作为部品部件供应商的一个平台来降低成本,实现自己的产品需求。目前精工、绿筑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将实现三个一体化:一是设计、制造、施工的一体化;二是技术和管理的一体化,很多企业可能只会做部品部件,而不会做建筑体系的设计和研发,这是目前很多装配式建筑企业的短板;另外,对于装配式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化产品的信息管理也非常关键,需要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平台将所需信息可视化;三是各个专业的一体化,不同于各个专业隔离的传统模式,绿筑将各个专业放到三维的bim建筑模型可视化平台上,若两个专业发生交叉,可以清晰的得出两个专业交叉时的处理方式;3)精工的成本会持续下降,以及公司对于钢构造价与传统浇筑的展望目前精工的研发路径是从高装配率到低装配率,先从高装配率走,直到技术能够满足产量装配率的要求;当市场装配率要求是15%-20%时,精工最高能将装配率达到96%,尽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精工的研发路径,很多企业都只关注部品部件的制造和订单获取,而我们在获取订单的同时也在开发质检体系,也把所有技术集成到几个建筑产品当中,小试牛刀,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一定要坚持设计、制造、施工一体化、技术和管理一体化、各个专业一体化,一定是设计和研发领衔的装配式;现在回头来看,我认为我们精工当时的研发路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目前钢结构的成本与预制混凝土的成本一致,但具有更高的装配化率。在现在的趋势下,推行PSC的动力并非是成本的高低,而是在未来市场上是否有生命力,可以关注未来的大趋势。对外关注人口和年龄的趋势,2022年会面临建筑工人工资高,技工稀缺,工程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在未来,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会低于传统方式。在研发技术费用这一块,并非全部为实验室研发费用,除技术进行迭代之外,还将研发费用分摊在项目中,造价包含了大量研发费用,未来会有产能规模,具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能够达到96%的装配率和节约90%的员工。对内想突破高度定制化的成长瓶颈,有效解决产能不平衡和采购成本高的问题。标准化具有众多好处,如降低采购成本,平衡产能,简单设计过程等。4)现金流以及钢材采购价格问题 于20016年供给侧改革后,钢价上涨50%。为消除该涨幅带来的影响,采用了提前30%保证金锁定钢价的购置钢材的方式,导致了预付钢材款项的增加,即现金流大量的支出。同时在传统方式下,由于采取成本加成的方式,定价和采购的钢价差会影响毛利率和业绩。至今,由于业务周期的循环,已逐步消除了该波涨价带来的影响。同时毛利率在今年仍会保持回升趋势。5)精工对技术标准及服务推广的策略存在行业和企业两种标准,根据市场行情,希望技术上升到行业标准的同时能够保护好专利,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国推广,提高盈利能力。同时精工能够提供多项服务,第一是提供相应的技术,完善的建筑体系和定制化设计的工厂。第二提供品牌的使用权,给其它品牌提供业绩支持。第三在后续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供连接端口的管理信息软件和咨询软件。最后提供收费设计服务和分包服务。而其技术的优势可以通过外部市场和内部定位两个方向来检验,它具有价格远超同行业的产品,同时通过近9年的研发具备了完整的研发能力。巨大的投入使它能够很好地迎合市场需求,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光大证券